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ed培训
❶ 开课吧的UXD课程和普通UI培训机构的UI培训课程有什么区别吗
—————————————学UXD找开课吧—————————————
首先UED这个词来自海外,但在海外除Yahoo很少有公司提起。如前文所述,老外并不习惯叫UE,所以理论上描述“用户体验设计”的缩写不应该是UED,而是UXD。确实也有UXD的说法,但只偶尔在某些海外网站上见到,同行心目中的认知程度不高。
再仔细推敲,其实不难发现,UED这个词有误。因为“用户体验设计”的说法本身有问题,UE并不能通过Design完全解决,通常Design涉及的只是UE比较表层的Experience需求。事实上,海外公司普遍都叫“UX团队”,也没有“UED团队”的说法。
而UED来到中国后,反而成为主流论调,得到广大公司的认可。可见与UE类似,UED也具有很浓的本地化色彩。在进入用户体验执行层面之后,很多同行/公司的第一反应,是要有这样的一个人,或者有这样的一个团队。因此才有了“UE工程师、UE设计师”和“UED部门”类似的称谓。
早期UED部门设立的职能职位主要有用户研究、交互设计、视觉设计,慢慢后来加入前端开发、界面设计等,某些甚至把产品经理也划入其内。具体叫法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有个重要差异值得探讨,关于“工程师、设计师”的区别,根据理论推敲,既然UE是个非理性话题,不似Usability那样有逻辑可以遵循,有标准可以执行,所以我认为偏重“感性”的用户体验应该更靠近“设计”。
当然,以现在的成熟观点来看,不管叫“UE设计师”还是“UE工程师”都是不合适的,因为本身用户体验设计就不应该是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的工作,而良好用户体验是产品的全方位目标。从执行层面看,用“概念”来命名职位(如可用性工程师),明确职能(如产品部门、用户体验设计部门并存)。
有趣的现象,几乎国内所有公司组建的“用户体验设计团队”都叫UED,并且已经形成固定用语,比如淘宝UED。只腾讯有个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中心(Customer
Research & User Experience Design Center),简称叫CDC。
2008年之后,应该说业内UED发展达到高峰,互联网一线公司基本都组建了自己的UED团队。除淘宝外,阿里系公司先后还有阿里巴巴UED、阿里妈妈UED、阿里软件UED、支付宝UED、中国雅虎UED、口碑UED。业内其他还有网络UED、搜狐UED、网易UED、携程UED、金蝶友商网UED等等,都在互联网上有网站(绝大多数就是个blog)宣传和公关。大有成为互联网公司标准配置的趋势,从业者也以能进入这样的“专业团队”为荣。
❷ 成都UED培训哪家好
❸ 转行产品的小伙伴们,有没有人上过麻酱爱产品的产品经理培训课
最近产品经理这个职业受到多方的关注,有很多朋友想转行做产品经理,都希望了解如何才能转行做产品经理。恰好看了SuJie写的《想做产品经理,如何入门》这篇文章,内心也感触颇多。今天从几个方面来分享我对这个命题的理解,希望对想转行的同学们有所帮助。首先,建议大家先看看企业招聘产品经理的任职要求。 举例一:手机新浪网高级产品经理 举例二:新浪手机客户端产品经理 通过分析上面两个描述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相信大家都对产品经理的工作有所了解,但是我想看到这里很多朋友还是云里雾里。这也正是我想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所在,我们接着往下聊聊做无线产品经理需要具体哪些能力。2. 我个人对企业招聘产品经理的一些认识。(顺序不分先后)求职者的从业经历求职者的知识结构思路清晰,有创造力、执行力文档撰写和PPT演讲能力出色的商业嗅觉狂热的用户行为分析者狂热的数据分析爱好者严谨的产品设计专业的交互设计贯彻始终的用户体验意识从一而终,虎头虎尾的做一件事情完美主义,乐于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出色的表达能力、沟通技巧与说服力专业的产品运营能力,有艺术细胞计算机技术基础与编程能力求职者的从业经历。 