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人才条件
❶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国家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日前,武汉大学进行了“社会究竟需要什么人才”的用人市场调查研究,被调查单位遍布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调查对象包括各种类型的用人单位及各种性质与规模的单位。调查显示,“敬业精神”是用人单位最为看好的人才素质,占90.1%,“合作精神”(44.7%)、“政治素质”(44.6%)、“身体健康”(43.9%)、“吃苦耐劳” (42.2%)和“心理素质”(30%)依次为用人单位所看重。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用人单位第一看重的,占68.7%,其次是“独立工作能力”(53.3%),再就是“实践动手能力(48.1%)。可见,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实干”。“组织管理能力”(35.4%)、“人际交往能力”(27.6%)、“科研能力”(14.8%)等其他能力也显得重要。当然,不同的用人单位在人才的能力偏好上是存在差别的,例如作为管理人才使用时,用人单位更加重视人才的组织管理能力;科研单位用人时会更加重视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各种条件重视程度显示,除了首先考虑“专业对口”外,紧接着就考虑“学习成绩”了,之后考虑的是“学习期间实践经验”和“学习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这就是说,在用人单位心目中,学习成绩比实践经验更重要,而实践经验又比发表科研成果更重要一些“是否名牌大学”这一条件排在第5位,处于正中间位置。在用人单位心目中,“中共党员”的分量重于“学生干部”,“个人长相、仪表”与“家庭背景”虽然都不为用人单位怎么看重,但相比之下,前者比后者更重要一些。
用人单位对当代大学毕业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状况时的偏好,首先是最着重“专业基础知识扎实”(37.4%),其次是“知识适用性强”(21.5%),第三是“知识自我更新能力强”(17.2%)。45.5%的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外语水平的要求,“能阅读、翻译外文资料”排在第一位;对毕业生电脑操作能力的要求,“能以文字处理”排在第一位,占40.3%。两者都只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最低要求。从社会需要“专才”还是“通才”的调查统计分析看出,73.7%的被调查单位选择通才,认为专才对他们更有用的单位占24.4%。显然,从目前来讲,通才更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
各种专业的毕业生在用人市场上的需求状况如何?调查分析反映出,按需求程度的大小依次排列为:电子信息与计算机类、管理类、财经类、法律政治类、外语类、文史哲类、新闻传播类和建筑类。
大体可以分为2类——从事物质性生产活动的;从事非物质性生产活动的。从你的补充上看,似乎比较关心前者。那么就从制造业说起。目前的中国基本没有研发,大家都是在抄。当然这种状况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但在比较长的一个时间内还是会广泛存在的。在技术岗位上,有2种前途:1.高精尖。2.广博。由于我们在关键技术上没有自主权,或者根本就不愿意在基础研究上下功夫,高端的专业人才就比较少了,而且要达到明显的相对优势都是很不容易的,客观现实在那儿摆着。所以,很多知识广博比较全面的人才应用比较广。比如,搞机械的也懂电;软件编制程序员也可以搞搞硬件,都是很抢手的。但这种情况往往是什么都能对付一下,但一到比较深入的问题或专业性很强的情况下就只好转求他人了。但由于我国目前的企业经营状况在那里摆着,老板都是急功近利,所以实际上比的就是谁能凑合,在条件极其恶劣的状况下能够凑合出基本能用的产品就是好同志。这就要求员工有比较广泛的知识储存而对专业的实质性问题反而不那么重视(或者说没有能力重视)。
❷ 国家的人才标准
人才的评价标准有很多,有人着重于才能,有人着重于品行,有人着重于性格。
下面是我的理解,可能不对,仅供参考:
做父母和老师的一般只注重于孩子的成绩,不太注重其它。其实人的实践能力、交际能力、生活能力、价值观跟学习成绩一样重要,他们跟文化成绩一起构成人的基本素质。有很多人在校时成绩很优秀,走向社会却一事无成,就是缺乏其它能力所致。如果基本素质好,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很差(即使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也会很快适应并做得很出色)。
所以仅以是否应届生和是否拥有什么证书为判断人才的标准是毫无道理的。
下面是司马光对人才的理解,很有意思:
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并以此为据将人分为四等。才德兼备谓之“圣人”,这是最好的人才,但难得找到;德胜才谓之“君子”,这样的人起码可靠,用他的人会有安全感;才德兼亡谓之“愚人”,这样的人即使想使坏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才胜德谓之“小人”,这种人可能很让人喜欢,但他一使起坏来轻者会让上司家破人亡,重者危及国家(就象秦桧一样),是最不能用的人。当然,如果确信能驾驭他,这种人也是可以用的(就象诸葛亮用魏延一样)。
司马光还说“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从司马光的这段议论来看,很多人被有才能的危险分子利用也就不奇怪了。历朝历代这么多奸臣都是皇帝觉得很可爱的人,并不是皇帝笨,而是这些人太聪明,但他们都不是人才。
❸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的引进条件
“国家特支计划”按照高端引领、梯次配置的思路,重点支持三个层次、七类人才。 计划支持100名处于世界科技前沿领域、科学研究有重大发现、具有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的人才。
杰出人才人选(6人)
薛其坤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忠和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刘忠范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贻芳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现任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
卢 柯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马永生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计划支持8000名国家科技发展和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创新创业人才,包括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和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等类别。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人选(72人)
盛况 浙江大学教授
贡俊 上海电驱动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徐树公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教授
邵新宇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赵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邢卫红 南京工业大学研究员
李风华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
周祥山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柳朝晖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高翔 浙江大学教授
李俊华 清华大学研究员
郑诗礼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舒红兵 武汉大学教授
杜江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罗先刚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徐涛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于吉红 吉林大学教授
胡事民 清华大学教授
杨晓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姜澜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鹿化煜 南京大学教授
谢兆雄 厦门大学教授
杨勇平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
王文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赖锦盛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南发俊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舒跃龙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教授
