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招生条件 » 下面哪些是范围经济的前提条件

下面哪些是范围经济的前提条件

发布时间: 2021-02-21 06:47:09

⑴ 范围经济的理论基础

从钱德勒《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的总结分析看,西方一直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之间保持一种平衡。
当托夫勒把规模和品种,当作两种并列的维度,用来表述经济发展方式时,就会发现,西方人没有那种把规模当上帝的定见。“从单一品种、大规模生产,转向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的说法,隐含这样的灵活看法:规模经济,也可以读作“品种不经济”;范围经济,也可以读作“品种经济”,或“规模不经济”。到底哪种好,要与所在历史条件结合起来看。如果处在传统工业化阶段,规模经济是“好”的,范围经济是不那么现实的;反之,如果处在信息化阶段,范围经济是“好”的,品种不经济越来越非主流。 这只是一种概括性的说法。展开看,它是一连串事件的结果。要想降低品种多样化的成本,涉及外部经济性、知识互补性、收益递增、人力资本投入、网络效应、营造环境、协同商务、集群发展等等,都来了。这些都属于内生增长的范畴,与规模经济是不同取向。概括起来说,这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是经济增长方式,从外源增长,转向内生增长。内生增长的关键要点,在经济学上,就是处理品种多样性问题,也就是品种经济性问题。
规模经济是与比较优势联系在一起的,范围经济是与竞争优势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波特的发现。波特说,“对一些强调比较优势的产业,规模经济理论确实有它的重要性。然而,这个理论并没有回答我们所关心的国家竞争优势问题”。竞争优势在波特术语中,是比较优势的反义词,他称之为国家竞争优势。
波特认为,比较优势,关注点在生产要素,在禀赋。也就是一国“天生”的资源。竞争优势,除了取决于生产要素外,更取决于企业外部的需求、相关产业、战略等综合因素。波特说:“比较优势理论是长期以来在国际竞争分析中处于主流和控制地位的一种理论,而我则力主竞争优势应该是一国财富的源泉。比较优势理论一般认为一国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劳动力、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等物质禀赋的投入,而我认为这些投入要素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其作用日趋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国家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支持性制度,以确保投入要素能够高效地使用和升级换代。”
比较优势强调的是企业向内部生产生素要效益的单打独斗的经济发展方式,国家竞争优势强调的是向外借用资源的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方式。与钱德勒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说法比较,波特实际等于把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放大到国家范围。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竞争优势,就是指国家范围经济。钱德勒说的范围经济与波特说的产业集群,共同点在于都强调了品种经济性,即通过在相同范围内共享资源,在不同品种间分摊成本。前者说一个企业内部可以通过品种多样化降低成本;后者说一个地区可以通过小企业协同,降低不同品种生产的成本。

⑵ 确定会计核算工作空间范围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确定会计核算工作空间范围的前提条件是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版位或组织权,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时采取的立场以及在空间范围上的界定。

会计主体既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若干个企业组织起来的集团公司,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实体。

(2)下面哪些是范围经济的前提条件扩展阅读:

会计主体假设是为了明确核算的空间范围,明确经济权利和责任的归属主体。现行的企业会计主体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确立的。当时,大机器工业生产代替了作坊式的手工生产,导致了区别于家庭所有制的独立企业的诞生,会计系统也随之建立。

可是在网络经济时代,公司会计主体的外延不断变化,结构和功能都极不稳定,单一部门可能也会形成一个报告主体。

尤其是自由组合经营主体很可能会按照其交易事项的要求不断重组新的主体进行经济活动,这就使会计主体的认定产生困难。企业在网络空间的迅速分合导致了会计主体多元化和不确定性的存在,原来适用的会计规则出现了问题。

没有清晰的会计主体假设将使人们无法理解会计报表的意义。因此,准确把握“会计主体”概念,适时扩展主体内容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课题。

