国学领导干部课程
Ⅰ 领导干部为什么要学国学,学什么
有这疑问,真抄好。带着疑问去了解袭。有人一听到啥新鲜东西第一个就反对,这种人没福报,没前途。四个字“矫正人心”共产党这么多年来一直用国学道理治国,外交。具体我讲不好,给你推荐个人。郭继承。看他讲的 听《了凡四训》悟改命之法 你就知道国学有什么用,为啥重要
Ⅱ 领导干部为什么要学习国学
领导干部如果对老祖宗的文化一窍不通,那和白痴没两样,还怎么当领导?
国学是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与内涵的积累,是从古至今有学之士的结晶。国学内容博大精深,国学是我们不能丢弃的学问。可以从中学习修身之道“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领导干部是起着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一群人,是社会大众的“领头羊”。在这样的时刻,必须作为领头人带领大家一起学国学。
Ⅲ 领导干部的修养包括哪些 国学智慧
一是要重品行,重品行是领导干部的做人之道。品行好,则威信高,品行不是建立在职位、权力的基础之上,而是在德育的教化和熏陶、法际的约束、工作的磨砺中逐步形成的,是领导干部人格魅力的核心。要从政以德。从政以德,就是要正确对待手中权利,把权力用在改善民生、服务人民的有益工作上,而不是把权力当作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要正确对待荣辱得失,把全部精力放在推动事业发展上,不断提升权利之外的道德影响力。
二是要作表率。作表率是领导干部的为政之要。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就是要时时处处走在前面,当先锋、做模范,要求别人遵守的自己先遵守,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这既是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重要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要做学以致用的表率。作为领导干部,坚持不懈地开展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文化素养,不断增强驾驶全局和科学执政的本领。要在学习政治理论基础上下工夫,带头完成学习任务;要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勇于创新,把学习成果变成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有效方法,变成指导工作、推进改革的科学决策;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学习,努力克服工作任务重、学习时间少的困难,挤出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到学习中来,努力使自己成为政治上强、业务上精、胜任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要做维持团结的表率。团结是推动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能不能维护团结,是衡量和检验领导干部素质高低,党性强弱的重要标准。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遇事多商量,有难多帮忙。要做把握大局的表率。“在其位,则谋其政”,领导干部应具备一定的战略决策能力,善于找准并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和关键环节开展工作。要实现科学决策、正确决策,必须吃透上级政策精神、摸清本地实际情况、掌握群众所想所盼,努力寻求三者之间最佳“结合点”。
Ⅳ 国学智慧 领导干部的修养包括哪些
首先国学的修养对员工的高品质与知识不同,有知识的人不等于就有素养。知识可以习得,素养则需要教育,需要知行合一。素养的提升必须基于一套符合人性规律的标准和一条便于遵循实践的路径,而历经几千年验证的国学智慧正是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条修齐治平的道理。
同时国学修养对药品行业有很大的帮助,儒墨道法兵佛家和易经的思想精髓,又锁定职场中最重要的的八个德目:忠、孝、诚、信、礼、义、廉、耻,意在承接中华传统的美德,并赋予八德新的内涵,体现了职场素养教育的全新价值观。
Ⅳ 领导干部学国学读什么书比较好
国学经典有copy很多,整个是博大精深的,学国学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态度。古人一般都是从四书入手,然后五经,然后子、集、史。现代人直接读经典原作有困难,可以选比较简明生动的现代人的注释本。入手也应当从四书开始,可以读下谷园的《人生四书》,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放在一本书里,既系统,又简明,很接地气。四书中《论语》最应当精读,注释本很多,可以读李泽厚的《论语今读》,这个版本相对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南怀瑾的《论语别裁》要好很多,杨伯峻太死板,南怀瑾太拖沓,于丹的也可翻看一下。
然后《道德经》《庄子》最权威的注释本都是台海的陈鼓应写的,陈大师是哲学系出身,很思辨。
其他的《史记》、《资治通鉴》等等的,可以从网上找一下梁启超推荐的“最低限度的国学必读书目”,没有太突出的注释本,最好努力看原作了。不过,有前面几本书,其他也够用了。
Ⅵ 领导干部为什么学国学
国学,就是一个重要文化根基和价值支撑。
民族复兴必有文化复兴。复兴不是复古,既有“恢复”,更有“创新”。今天我们促进干部学国学,不是把古人编织的画布翻出来,挂在墙上欣赏,而是要织一块崭新的画布,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织一块崭新的画布,就要把握“经”“纬”两个坐标。
坐标“经”:梁漱溟曾讲,历史上与中华文化若后若先之古代文化,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唯中国始终以其自创之文化,绵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这当中,必有它的道理、它的逻辑。中国古代就有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其中很多具有永恒价值,要传承,要弘扬,要在新时代闪烁新光芒。
坐标“纬”:面对中国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要重新屹立,再图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仅靠藏书楼的经典,传统文化的智慧,行不通。简单回归“克己复礼”的老路不行,另起炉灶走“全盘西化”的邪路危险。怎么办?古今之间有“常”有“变”,中西之间有“同”有“异”。“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要知常知变,知同知异,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综合中西文化之优长的综合创新之路。
坐标“经”,提示不离不弃;坐标“纬”,促使创造创新。在“经纬”间的“两创”,是“经天纬地”的大手笔,顶天立地的大工程。今日国学,当在其中复位、复兴,成为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