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机构 » 中药煲汤培训

中药煲汤培训

发布时间: 2021-02-05 13:56:48

❶ 有人懂常用煲汤的中药配方吗

药膳具有保健养生、治病防病等多方面的作用,在应用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药物是祛病救疾的,见效快,重在治病;药膳多用以养身防病,见效慢,重在养与防。药膳在保健、养生、康复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但药膳不能代替药物疗法。各有所长,各有不足,应视具体人与病情而选定合适之法,不可滥用。
1.因证用膳:中医讲辨证施治,药膳的应用也应在辨证的基础上选料配伍,如血虚的病人多选用补血的食物大枣、花生,阴虚的病人多使用枸杞子、百合、麦冬等。只有因证用料,才能发挥药膳的保健作用。
2.因时而异:中医认为,人与日月相应,人的脏腑气血的运行,和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用寒远寒,用热远热”,意思是说在采用性质寒凉的药物时,应避开寒冷的冬天,而采用性质温热的药物时,应避开炎热的夏天。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药膳。
3.因人用膳:人的体质年龄不同,用药膳时也应有所差异,小儿体质娇嫩,选择原料不宜大寒大热,老人多肝肾不足,用药不宜温燥,孕妇恐动胎气,不宜用活血滑利之品。这都是在药膳中应注意的。
4.因地而异: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生活习惯有一定差异,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亦有不同,有的地处潮湿,饮食多温燥辛辣,有的地处寒冷,饮食多热而滋腻,而南方的广东饮食则多清凉甘淡,在应用药膳选料时也是同样的道理。
药膳配伍的禁忌
药膳的配伍禁忌,无论是古代和现在都上十分严格的,现根据历代医学家对用药经验,将中药与食物配伍禁忌、服药食忌、食物忌食、食物相反等部分介绍如下:
1、 配伍禁忌:
猪肉:反乌梅、桔梗、黄连;合苍术食,令人动风;合荞麦食,令人落毛发,患风病;合鸽肉、鲫鱼、黄豆食,令人滞气。
猪血:忌地黄、何首乌;合黄豆食,令人气滞。
猪心:忌吴茱萸。
猪肝:同荞麦、豆酱食,令人发痼疾;合鲤鱼肠子食,令人伤神;合鱼肉食,令人生痈疽。
羊肉:反半夏、菖蒲;忌铜、丹砂和醋。
狗肉:反商陆;忌杏仁。
鲫鱼:反厚朴;忌麦门冬、芥菜、猪肝。
鲤鱼:忌朱砂、狗肉。
龟肉:忌酒、果、苋菜。
鳝鱼:忌狗肉、狗血。
雀肉:忌白术、李子、猪肝。
鸭蛋:忌李子、桑椹子。
鳖肉:忌猪肉、兔肉、鸭肉、苋菜、鸡蛋。
以上中药与食物配伍禁忌。是古人的经验。值得重视。所以,在烹调药膳时,应当加以注意。至于这些中药与食物的配伍禁忌的科学道理,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2、 服药食忌:
药物与食物配伍禁忌是古人的经验,后人多遵从。其中有些虽无科学证明,但在没有得出可靠的结论以前还应参用传统说法,以慎重为宜。主要包括:猪肉反乌梅、桔梗、黄连、胡黄连、百合、苍术;猪血忌地黄、何首乌、蜜;羊肉反半夏、菖蒲,忌铜、丹砂;狗肉反商陆,忌杏仁;鲫鱼反厚朴,忌麦冬;蒜忌地黄、何首乌;萝卜忌地黄、何首乌;醋忌茯苓。
食物与食物的配伍也有一些忌讳。其道理虽不充分,但是在药膳应用中似仍宜慎重从事,把它们作为重要参考为宜。这些禁忌是:猪肉忌荞麦、豆酱、鲤鱼、黄豆;羊肉忌醋;狗肉忌蒜;鲫鱼忌芥菜、猪肝;猪血忌黄豆;猪肝忌荞麦、豆酱、鲤鱼肠子、鱼肉;鲤鱼忌狗肉;龟肉忌苋菜、酒、果;鳝鱼忌狗肉、狗血;雀肉忌猪肝;鸭蛋忌桑椹子、李子;鸡肉忌芥末、濡米、李子;鳖肉忌猪肉、兔肉、鸭肉、苋菜、鸡蛋。
药膳的药物配伍禁忌,遵循中药本草学理论,一般参考“十八反”和“十九畏”。“十八反”的具体内容是: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十九畏”的具体内容是: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3、 病人忌口:
忌口是中医理论与实践的一人内容。主要包括三类:一类是某种病忌某类食物。如:肝、忌辛辣;心病忌咸;水肿忌盐硬固、油煎、生冷等食物;骨病忌酸甘;胆病忌油腻;寒病忌瓜果;疮疖忌鱼虾;肝阳、肝风、癫痫、过敏、抽风病人忌食发物;头晕、失眠忌胡椒、辣椒、茶等。一类是指某类病忌某种食物。如凡症见阴虚内热、痰火内盛、津液耗伤的病人,忌食姜、椒、羊肉之温燥发热饮食;凡外感未除、喉疾、目疾、疮疡、痧痘之后,当忌食芥、蒜、蟹、鸡蛋等风动气之品;凡属湿热内盛之人,当忌食饴糖、猪肉、酪酥、米酒等助湿生热之饮食;凡中寒脾虚、大病、产后之人,西瓜、李子、田螺、蟹、蚌等积冷损之饮食当忌之;凡各种失血、痔疮、孕妇等人忌食慈茹、胡椒等动血之饮食,妊娠禁用破血通经、剧毒、催吐及辛热、滑利之品。另一类是服药后应忌食某些食物如:服发汗药忌食醋和生冷食物;服补药忌食用茶叶萝卜;忌口之说有些已被证明是有道理的,有些则不合实际,在药膳应用中可资参考。