⑶ 西方经济学中范围经济的例子有什么

1、IT产业。比如,市话服务、长话服务、电讯产品就是关联产品;ISP、ICP、IDC也是关联产品;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浏览器等也是关联产品。IT产业之所以能产生经济效应,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原因:
合成效应:同一个厂商进行多品种生产,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的成本比分别生产要低;
内部市场:多产品企业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利用企业内部市场合理配置、整合资金和人力资源,以代替市场机制;
减少经营风险:对关联的多元化生产而言,企业生存的产业生态环境多了一条食物链,企业可以从中受益,从而增强抗风险能力,但是无关联的多元化对企业也可能构成发展陷阱;
扩大发展空间:在单一产品上企业的发展空间是有限的,面临着来自市场和法律的限制,因此多产品经营可以满足企业扩大经营空间的要求。
2、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银行业也存在范围经济,扩大银行业务范围,允许银行适度混业经营,可以提高银行的收益率和绝对收益水平。范围经济形成的优势,是银行扩的规模难以办到的。研究也证明,混业经营的银行比分业经营的银行更不容易倒闭。尤其对我国来说,范围经济的存在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动因之一。在不违背现行法规的基础上,努力扩大中间业务和增加投资业务,寻求银证、银保合作可以形成范围经济的优势,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3、高校扩招。扩招导致范围经济的原因在于:
扩招前,高校的三大职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严重割裂,对师资、图书信息、教室等资源的综合利用不够充分;
扩招后,高校培养层次更为健全,能够在本科生、研究生培养和科研活动中更有效地对学校的各项资源进行整合、共享和匹配;
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使资源的共享更为充分,主要体现在电子图书信息(如学校购买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库》)、网上教育的发展,一旦学校购买了某项资源,增加一位教师或学生使用的边际成本可以忽略不计,这也促使范围经济现象的产生。

⑷ 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
求助编辑网络名片
范围经济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 指由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也即是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只要把两种或更多的产品合并在一起生产比分开来生产的成本要低,就会存在范围经济。

