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招生条件 » 黄埔军校条件

黄埔军校条件

发布时间: 2021-02-19 13:08:38

⑴ 进黄埔军校要什么条件

黄埔军校?现在没有这所学校了~民国时期的学校。如果你想找只能去历史书里找了。

⑵ 去黄埔军校需要什么条件具备什么条件需要家庭背景什么的吗

今天的黄埔军校只是一个有军训内容的青少年培训基地
不需要什么家庭背景
当然这样的“军校”和军队也没什么关系,和那些毕业后成为军官的正规军校完全不是一回事

⑶ 报读黄埔军校有何要求

一、本校为养成革命军干部军官,完成国民革命起见,特续招入伍生,施以军事预备教育
二、入伍生期限六个月,期满后甄别及格者,升入本校为学生,修习军事学术,一年毕业。
三、投考者须于八月二十五日以前,持二寸半身相片三张,中学或与中学相当之学校毕业文凭,及党证或各地区党部之介绍书,分赴广州“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本校驻省办事处”,上海“中国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报名(党证报名时验发还,文凭试毕发还)。
四、投考者之资格如下:
A。年龄:十八岁以上,二十五岁以内。
B。学历:旧制中学毕业及与中学相当程度之学校毕业。
C。身体:营养状态良好,强健耐劳,无眼疾、痔疾、肺病、花柳病等疾害。
D。思想:中国国民党党员,能了解国民革命速须完成之必要者,或具有接受本党主义之可能性,无抵触本党主义之思想,有本党党员之介绍者。

五、试验之种类:
A。学历试验:按旧制中学修了之程度出题,求笔记之答案。
B。身体试验:准陆军体格检查之规定,分身长、肺量、体重、目力、听力等项。
C。性格试验:用口试法,观察对于三民主义了解之程度和性质,志趣、品格、常识、能力等项之推断,及将来有无发展之希望。
六、在广州投考者,无论从何地来试,录取与否,均不发给川资;在上海、开封取录者,则给与川资来粤。
七、入队后,服装、书籍、食费、零用,概由本校供给。
八、本简章之外,关于试验手续、课目调制、成绩等,另有细则。
另外,军校筹备委员会还具体确定了招生名额:全国拟定招生324名,其中东三省、热河、察哈尔共50名;直隶、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四川、湖西、湖 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每省12名,共168名;(驻广东)湘、粤、滇、豫、桂五军各15名,共75名;国民党先烈家属20名,尚余11 名。另招备取生30名至50名。

从1924年5月到1927年7月,黄埔军校总共招收了6期学生,合计两万余人。他们来自全国26个省。
黄埔军校考试委员会为了保证招生考试、录取工作公平公正,特地在报纸上登出启事指出:“稍有徇私, 不特无以示大公,亦违本会组织之本旨,与五权宪法中考试权独立之精神相抵牾,贻弊滋多”;同时“尚祈信仰主义,各守规律之各同志友好深予体谅”。
随着黄埔军校招生的日益增多,招生规定也更加细化。如此后的黄埔军校高级班考试分为保送试验与入学试验两种方式。考试科目包括战术、兵器、筑城、地形、 交通、政治、数学、理化、口述等。而在《宪兵招考简章》中,则明确要求报考者体格五官端正,无嗜好,身体强壮,无暗疾,高小毕业(或与高小有相等之程 度),文理通顺,同时要求两名中国国民党党员作为介绍人。连此后的入伍生招生考试规定也更为严密,审查也更加严格:如在广东省投考者必须到长堤肇庆会馆入 伍生部、黄埔军校编译处报名;其他省投考者必须向各省党部报名并由各省党部汇送中央党部,咨送黄埔军校,同时要求各省党部汇送的报考者,必须经过该部执行 委员3人以上签名方为有效等。