这是最重要的应聘因素,一般来说社招的人必须是同行业的,最好是同行业知名公司的员工,而且最好是同岗位的员工。这也就是说,你想应聘手机客户端的产品经理。那有一个硬性条件,就是无线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最好是产品经理/专员,退一步讲也要在无线互联网公司的运营、技术等岗位上做过,这样成功机率要大的多。如果你不具备行业的从业经历,那么就要看你的机遇了,但机遇同样只垂青有准备的人。求职者的知识结构。 如果没有从事过手机客户端产品经理的具体工作,但你具备无线行业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比如你现在是运营经理、技术经理,那么你转型的成功率很高,但你必须要具备以下知识:熟悉不同手机平台的界面设计,熟悉手机终端的详细参数,熟悉不同手机平台的操作方式和局限性,具备成熟专业的产品设计理念并且证明给别人看,熟悉Axure原型设计工具,熟悉交互设计方法,熟悉PPT演示工具、Word文档工具、Excel报表工具。这些是最基本的要求啦。最靠谱的是,选择自己擅长的行业(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微博,社区,旅游,游戏),做头到尾设计一个产品出来,比如写MRD,PRD,Visio流程图,Axure产品原型及交互设计简单思路,以及未来的产品发展路线,竞争对手分析。如果你做了这些,成功率更高。思路清晰,有创造力、执行力。 这里看似有些矛盾的三个要求,正是企业对这个职位的基本要求。思路清晰,是因为产品经理肓负着一个产品成败的重要使命,从商业计划,市场前景,用户调研,需求定义,产品评审,功能定义,UI,UED,DEV,运营团队,再到产品优化,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把控,全部需要产品经理的跟踪协调和全程参与。创造力绝不是天马行空,而是在各种X因素风险可控的范围内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执行力强,用耐克的一句广告语来说明“just do it”。文档撰写和PPT演讲能力。 产品经理很可能不做UI、前端开发、后端开发、运营,那么产品经理做什么?难道仅仅是写MRD、PRD,和PPT!错了,当然不是这样!产品经理的文档撰写能力和PPT演讲能力一定要过硬。这句话看起来很平常,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绝对是真理,很有可能在面试的时候会碰到这个问题,千万不可以轻视这个问题。公司对产品经理的文档能力要求非常高,而且是公司要求最高的岗位之一,首先产品经理写的MRD、PRD直接决定了产品的战略方向、功能定义和产品细节,决定了公司投入人力资源的多少,决定了公司产品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当然,如果你拥有一支豪华的UI/UE/DEV/测试/运营团队,能用烂文档做出最卓越的产品,那我没话说,小弟佩服。同样,PPT撰写与演讲能力也很重要,PPT是向领导、同事、客户、合作伙伴演示用的,无疑涉及到产品是否被领导、同事、客户、合作伙伴认可,这里面没有一件事是小事,所以PPT的制作与演讲能力,同样是招聘员工的硬要求。出色的商业嗅觉。 我一直觉得商业嗅觉是一种天赋。最好的商业嗅觉就是满足用户的潜在需求,最牛的产品经理可以颠覆一个传统的市场。绝大多数人只能作为跟随者,其实作为跟随者没什么丢人的。最近国内有一个新词很火,叫–微创新。意思就是说产品大部分是可以模仿和抄袭的,自己稍微创新那么一点点就可以,汗~~。如果想成为伟大的产品经理,像apple,twitter,facebook一样,就需要运气了。可喜的是,国内有些大公司在有了资金后,眼光放的很长远,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研究院和创新中心,而且大部分这种公司都有了自己的创新成果,各种新产品新概念也层出不穷。狂热的用户行为分析者。 如果想转行做产品经理,一定要先问自己,自己是不是一个狂热的用户行为分析者。