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机构 » 合唱课培训

合唱课培训

发布时间: 2020-11-24 18:12:06

1. 如何有效实施课堂合唱教学

课堂合唱教学有别于合唱队的训练,进行课堂合唱教学时有劣势:受人数或者声音特点的限制,声部可能不够齐全,多少影响合唱效果。所以我觉得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也不能太专业化,更多的是需要让学生们认识、感受合唱的美。面对现状,我们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长期运用合唱教学理念,也更需要探讨与实践经验,不断地交流和完善,来有效地进行课堂合唱教学。

2. 如何在音乐课堂中进行有效的合唱

合唱音域宽广、音色丰富,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演唱兴趣,增强其演唱的自信心,发掘其表演潜能,因此,学习合唱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目前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如音准、和谐性等方面的问题,限制了合唱教学有效性的充分发挥。因此,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了广大小学音乐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一、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教师不愿教授合唱歌曲合唱教学对学生的音乐素质要求较高,教学难度较大,加之有的小学音乐教师常常是由其他科目任课教师兼任的,并未接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因而大多数教师都不愿教授合唱歌曲。(二)学生学习合唱歌曲有畏难情绪合唱不仅要求学生在演唱时一定要唱准每个音节,而且要求学生演唱不同的声部,只有这样,才能把一首合唱歌曲完美地演唱出来。合唱需要学生加强平日的苦练,如此日复一日的单调练习导致学生对合唱歌曲存有一定的畏难情绪。(三)教学方法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针对气息的控制、音准的掌握以及不同声部之间的配合等问题,教师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对之真正掌握。而在当前的教学环节中,一些教师既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也不考虑不同的教学

3. 大学选修课合唱课是干什么

选修课大合唱就是老师教你怎么合唱,选修课一般来说都很容易过的,基本上都能过。

4. 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在当今的教育形势下,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合唱教学的方式进行合理运用,以保证小学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得以实现。
一、我国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的问题
合唱对演唱者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在合唱教学中,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与知识水平。而目前我国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还有很多问题,影响着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
1.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由于合唱对学生的音乐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教学难度较大,很多音乐教师不愿进行合唱歌曲的教授,另外,目前多数小学还没有对音乐教育引起重视,音乐教师一般由其他教师兼任,这些教师缺乏专业的训练和专业知识,很难发挥音乐教学的重要作用,也不愿进行难度较大的合唱教学。
2.教学方法不科学
在现阶段的小学音乐课堂中,由于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教师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都较低,无法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及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依旧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这让学生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不利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3.学习兴趣不强
合唱对学生的音乐素质有着严格的要求,在合唱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唱准每一个音节,同时要求学生将不同的声部唱出来,这需要多次进行练习。大量的练习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进而产生消极的态度,磨灭学生合唱的兴趣与热情。
二、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
合唱对学生的音乐素质有严格的要求,学生需要具备很好的气息控制能力、音准掌握能力和不同声部之间的配合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训练。训练气息,可使学生的肺活量增强,演唱时学生对气息与音节的良好把握,能够保证音乐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为使学生有较好的音准,教师就要训练其咬文吐字,这能让学生变得口齿伶俐。学生要想在不同声部在演唱过程中有较好的协调配合能力,就要具备敏捷的反应与思维能力。因此,合唱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教育是作为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活动,能直接对学生的审美心理进行培养,在长期不懈的坚持下,定能构建其自身的审美心理,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
三、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合唱的兴趣和积极性。合唱歌曲的旋律较单唱歌曲更为复杂,学生对合唱技巧与相关知识的掌握比较困难,这时可以从鉴赏合唱音乐出发,与学生一起对合唱音乐作品的唱法与技巧进行分析,并适时调整唱法,合唱过程中融汇了丰富的唱法与技巧。不断提升合唱水平,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合唱学习的兴趣。
2.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目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必须依赖于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自身良好的行为方式正确引导学生,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水平,采用容易使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对在合唱过程中表现良好的学生,应给予表扬,从而增强学生学习音乐合唱的动力,让学生的音乐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3.优化教学方法
音乐学科具有调节学生情绪的作用,所以,学校和教师必须对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不断对教学方法加以优化,并促进音乐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及学生的特点,总结出与学生水平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并应用到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的氛围,将学生学习音乐合唱的欲望充分激发出来,以达到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目标。
总之,小学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合唱教学的感染力非常强,在音乐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优势,所以,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对合唱教学的方式合理运用,可以促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5. 儿童合唱课怎么上

1让小孩听你的。给他们许诺点什么,比如:唱好后给讲故事;做游戏等。
2先给他们唱一遍,让小孩喜欢。
3让小孩念几遍歌词。适当地,找三两个念给其他小孩听,夸夸他们念得好。
4一句一句地教。
5最后大合唱。
注意:小孩小,只适合齐唱,什么轮唱、混声合唱就免了吧。
祝你成功!