目录

定义
范围经济 - 表现公式金融业多元化与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的度量:
范围经济的成因投入要素具有多种使用价值,
管理者管理经验和管理能力的充分发挥,
从新古典经济学角度来探讨范围经济的合理性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来探讨范围经济的合理性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定义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
内部规模经济与内部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 - 例子及分析1、IT产业。
2、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
3、高校扩招。
范围经济 - 竞争优势1、生产成本优势
2、差异化优势。
3、市场营销优势
4、技术创新优势
5、抵御风险的优势。
范围经济 - 理论基础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
品种经济性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差异(1)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定义
(2)内部规模经济与内部范围经济
(3)外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范围经济
通信产业的规模经济性
规模经济性示例定义
范围经济 - 表现公式 金融业多元化与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的度量:
范围经济的成因 投入要素具有多种使用价值,
管理者管理经验和管理能力的充分发挥,
从新古典经济学角度来探讨范围经济的合理性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来探讨范围经济的合理性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定义 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
内部规模经济与内部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 - 例子及分析 1、IT产业。
2、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
3、高校扩招。
范围经济 - 竞争优势 1、生产成本优势
2、差异化优势。
3、市场营销优势
4、技术创新优势
5、抵御风险的优势。
范围经济 - 理论基础 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
品种经济性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差异 (1)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定义
(2)内部规模经济与内部范围经济
(3)外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范围经济
通信产业的规模经济性规模经济性示例展开 编辑本段定义
1、指由于一个地区集中了某项产业所需的人力、相关服务业、原材料和半成品供给、销售等环节供应者,从而使这一地区在继续发展这一产业中拥有比其他地区更大的优势。 2、指企业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增加产品种类,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而引起的单位成本的降低。与规模经济不同,它通常是企业或生产单位从生产或提供某种系列产品(与大量生产同一产品不同)的单位成本中获得节省。而这种节约来自分销、研究与开发和服务中心(像财会、公关)等部门。范围经济一般成为企业采取多样化经营战略的理论依据。范围经济是研究经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范围与经济效益关系的一个基本范畴。
编辑本段范围经济 - 表现公式
金融业多元化与范围经济
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 范围经济成本分析图
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是一个企业同时生产多种产品形成的经济性。TC(Qx,Qy)<TC(Qx)+TC(Qy) TC(QX)为企业生产X产品的成本
范围经济的度量:
范围经济节约率s=〔TC(Qx)+TC(Qy)-TC(Qx,Qy)〕/TC(Qx,Qy) 所谓范围经济,是多种金融服务由同一机构提供所产生的协同效应。范围经济是研究经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范围与经济效益关系的一个基本范畴。如果由于经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的范围的扩大,导致平均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则存在范围经济(EconomiesofScope);如果因经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范围的扩大,出现平均成本不变,甚至升高的状况,则存在范围不经济(DiseconomiesofScope)。
编辑本段范围经济的成因
投入要素具有多种使用价值,
表现为生产设备具有多种功能,可用来生产不同产品,从而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 范围经济相关书籍
率,许多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具有多种组装性能,可以用来生产不同的产品,因而可以增加零部件或中间产品的生产批量,取得因规模经济而引起的范围经济。企业一项研究开发技术的成果可以用于多种产品的生产,从而降低单位产品所分摊的研发成本。企业无形资产的充分利用,表现为可以充分利用品牌优势和营销网络,如通过企业的声誉转化为产品的声誉,通过既有产品的营销网络来支持其他产品的销售等。
管理者管理经验和管理能力的充分发挥,
表现为在企业扩大经营范围,增加其他产品和业务时,可以充分利用既有的管理知识,管理经验和人员来进行管理,而不必增加新的投入,节约交易费用,这一点在纵向一体化这种范围经济的特殊形式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沿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链进行多产品生产时,企业可以减少在购买原材料和零部件,中间产品以及出售自己,成品中的交易活动,即以内部市场代替外部市场,从而节约交易费用。
从新古典经济学角度来探讨范围经济的合理性
企业进行多产品联合生产时,产品种类的数量是有限度的,并不是越多越好,总是存在一个合理的范围,表现企业的一体化或多元化经营总是有限度的,而且理论上存在一个最优的经营组合。企业进行多产品联合生产时,在产品的组合上是可选择的,表现为某产品的生产对一个企业来讲不存在范围经 范围经济相关书籍
济,但对另一个企业来讲也许存在范围经济,或者是,某产品的生产对两个企业来讲都存在范围经济,但在一个企业生产的范围经济比在另一个企业生产的范围经济要大。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来探讨范围经济的合理性
