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条件
㈠ 讲条件是什么意思
通俗的说就是提要求,你提出要求,双方互相了解过之后,看看是否能够接受。
㈡ 条件是什么意思
条件 [tiáo jiàn]
[释义] 1.事物存在、发展的影响因素 2.所具备或处于的状况
㈢ (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的区别是什么
如果没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没有事物情况B,也就是说如果有事物情况B则一定有事物情况A,那么A就是B的必要条件。从逻辑学上看,B能推导出A,A就是B的必要条件,等价于B是A的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是数学中的一种关系形式。如果没有A,则必然没有B;如果有A而未必有B,则A就是B的必要条件,记作B→A,读作“B含于A”。数学上简单来说就是如果由结果B能推导出条件A,我们就说A是B的必要条件。
拓展资料:
必要条件例子:
简单地说,不满足A,必然不满足B(即,满足A,未必满足B),则A是B的必要条件。例如:
1. A=“地面潮湿”;B=“下雨了”。
2. A=“认识26个字母”;B=“能看懂英文”。
3. A=“听过京剧”;B=“能体会到京剧的美”。
例子中A都是B的必要条件,确切地说,A是B的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其一、A是B发生必需的;其二,A不必然导致B。在例子中,地面潮湿不一定就是下雨了;认识了26个字母不一定就能看懂英文;听过京剧未必能体会到京剧的美,这说明A不必然导致B。
充分条件例子:
1. A=“下雨”;B=“地面湿润”。
2. A=“烧柴”;B=“会产生CO2”。
例子中A都是B的充分条件,确切地说,A是B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其一、A必然导致B;其二,A不是B发生必需的。在例子中,下雨会导致地面湿润,但地面湿润不一定是由下雨导致的,可能是由于泼水导致的;烧柴一定会产生CO2,但产生CO2可能为燃烧甲醇等。这些说明A不是B发生必需的。所以A是B的充分条件,也是不必要条件,即充分不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网络必要条件-网络
㈣ 条件是什么意思
是指做一件事的前提
㈤ 什么是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参考资料里还有很多例子
这样你会对这个概念理解的清楚
要不然这个抽象的条件很容易让人混淆
1.对充要条件的理解
对于命题“若p则q”,即p是条件,q为结论.
(1)如果已知p
q,我们就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例如,“若x=y,x2=y2”是一个真命题,可写成
x=y
x2=y2
“x=y”是“x2=y2”的充分条件,
“x2=y2”是“x=y”的必要条件.
(2)如果既有p
q,又有q
p,就记作
p
q.
这时,p既是q的充分条件,又是q的必要条件,我们就说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例如,命题p:x+2是无理数,
命题q:x是无理数.
由于“x+2是无理数”
“x是无理数”,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
2.从逻辑推理关系上看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是重要的数学概念,主要是用来区分命题的条件p和结论q之间的下列关系:
①若p
q,但q
p,则p是q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②若q
p,但p
q,则p是q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③若p
q,但q
p,则p是q的充要条件;
④若p
q,且┒p
┒q,则p是q的充要条件;
⑤若p
p,且q
p,则p既不是q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的必要条件.
3.从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上看
若条件p以集合A的形式出现,结论q以集合B的形式出现,则
①A
B,则p是q的充分条件;
②若A
B,则p是q的必要条件;
③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
④若A?B,且A?B,则p既不是q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的必要条件.
从集合的观点来判断充要条件的思考方法,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充要条件的理解.
4.应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时须注意的问题.
(1)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反映了条件p和结论q之间的因果关系,在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判断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确定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②尝试从条件推结论,结论推条件;
③确立条件是结论的什么条件;
④要证明命题的条件是主要的,就既要证明原命题成立,又要证明它的逆命题成立,证明原命题即证明条件的充分性,证明逆命题即证明条件的必要性.
(2)对于充要条件,要熟悉它的同义词语.
