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机构 » 儿童培训家庭收入

儿童培训家庭收入

发布时间: 2020-12-19 07:01:25

A. 家庭经济年收入多少为学前教育"三儿"资助对象

一学期发放一次

区属、驻区各幼儿园:
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建立学前教育资回助制度的意见》(财教[2011]410号)、市答财政局、市教育局《关于实施学前教育资助政策的通知》(青财教[2011]37号)和《关于做好青岛市学前教育助学金评审发放工作的通知》(青教通字〔2012〕3号),现就做好市北区学前教育助学金评审发放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助学金资助的对象
经区(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一般指

3-5周岁儿童)。
普惠性幼儿园包括公办、公办性质幼儿园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不包括托儿所、亲子园等早期教育。
二、申请助学金的条件及评审标准

B. 想为孩子报培训班,可是家庭收入并不高,该怎么办

偏远的农村地区不讨论,单说城市里,现在哪个孩子没上过培训班、辅导班?我认为很少。不管是跟风也好,为了孩子未来的发展也罢,不上培训班,只靠自学甚至是不学,真是很难培训出杰出的孩子。

当然,上了培训班,也不一定就能培训出杰出的孩子,这要综合孩子的天赋、努力程度、接受能力、家庭重视程度等方面的综合考量。

我给孩子报过好几个培训班,有美术、音乐等艺术培训类的,也有英语、数学等与升学考试息息相关的科目。当然,现在的培训班多数设在环境优雅、交通便利的商圈或写字楼里,连锁式经营使得学费必然不便宜,一年下来怎么也得几万块钱。

我认为,只要孩子感兴趣,学习了之后有提高、有收获,这些投资就是必要的,值得的。

“为了孩子的教育,很多家长的工资都进了培训班。”这种说法过于绝对,但确实反映了现在多数孩子都在上培训班的普遍现实,同时也道出了家长深深的无力和无奈。

结语

在教育方面,每一个孩子都是碎钞机,对于孩子的教育投资,就是深不可测的无底洞。因此,家长投入孩子的教育培训,一定要理性,量入为出,千万不要盲目地把家庭收入“梭哈”到孩子的培训中,否则到头来多半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C. 儿童教育培训类的项目能赚钱吗

很有前途发展,因为一个国家需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培养人才,促进社会发展。尤其是小孩子,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一般父母都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良好的教育的!

D. 现在做儿童培训教育行业为什么不像想象的那么赚钱

你好:
首先,教育行业是个很大的行业,其发展前景毋庸置疑。女人的和孩子的版最好赚,也是用权户最舍得投入的地方,所以不必担心前景,关键看怎么做。
教育培训行业 :
教育培训行业又进一步可细分为两类,针对中小学生的教学教辅(中高考辅导,奥数,特长班神马的。。。),以及针对大学生或成人的职业技能(计算机,英语)和考试培训(出国留学,四六级,考研)。
总之,每一个子行业都有着非常不同的特点。
1楼提到的只是教育行业的很小一块,也是所谓的教育培训行业中针对中小学生的教学教辅,这方面知名的如新东方,学而思,卓越教育等;如果是业,那么相对比较容易,尽量选择这几家比较成熟的机构;如果是创业,那么往往是从周边开始(如小区,区域)。建议去生意看看,朋友是在那找的,生意一直可以,利润相当好!
希望能帮到你!

E. 家庭收入对子女教育水平会有多大影响

我觉得现在家庭收入的高低对子女的教育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虽然现在的教育是义务教育,但是不同的收入的家庭提供给孩子其他方面的条件是不一样的。

所以说家庭收入的高低真的对子女教育水平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我们做父母的都要勤奋地好好赚钱,这样才能给自己的孩子更好的教育。

