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报表培训班
A. 哪里可以学习合并报表实务操作呢,急求!
高顿财务培训开设《合并报表实务操作与难点解析》课程,实时把握准则要求,规专范企业报告属行为,重点难点精要解析,跨越报表合并鸿沟。课程安排和大纲您可以向在线客服进行索取。
高顿财务培训是中国财务培训行业的引领者,系统财务培训提供商。详情点击高顿财务培训官方网站。
B. 学习合并财务报表如何入门
合并财务报表应当以母公司和其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其他有关资料,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由母公司编制。
母公司应当统一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使子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保持一致。
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必要的调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另行编报财务报表。
母公司应当统一子公司的会计期间,使子公司的会计期间与母公司保持一致。
子公司的会计期间与母公司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期间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调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期间另行编报财务报表。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子公司除了应当向母公司提供财务报表外,还应当向母公司提供下列有关资料:采用的与母公司不一致的会计政策及其影响金额;与母公司不一致的会计期间的说明;与母公司、其他子公司之间发生的所有内部交易的相关资料;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有关资料;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所需要的其他资料。
(1)合并资产负债表。
合并资产负债表应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为基础,在抵销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对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后,由母公司合并编制。
①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应当相互抵销,同时抵销相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在购买日,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的差额,应当在商誉项目列示。商誉发生减值的,应当按照经减值测试后的金额列示。
各子公司之间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子公司对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比照上述规定,将长期股权投资与其对应的子公司或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相互抵销。
②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债权与债务项目应当相互抵销,同时抵销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和债券投资的减值准备。
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债券投资与应付债券相互抵销后,产生的差额应当计入投资收益项目。
③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下同)或其他方式形成的存货、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所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应当抵销。
对存货、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等计提的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与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相关的部分应当抵销。
④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其他内部交易对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应当抵销。
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不属于母公司的份额,应当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以“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列示。
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应当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
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不应当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
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不应当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
(2)合并利润表。
合并利润表应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利润表为基础,在抵销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对合并利润表的影响后,由母公司合并编制。
①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销售商品所产生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应当抵销。
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销售商品,期末全部实现对外销售的,应当将购买方的营业成本与销售方的营业收入相互抵销。
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销售商品,期末未实现对外销售而形成存货、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资产的,在抵销销售商品的营业成本和营业收入的同时,应当将各项资产所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予以抵销。
②在对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销售商品形成的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所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进行抵销的同时,也应当对固定资产的折旧额或无形资产的摊销额与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相关的部分进行抵销。
③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持有对方债券所产生的投资收益,应当与其相对应的发行方利息费用相互抵销。
④母公司对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持有对方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应当抵销。
⑤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其他内部交易对合并利润表的影响应当抵销。