❷ 学习炖汤哪里好,正宗炖汤培训

其实煲和炖就是用不同的烹饪方法来制作汤
煲汤就是将原料放入沙锅直接在火上烧,而炖就是专将原料经属过出水,加入辅料,放入辅料,隔水蒸。
煲汤就是将原料用大火烧开转文火煲3小时左右,制作方法比较简单,但是最好不要在中间加水,不然会破坏整个汤的口感,浓汤和清汤可以根据个人口好来制作,将酸性原料的鲜味竟数展现,同时不会很腥腻。
炖汤相比较就有点复杂,如果你所用的是酸性原料的话就一定要事先经过去腥腻的处理,然后加入辅料,清水在隔水蒸4——6小时,这样可以保住原料的原汁不被流失,口感清爽。
现在的上海人也比较注重营养,对于汤的选择也很多了。
尤其是酒店。
我只是把我知道的说出来,如果有什么不对的还请间量,至至少我学的知识里就着点。区别大致就这么分的了

❸ 中药汤怎么熬才是正确的

所谓一帖的中药,就是一天的剂量,有人会分两次,有人分三次,总之就是要在一天内把上面的药材服用完毕。首先,在熬中药汤前,要先注意:1.如果有石膏、党蔘等矿石类或是块根类的药材,或是像附子要加强熬煮以去毒性的药材,要先下,也就是一开始就先放下去熬煮。2.如果该帖药中有些芳香类药材的话,象是细辛、辛夷、薄荷等,需要后下,也就是等汤快好的时候再放入,以免挥发性成分逸散殆尽。台湾民间流传的「三碗水熬煮到两碗水」,这种方法相当不科学,因为很多挥发性药材的成分早就跑到空气里,浪费掉了。正确的熬煮中药汤的作法如下:1.将药材先用清水冲洗,去除灰尘杂质。清洗后,加水盖过药材约一、两公分后,以大火煮开,药汤滚了后,再用大火煮个两、三分钟(目的在杀菌),接着转小火熬二十~三十分钟,取出药汤倒在碗里,这是第一批药汤。2.再放冷开水入药材中,火滚后再以小火熬二十分钟即可,这是第二批药汤。3.第一批药汤里面花草类的挥发性成分较多,第二批药汤里面根茎矿石类的成分较多。将第一批的药汤加上第二批的药汤,倒在一起混合后,便是一天内要喝完的汤药。可以分成两次或三次服用。没有服用完的,则先放在冰箱冷藏。要特别提醒读者,如果中药汤冷掉了,千万不可以放到微波炉中加热,因为微波会改变药性。如果要加热,可用玻璃、陶瓷容器重新煮开或是隔水加热。另外,熬煮药材的容器不可使用铝锅,也尽量避免使用铁器甚至不锈钢,应以陶瓷或玻璃最佳。在熬中药汤的时候,一定要加盖,尽量使有效成分保留在汤汁里,敏感的人,闻到汤汁的香味,过敏症状就已经开始舒缓了,这就是有效物质逸散到空气中的缘故。