比如,是不是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研究用户的行为,渴望了解用户的心理、喜好、操作步骤,而不仅仅是期待从运营人员的PPT中得到这些。狂热的数据分析爱好者。 我还想问问想转行的朋友,你是不是一个狂热的数据分析爱好者?如果你的回答是:yes。那么恭喜你,你有成为出色的产品经理的潜质。一般公司都有很多后台,用户分析后台、渠道分析后台。对从业者来说,只有这些后台数据是远远不够的,这些数据仅仅是数据分析中的冰山一角,如果想超越竞争对手,你是不是乐意探索更好玩更复杂的数据模型,做更深入的数据研究。我想,有这种爱好的产品经理会很受欢迎的,尽量展示你对用户和数据的狂热吧。严谨而专业的产品设计、交互设计。 这也是产品经理招聘要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硬指标哦。转行的同学可能这方面没有经验。我建议看看《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结网》《胜于言传-网站内容制胜宝典》《About face3 交互设计精髓》这几本书,另外把不同手机平台的界面设计指南读一下。有了这些基础,再用交互设计软件(如Axure)制作一两款产品模型出来,就基本上入门了,实在不行的话模仿别人也行。谈到严谨和专业,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自己也可以自学这个从app store上下载一些客户端,或者访问一些知名的WAP网站,观察学习别人的产品设计和交互设计,会很快入门的。贯彻始终的用户体验意识。 用户体验博大精深,值得深入研究。这个命题实在太大,我就不班门弄斧了,只是发表一些小小的看法。我想公司对员工的要求,是希望员工能贯彻“产品设计以用户为中心”。但是,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看待,以用户为中心的时候请不要钻牛角尖,要辅以数据分析,因为产品人员毕竟不是用户,只是把自己模拟成用户而已。假设产品经理做了一些样本分析,但如果样本数量不够大,或者人群分布不够分散,也是不严谨的数据结果。从一而终,虎头虎尾的做一件事情。 人是有感情的,人和产品也是有感情的。我想企业招聘员工,也希望招聘的是忠心耿耿的员工,能够从一而终,希望员工伴随着产品一路走来。但在人员流动非常频繁的IT行业,这貌似是一个难实现的目标,但是我想跟转行的朋友分享的是,如果你真的热爱你的产品,真的热爱你的职业,不要频繁的换工作,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品质就是:从一而终,虎头虎尾。完美主义,乐于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产品经理最好有一些完美主义,乐于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我想问问想转行的朋友,你是为了得到一份工作,还是希望做一份事业?请原谅我的出言不逊。但这个行业的真实现状是,每天朝9晚5和朝9晚10做出来的产品是不一样的,你是不是做好了面对高强度高压力的准备。而且,公司实力也相差甚远,如果你在超牛X的互联网平台型公司就职,那么产品的起点很高。如果你在普通的中型或小型公司,而且处于巨头们扎堆的红海市场,或者有几条大白鲨和你们公司在同一片海域遨游,那你可要小心谨慎了。PC客户端与手机客户端很不一样,手机用户只喜欢用同一类型的一两种客户端,如果产品不够优秀,不要奢望用户会喜欢用你的产品。更可怕的是,手机上同一个大类只有12个位置,每一个细分领域估计只有2个产品在用户心目中占据主要位置。你的产品能否占领细分行业的前2位?是不是觉得有点残酷,但这就是互联网行业,叫人又爱又恨的无线互联网。唯一出位的机会,是你的团队比别人勤奋那么一点点,把产品做的完美那么一点点。出色的表达能力、沟通技巧与说服力。 在目前的任务分工下,产品经理往往肩负了太多的使命,除了要与领导沟通,还要协调BD/PR、UI/UE、开发/测试、运营部门,也要与客户、合作伙伴沟通产品。所以,产品经理的表达能力一定要强,说服力要强,沟通技巧也要有一点。各位希望转行的朋友,如果你在工作中不是很活跃,那么要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说服力。