⑷ 怎样才能考上黄埔军校,要多少分有什么要求

一、本校为养成革命军干部军官,完成国民革命起见,特续招入伍生,施以军事预备教育。

二、入伍生期限六个月,期满后甄别及格者,升入本校为学生,修习军事学术,一年毕业。

三、投考者须于八月二十五日以前,持二寸半身相片三张,中学或与中学相当之学校毕业文凭,及党证或各地区党部之介绍书,分赴广州“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本校驻省办事处”,上海“中国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报名(党证报名时验发还,文凭试毕发还)。

四、投考者之资格如下:

A。年龄:十八岁以上,二十五岁以内。

B。学历:旧制中学毕业及与中学相当程度之学校毕业。

C。身体:营养状态良好,强健耐劳,无眼疾、痔疾、肺病、花柳病等疾害。

D。思想:中国国民党党员,能了解国民革命速须完成之必要者,或具有接受本党主义之可能性,无抵触本党主义之思想,有本党党员之介绍者。

五、试验之种类:

A。学历试验:按旧制中学修了之程度出题,求笔记之答案。

B。身体试验:准陆军体格检查之规定,分身长、肺量、体重、目力、听力等项。

C。性格试验:用口试法,观察对于三民主义了解之程度和性质,志趣、品格、常识、能力等项之推断,及将来有无发展之希望。

六、在广州投考者,无论从何地来试,录取与否,均不发给川资;在上海、开封取录者,则给与川资来粤。

七、入队后,服装、书籍、食费、零用,概由本校供给。

八、本简章之外,关于试验手续、课目调制、成绩等,另有细则。

另外,军校筹备委员会还具体确定了招生名额:全国拟定招生324名,其中东三省、热河、察哈尔共50名;直隶、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四川、湖西、湖 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每省12名,共168名;(驻广东)湘、粤、滇、豫、桂五军各15名,共75名;国民党先烈家属20名,尚余11 名。另招备取生30名至50名。

从1924年5月到1927年7月,黄埔军校总共招收了6期学生,合计两万余人。他们来自全国26个省。

黄埔军校考试委员会为了保证招生考试、录取工作公平公正,特地在报纸上登出启事指出:“稍有徇私, 不特无以示大公,亦违本会组织之本旨,与五权宪法中考试权独立之精神相抵牾,贻弊滋多”;同时“尚祈信仰主义,各守规律之各同志友好深予体谅”。

随着黄埔军校招生的日益增多,招生规定也更加细化。如此后的黄埔军校高级班考试分为保送试验与入学试验两种方式。考试科目包括战术、兵器、筑城、地形、 交通、政治、数学、理化、口述等。而在《宪兵招考简章》中,则明确要求报考者体格五官端正,无嗜好,身体强壮,无暗疾,高小毕业(或与高小有相等之程 度),文理通顺,同时要求两名中国国民党党员作为介绍人。连此后的入伍生招生考试规定也更为严密,审查也更加严格:如在广东省投考者必须到长堤肇庆会馆入 伍生部、黄埔军校编译处报名;其他省投考者必须向各省党部报名并由各省党部汇送中央党部,咨送黄埔军校,同时要求各省党部汇送的报考者,必须经过该部执行 委员3人以上签名方为有效等。