陈大鹏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教授
王红岩 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曹宏斌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曹淑敏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教授
王健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陈 勇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
王硕 天津科技大学教授
张亚雷 同济大学教授
席北斗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陈颖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应汉杰 南京工业大学教授
王圣瑞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王自发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李金来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尤肖虎 东南大学教授
王恩东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
于海斌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黄强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陈建峰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陈学东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研究员
胡 震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研究员
冯永仁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教授
刘建国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熊盛青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高级工程师
沈功田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教授
夏宁邵 厦门大学教授
贺福初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
杨学明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周琪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教授
王玉鹏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鲍虎军 浙江大学教授
李松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吴光辉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
李爱民 南京大学教授
王凤兰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教授
朱煜 清华大学研究员
李太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
王华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陈卫 江南大学教授
王 庆 东南大学教授
周继勇 浙江大学教授
杨玉盛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
马隆龙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
万建民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教授
李建刚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龚 明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计划支持2000名35周岁以下、具有特别优秀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潜能、科研工作有重要创新前景的青年人才。
❹ 党和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的政治标准是什么
打个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但政治标准是什么?是心中有党,心中有国,热爱我们祖国,热爱人民
❺ 诺贝尔奖是代表一个国家人才最重要的标准,那么如何申请诺贝尔奖
第一步是推荐候选人。推荐者必须有一定资格,他们必须是:前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特别指定的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评委会特邀教授、有代表性的作家协会主席(文学奖)、某些国际性会议和组织的成员(和平奖)、各国议会议员和内阁成员(和平奖)。
任何人都不能推荐自己为获奖者。瑞典和挪威政府无权干涉诺贝尔奖的评选工作,不能表示支持或反对被推荐的候选人。推荐候选人工作在每年2月1日前结束,9月份左右推荐人把推荐报
真正的科学家的快乐是通过解决一个个科学问题来享受的,虽然他的生活条件比较差一些,但他不会要求太奢侈的条件,当前最需要的是稳定的支持。吸引那些热爱科学、有科研素质的人才从事科技工作。如果能够贯彻江总书记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的精神,中国科学家做更多更大原始创新工作,得奖的几率就会增加
❻ 什么是国家级人才
日前,锦州市来各个高校开展源国家级人才评选的推荐工作,此项工作将于本月下旬结束。 据了解,名为2006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推荐工作已经开始,其中包括: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回国工作的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和国家级工程项目的主持人或主要参与者,以及其他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取得较大成绩、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推荐条件要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学风朴实严谨,有强烈的事业心、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其学术、技术在国内同行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处于较高水平;此外,年龄要求在45周岁以下。
❼ 国家会计领军人才是怎么回事
国家会计领军人才是: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诚实守信 。
2.在中央管理企业,或在上市公司中担任总会计师,并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分析研究能力。
3.具有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较丰富的财务工作经验,从事财务会计工作5年以上;具有高级会计师职称或通过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结合考试国家合格标准。
4.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
5.年龄不超过45周岁(年龄计算截止到2010年9月);身体健康。
拓展资料
一、简介
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项目自2005年12月启动,至2009年共招收16个班650多名学员。学员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90%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多数人具有境外学习、工作经历,几乎全部具有高级会计师资格或注册会计师资格。目前,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训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业内和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
二、培训目标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和会计行业发展要求,培养和造就一批精通业务、善于管理、熟悉国际惯例、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发挥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在强化会计职能、宣传会计政策、组织继续教育、研究实务问题等方面的组织推动和辐射作用,促进我国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❽ 什么是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人才的基本条件
爱国爱人民吖😊
❾ 国家为什么急需人才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