F. 儿童美术培训挣钱吗

是可以的,少儿教育是一块很大的蛋糕,少儿美术培训是少儿教育里有版竞争力的培训项权目,只要选址+管理+招生做得好,赚钱就简单啦。
有几点注意的
1、自己做比较困难的话,可以借助大的加盟品牌如爱特美术教育
2、选址,应该选在学校和小区集中一点的,这样后期招生和覆盖面更广
3、管理,这一点涉及比较多,包括校区的日常运营,老师的招聘、薪资,课程的教研等等,这个最好考察一下这些大的美术机构都怎么做的,举例爱特美术,可以去咨询一下。
最后,这些做好了的话,后期校区运营就简单了,美术培训可以一个老师给十几几十个学生上课,后期画材费用,组织外出游学,都是培训班的盈利点。

G. 做儿童教育培训生意怎么样

您好,儿童教育目前分为幼儿教育和青少年儿童教育,竞争都很激烈。最好选择地产+教育联动的,这样可以减少房租被动。
芝士城教育综合体配备标准的适儿化设计和高端的配套服务,形成以教育产业孵化+教 育办公、家庭娱乐+教育商业等业态联动将多样的文化和不同的理念相互融合。除了教育培训业态外,通常还会设置小型图书馆、书店、咖啡吧、公共活动空间、轻型餐饮等辅助业态。能够很好解决教育综合体的招商、开业、运营问题,也为教育机构提供全方位选址服务,优化运营,提高开校成功率!