专业化本身也存在一个经济与不经济的问题,即专业化不一定经济。范围经济和范围不经济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体化(即非专业化)经济和非一体化经济的问题,或者说是专业化经济与专业化不经济的问题,企业何时存在专业化经济,何时存在专业化不经济,实际上就回答了联合生产何时存在范围经济,何时存在范围不经济,这就为联合生产合理范围的确定提供了一个量化标准。 范围经济 - 与规模经济的差异规模经济,一般界定为初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的现象。而当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会导致经济效益下降,出现规模不经济。 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并无直接的关系: A、一个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其生产过程可能不存在规模经济,但是却可能获得范围经济; B、一个工厂用较大规模只生产某一种产品可能会产生规模经济,但是却不可能获得范围经济; C、范围经济强调生产不同种类产品(包括品种与规格)获得的经济性,规模经济强调的是产量规模带来的经济性。
编辑本段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定义
规模经济
是指在一个给定的技术水平上,随着规模扩大,产出的增加则平均成本(单位产出成本)逐步下降。
范围经济
是指在同一核心专长,从而导致各项活动的多样化,多项活动共享一种核心专长,从而导致各项活动费用的降低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内部规模经济与内部范围经济
内部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产量的增加,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下降。 内部范围经济是指随着产品品种的增加,企业长期平均成本下降。 外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范围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是指在同一个地方同行业企业的增加,多个同行企业共享当地的辅助性生产、共同的基础设施与服务、劳动力供给与培训所带来的成本的节约。 外部范围经济是指在同一个地方,单个企业生产活动专业化,多个企业分工协作,组成地方生产系统。外部经济是通过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交流与沟通引起成本的节约。
编辑本段范围经济 - 例子及分析
1、IT产业。
比如,市话服务、长话服务、电讯产品就是关联产品;ISP、ICP、IDC也是关联产品;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浏览器等也是关联产品。IT产业之所以能产生经济效应,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原因: 合成效应:同一个厂商进行多品种生产,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的成本比分别生产要低; 内部市场:多产品企业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利用企业内部市场合理配置、整合资金和人力资源,以代替市场机制; 减少经营风险:对关联的多元化生产而言,企业生存的产业生态环境多了一条食物链,企业可以从中受益,从而增强抗风险能力,但是无关联的多元化对企业也可能构成发展陷阱; 扩大发展空间:在单一产品上企业的发展空间是有限的,面临着来自市场和法律的限制,因此多产品经营可以满足企业扩大经营空间的要求。
2、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
银行业也存在范围经济,扩大银行业务范围,允许银行适度混业经营,可以提高银行的收益率和绝对收益水平。范围经济形成的优势,是银行扩的规模难以办到的。研究也证明,混业经营的银行比分业经营的银行更不容易倒闭。尤其对我国来说,范围经济的存在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动因之一。在不违背现行法规的基础上,努力扩大中间业务和增加投资业务,寻求银证、银保合作可以形成范围经济的优势,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3、高校扩招。
扩招导致范围经济的原因在于: 扩招前,高校的三大职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严重割裂,对师资、图书信息、教室等资源的综合利用不够充分; 扩招后,高校培养层次更为健全,能够在本科生、研究生培养和科研活动中更有效地对学校的各项资源进行整合、共享和匹配; 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使资源的共享更为充分,主要体现在电子图书信息(如学校购买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库》)、网上教育的发展,一旦学校购买了某项资源,增加一位教师或学生使用的边际成本可以忽略不计,这也促使范围经济现象的产生。
编辑本段范围经济 - 竞争优势
1、生产成本优势
。主要是表现为分摊固定成本、降低变动成本。分摊固定成本主要表现为分摊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降低变动成本,主要表现在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
2、差异化优势。
差异化是指企业提供产品的多样性,包括产品的质量、功能、外观、品种、规格及提供的服务等,这种多样性能使消费者认同该产品并区别于其他企业提供的类似产品。范围经济形成的差异化优势特别明显,差异化一方面满足了顾客“多样化、个性化、差别化”需求,同时,差异化也是企业寻求范围经济的出发点和追求的目标。
3、市场营销优势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获得市场营销优势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市场营销的关键在于正确定位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提供目标市场所要求的满足。市场营销强调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从营销理论来说,就是从产品(Proct)、价格(Price)、地点(Place,又叫分销)、促销(Promotion)、公共舆论()、政治或权力(Politicalorpower)等方面体现企业的竞争能力。而范围经济形成的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优势,体现了企业在产品、品质和价格方面的竞争能力。同时又能在内部建立的营销平台上,利用原有的渠道销售多种产品,还能更好地利用企业已经形成的品牌优势,为新产品开拓市场,使消费者更容易接受,同时也对跟进者形成巨大的进入障碍。
4、技术创新优势
。首先,对范围经济的理解和受益,使企业管理层对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更加重视;其次,范围经济利益的驱动可以导致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持续的创新活动将使企业在应用新材料、采用新工艺、培养创新团队、加强市场调研等等方面获得突破,最终将形成企业强大的核心竞争优势。
