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丝镶嵌培训班北京
Ⅰ “花丝镶嵌”的传承人是谁
A: 白静宜大师1942年生于北京,1961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金属工艺美术专业,曾从师于翟德寿、吴可男等多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学习设计,长期从事“花丝镶嵌”和珠宝首饰的设计、制作工作。
至今,已近70高龄的白静宜大师从事珠宝首饰及案头艺术品设计已近五十余年,为当今我国工艺设计界硕果仅存的老一辈设计大师,多年来在“花丝镶嵌”工艺技术的传承和创作设计上成绩显著。2008年,既文化部将“花丝镶嵌制作技艺”正式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大师被评定为这一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白大师的作品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髓的同时,创意新颖,生动脱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设计大赛和博览会并屡次获奖。其作品代表作品有:金摆件《凤鸣钟》、《金玉地动仪》、《百事和合》、《祖国颂》等。白静宜大师设计的作品“凤鸣钟”,在1983年在东南亚地区钻石首饰设计比赛中获最佳设计奖,是迄今为止我国花丝镶嵌作品在国际上荣获的最高权威奖项。
2009年,昭仪新天地北京珠宝有限公司与白静宜大师合作,在举世闻名的北京宋庄小堡村艺术东区,建立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传承基地,致力于花丝镶嵌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让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宫廷艺术经典,重获生命力,走向市场,享誉世界。
Ⅱ 花丝镶嵌的介绍
花丝镶嵌1,又叫细金工艺,是一门传承久远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主要用于皇家饰品的制作。为“花丝”和“镶嵌”两种制作技艺的结合。花丝选用金、银、铜为原料,采用掐、填、攒、焊、编织、堆垒等传统技法。镶嵌以挫、锼、捶、闷、打、崩、挤 、镶等技法,将金属片做成托和爪子型凹槽,再镶以珍珠、宝石。花丝镶嵌工艺起源于春秋战国金银错工艺,在明代达到高超的艺术水平,尤以编织、堆垒技法见长,而且还常用点翠工艺,取得金碧辉煌的效果。 对宝石的大量运用和完善了宝石镶嵌工艺,是明代花丝镶嵌首饰对中国传统首饰的最重要贡献,它改变了中国汉族传统首饰重纹饰轻宝石的传统。清代宝石资源逐渐枯竭,采用点翠和烧蓝来替代宝石的位置。2而今,花丝镶嵌工艺只留存于北京、成都两地,且尤以北京的花丝镶嵌工艺最为齐全。北京花丝镶嵌集中代表了中国宫廷花丝镶嵌工艺的特色。2008年6月花丝镶嵌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2月昭仪珠宝公司与唯一国家级传承人白静宜合作在北京宋庄小堡村艺术东区建立了国家花丝镶嵌技艺传承基地。
Ⅲ 花丝镶嵌的发展历程
花丝镶嵌工艺早在春秋时就已有雏形,战国时期的金银错、唐代的金银平脱是它的前身,现藏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唐代"羽人飞凤花鸟纹金银平脱漆背铜镜" 为代表。元、明、清三代在北京形成了全国最大的花丝制作中心。明代达到高超的艺术水平,清代有了更大的发展,名品不断涌现,很多成为宫廷贡品。
花丝镶嵌是一门传统的宫廷艺术,其工艺复杂而且繁琐,花丝工艺基本技法用八个字来概括即为:掐、填、堆、垒、织、编、攒、焊。这八种技法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次序上的搭配。 镶嵌工艺主要依附于花丝工艺,或言之花丝工艺也突出了镶嵌工艺。从明清时期的北京花丝镶嵌技术上看来,镶嵌工艺主要分为锉、锼、崩、挤、镶等几种。
其技艺精湛,造型优美,品种多,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凝聚着汉族的聪明智慧和艺术创造力。因宫廷设立了手工业作坊和手工工厂,集中了全国的能工巧匠,使南北方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得以交流,并融合少数民族工艺美术之长,成为了宫廷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花丝镶嵌的代表作品有明代的万历皇帝金冠、清代的金瓯永固杯、银六方盆金桃树盆景、金嵌珠宝朝冠顶、现代的珠宝天坛祈年殿、中华世纪龙等。
Ⅳ 花丝镶嵌是什么
花丝镶嵌是中国传统工艺,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Ⅳ 花丝镶嵌真的是全手工的吗太神奇了
有图吗?看看
Ⅵ 花丝镶嵌
大厂没有 不过 我给我的戒面做过花丝镶嵌的工艺 是找的一个老手艺人做的 手工很精致 在北京东四 三友商场对面 有个KAPPY店铺 旁边 嘿嘿 那个首饰楼叫啥忘记了 在二层 上去就能看到
Ⅶ ldquo;花丝镶嵌rdquo;的传承人是谁
很多精细的绝活儿都失传了,现在无场地、无精密仪器、无人坚持学,这门手艺快走到头了。”11月29日,渝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工艺传承人
Ⅷ 哪里可以学花丝镶嵌
花丝镶嵌好像是最好的是北京,这是门老手艺了传人很少所以学的话估计会很难 北京现在花丝镶嵌的传承人叫程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