H. 中国家庭教育支出有多少 收入影响教育需求

揭开中国家庭教育支出的“盖子”
□城乡之间差异显著:农村地区校外支出占比为16.6%,而城镇地区校外支出占比达42.2%
□虽然平时农村和城镇的差异不大,但是暑假期间,农村地区参与学科类校外教育的时间平均为19.7小时,高于城镇地区的13.7小时
□不管是学科补习还是兴趣班,随着家庭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父母学历的提高,校外教育参与率也在提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众对教育需求的增长和市场力量的发展,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投入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收入差距拉大以及家庭对个性化、多元化教育的追求,不同家庭的学生在校内和校外享受到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开始分化。
目前我国家庭教育支出到底有多少?家庭校内外支出结构是怎样的?不同家庭的教育负担率是多少?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有何差异?中小学生校外教育的参与率和花费是多少?
前不久,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简称“北大财政所”)正式发布了国内首个专门针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大型调查——2017年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结果(以下简称“调查”)。这项调查是2017年由北大财政所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合作完成的第一轮调查,调查包括0~3岁幼儿早教、3~6岁幼儿入园情况、6~16岁以及16岁以上在校生的在读情况、入学选择、家庭教育支出和政府补贴。调查范围覆盖除西藏、新疆和港澳台地区外的29个省份,363个县,共涉及40011户的127012个家庭成员,其中农村12732户,城镇27279户,0~6岁及16岁以上在校生2.1万人,中小学在校生1.4万人。
北大财政所希望借助这项研究将我国家庭在学校之外的教育支出的“盖子”揭开,分析在公共教育资源和市场教育资源的双重配置机制下不同家庭所面临的机会和选择,以及市场化的教育供给主体对体制内学校的影响,并进一步推动相关的学术讨论与研究。
从学前到高中阶段家庭教育一年的支出近两万亿元
我国家庭教育支出水平较高,是教育总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本次调查数据估算,2016年下学期和2017年上学期,全国学前和基础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总体规模约19042.6亿元,占2016年GDP比重达2.48%,远高于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中非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1.01%的结果,总量上相当于财政性教育经费的60%。
2005年以来,我国教育财政体制机制经历了一系列显著的改变。从教育投入占GDP比重来看,公共教育财政投入不断增加,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达到了4.3%,实现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的目标。到了2016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已经达到了31396亿多元,占GDP比例为4.22%,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80.7%。另一方面,根据官方统计数据,非财政性教育经费2016年为7492亿元,占GDP比例为1%,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9.3%。
北大财政所所长王蓉教授认为,由于我国教育经费统计没有统计家庭在学校之外的支出,过去根据全国教育经费统计中非财政性教育经费GDP的占比,得出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和非财政性教育经费“一条腿粗,一条腿细”的判断,是值得商榷的。
一线城市和东北地区的家庭教育支出最多
调查显示,我国家庭教育支出水平存在较大的城乡和地区差异,其中,一线城市和东北地区最高,三四线城市仅为一线城市的一半。
根据调查数据,全国学前和中小学教育阶段生均家庭教育支出为8143元,其中农村3936元,城镇1.01万元。分学段来看,学前阶段全国平均为6556元,农村为3155元,城镇为8105元;小学阶段全国平均为6583元,农村为2758元,城镇为8573元;初中阶段全国平均为8991元,农村为4466元,城镇为1.1万元;普通高中全国平均为1.69万元,农村为1.22万元,城镇为1.82万元;中职全国平均为1.07万元,农村为9061元,城镇为1.14万元。
调查显示,生均家庭教育支出不仅在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不同地区和城镇内部也存在差异。以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家庭教育支出为例,按照东中西地区划分,东北部地区最高,为1.1万元;西部5567元,为东北部的一半左右;东部地区为8657元,中部地区为6382元。在城镇内部,按照一二三线城市划分,一线城市为1.68万元,二线城市为1.12万元,其他城市为7037元,占一线城市的不到一半左右。
义务教育阶段公共财政的投入减少不同家庭之间的差异
家庭生均教育负担率(指每生每年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例——编者注)不仅在城乡之间存在差异,不同家庭条件也存在差异。义务教育阶段不同家庭对教育的需求在经济条件允许范围内开始分化,而普通高中阶段不同家庭对教育需求则相对趋同。
学前和基础教育阶段全国家庭生均教育支出负担率为13.2%,其中农村10.6%,城镇为14.3%。分学段来看,学前阶段生均家庭教育负担率为10.7%,农村为8.4%,城镇为11.7%;小学阶段生均家庭教育负担率为10.4%,农村为7.5%,城镇为11.9%;初中阶段生均家庭教育负担率为15.2%,农村为13.6%,城镇为16%;高中阶段,普通高中生均家庭教育负担率为26.7%,农村为30.9%,城镇为25.6%。