6. 合唱第一课怎么上才好呢

个人觉得先排排声部,根据她们的嗓音情况决定一下,身高什么的,排以下队伍。
然后开始发声,从do 什么的开始,开开嗓子,第一节课简单练习一下就行

7. 小学生合唱训练方法

我是一个小学生,我也参加过合唱 ,我们的老师是这样教我们的,先要教一些发音练习,比如说,绿、妈、呜……女生可以用头声,每节课前都要作一样的练习,要分开一、二声部,最好买一本合唱的书,要适合你们学校学生的,并且让他们也买,可以试一下《夏夜》这首歌,哦,对了,首先你必须会弹钢琴,要增强团队意识,上三到四节课时,就可以一个一个听教过的歌(一次测验)利用这次测验来刷人,一、二声部要经常练一下和声,比如:1、2、3,可以让一声先唱,唱到2的时候,二声部开始唱,合起来,一生要延声。
我是个小学生,只能提供这么多,选我吧!

8.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欣赏课的合唱教学

一、采用新的教学理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1.情境图片视频导入法、音乐导入法、设问导入法、创设情景教学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一个愉快的音乐意境。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采用最简单的的语言描述欣赏过程,说出自己的感受与收获。
2.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对比式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自主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真正的理解作品和掌握知识。学生在音乐过程中感受鉴赏音乐美,培养音乐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视、听结合起来,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课件的示范、直观的方法,让学生获得感性的知识,深化学习内容,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加大课堂的信息容量。
4.律动教学法、演示法、创作教学法、听辨教学法、练习法,让学生在易听、易唱、易记中总结经验。在辨别音乐中,巩固音高的概念。在自主学习中互相倾听、互相配合,做到默契合作。
5.要与时俱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获得音乐情感体验。目前,学生平日所接触大量的通俗音乐。可在课上找5--10分钟,让学生欣赏流行音乐,既起到放松精神又与学生有了互动。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的音乐情感得已自由的发挥。
6.在音乐欣赏活动设计中,应注意为学生提供各种展示自我的方式。让学生自由的发挥,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如:表演、歌唱、朗诵、即兴创编等方式,并引导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找寻自己的特长与优势,激发学生创作灵感,
二、课堂教学环节的设置,具体教学的实施
1.通过欣赏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从分析作品的演唱形式入手,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情绪与情节的发展。
2.通过层层设问来推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从歌曲的体裁入手,引导学生体会歌曲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并通过模唱把握歌曲的精神内涵,在音乐中找出答案。
3.从分析演唱形式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作品情节与演唱的相互关联,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中演唱形式与情感传达的结合有一定的认知。
4.师生的情感交流是课堂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通过音乐的描述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5.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音乐艺术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如齐唱、重唱、对唱以及表演等形式增加合作的默契程度,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三、合唱知识的学习,技巧、方法的训练
1.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欣赏,了解泛音的作用。了解发声时起声、半声、轻声和抑制声的原理及运用。(在合唱训练中加强孩子良好状态的培养。让他们保持一个标准的坐姿,口腔像含着半口水。身体就是一个腔体。每个地方都是通畅的)。
2.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基础与动力,歌唱的呼吸不同于人的自然呼吸,须根据乐句的长短、强弱、快慢安排呼吸量的大小,做到有意识地控制。在具体训练中,采取两种方法。第一种:快吸慢呼法,第二种是慢吸慢呼法。
3.音准的训练很重要。在教学中尽量采用无伴奏形式,进行音程简单和弦的听音练习,并进行模唱的练习。让学生根据固定音高学会彼此倾听,自己调整音高,以达到和谐统一的的状态。
4.节奏是音乐的骨架,节拍是音乐的脉搏。培养学生准确、独立的节奏感是合唱训练的重要部分。在具体训练中要以提高对学生音乐节奏的准确性和灵敏反应为主,为歌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5.通过对合唱的了解,让学生知道每一个人在合唱队中都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要有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高尚完美的情操、整体观念和合作精神。
6.合唱教学是欣赏课中的重要环节,只有深入理解歌曲的历史背景,感受歌曲的意境与内涵,才能有深层次的理解歌曲。教师加以适当的声音训练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四、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1.让学生扩宽视野,对比出同一首作品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不同的风格及情感的表达。
2.通过歌曲的欣赏总结合唱的概念。以《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为例,通过这部作品的欣赏归纳一下什么是大合唱。总结合唱形式及特点。形式是领唱、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合唱等。特点是来表现重大的历史或现实题材,内容富于史诗性和戏剧性;有乐队伴奏。
3.通过教材之外具有价值的音乐作品的赏析,不仅充实教学内容,也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与感悟。
4.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一些优美动听优秀的曲目来欣赏。(选择一些感性、寓意深刻、结构规整、形式多样的作品)欣赏之余,师生共同学习演唱歌曲。不仅让学生学习一些发声的技巧也让学生对一些音乐作品有了深刻的理解。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只有在音乐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帮助学生把握音乐形象,加深学生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感受。让学生的音乐思维得到充分调动与发挥,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