⑸ 黄埔军校是在什么条件下建立的

黄埔军校(Whampoa Military Academy)
陆军军官学校(R.O.C. Military Academy)
1924 年,在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之际,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 —— 国立广东大学(今天的中山大学)和黄埔军校。建校时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史称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建立的目的是为国民革命军训练军官,然后国民政府北伐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1946年中国国民党移交军队于国家后改称“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到现在。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其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巨大,名声之显赫,都是始料所不及的。
黄埔军校建立以来,以孙中山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以培养军事与政治人才,组成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实行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国民大革命为目的。一方面积极进行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教育;一方面灌输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军校采用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针,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黄埔军校自1924年6月在广州创办到1949年底迁往台湾高雄县凤山市,在大陆共办了二十三期,在台续办至今已七十三期,在大陆时期其毕业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计有41386人。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显赫地位。而昔日的黄埔军校旧址于198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校史
1923年9月,孙中山派蒋介石访问苏联,学习建军经验。1924年1月24日,孙中山命名成立的“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28日选定广州长洲岛上的原广东陆军学堂和广东海军学校的旧址上建立军校。5月,任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国民党党代表。随后,任李济深、邓演达为教练部正、副主任,王柏龄、叶剑英为教授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周恩来为政治部正、副主任,何应钦为总教官。此外还有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共产党人担任教官及各方面负责工作。
孙中山在开学典礼结束后,同蒋介石、何应钦、王柏龄合影1924年5月,从1200名考生中正式取录学生350名,备取120名。5月5日开始入学。6月16日,举行开学典礼,孙中山到会场给青年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孙中山的训词后来成为中华民国的国歌歌词。1925年2月,军校出师东征使用的校名为中国国民党党立陆军军官学校,以排斥共产党人在校内的黄埔军校及台湾陆军军官大学校徽地位。学校在当时集中了革命军中有才能的人。黄埔军校最初有许多从苏联来的教员,但在北伐战争期间蒋介石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破裂,所以这些苏联教员离开了。
1926年,根据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将原陆军军官学校扩大改组,于同年3月正式命名成立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国民革命军攻克武汉后,1926年10月27日,国民党中央先决定在两湖书院旧址设政治训练班,后改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科,后将黄埔第五期政治科学员移往武昌就读。12月,又决定将黄埔五期炮兵、工兵科移来武昌就读,于1927年1月19日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革命家宋绮云、抗日女英雄赵一曼、文学家谢冰莹,都是武汉分校毕业的。郭沫若曾任政治部教官等职。
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开学盛况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分裂,于是在广州、武汉和南京分别出现了三所黄埔军校。在武汉,3月22日,以国民党中央的名义,决定将武汉分校扩大改组为(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开展讨蒋斗争。七一五政变后,黄埔五期学员被迫毕业离校,军校整体改编为张发奎的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团长是由第四军参谋长叶剑英同志兼任),成为后来广州起义主力,武汉军校便不复存在;在广州,原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依然开办,1928年5月,由副校长李济深决定将学校改名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学校只剩下718人坚持至毕业,其余散往武汉、南京等地,称黄埔六期生。1929年9月10日,校长蒋介石以国民政府名义,改称学校为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第七期学生毕业后,1930年9月,学校被要求停办;在南京,1927年底,由蒋介石决定自行成立(南京)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宣誓反共。1928年3月,以中央军事委员会名义明令改名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建国后的海军少将张学思,历史学家黄仁宇都是中央军校毕业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于1937年8月迁至成都。在抗日战争中成了培养抗日官兵的大本营。各期毕业生都一律开赴抗日前线参战。抗战结束后,实行军校改制,于1946年元旦后改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校长蒋介石改任名誉校长,由关麟徵升任校长。
1947年,孙立人在台湾奉命训练新军,决定在凤山成立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军官训练班,直属成都本校。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成都,学校停办,共办23期。蒋介石下令将台湾籍学生和国民党高官政要的子弟200余人空运到台湾。1949年12月蒋介石及其中华民国政府迁居台湾台北市,其后1950年10月,黄埔军校在台湾台湾高雄县凤山市维武路1号以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的名称被重新建立,并续办第二十四期作为黄埔军校的继续,学校现占地面积173公顷。至2004年已办至七十三期,现任校长是陈良沛将军。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府迁台后二十二座在台复校的大陆大学之一。