❹ 用中药煲汤先了解药性

能有人认为,煲汤不就是几种原料下锅一煮,这有什么难的?其实,煲汤的学问数不胜数。一锅好汤不仅要有“精挑细选”的材料,还需要“天衣无缝”的配合、“拿捏得当”的火候等。就此,记者采访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王宜和中国烹饪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烹饪名师石万荣先生。
煲汤,选料很关键
一、选料要得当
这是制好鲜汤的关键所在。用于制汤的原料,通常为动物性原料,如鸡肉、鸭肉、猪瘦肉、猪肘子、猪骨、火腿、板鸭、鱼类等,这类食品含有丰富蛋白质和核苷酸等,肉中能溶解于水的含氮浸出物,是汤鲜味的主要来源。
俗话说,“肉吃鲜杀、鱼吃跳”,但王宜表示,刚宰杀的肉其实并不适合熬汤,我们所说的“鲜”,是指鱼、畜、禽杀死后3—5小时,此时,鱼、畜或禽肉中的各种酶,会使蛋白质、脂肪等分解为人体易于吸收的氨基酸、脂肪酸,味道最佳。此外,采购时还应注意,肉类最好异味小、血污少。
二、搭配有讲究
在做汤的时候,一般不需添加奶或奶粉来增稠,一来这些材料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容易出沫子,使汤浑浊,二来口感也不好。此外,为使汤的口味纯正,一般不用多种动物食品同煨。
许多食物已有固定的搭配模式,可以使营养素起到互补作用,即餐桌上的黄金搭配。比如说,煲鱼翅汤时,不妨加入肉、蛋等,可以使鱼翅的蛋白质生理价值发挥到最好;海带炖肉汤,酸性食品肉与碱性食品海带能起到组合效应,这在日本也是很风行的长寿食品。
三、火候要适宜
一般而言,60℃—80℃温度易引起部分维生素破坏,而煲汤时食物温度应该长时间维持在85℃—100℃。因此,煨汤火候的要诀是大火烧沸,小火慢煨。这样可使食物蛋白质浸出物等鲜香物质尽可能地溶解出来,使汤既清澈,又浓醇。
四、时间勿太久
王宜主任指出,许多人心中有个误区,煲汤时间越长越好,其实,这样反而容易破坏食物中的氨基酸类物质,使嘌呤含量增高,营养成分大量流失。她介绍,鱼汤的最佳熬制时间在1小时左右,鸡汤、排骨汤一般在1—2小时左右,在汤中加蔬菜应随放随吃,以减少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破坏,且水面要没过蔬菜,以和空气隔离,从而减少营养损失。
五、配水要合理
煲汤时最好凉水入锅。用水量通常是食品重量的3—5倍,使食品与冷水一起受热,既不直接用沸水煨汤,也不中途加冷水,以使食品的营养物质缓慢地溢出,最终达到汤色清澈的效果。
六、不锈钢锅也能煲汤
传统观念认为,煨制鲜汤时,用陈年瓦罐效果最佳,有利于水分子与食物的相互渗透,会使汤更鲜香、更浓厚。王宜表示,只要掌握科学的方法,用不锈钢锅熬汤可以达到一样的效果。她介绍说,将钢锅中煲制好的汤汁放进搅碎机中打碎,搅拌的过程可以使大脂肪颗粒乳化为乳糜颗粒,使汤呈乳白、滋味醇厚,由于熬制时间短,还充分保留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七、放料有学问
大多数北方人认为,煲汤要加香辛料,诸如味精、香油、胡椒、姜、葱、蒜之类。而石万荣认为,从广东人煲汤的经验来看,喝汤讲究原汁原味,这些香料大可不必。即使用的话,用量也不宜太多,以免影响汤的原味。由于配料起的是调和口感的作用,所以使用时必须要有侧重点,其他的配料放少许就好。
此外,要注意调味料的投放顺序,盐应当最后放,因为盐会使原料中的水分排出,蛋白质凝固,有碍鲜味成分的扩散。

有句俗话叫:药食同源。严冬将至,很多人都会找来当归、枸杞等药材,煲一锅“滋补汤”来犒劳一下自己和家人。
然而,中国中医药学会庄乾竹告诉记者,不同的中药特点各不相同,用中药煲汤之前,必须通晓中药的寒、热、温、凉等各性。选材时,最好选择经民间认定的无任何副作用的人参、当归、枸杞、黄芪等材料。另外,可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温和的汤料。如身体火气旺盛,可选择如绿豆、莲子等清火滋润类的中草药;身体寒气过盛,就应选择参类作为汤料。
白果。味甘苦涩、性平、有小毒、归肺经。可以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宜用于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等。咳嗽痰稠不利者慎用。
淮山(山药)。可补中益气、壮阳滋阴、镇心安神、润肤养发,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治五劳七伤诸疾。但感冒、湿热、实邪及肠胃积滞者慎用。
party参。性味甘平,归脾、肺经。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者。忌与藜芦同用。
茯苓。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宜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畅通便、消炎止泻、祛风除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血虚萎黄、头晕心悸、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跌打损伤,是非常适合女性调理身体的一种食材。

