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招生条件 » 有意注意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有意注意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0-12-30 10:58:05

① 幼儿有意注意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一般来说,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是长期形成的,但是通过一段时间有意识的训练和培养,也是可以逐步改善的。根据儿童注意力发展的特点,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 1)利用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事物和环境培养注意力 实验证明,强烈新奇、富于运动变化的事物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家长可以买一些类似的玩具用来训练孩子。家长还可以把孩子带到新鲜的环境中去玩,如到公园让他看一些以前未见过的花草,造型各异的建筑物以及其他引人入胜的景观;或带孩子到动物园去看一些有趣的动物等,利用孩子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去培养注意力。另外,孩子非常喜欢听故事,看动画片,给孩子讲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儿童有节制地看动画片等,对培养儿童的注意力也是有益的。 2)培养孩子对事物广泛而持久的兴趣 人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总会很投入、很专心,小孩也是如此。孩子对事物的兴趣越浓、其稳定、集中的注意力就越容易形成。培养儿童的兴趣,可采取诱导的方式。如培养儿童的识字兴趣,可以利用小孩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给小孩买一些有文字提示的图画故事书,让孩子一边听故事一边看书,引发孩子的识字兴趣,然后用卡片、积木教孩子拼、认一些简单的象形字,从而使孩子的注意力在有趣的识字活动中得到培养。 3)帮助孩子理解活动目的,培养有意注意力 孩子对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理解越深刻,他完成任务的意识也就越强烈,在活动的过程中,注意力就越集中,注意力维持的时间也就越长。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训练孩子带着目的去自觉地集中和转移注意力。如问孩子“妈妈的衣服到哪去了”。或者是让孩子画张画送给爷爷奶奶做生日礼物。这样有目的地引导儿童学会有意注意,逐步养成围绕目的,自觉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4)逐步培养儿童自我控制能力 要排除外来干扰,维持长时间的、集中的注意力,必须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计划进行。家长可以从帮助孩子控制外部行为做起,要求孩子在一段时间内专心做一件事,不要一会儿干这,一会儿干那,如不要边吃饭边玩;看书、绘画时要保持正确姿势、 不乱动、不乱摸。还可以让孩子通过某项专门训练,如练琴、书法、绘画来培养自制力。训练时最好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进行,因为这样可以形成心理活动定向,即每当孩子在习惯了时间和地点坐下时,精神便条件反射似地集中起来。 5)注意引导儿童进行观察,提高注意力 要提高注意力,必须培养孩子观察事物的能力。观察力越强,注意力越高,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必须首先培养儿童观察的兴趣,家长应为儿童寻找使之好奇的事物进行观察训练,引导其细心观察,并掌握观察方法。如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由表及里观察事物。在观察过程中,向孩子提出问题,引导他思考,使他逐步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如观察图形里隐藏的东西;找出两幅画的相同点、不同点等等。

② 简述影响有意注意的条件

引起有意注来意的条件有:加深对自活动目的和任务的理解;合理地组织有关活动,合理的活动有助于集中注意,如通过各种问题促使自己集中注意思考;把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有助于有意注意的维持;培养间接兴趣,间接兴趣使人们的活动更加持久;培养坚强的意志和抗干扰能力。

③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

1.加深对活动的任务的理解
因为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的注意,所以对所从事的学习、工作的目的、任务越明确,对其意义理解越深刻,完成任务达到目的的愿望越强烈,越越能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大家都知道,有经验的教师常常要求学生上课前预习,事先了解这节课要讲的内容,知道哪些地方自己没有看懂,这样做就是为了引起学生的随意注意。学生有了比较明确而具体的听课目的,就能更有效地从课堂上选择信息。
2.合理地组织活动,有利于维持有意注意
如及时地提出问题,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有利于集中注意:提出“加强注意”的自我要求,适时的提醒自己“必须注意”,特别是在加强注意的紧要关头,运用自我提醒、自我命令对组织注意起重要的作用;把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让多种感觉分析器协同活动;等等,都有利于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
3.激发间接兴趣
在有意注意中,注意和兴趣的关系往往是间接的。这种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所达到的目的、获得的结果感兴趣。人们就会自觉的把注意维持在该活动上。间接兴趣越稳定,就越能对活动的对象产生有意注意。例如:成年人学外语困难很多,背单词、背课文,常常使人枯燥乏味,但是不少人认识到掌握外语的重要意义,任然刻苦攻读。
4.培养学生抗干扰与分心的注意力
有意注意的与排除干扰是相联系的。人在进行某种活动时,难免不碰到其他诱因或环境的干扰,使注意难以集中。这就需要意志的努力,与干扰作斗争。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则有利于克服分心,集中注意

④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主要条件有哪些

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加深对活动的任务的理解

因为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的注意,所以对所从事的学习、工作的目的、任务越明确,对其意义理解越深刻,完成任务达到目的的愿望越强烈,越能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

2、合理地组织活动,有利于维持有意注意

如及时地提出问题,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有利于集中注意:提出“加强注意”的自我要求,适时的提醒自己“必须注意”,特别是在加强注意的紧要关头,运用自我提醒、自我命令对组织注意起重要的作用。

3、激发间接兴趣

在有意注意中,注意和兴趣的关系往往是间接的。这种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所达到的目的、获得的结果感兴趣。人们就会自觉的把注意维持在该活动上。间接兴趣越稳定,就越能对活动的对象产生有意注意。

4、培养学生抗干扰与分心的注意力

有意注意的与排除干扰是相联系的。人在进行某种活动时,难免不碰到其他诱因或环境的干扰,使注意难以集中。这就需要意志的努力,与干扰作斗争。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则有利于克服分心,集中注意。


(4)有意注意产生的条件有哪些扩展阅读:

有意注意或随意注意是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注意。在有意注意时往往需要一定的努力,人要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某种事物或完成某种任务。

有意注意是在无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对于学习和工作来说,它有较高的效率。要充分发挥有意注意的作用,就要加深对活动目的的认识,还要培养广泛的兴趣和优良的意志品质,加强抗干扰的能力.