在解题时常常遇到与充要条件同义的词语,如“当且仅当”“必须且只须”“等价于”“……反过来也成立”.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数学语言,对理解和把握数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㈥ 什么是条件赋值语句
变量名=条件表达式?表达式T:表达式F;
条件赋值涉及到三个操作数,一个逻辑专表达式和两个表达式,所以也称属三元运算符,一般形式为
条件 ? 表达式1 : 表达式2(这是赋值语句的右边)
若条件为真,这个条件表达式的值为表达式1的值,否则为表达式2的值。
举例
x = y > 7 ? 25 : 50;
若y>7成立,25赋给x,否则50赋给x。
这是C语言的基础语法,一般书上都有,比我这个要详细,你可以看看
㈦ C语言中条件运算符是什么意思
代表意思如下:
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结果都是逻辑值,即"真"和"假"。
由于C语言中没有逻辑型数据,因此C语言规定用整型数据来表示逻辑值。
用整数值1表示逻辑"真",用整数值0表示逻辑"假"。在C语言中,将非0就视为"真"。
关系运算实际上是逻辑比较运算,它是逻辑运算中的一种。关系运算符的作用是确定两个数据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
拓展资料:
条件运算符优先级高于赋值、逗号运算符,低于其他运算符。
㈧ 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的区别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区别是:
1、集合间包含的关系
设A={x|p(x)},B={x|q(x)},
若A是B的子集,则p是q的充分条件或q是p的必要条件;
若A是B真子集,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
2、推导
如果没有A,则必然没有B;如果有A而未必有B,则A就是B的必要条件。数学上简单来说就是如果由结果B能推导出条件A,我们就说A是B的必要条件。
如果A是B的充分条件。那么属于A的一定属于B,而属于B的不一定属于A,具体的说若存在元素属于B的不属于A,则A为B的真子集;若属于B的也属于A,则A与B相等。
3、条件
由条件能推出结论,但由结论推不出这个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充分条件 。
如果能由结论推出 条件,但由条件推不出结论.此条件为必要条件 。
如果既能由结论推出条件,又能有条件 推出结论.此条件为充要条件。
4、等价法判断
根据一个命题与其逆否命题的等价性,把命题转化为其逆否命题进行判断,此方法适合以否定形式给出的命题。
(8)是条件扩展阅读:
一、充分条件用法大约有三种情况:
1、假定条件甲真的存在,乙也肯定成立,那么可以得到甲可以推导出乙。
2、假定乙不成立的话,那么则说明了所有可能的条件都会不存在,那么甲也是肯定也不存在的,也就是说非乙可以推导出非甲。
3、假定条件甲不存在,而条件丙、丁却有可能存在的话,也会使得乙成立,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推导出非甲可以得到非乙。
其次是必要条件的含义,必要条件的意思,即条件甲是结论乙存在的必要条件:则甲与其他条件会是串联关系而存在,也就是说条件甲需要一定存在,而且条件丙、丁也全都存在才有可能导致乙结论的出现。
二、必要条件用法大约的三种情况:
1、假定乙成立了,则说明所有条件都存在,所以肯定存在条件甲。也就是说乙可以推导出甲。
2、假定条件甲不存在的话,那么串联关系中则少了一个条件,所以乙也肯定无法成立的,也就是说 非甲会推导出非乙。
3、假定乙不成立,那么有可能是丙、丁都不存在但是甲却存在,而只是丙和丁不存在了,也就是说非乙无法推导出非A。
㈨ 什么叫充分条件,什么叫必要条件
给你个更容易理解的说法:
问A是B成立的什么条件?A就是条件,B是结论
1、“必要”就说明如果结论B成立,一定可以证明出条件A,即结论可推条件。但反过来就算该条件存在了,结论也不一定成立,此为必要不充分条件。
例如:给出y=x,问x>0是y>1的什么条件?
显然x>0时y并不一定大于1,而y大于1时x一定大于0。故答:必要不充分条件
2、“充分”就说明该条件A已经足够证明结论B了,即有条件A可证结论B。
例如还是上题:问x>1是y>0的什么条件?
同样道理,x大于1时,一定可以得到y大于0,但反推就不行。故答:充分不必要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和充分必要条件就很简单了,相信这两个大家应该都知道,就不展开讲了
如果有认识错误的地方还请大家指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