5、抵御风险的优势。
范围经济在成本、差异化、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等方面获得竞争优势,实际上是增加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范围经济还强化了企业的“新陈代谢”和互补性(尤其是对于受季节性影响较大的企业。
编辑本段范围经济 - 理论基础
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
从钱德勒《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的总结分析看,西方一直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之间保持一种平衡。 当托夫勒把规模和品种,当作两种并列的维度,用来表述经济发展方式时,就会发现,西方人没有那种把规模当上帝的定见。“从单一品种、大规模生产,转向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的说法,隐含这样的灵活看法:规模经济,也可以读作“品种不经济”;范围经济,也可以读作“品种经济”,或“规模不经济”。到底哪种好,要与所在历史条件结合起来看。如果处在传统工业化阶段,规模经济是“好”的,范围经济是不那么现实的;反之,如果处在信息化阶段,范围经济是“好”的,品种不经济越来越非主流。
品种经济性
这只是一种概括性的说法。展开看,它是一连串事件的结果。要想降低品种多样化的成本,涉及外部经济性、知识互补性、收益递增、人力资本投入、网络效应、营造环境、协同商务、集群发展等等,都来了。这些都属于内生增长的范畴,与规模经济是不同取向。概括起来说,这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是经济增长方式,从外源增长,转向内生增长。内生增长的关键要点,在经济学上,就是处理品种多样性问题,也就是品种经济性问题。 规模经济是与比较优势联系在一起的,范围经济是与竞争优势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波特的发现。波特说,“对一些强调比较优势的产业,规模经济理论确实有它的重要性。然而,这个理论并没有回答我们所关心的国家竞争优势问题”。竞争优势在波特术语中,是比较优势的反义词,他称之为国家竞争优势。 波特认为,比较优势,关注点在生产要素,在禀赋。也就是一国“天生”的资源。竞争优势,除了取决于生产要素外,更取决于企业外部的需求、相关产业、战略等综合因素。波特说:“比较优势理论是长期以来在国际竞争分析中处于主流和控制地位的一种理论,而我则力主竞争优势应该是一国财富的源泉。比较优势理论一般认为一国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劳动力、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等物质禀赋的投入,而我认为这些投入要素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其作用日趋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国家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支持性制度,以确保投入要素能够高效地使用和升级换代。” 比较优势强调的是企业向内部生产生素要效益的单打独斗的经济发展方式,国家竞争优势强调的是向外借用资源的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方式。与钱德勒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说法比较,波特实际等于把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放大到国家范围。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竞争优势,就是指国家范围经济。钱德勒说的范围经济与波特说的产业集群,共同点在于都强调了品种经济性,即通过在相同范围内共享资源,在不同品种间分摊成本。前者说一个企业内部可以通过品种多样化降低成本;后者说一个地区可以通过小企业协同,降低不同品种生产的成本。
编辑本段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差异
(1)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定义
规模经济是指在一个给定的技术水平上,随着规模扩大,产出的增加则平均成本(单位产出成本)逐步下降。 范围经济是指在同一核心专长,从而导致各项活动的多样化,多项活动共享一种核心专长,从而导致各项活动费用的降低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2)内部规模经济与内部范围经济
内部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产量的增加,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下降。 内部范围经济是指随着产品品种的增加,企业长期平均成本下降。
(3)外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范围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是指在同一个地方同行业企业的增加,多个同行企业共享当地的辅助性生产、共同的基础设施与服务、劳动力供给 与培训所带来的成本的节约。 外部范围经济是指在同一个地方,单个企业生产活动专业化,多个企业分工协作,组成地方生产系统。外部经济是通过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交流与沟通引起成本的节约。 ---------------------------------------------
编辑本段通信产业的规模经济性
具有规模经济性的生产活动,在增加投入要素数量的过程中,产出增加的比例超过投入增加的比例,产品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其具体机制是: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投入的增加、产出量的增加,单位产量的固定平均成本开始下降,进而导致平均成本的降低,这时开始产生规模经济效应;随着投入进一步的增加,产出增加的比例会继续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当产量增加到一个临界值时,产出增加的比例不再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规模经济效应停止。 电信通信业的规模经济性就是指通信网络在提供产品和服务时所依赖的网络系统具有规模经济性。也就是说通信网络运营业具备用来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网络设施,构成巨大的固定成本,因此,随着通信业务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下降。
编辑本段规模经济性示例
对电信通信业来讲,其范围经济性表现在利用一个综合电信物理网络既传送电话,电报和传真,又传送计算机数据和各类电视图像,肯定比独立建立形形色色的网络成本要低。 再如以收音机为例,显而易见,一个企业生产两个型号的收音机要比只生产一个型号的收音机要经济得多。