子公司当期净损益中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份额,应当在合并利润表中净利润项目下以“少数股东损益”项目列示。
子公司少数股东分担的当期亏损超过了少数股东在该子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其余额应当分别下列情况进行处理:
①公司章程或协议规定少数股东有义务承担,并且少数股东有能力予以弥补的,该项余额应当冲减少数股东权益。
②公司章程或协议未规定少数股东有义务承担的,该项余额应当冲减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该子公司以后期间实现的利润,在弥补了由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所承担的属于少数股东的损失之前,应当全部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
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应当将该子公司合并当期期初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应当将该子公司购买日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应当将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3)合并现金流量表。
合并现金流量表应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现金流量表为基础,在抵销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对合并现金流量表的影响后,由母公司合并编制。
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①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当期以现金投资或收购股权增加的投资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应当抵销。
②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当期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应当与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相互抵销。
③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以现金结算债权与债务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应当抵销。
④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当期销售商品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应当抵销。
⑤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应当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相互抵销。
⑥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当期发生的其他内部交易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应当抵销。
合并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可以根据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利润表进行编制。
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应当将该子公司合并当期期初至报告期末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
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应当将该子公司购买日至报告期末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
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应当将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
C. 合并报表 大家都怎么学习的
合并报表分以下两种:
合并区域报表
合并页面报表
在报表浏览器中合并区域报表,实现方法十分版的简单,可以权使用 SectionDocument 下的
PagesCollection对象用于获取和添加其他报表的页面到当前报表,添加之后既可以导出多个报表模板到同一文件,即完成了报表控件的合并。
详细的步骤,可以参考下面的博客
http://blog.gcpowertools.com.cn/post/merge-multiple-pagereports.aspx
D. 财务人员如何学习并精通合并报表有哪些经典教材
通过这个的学习,你仅仅能学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什么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就是指合并的双方企业在合并之前不属于同一个最终控制人,这样的企业合并就叫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学习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你能掌握基本的合并抵销以及关联交易的抵销,以及企业合并的最基本纲要:内部交易在对外报表中要像是没发生过一样。
掌握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你就可以处理一些一般企业合并事务了。但是呢,现阶段在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合并,尤其是“有价值”(指对会计师而言有价值)的企业合并,却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什么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就是合并双方在合并之前处于同一个最终控制人之下的企业合并。当你信心满满的抱着“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知识,遇到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顿时傻了眼,完全不知道怎么做。去翻《高级财务会计》,里面的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却只有区区几段话,连一个实例都没有。这怎么办?
要学习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有两点,其一,多读“会计准则”,里面有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一般原则;其二,多接触实际案例,同一个原则在不同的实际情况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会有些许差异。以上两点缺一不可,它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刚开始,你可能会觉得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看似很奇怪,完全摸不到门道。但是,如果你从更高一层的角度,通过“内部交易在对外报表中要像是没发生过一样”这个最基本纲要来理解,便可茅塞顿开。
E. 合并报表很难,怎么才能学好
长期股权投资是合并报表的基础,首先要吧长期股权投资这块都学习清楚了,在学合并报表会容易一些
F. 合并报表抵消分录该怎么学啊,有没有好的学习建议,现在一片混乱
什么是企业合并?合并有哪些类型?如何满足企业合并?哪种合并需要编回制合并报表?
企业合并的答会计处理是什么(个别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
几种特殊的控股合并(多步骤完成、反向购买),处置投资子公司股权(丧失控制、未丧失控制)
合并报表的调整、抵消分录:
A. 股权和利润分配
B. 未实现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存货、往来款、现金流量)