⑹ 怎样才能考上黄埔军校,要多少分有什么要求

黄埔军校早关门了。你可以考虑国防科加大,哈工大。
理工科院校。文科有解放军外国语大学。
分数线在一本线之上至少高四五十分。

⑺ 黄埔军校怎样招生

今天广州的黄埔军校,不过是一个旅游景点和依托着的一个青少年军训基地,没有正规招生,更和军队没关系
当年叱咤风云的黄埔军校(后改为陆军军官学校)早就迁到台弯去了

⑻ 报考黄埔军校需要什么条件

拜托,黄埔军校早就已经成为历史古迹了。 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校名曾多次变更,但通称"黄埔军校"。它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在当时是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苏联伏龙芝红军大学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之一。 军校机构庞大,组织严密,国共两党都派出了一批重要干部参加领导工作。校内建立了党代表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叶剑英任教授部副主任,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共产党人担任教官及各方面负责工作。 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军校师生们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的斗争中,建立铁的纪律,形成了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爱民,不怕牺牲的作风,被称为黄埔精神。军校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 黄埔军校大部分建筑物于1938年被日军飞机炸毁,1965年复原,1993年文物部门再次重修,恢复了它的历史原貌。1962年军校旧址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埔军校,既是历史起点,也是历史的转折,永远是人们心中的丰碑,激励着每一代青年
麻烦采纳,谢谢!

⑼ 民国时期,怎么才能进入黄埔军校啊﹖

四、投考者之资格如下:
A、年龄:十八岁以上,二十五岁以内。
B、学历:旧制中学毕业及与中学相当程度之学校毕业。
C、身体:营养状态良好,强健耐劳,无眼疾、痔疾、肺病、花柳病等疾害。
D、思想:中国国民党党员,能了解国民革命速须完成之必要者,或具有接受本党主义之可能性,无抵触本党主义之思想,有本党党员之介绍者。
五、试验之种类:
A、学历试验:按旧制中学修了之程度出题,求笔记之答案。
B、身体试验:准陆军体格检查之规定,分身长、肺量、体重、目力、听力等项。
C、性格试验:用口试法,观察对于三民主义了解之程度和性质,志趣、品格、常识、能力等项之推断,及将来有无发展之希望。
六、在广州投考者,无论从何地来试,录取与否,均不发给川资,在上海、开封取录者,则给与川资来粤。
七、入队后,服装、书籍、食费、零用,概由本校供给。
八、本简章之外,关于试验手续、课目调制、成绩等,另有细则。

简章对于报考者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年龄、学历、身体状况、思想、考试科目都做了详细说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投考者资格中对于思想的要求非常明确,即为中国国民党党员,或具有接受国民党主义之可能性,不抵触国民党主义思想,并有国民党党员作为介绍者。而在考试试验种类中,不同于以往军校考试的是除了学历试验、身体试验外,还增加了一项性格试验,其考试方法为口试法,目的在于观察考生对于三民主义了解之程度和性质,志趣、品格、常识、能力等项之推断,及将来有无发展之希望。

⑽ 黄埔军校入校条件

一、黄埔时期

第一期

1924年5月5日入校,月16日举行开学典礼,同年11月31日毕业。学生人数初入校时500余人,随后军政部讲武堂学生120余人也并归本校,合计毕业生为645人。学习科目单设步兵一科。在学时仅为半年。各学生多来自全国各地,主要是由军校筹委会委托参加国民党“一大”的代表,包括国民党人和共**人,在开完大会后回到各地通过两党地方组织所推荐介绍的党、团员和进步青年。他们先在原地初试,然后到广州参加总复试,才正式入学。

学生在校时期,曾随孙中山出师韶关准备北伐,继又调回广州参加平定商团之战。毕业后,大多留在军校教导团一、二团组或的校军,担任连、排、班长,或派入革命政府中的工人纠察队、农民自卫军和海军舰艇供职。自后他们在投入广东革命政府第一、二次东征和统一广东的历次战斗中,都战而能胜,愈战愈强,终而成为党军,国民革命军的重要骨干,是早年革命武装的核心和中坚。

第二期

1924年8月至10月分批入校,学生多从各地考取,人数计449人,学习科目从步科扩增为炮、工、辎、宪五科,修业期间原定六个月。但为适应军校战斗的需要,却迟至1925年9月6日才正式毕业。