六种菜适合做汤:海带、白萝卜、莲藕等
不少人喜欢用蔬菜煲汤,新鲜又有营养。王宜表示,各种新鲜蔬菜是碱性食物,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内,可使体液环境呈正常的弱碱性状态,有利于人体内的污染物或毒性物质重新溶解,随尿排出体外,尤其以下几种蔬菜。
海带。性寒味咸,有化痰、软坚、降血压的功效。适宜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病人食用,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也有很好的疗效。佝偻病、软骨症、骨质疏松患者等都可以多吃海带。海带汤还可以御寒,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碘元素,而碘元素有助于刺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白萝卜。其中含有木质素,能分解致癌物亚X,所以有抗癌作用。另外,白萝卜是人体补充钙的最佳来源之一,这种有机钙在萝卜皮中含量最多。
西洋菜。是广东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最肥美的是从初冬到春末。西洋菜常见的吃法,就是和猪瘦肉、鸭肾、生鱼等一起来煲汤,将西洋菜煲成深,然后连菜带汤一起吃。
菜干。用新鲜的白菜晒干而成,其好处是,既可贮存作长年食用,经太阳晒后,吸收了日光的紫外线,含丰富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纤维素,能消除内火、清热益肠。此外,菜干更可防止坏血病和皮肤病。
莲藕。熟莲藕性味甘、温、无毒,可以补心生血,健胃开脾,滋养强壮,莲藕汤利小便,清热润肺。平时可以配合猪瘦肉或者猪骨头一起煲汤喝,加入适量绿豆口感会更好。
竹荪。竹荪属于碱性食品,长期食用能调整中老年人体内血酸和脂肪酸的含量,具有降血压的作用。此外,竹荪还可以降低体内胆固醇,减少腹壁脂肪贮积等。

肉类煲汤别晚上喝
说了这么多煲汤的要领,您是不是已经跃跃欲试了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常用肉类材料的功效。
排骨汤抗衰老。骨汤中的特殊养分以及胶原蛋白可促进微循环,50—59岁这10年是人体微循环由盛到衰的转折期,骨骼老化速度快,多喝骨头汤可收到药物难以达到的功效。
鱼汤防哮喘。鱼汤中含有一种特殊的脂肪酸,它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治疗肺呼吸道炎症,预防哮喘发作,对儿童哮喘病最为有效。
鸡汤抗感冒。鸡汤,特别是母鸡汤中的特殊养分,可加快咽喉部及支气管膜的血液循环,增强黏液分泌,及时清除呼吸道病毒,缓解咳嗽、咽干、喉痛等症状。煲制鸡汤时,里面可以放一些海带、香菇等。
牛肉汤中放番茄。煲牛肉汤时,放一两个番茄,可以增加汤中番茄红素的含量,而且果酸能嫩化牛肉纤维,使肉质更鲜美。
猪蹄汤不宜常吃。由于其中的胶原蛋白不能完全利于吸收,会给胃肠消化系统带来麻烦,即使要吃,也要与青菜、莲藕放在一起煮。
最后,王宜提醒,肉类煲汤较油、热量高,不适合晚上食用,选在上午或中午吃比较好。