C. 股权处置时的处理
G. 企业合并报表怎么学,求指点
管理思想观念现代化。即要有服务观念、经济效益观念、时间与效益观念、回竞争观念、知识观答念、人才观念、信息观念。
管理方法现代化。即推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包括现代经营决策方法、现代理财方法、现代物资管理方法、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方法等。
管理人员现代化。即努力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实现人才知识结构现代化,使企业所有管理人员真正做到"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
管理手段现代化。即信息传递手段现代化。
H. cpa会计合并报表怎么学
对于企业合并和合并报表的业务,可以说是会计这门科目中最难的地方,它和长期股权投资结合,可以出很综合的题。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过程中,刚开始大家都会觉得很难,但是学过以后就会觉得“难者,亦易也”。第一遍看的时候,觉得还得回头去学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这部分学透、学好非常重要,包括金融资产、权益法、成本法彼此之间各种转换,学得非常透彻以后,再去学企业合并,合并报表,掌握了精神实质,再从个表报表和合并报表得角度了解及总结各种情况。自己总结一些学习方法,安排好学习顺序,对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做到思路更清晰易懂。以下是对应试学习此部分方法的详细说明,希望对理解和学习合并报表知识有所帮助。
主要学习步骤包括:
一、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成本法与金融资产之间各种核算方法的转换总结。
二、企业合并,合并日及购买日个别报表及合并报表会计核算方法总结。
三、资产负债表日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一次交易达成合并及多次交易达成合并),个别报表及合并报表核算方法总结。
对以上知识点分项目说明如下:
一、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确认、后续计量成本法、权益法基础知识点在这里不细述,主要对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成本法、金融资产之间各种转换总结。这也是在合并报表中容易考的个别报表中的处理方法,这一步要学得非常熟悉,信手拈来才能应对合并报表和个表报表的各种处理,为合并报表部分学习打好基础。各种转换时的处理要点,做如下总结。
(1) 公允价值计量转权益法,主要是金融资产转权益法。
处理要点:
1) 确认权益法的初始投资成本=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取得新增投资的公允价值
2) 转损益1,即原持有股权投资划分为金融资产的,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投资收益。
3) 转损益2,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如果上面的金融资产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应在转为权益法的当期转损益。
4) 权益法对初始投资时点的账面价值调整,将上述计算的初始投资成本与按追加投资后全新的持股比例计算的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在“追加投资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前者大于后者,差额不处理;前者小于后者的,差额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2) 公允价值计量转成本法
处理要点:
1) 初始投资成本=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新增投资成本
2) 原持有股权投资划分为金融资产的,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投资收益,一般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此处没有损益。
3) 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如果上面的金融资产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应在转为权益法的当期转损益。
对照金融资产转长期股权投资的以上两种处理方法要点,可以总结相同点:从金融到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均用的是公允价值,都要对之前确认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应在转为权益法的当期转损益,在以后合并报表中这部分在个别报表中处理过的损益就不需要再调整了。
(3) 权益法转成本法
处理要点:
1) 初始投资成本=原持有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新增投资成本
2) 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其他资本公积,在处置该项目投资时点转损益,否则个别报表不结转,在合并报表中要结转。
(4) 成本法转权益法
处理要点:
1) 终止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处置部分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确认处置损益
2) 比较剩余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前者大于后者的,不处理;前者小于后者的,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时,如果是以前年度的,调整留存收益。
3) 追溯调整,对原投资时点至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扣除已经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中投资方应享有的份额,调整留存收益,对应的其他综合收益和资本公积也对应调整。
4) 本期的损益及其他权益按照权益法正常做就可以。
(5)成本法转金融资产
处理要点:
1) 终止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处置部分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确认处置损益
2) 对剩余股权按照公允价值重新计量,确认损益,类似其他类资产转换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方法,可以和其他的资产转换总结学习,对照理解。
二、企业合并
将长期股权投资基础知识学习透彻以后,接下来学习企业合并,企业合并中学习要点主要是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合并,在合并日和购买日的个表报表和合并报表的会计处理方法: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个别报表处理方法:
1)在合并日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2)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或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合并报表处理方法:
1)应当对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进行调整:
借:资本公积
贷: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将被合并方的留存收益通过母公司的资本公积转出,视为合并前后一直是一体化存续下来的。