在义务教育阶段,根据家庭一年的消费总支出水平将家庭从低到高分为4组,消费水平最低的一组家庭教育负担率为14.7%,接近全国平均的城镇家庭教育负担率。按照孩子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将家庭分为5组,家庭教育负担率根据母亲受教育水平从10.2%到16.1%不等,总体上随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同样根据家庭一年的消费总支出水平将家庭分为4组,最低的一组家庭生均学前教育负担率为16.6%,最高的一组为8.8%;按照孩子家长的受教育水平来看,从没有上过学到大学及以上,学前教育负担率从8.1%到12.9%不等。再来看普通高中,按照家庭消费水平从低到高分为4组,负担率从42.1%到22.1%不等。按照孩子家长受教育水平从低到高,负担率依次为33.5%到24.6%不等。
可以看出,在非义务教育阶段,不同经济水平的家庭教育支出的负担率差距拉大,学前阶段最低和最高两组家庭之间相差7.8%,高中阶段相差达20%。而这一差异在义务教育阶段相对较小,说明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共财政投入确实减轻了家庭的负担,减少了不同家庭之间的差异。
另一方面,家庭对教育也存在差异化需求。在义务教育阶段,随着家长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支出随之增加。学前阶段也存在着相似的趋势。与学前和义务教育不同,普通高中阶段的家庭教育负担率主要受到家庭经济水平的影响,经济水平和家长受教育水平越高,教育支出占比越低。
义务教育阶段校外教育占家庭教育支出的1/3
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在校外的教育支出比例较高,达到家庭教育支出的三分之一。家庭教育支出结构存在较大的城乡差异,而地区之间和城镇内部差异不大。
此次调查重点关注了基础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支出。家庭教育支出分为校内教育支出和校外教育支出两部分。校内支出主要包括学费、杂费和其他选择性、扩展性收费。家庭在校外的支出主要包括家庭在线上线下向机构或者个人购买的教育类产品和服务,其中包括学科类、兴趣类校外培训。
在学前阶段,家庭生均校内支出占生均教育总支出的88.8%,校外支出占11.2%;小学阶段,校内支出占教育支出的61.7%,校外支出占38.3%;初中阶段,校内支出占教育支出的67.5%,校外支出占32.5%;普高阶段,校内支出占教育支出的73.3%,校外支出占26.7%。可以看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在校外的教育支出占教育支出的比例较高,达到三分之一左右。
其次,城乡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而地区之间和城镇内部差异不大。以小学阶段为例,校内支出平均为4761元,占家庭生均教育支出的61.7%;校外支出为2957元,占38.3%。分城乡来看,农村地区校外支出占比为16.6%,而城镇地区校外支出占比达42.2%。分东中西地区来看,校外支出占比差距不大。最高的东部地区为42.1%,最低的中部地区为34.1%。东北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37.2%和36.3%。从城镇内部来看,差异也不大。最高的一二线城市分别为44.2%和44.4%,其他城市平均为38.8%。
近一半的中小学生参与过校外教育
调查显示,中小学阶段学生的校外教育总体参与率为47.2%,参与校外教育的学生平均费用约为5616元。根据各学段在校生的规模估计,全国校外教育行业总体规模达到4580多亿元。在小学阶段,学科类和兴趣类校外教育占家庭校外支出的86.9%,初中阶段占81.3%,普高阶段占87.3%。可以说家庭很大一部分校外支出都投入在了校外教育上面。
就学科类校外教育来看,全国中小学生学科类校外教育参与率为37.8%,其中农村为21.8%,城镇为44.8%。分省份来看,参与率最高的地区超过60%,而最低的地区不到20%。上学期间每周平均参加5.4小时,时间最长的省份超过每周7小时,时间最短的省份每周低于3小时。暑假期间每周平均参加14.8小时,时间最长的省份超过每周25小时,最低的每周低于10小时。虽然平时农村和城镇的差异不大,但是暑假期间,农村地区参与学科类校外教育的时间平均为19.7小时,高于城镇地区的13.7小时。
就参与学科类校外教育的费用来看,全国中小学生平均为5021元。小学阶段费用为4139元,初中为5426元,高中为6288元。农村费用为1580元,城镇为5762元。就兴趣类校外教育来看,全国中小学生兴趣类校外教育参与率为21.7%;农村为5.4%,城镇为29%。分省份来看,参与率最高的地区接近50%,最低的地区低于10%。上学期间每周平均参加3.5小时,暑假期间平均每周参加7.4小时。参与兴趣类校外教育的学生平均费用约为3554元,农村为1692元,城镇为3694元。
无论是从参与率、参与时间还是费用,都可以看出家庭在选择校外教育方面,主要以学科和应试为主。此外,从家庭背景来看,不管是学科补习还是兴趣班,随着家庭经济实力的提高,参与率均不断提高。同样,随着父母学历的提高,校外教育参与率也在提高。
家庭背景不同导致校内外享受到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开始分化
随着免费义务教育的普及,家庭在教育系统内部的支出,尤其是公立教育系统内部的支出开始减少并趋同。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不同家庭在子女教育投入上的趋同。收入差距越大,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对教育需求的差异就越大。
当公立教育系统的质量无法达到预期的时候,一部分收入较高的家庭会转而到私人教育市场上寻求更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当免费政策实施之后,公立学校更加偏向于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教育,导致一些家庭对教育的差异化需求无法在公立教育系统内部得到满足。如果当地的私立学校较为发达,这一部分家庭很可能转而选择将子女送到私立学校就读,从而导致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服务人群的日渐分化。如果可选择的私立学校有限,这些家庭也有可能选择将子女送到课外补习班,从而导致不同家庭在学校教育之外获得的市场教育资源的分化。
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在校内和校外享受到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开始分化,由此造成新的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市场化的教育提供者是否对传统的体制内学校产生影响?这又会给学生和家庭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I. 你一个月收入多少为小孩的学习支出多少钱

自己还得靠妻子养着,因为自己没有工作,孩子也得养着,所以我是生活中的失败者,不是一个好丈夫,不是一个好爸爸。

J. 在你看来,幼儿培训班究竟有多赚钱

我觉得挺赚钱的,尤其是幼儿,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特别的重视。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