参考资料:有意注意-网络

⑤ 大学心理学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的规律是什么如何在教学中应用

引起无复意注意的原因制是:刺激物的特点和人本身状态。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有:加深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培养间接兴趣;合理的组织活动;用坚强意志与干扰作斗争;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

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从特征上讲,它同时具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无意后注意通常是有意注意转化而成的。

教学应用:使教学内容有规律或相互联系;使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和方法;照顾不同年龄特点。多组织活动,变换形式,内容新颖。

(5)有意注意产生的条件有哪些扩展阅读:

注意的广度就是注意的范围,是指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知觉对象的特点,二是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同一对象环境或同一活动上的注意持续时间。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

注意的转移是指注意的中心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去。

⑥ 幼儿有意注意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幼儿有意注意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目的任务 有意注意是由目的、任务来决定的,目的越明确、越具体,对完成目的、任务的意义理解越深刻,完成任务的愿望越强烈,就越能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 2.组织有关活动 在明确目的任务的前提下,合理地组织能引起注意的有关活动,有利于有意注意的维持。如提出需要思维活动参与的问题,提出加强注意的自我要求,尽可能地把智力活动与实际活动(如实验操作、技能练习)密切结合起来等,这些将有助于维持学生持久的注意。 3. 激发间接兴趣 间接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之一。所谓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本身和过程暂无兴趣,但对活动的意义和最后获得的结果有很大兴趣。例如,学习外语这一活动往往使人感到单调、枯燥,但当学习者认识到掌握外语这一工具后,可以借鉴国外的科学技术,为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打好基础,就对学习外语产生了间接兴趣。这一间接兴趣,能维持人们稳定而持久的注意。 4. 用意志力排除各种干扰 有意注意是与排除干扰相联系的。干扰可能是外部的刺激物,如分散注意的声音和光线等;也可能是机体自身的某种状态,如人的疾病、疲倦、无关思想和情绪的影响。为此,我们要设法采取一定措施排除这些干扰。除了事先去掉一切可能妨碍工作或学习的因素,创造良好的工作或学习环境外,更重要的是用坚强的意志同一切干扰作斗争,要努力培养和锻炼自己在任何干扰情况下进行工作和学习的自制能力。

⑦ 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主要心理学因素有哪些

引起和维持随意注意的条件
(1)有明确的目的任务
(2)依靠间接兴趣的支持
(3)有良好的学习专和工作习属惯
(4)对注意对象有一定的知识经验
(5)有较强的意志力,能克制自己排除干扰
(6)用外部行动伴随智力活动
(7)对嘈杂的环境持平静态度

⑧ 讲述一下注意的种类和引起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条件是什么

根据产生和保抄持注意时有袭无目的以及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注意可分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是:刺激物的特点和人本身状态。

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它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努力的注意。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有:培养间接兴趣;合理的组织活动;用坚强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有意后注意也叫随意后注意,是指有自觉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也称为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

(8)有意注意产生的条件有哪些扩展阅读:

有意后注意有自觉的目的,通常与特定的目标、任务相关联,这与有意注意的目的性特征相符;它无需意志的努力,这与无意注意的无需意志努力的特征相符。简单的说,有意后注意既遵循当前活动的目的又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

例如初学文言文,可能对此不感兴趣,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这时候是有意注意。此后,随着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凭兴趣可自然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这时的注意就是有意后注意。

⑨ 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

一、 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包括: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和主体本身的状态两方面。

(一)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1.刺激物的强度。

2.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3.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4.刺激物的新异性。

记忆口诀:杜(度)比动心(新)

(二)主体本身的状态

1.对事物的需要、兴趣。

2.人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

3.人的知识和经验。

记忆口诀:知情趣

二、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

1.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

2.培养间接兴趣。

3.进行实际操作。

记忆口诀:人(任)间行

三、活动中影响幼儿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1)注意对象的新颖、生动,形象鲜明。

(2)活动的游戏化。

(3)注意与幼儿操作活动的结合。

(4)幼儿的身体状况。

记忆口诀:象游体操

四、提高幼儿教育和活动效果的注意事项

(1)教育教学内容难易适当,符合幼儿心理发展水平。

(2)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要新颖多样,富于变化。

(3)幼儿园小、中、大班的作业时间应当长短有别。

记忆口诀:内容方法时间有别

五、引起幼儿分心的主要原因

1.无关刺激的干扰

2.教学内容、方法不符合幼儿特点

3.疲劳

4.注意转移能力差

记忆口诀:无关不符差疲劳

六、预防幼儿注意的分散

1.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2.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动手动脑

4.灵活、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5.制定并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

记忆口诀:灵活刺激地改进参与制度。

想获取更多的教师招聘信息,更多教师幼教笔试素材,点击了解更多即可!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