这期学生入校不久,适逢军校开始第一次东征,乃奉命随校部东征队出发东江,实行边战斗边上课,在实战中迅速成长。在进占潮汕之后,并设潮州分校就地开课。至六月又回师广州,参加平定滇桂军叛乱和沙基反帝游行。毕业后大多数分配到第一军或参加工农运动,充任骨干。

第三期

1924年冬陆续进校,学生多从上海和广州各地考选,录取人数达1300余人,1926年1月毕业。经过甄别考试,实有毕业人数为1233人。学习科目分设步兵和骑兵二科。学生入校后,先受入伍生教育三个月,经过考试合格才转为学生,为学生实行入伍生制度之始。

在本校第一次东征时期,本期学生因初入校而成立入伍生总队留校。他们分驻市区、黄埔和虎门等地,担任治安、勤务和警戒任务。在杨刘叛乱时,即奉命从各地集中回黄埔长洲本岛,配合回师东征军发动总攻击。继而参加“六·二三”广州各界声援上海“五卅”惨案反帝游行。在路过沙基时,又遭受帝国主义军队开枪残杀,军校官兵死难者22人,受伤53人,其中本期入伍生遇难有16人。在校党代表廖仲恺遇刺牺牲后,也直接参加监管与“廖案”有关的囚犯。毕业后,学生大多数分派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任职,也有不少献身于地方农**动,工人运动,或派入北方军阀统治区向敌军内部从事地下活动。在北伐战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四期

1925年7月至1926年1月分批入校,初为入伍生。1926年3月经入伍生升学考核转为学生,并举行隆重的开学礼。学习科目分步、炮、工、政治和经理五科,同年十月毕业。学生人数2654人。

本期校名从原称陆军军官学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易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由于全国各地和邻近兄弟国家的革命青年报考本校受取录的人数众多,故将之编为入伍生一团、二团,设入伍生部专职管理。在校时期,正是军校开始第二次东征和举师北伐之时,身上肩负的任务空前繁重。入学伊始,就派出任驻守惠州,卫戍广州,警戒宪门,和负责各兵舰和“廖案”要犯之监护等任务。迄至1926年3月军校扩大改组后,学生的政治与军事学习课程日臻于正规,投身社会工农运动和政治宣传的实践也极为频繁,收获特多。在七月北伐誓师前后,本期学生就相继派入国民革命军的八个军内担任连长,连党代表、排长、班长或战斗骨干等基层领导职务。成绩优秀的学生,指定调入北伐军总司令部和直属的警卫团、补充团等部队服务。在北伐战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立下汗马功劳。

第五期

1926年3月以后陆续分批考取入校,初为入伍生,分驻沙河燕塘等地。十一月经升学考试转正式学生。学习科目分步、炮、工、政治、经理五科。年底奉命将炮、工、政治三科随北伐军北上,进驻武昌授课,与当地新收的男女学生的入伍生总队合称为武汉分校。由于1927年,在革命阵营曾形成武汉政府和南京政府分裂对峙的局面。使本期学生毕业典礼也分在武昌和南京两地举行。在武昌毕业者,由恽代英主持毕业典礼;在南京毕业者,由何应钦主持毕业典礼。参加南京典礼的毕业生是奉命自广州黄埔本校而来。据南京本校统计,本期毕业生为2418人。

本期学生在广州入学时,原有3300余人,组成入伍生一团二团。在军校举师北伐时期,由炮科和工科的学生组成炮兵团,工兵营和迫击炮营随军参加战斗,在湘、赣、鄂等省战役立下战功;政治科学生也沿途投入政治宣传和战斗。而留守后方的步科,经理科学生,则担任本校守卫和分防各地的勤务,卫戍地方治安等任务。1927年4月后,国共两党公开分裂和武汉与南京两地政府的对峙,双方斗争激烈。不少在校的五期学生遭受迫害和逃散。故入校学生与毕业学生人数对比相差达800余人。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