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考志愿怎么报名条件
A. 河南中招如何报志愿,可以报几个志愿啊
一共八个。提前批2个,第一批3个,第二批3个
B. 关于河南中招的问题:最近让填的好像是志愿的什么东西具体操作步骤是什么(我是选填普通高中的)
你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吧.有一个杯里有15㎝高的水,乌鸦想喝杯中的水它先把一个2·4平方厘米,水面上升了0·3㎝,接着又把另一块石块放进杯中,水面上升了0·35㎝,问这块石块的体积是多少?
C. 河南今年中考志愿怎么填
1、河南省(郑州)填报志愿方式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郑州市市区初中学校在籍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已在河南省中招信息管理平台进行注册的考生,一律进行网上填报志愿。时间:5月28日8:00——5月31日23:59。5月31日24:00之后网上志愿填报系统将自动关闭。
第二种情况:郑州市市区常住户口,在郑州市市区以外学校就读的考生,在郑州市中招办统一设置的报名点--郑州市第五中学(管城区南关街3号)进行现场报名、填报志愿。时间:5月29日—5月30日,上午8:30—11:30,下午15:00—18:00。
2、普通高中志愿设置共分四个批次,其中提前批次一个,为省提前批次;面向郑州市区批次三个,分别为第一批次、第二批次和第三批次。省提前批次为面向全省招生的航空实验班、宏志班、理科实验班、国际班和面向郑州市招生的国际班。面向郑州市区招生的有三个批次为:第一批次设置两个学校志愿;第二批次、第三批次各设置一个学校志愿。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录取学校志愿后均设置择校志愿。
3、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父母一方有合法职业和稳定住所(含租赁),且在郑缴纳社会保险1年以上(含1年),在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注册学籍,在学籍注册学校连续就读3年,初中阶段综合素质总评为合格等次以上的考生,可以填报四个批次录取学校志愿,分别为面向全省招生的省提前批次学校志愿;面向郑州市市区招生的第一批次录取学校志愿、第二批次录取学校志愿和第三批次录取学校志愿。在市区学校就读并注册学籍,但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可以报考面向全省招生的省提前批次学校志愿;面向郑州市招生的第二批次录取学校志愿和第三批次录取学校志愿;如果有艺术特长,可以填报郑州106中学。
D. 河南中考怎么通过网上报志愿
应该在学校机房进行,有老师安排,不用担心,只要记住自己要报的学校名称和编号就行了
E. 今年河南中招报名调剂影响不影响第二志愿的录取我应该怎么填是否愿意调剂跪求
1、报考普通抄高中的考生必须在每一批志愿学校后的“是否同意择校”一栏内注明自己的意见(是或否),否则视为不同意。必须在“是否服从普通高中分配”一栏填写自己的意见。 2、中考录取时是先录取统考志愿,然后录取择校志愿,最后看你是否愿意调剂。 如果你统考没有被录取,就要看你择校能不能被录取,如果择校还没有被录取,就要看你是否同意调剂。 3、如果你选择了愿意调剂,但是统招志愿的分数没有达到,而择校志愿的分数达到了,你就会被择校录取。
F. 2017河南中考报志愿时间
与高考抄不同的是,尽管各地填报袭时间不同,但大多会在考前填报。例如江苏是在5.25-5.28就已填报完毕,而沈阳则6.18日就要截止填报志愿了。当然,具体填报时间还要和老师及时沟通,因每个城市时间与中考时间都不同,以免影响填报而后悔。
填报志愿要注意些什么:
1、保守估分,慎重选校:学生平时在学校的考试(一模、二模)一般都会比中考难,很多学生考完中考后,会觉得中考其实很简单,因此分数就会估很高。只要中考简单,阅卷老师都会在步骤和字迹上抠分,总体的分数几乎跟往年持平。因此,建议学生保守估分,避免中考志愿落榜,不用交钱择校入学。
2、参考往年各校中考录取分数线选择学校:纵观近几年各校的中考录取分数线,变化并不大。如果要选直属校的学生,分数得700随便挑,690任意选,680慎重填。
3、愿为鸡头,不做凤尾:这个涉及到择班的问题。如果孩子的分数只能上直属校的平行班,建议可以选择稍低一档次的重点班。孩子进入重点的实验班后,可以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学习氛围也会更好。
G. 河南中考第三次征集志愿怎么填报
可以填报三到四所学校,第一志愿未录,划第二志愿加10分左右。如果填报了择校,录取时无论你成绩好不好,都不能去其他学校了,档案在择校那。。。
H. 河南省中考报几个志愿
好像是五六个
I. 关于河南中考志愿填报的问题。
如果第一志愿没有录取,而达到了第二志愿的录取分数线,就会被第二志愿录取。
如果两所学校都没有录取,就没有学上了
J. 河南省 中招 什么时间填报具体志愿 2017
第一阶段填报志愿,指的就是考生所填报的志愿。
第二阶段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计划,考生再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征集志愿”,这样使得第一志愿录取时落选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退档考生查询报考资格和院校剩余招生计划、填报“征集志愿”。
高考志愿表中,在院校、专业的下面设置一个“专业服从调剂与否”栏目,究竟填报“服从”还是“不服从”,要求考生必须在学校与专业之间进行一次博弈。
当然,这里的基本前提一定不能忽略,即平行志愿的A、B、C、D四所院校之间一定要保持足够的、合理的级差,从高到低,依次应该有5至8分的距离。级差的确定则应当以往年(最好是近三年来)各个院校及其内部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为依据,整理、分析出院校及专业的基本走势,这是填报志愿必须要做的基本功。然后,再对照自己的成绩或区域排名位次,做出适当的选择。
出于策略性的考虑,越来越多的已经达到一本录取线、甚至高出许多分的考生在一本的志愿里,纷纷选择“不服从”,目标主要是为了考取二本中理想的院校、理想的专业,而变相放弃与自己分数相当的一本院校。因为虽然是一本的成绩,但名校却进不去,差一点的一本院校又提不起兴趣,直接放弃一本的志愿全都不填吧,有可能与意想不到的机会失之交臂,所以干脆就填上最理想的名校、最好的专业,录取最好,不录取也不失去什么,但就是绝不服从调剂,进而表现出足够的胆略与智慧。
所谓“投档分数线”,指院校正式录取前的调档分数线。除少数刚刚“踩线”的院校外,一般说来,投档线都会高于批次线、而低于录取线。从理论上分析,进档却没有被录取,考生档案则必须被退回,再次投向下一批次的院校,即被称为“退档”。“退档”对于考生而言,意味着无形中至少减少了一种选择,所以,各个院校都尽量压缩自己投档比例,大多在1:1到1:1.05之间。
退档而降低到下一批次录取的担心,往往只发生在极少数“踩线”(指刚刚处在本批次的录取线上一点点、成绩有微弱优势)的考生身上,绝大多数考生都不会遭遇这种情况。
招生主管部门在每一批次录取工作结束前,都增设了补偿性措施,即通知那些处于本批次分数段内但尚未被正式录取的考生,补填“征求志愿”,尽量不让每一个高分考生因为志愿填报的失误而被动“落榜”。
显然,所有的院校无论如何都希望考生都能够选择“服从”调剂,因为一方面,录取过程中,操作起来最便捷,进档就录取,随便啥专业都有理由,不必面对考生没完没了的责问与质疑。另一方面,每一个院校都不可能全都是好专业,那些没人肯学的烂专业还指望并等候无数“服从”调剂的考生去充实呢。然而,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出于职业生涯的考虑,专业一定比院校更能够决定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