说的俗一点,就是要有人格魄力。如果你自己嘴笨,口才一般,那也没关系,你可以表现出你的专业性,让人觉得你有料。专业的产品运营能力,有艺术细胞。产品经理也需要运营能力吗?确实没有这样写。在公司里一般是把产品和运营分开,但是公司也期待产品经理拥有运营能力,在做产品设计时便考虑到运营的因素。说的远一点,运营是一个理性与感性共存的职业,但绝对不是人格分裂,因为运营大部分情况靠数据分析,少部分关键点靠经验与感觉。所以在面试的时候,适当表现你的运营能力,相信也会给朋友们的应聘加分的。计算机技术基础与编程能力。 我在考虑要不要加上这条,后来想了想还是加上。个人认为优秀的产品经理,一定要懂技术。懂技术是指能做开发、测试,知道什么功能能实现,什么功能不能实现,需要花多长时间实现。相信这会引来很多产品经理鄙视,因为产品经理大部分不懂技术,或者不懂编程,工作也照样干的挺好。这其实跟国内的环境有关系。但是从产品经理(PM)自身的角度来看,对自己要求高的PM一定要了解产品的细节,而产品的细节就包括UI/UE/开发/测试/运营的工作具体细节。我建议转行的朋友,如果你不介意我说的这些,可以适当学习一下编程,不需要很精通,知道具体功能实现的方法和大致工作量即可,相信会让你的工作如虎添翼。3. 世界上没有成功的公式。 最后送给希望转行做产品经理的朋友们一句话:世界上没有成功的公式,也没有一个高手或前辈,能够用一句话向你说明只要那样做,就可以应聘上产品经理。 但从公司的角度分析,公司希望招聘到气味一致、风格一致、软素质和硬素质过关、拥有行业背景、岗位经验、成功案例的产品经理。 谨以此文,与正在转型产品经理的同学们共勉。
❹ 本人做UI设计,想深入培训学习UED有必要吗
UI设计行业也是一个技术不断更新的行业,需要及时充电学习,不然自己就会落伍。深入培训学习ued还是很有必要的,技多不压身,为了以后更好的发展,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多学习是没错的。
❺ 深圳达内培训UED怎么样
当然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是选择和方向,现在的社会你只要有一技只能就可以在社会立足,选专业就像选女朋友一样,选你最喜欢的、实在的、能看到未来的!!!
❻ 在北京学UI UED 在哪个培训机构学好一点
找学校必须得去学校看学习内容和学习范围,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校。因为ui设计包括专的属面还是广的,有软件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三个方面。现在在大公司每一块都是有专人来做的。 选学校之前要给自己一个定位。一是从你要学习的内容来定,二要从你自身条定。比如你要学习界面设计,就是GUI那就找界面设计比较好的老师,如果你想学交互,那你就专门去学交互。你是否有软件操作基础,如果有就不需要去学比较基础的软件操作内容,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❼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
大学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其实是非常有前景的专业,我们知道未来的世界一定是智能机器人的世界,机器人离不开大脑、眼睛和四肢,而视觉识别其实就是智能机器人的眼睛,它不只是拍照的功能,还要有分析和学习、识别的能力,就像我们的人眼睛一样,要能够测出大概的距离,识别出颜色、形状、大小等信息,并能认出是什么东西,以及物体的方位等信息,甚至对产品的质量检测也可以实现。最为高级的机器人眼睛是能够具有人脸识别功能,会对不同的人发出不同的信息。
说起来非常有前景,学好却非常不容易,数学不好的人,和抽象思维不好的人无法胜任,这里面有非常多的数学模型算法,需要用程序来实现,尤其是做底层研发的更是如此,一个好的算法可以提高识别的效率,任何一个指数的提升都能为智能机器人带来质的提升,如果是应用层面的开发,软件的效率也至关重要,所以思维方式非常重要,是理科思维好的人才行。
❽ 请问路漫UED培训机构怎么样
你要去现场看一下,才知道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