❺ 什么中药材煲汤可以增强记忆力呢

把心脾肾养好就行。
藕、柏子仁、酸枣仁、核桃、荔子、茯神。
心神安,记性自然好。

❻ 有什么煲汤的中药

药选材时最好选择经民间认定的无任何副作用的人参、当归、枸杞、黄芪、山药、百合、莲子材料。另外,可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温和的汤料。如身体火气旺盛,可选择如绿豆、海带、冬瓜、莲子等清火、滋润类的中草药;身体寒气过盛,那么就应选择参类作为汤料。 水温:冷水下肉,肉外层蛋白质才不会马上凝固,才可以充分地溶解到汤里,汤的味道才鲜美。 下料:肉类要先氽一下,去了肉中残留的血水,保证煲出的汤色正。鸡要整只煲,可保证煲好汤后鸡肉质细腻不粗糙。另外,不要过早放盐,盐会使肉里含的水分很快跑出来,也会加快蛋白质的凝固,影响汤的鲜味。 火候:火不要过大,火候以汤沸腾程度为准。开锅后,小火慢煲,一般情况下需要3个小时左右。因为参类中含有一种人参皂甙,如果煮的时间过久,就会分解,失去其营养价值,所以,煲参汤的最佳时间是40分钟左右。 此外,感冒的时候不适合用煲汤进补,就连品性温和的西洋参也最好不服用,因为这些油腻的汤容易加重感冒症状。 女性例假前适合补性温的汤,千万不要因为补得过火导致经血过多。 一般来说,在服用清内热的中草药时,不宜食用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热性的食物;在治疗寒症时,应禁食生冷食物;服用含有地黄、何首乌的药物时,忌服葱、蒜、萝卜;服用含薄荷的中药时,不应吃鳖肉;茯苓不宜与醋同吃;吃鳖甲时,不宜配苋菜;服用泻下剂如大承气汤、麻仁丸时,不宜食用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驱虫类中药也应避免油腻食物,并以空腹药为宜。在患病服药期间,凡是属于生冷、黏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辣椒等,都应避免食用。以面是几种与常用中药相忌的食物。应用时要注意: 1.龙胆酊等苦味健胃药忌蜂蜜、大枣、甘草等甜味食物。因为蜂蜜、大枣等食物的甜味可掩盖苦味,从而减少苦味对味觉神经末梢的刺激,降低其健胃的作用。 2.双黄连忌大蒜。双黄是清热解毒、治疗外感风热的常见药物,性凉,而大蒜性热。服双黄连的同时如果食用大蒜,会降低药效。 3.发汗药忌食醋和生冷食物。醋和生冷食物有收敛作用,服发汗药物时若与之同时食用,就会与药效相抵。 4.人参忌萝卜、大蒜。西洋参等都是常见的补药,而萝卜有顺气、促消化的作用,同时服用,萝卜会化解人参的药力。同理,在吃其他大补的药物时,前后一小时内也不能吃萝卜、大蒜等促消化的食物。

❼ 中药伤寒头煲汤有什么作用

指导意见:
你好,清热利湿,解毒。用于感冒,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咽喉炎,牙痛,肠炎,痢疾,黄疸型肝炎,急性肾炎,膀胱炎;外用治蛇咬伤。

❽ 中药调理的煲汤方法,谢谢了

脾胃乃一身之根本,脾胃好自然身体好。
现就介绍一首我比较常用的方,不苦,药味不重,可煲汤。
黄芪20克,生山药40克,生芡实20克,生莲子20克,苡米仁30克。
随意加肉煲汤,不过,鸡或兔子比较好。

❾ 炖中药怎么炖

煲中药前,也要有诸多的准备,如器具、用水、火器等,当然,作为现代人,很多时候也就因地制宜,不一定都按照既往的套跑去做了。

【器 具】

煲中药一般选择用砂锅,避免用铁制锅具。用砂锅煲中药是最科学的用具,因为砂锅是陶制品,不会产生化学反应。然后把需要煲的中药饮片放进砂锅中。

【加 水】

煲中药用的水一定是凉水(至于是用自来水还是用纯净水,就看各位的条件了,推荐是用纯净水或自来水放置半天再用),不要用开水,加3~4碗水(一般是浸过药面约1中指末节),把中药完全浸泡,最好浸泡半小时再煲。至于古人根据不同的疾病用不同的水煲药,有条件的话也可参考,本公众号的历史消息中有相关的文章哦。

【煲 药】

中药泡好后,放在火上开始煎煮。在中药煮沸之前用武火(大火),煮沸之后转为文火(小火)慢慢煎煮,根据不同的药物性质决定煎煮的时间。

一般情药物煲药时间大约在20分钟左右,若观察到药煲中的水比较多,可适当煲久些许时间;解表药煮开后再煎煮8~10分钟即可;补益类的中药要煎煮30分钟以上等。

【翻 渣】

即煲第二次。第二次煲,加水量大概是第一次的一半左右,是煲20分钟左右,煲完看看药汤多不多,如果不多就可以直接倒出来。若药汤较多,可以再多煲一会儿。 发表解肌的药物一般不翻渣。

切记千万不能把中药煲干了,那只能倒掉。所以煲中药必须有人在旁边守着才行。

❿ 中药中那些煲汤有利于身体

要看对症卟对症啊,比如体寒的人,你给他喝凉性的汤会加重寒气的啊,很简单的方法,有什么毛病可以买可以煮汤的单菋药材来煮汤,比如山药排骨汤,菟丝子枸杞汤,等等,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