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确认的条件不包括
Ⅰ 收入的确认条件
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内利益的容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Ⅱ 简答题:收入确认的条件是什么
新的会计制度规定,企业销售商品时,如果同时符合以下4个条件,可以确回认收入: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答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Ⅲ 企业收入的确认条件包括哪些
1、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2006) 财会[2006]3号第四条规定, 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一)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二)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三)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四)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五)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企业应当按照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但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不公允的除外。
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
3、销售商品涉及现金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现金折扣,是指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
4、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商业折扣,是指企业为促进商品销售而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价格扣除。
企业已经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的,应当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
5、销售折让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销售折让,是指企业因售出商品的质量不合格等原因而在售价上给予的减让。
6、企业已经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退回的,应当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
销售退回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销售退回,是指企业售出的商品由于质量、品种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发生的退货。
Ⅳ 满足哪些条件才能确认收入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收入准则规定:
销售商品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确认为收入: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收入准则规定,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一)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二)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通常情况下,企业售出商品后不再保留与商品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不再对售出商品实施有效控制,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给购货方,应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三)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
收人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是指收入的金额能够合理地估计。如果收入的金额不能够合理估计,就无法确认收入。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商品销售价格通常已经确定。但是,由于销售商品过程中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也有可能存在商品销售价格发生变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新的商品销售价格未确定前通常不应确认销售商品收入。企业通常应按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收人金额;合同或协议价款延期收取具有融资性质时,企业应按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金额;已收或应收的价款不公允的,企业应按公允的交易价格确定收入金额。
(四)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人企业,是指销售商品价款收回的可能性大于不能收回的可能性,即销售商品价款收回的可能性超过50%。企业在确定销售商品价款收回的可能性时,应当结合以前和买方交往的直接经验、政府有关政策、其他方面取得信息等因素进行分析。企业销售的商品符合合同或协议要求,巳将发票账单交付买方,买方承诺付款,通常表明满足本确认条件(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人企业)。如果企业判断销售商品收入满足确认条件确认了一笔应收债权,以后由于购货方资金周转困难无法收回该债权时,不应调整原确认的收入,而应对该债权计提坏账准备、确认坏账损失。如果企业根据以前与买方交往的直接经验判断买方信誉较差,或销售时得知买方在另一项交易中发生了巨额亏损,资金周转十分困难,;或在出口商品时不能肯定进口企业所在国政府是否允许将款项汇出等,就可能会出现与销售商品相关的经济利益不能流人企业的情况,不应确认收入。
(五)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通常情况下,销售商品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合理地估计,如库存商品的成本、商品运输费用等。如果库存商品是本企业生产的,其生产成本能够可靠计量;如果是外购的,购买成本能够可靠计量。有时,销售商品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不能够合理地估计,此时企业不应确认收入,已收到的价款应确认为负债。
Ⅳ 会计科目中“收入”科目的确认条件是什么
会计科目“收入”科目的确认分为:1、销售收入的确认2、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3、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4、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
Ⅵ 收入确认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有(多选)
答应是ABCD全选,楼上的那位同学回答的把会计和税法搞反了,会计是要讲经济版利益能够流入的,而税权法并不认可这一条,税法认为是只要你开了票就产生了纳税义务,而不管你最终能不能收回钱(即不管你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Ⅶ 收入的确认条件是什么
当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合同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企业应当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专收入:属
1、合同各方已批准该合同并承诺将履行各自义务;
2、该合同明确了合同各方与所转让商品或提供劳务(以下简称“转让商品”)相关的权利和义务;
3、该合同有明确的与所转让商品相关的支付条款;
4、该合同具有商业实质,即履行该合同将改变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分布或金额;
5、企业因向客户转让商品而有权取得的对价很可能收回。
(7)收入确认的条件不包括扩展阅读
收入要点
收入是财务会计的一个基本要素。
1、广义的收入概念将企业日常活动及其之外的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均视为收入;
2、狭义的收入概念则将收入限定在企业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3、我国现行制度采用的是狭义的收入概念,即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Ⅷ 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有哪些
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的条件
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判断企业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报和酬是否已转移给购货方,需视情况不同而定。大多数情况下,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伴随着所有权凭证的转移或实物的交付而转移。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企业将 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后,如仍然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 或仍然对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则此项销售不能成立,不能确认相应的销售收入。
【提示】如企业对售出的商品保留了与所有权无关的继续管理权,则不受本条件的限制。
3.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如估计价款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收入确 认的其他条件均已满足,也不应当确认收入。
【提示】如果企业判断销售商品收入满足确认条件而予以确认,同时确认了一笔应收债权,以后由 于购货方资金周转困难无法收回该债权时,不应调整原会计处理,而应对该债权计提坏账准备、确认坏账损失。
4.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1,收入概念: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收入的特点
(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收入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3)收入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
【提示】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或出售无形资产等非日常活动取得的经济利益的净流入属于营业外收入的核算内容(即利得),不属于企业的收入
3,关于收入的例题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收入”核算范围的是()。
A.工业企业销售原材料
B.4S店销售小汽车
C.商贸企业销售商品电脑
D.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
【答案】D
【解析】选项D属于“营业外收入”的核算范围。
增值税还是营业税 百货公司广告费缴什么税
Ⅸ 收入的确认条件包括其定义么
收入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一)收入的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根据收入的定义,收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 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2. 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人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人,从而导致资产的增加。例如,企业销售商品,应当收到现金或者有权在未来收到现金,才表明该交易符合收入的定义。但是在实务中,经济利益的流入有时是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增加所导致的,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增加不应当确认为收入,而应当将其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
3. 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应当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符合收入的定义,不应确认为收入。
(二)收入的确认条件
收入在确认时除了应当符合收入定义外,还应当满足严格的确认条件。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因此,收入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是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Ⅹ 收入确认的四个条件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非所有者投入资本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但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收入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三、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