2)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均反映的是由母子公司构成的报告主体自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实现的损益及现金流量情况。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业务相对简单,资产负债表日合并业务不再讲解,自己看书应该比较好理解,着重说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的会计处理方法。
个别报表处理方法:
1) 始投资成本=支付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的含税公允价值+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实质为以付出资产或承担债务的公允价值计量。
2) 确认支付资产的公允价与账面差额,即视为处置损益。
合并报表处理方法:
1) 合并商誉=企业合并成本-合并中取得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考虑所得税后)的份额。对企业合并成本和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在下面钧有讲解。
2)调整分录(将子公司的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
借:存货等【评估增值】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应收账款等【评估减值】
递延所得税负债
资本公积 【差额】
3)抵消分录
借: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商誉
贷: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三、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资产负债表日的处理
对于合并日及购买日的合并报表的处理方法学习会了,为资产负债表日的合并打好基础,对比学习就显得比较容易了。值得注意的是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对被合并企业账面价值调整,需要与所得税章节结合理解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考虑所得税后)。
非同一控制下合并个别报表处理方法,即我们前面讲的长期股权投资金融资产转成本法、权益法转成本法,丧失控制权处置子公司的个别报表处理方法即成本法转权益法和成本法转金融资产。
非同一控制下合并报表角度总体思路是:1、合并报表中对个别报表中账面价值的部分全部用公允价值来计量,包括多次交易达到企业合并及丧失控制权处置子公司情况。对于个别报表中无论是金融资产还是权益法到成本法,合并报表得总体思路都是将个别报表中的账面价值转成公允价值,在合并报表中确认投资收益。
2、对于个别报表中没有转的损益进行结转,个别报表中权益法转成本法在合并报表中需要结转,金融资产转成本法在个别报表中已经转了损益,合并报表不需要再调整;对于成本法转权益法,即丧失控制权的情况,需要对处置部分损益的期间进行调整,同时对追溯部分的权益变动部分转损益,成本法转金融资产,个别报表对金融资产重新按照公允价值的损益已经结转,只需要对处置部分损益的期间进行调整。
3、合并报表层面的商誉=初始投资成本(各部分公允价值之和)-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持股比例
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合并报表中调整后的子公司公允价值(净资产)=购买日公允价+调整后净利润-分派现金股利+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权益变动
具体核算方法说明: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合并报表要将购买日的合并报表有些调整分录再做一次,对购买日至资产负债表日期间,相关评估增值的资产或新确认的预计负债等涉及损益变动分录做出,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责转回等,然后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会运用到长期股权投资的知识,尤其是对子公司净利润进行调整时候,要和权益法的对子公司净利润调整方法区分,权益法中需要对子公司净利润调整包括初始投资时点的调整和内部交易中未实现部分的调整。在合并报表中,对子公司的净利润进行调整时,只是对投资时点的调整,不再对内部交易进行调整,因为内部交易在工作底稿中要全部抵消,即合并报表需要做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
如果学到这里,对长期股权投资的知识做不到十分熟悉,建议回头将长期股权投资学到非常透彻,再来进行以下步骤学习。
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资产负债表日的会计处理及分录掌握精准,其他的特殊事项,例如购买、处置子公司少数股权,多次交易丧失控制权处置子公司股权之类的自然就容易理解了,此处不讲解。
以下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资产负债表日的会计处理总结,只说明第一年的情况,第一年情况掌握了,第二年的就容易理解了 ,此处不讲解第二年分录编制方法。
(一)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调整未公允价值
1)将购买日子公司的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即将购买日做的分录再做一次
借:存货等【评估增值】
固定资产【评估增值】
递延所得税资产【评估减值确认的】
贷:应收账款【评估减值】
递延所得税负债【评估增值确认的】
资本公积【差额】
2)期末调整1)对应部分评估增值的资产和评估减值的负债账面价值调整
借:营业成本【购买日评估增值的存货对外销售】
管理费用【补计提折旧、摊销】
应收账款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资产减值损失【按评估确认的金额收回,坏账已核销】
3)对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责转回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所得税费用(或借方)
(二)将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调整为权益法(调整分录)
第一年,第二年此处不讲解:
1)对于应享有子公司当期实现净利润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调整后净利润×母公司持股比例】
贷:投资收益
按照应承担子公司当期发生的亏损份额,做相反分录。
2)对于当期子公司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3)对于子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其他综合收益
或做相反处理。
4)对于子公司除净损益、分配股利、其他综合收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资本公积
或做相反处理。
(三)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
借:股本【子公司期末数】
资本公积【子公司:期初数+评估增值+本期增减】
其他综合收益【子公司:期初数+本期增减】
盈余公积【子公司:期初数+本期增减】
未分配利润—年末【子公司:期初数+调整后净利润-提取盈余公积-分配股利】
商誉【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大于享有子公司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调整后的母公司金额即权益法的账面价值】
少数股东权益
(四)母公司的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的抵销
借:投资收益【子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母公司持股比例】
少数股东损益【子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年初未分配利润 【子公司】
贷:提取盈余公积【子公司本期计提的金额】
向股东分配利润【子公司本期分配的股利】
年末未分配利润 【从上笔抵销分录抄过来的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