⑸ 范围经济是什么意思

扩招中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上)
(2004-05-28)

一、模型界定:多产出二次型模型及其简略探讨

所谓规模经济,一般界定为初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叫规模经济;而当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会导致经济效益下降,这叫规模不经济。范围经济理论的主要思想是,如果联合生产几种产出的支出比分别生产它们的支出要少,那么就称联合生产存在范围经济。高校扩招过程中存在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现象是两种理论得以应用的基础。高校扩招主要以增加在校生规模为标志,规模经济是否改善是测度办学效益的一个很好指标,即扩招能否降低人才培养的生均成本或进行科研活动的单位成本。同时,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研活动的主要集聚地,也可看成是生产本科生、研究生、科研成果等多种产出的企业,这时,就需考虑分别生产这些产出更有效率还是联合生产更有效率,即产出的多样性是进行范围经济研究的基础。

1.分析前提。为了计量分析的需要,提出如下前提:(1)高校是提供本科生产出、研究生产出、科研产出的一种社会组织。在现实中,高校不仅仅提供这三种产出,但它们是高校最主要的三种活动,因此,限定于这三种产出具有合理性。(2)办学规模主要以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校生人数测度。严格地讲,规模指某种生产能力,但生产能力难以测度,所以一般用产出能力代替。对高校,产出主要指学生。(3)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本科生产出、研究生产出、科研产出具有同质性。这是一个比较严格的假定,但考虑到高校教育经费拨款体制主要采用“综合定额加专项经费”的形式,即主要按学生人数的多少进行拨款,且本文主要关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现象,所以假定本科生和研究生产出具有同质性可以接受。正如下面变量描述时将要界定的,本文以科研经费来测度科研产出,因而也可以将科研产出视为同质性。

2.模型界定。本文以多产出二次型模型为基础(Baumol et al.,1982;Cohn et al.,1989; Lewiset al.,1995;Hashimoto et al.,1997),也可采用超越对数模型,两个模型孰优孰劣很难说清楚。从理论上讲,两个模型都是对成本函数的恰当描述,而且在当前的经验研究中比较盛行。但从计量角度出发,由于超越对数函数不允许自变量取值为0,二次型模型允许自变量的取值更广,所以本文以此模型为基础,即

式中,C代表总成本;α是常数项;βi,δij,φi为回归系数;Yi代表各种产出;Di是虚拟变量;ε为随机扰动项。如果第i种产出大于0,则Di取1,否则取0。模型的基本含义是,高校办学总成本可由本科生、研究生和科研产出和各产出的交叉效应所解释。考虑二次型交叉效应是基于对成本函数的认识,二次型函数由于其函数特征,可以被看做是成本函数的近似,且采用二次型成本函数进行分析并不需要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这为研究难以确定固定形式生产函数的高校行为提供了可能。

本文将高校限定为提供本科生、研究生、科研三种产出的组织,按鲍莫尔(Baumol,1982)等人的界定,对于一种产出,其平均递增成本(average incremental cost,AIC)为

式中,C(Yi,Yj,Yk)表示生产三种产出的成本;C(0,Yj,Yk)表示当第i种产出为0时的总成本。同理,可评价j和k的平均递增成本。

对于本科生、研究生和科研产出,可以用平均递增成本与边际成本的比来测度其规模经济的变化。对于第i种产出,专一产出规模经济(the proct-specific economies of scale)定义为

式中,如Si大于1,则对于某种产出i,规模经济存在;同理,当Si小于1时,对于产出i,规模经济不存在。

总体规模经济(overall economies of scale)定义如下:

如果SR大于或小于1,则可以说总体规模经济存在或不存在。

为了考察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否存在范围经济现象,笔者按照邓达(Dundar,1995)等人的界定,将范围经济分为总体范围经济(global economies of scope)和专一产出(proct-specific)范围经济两种情况。总体范围经济定义如下:

如果SCGLO大于0或小于0,则表明存在总体范围经济或不存在总体范围经济。

专一产出范围经济的定义为:

对于产出i,专一产出范围经济或范围不经济是否存在取决于SCi是大于0还是小于0。

二、教育部直属高校扩招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现象的实证分析

本文所用的数据全部来自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办公室所编的1999年、2000年、2001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基本情况统计资料汇编》。对于办学成本,本文以这些高校每年的所有教育事业费收入测度。由于本科生产出、研究生产出、科研产出没有很好的测度指标,按哈西莫托(Hashimoto,1997)等人的思路,本文以本科生在校生人数(含专科)、研究生在校生人数(含硕士和博士)表示本科生、研究生产出。基于样本容量的考虑,没有对本科、专科、硕士、博士进行具体区分,如果引入四个层次,再考虑到二次型函数的交叉效应变量,待估参数过多,将造成自由度的损失。科研产出以科研经费进行测度,原因是从长期看,科研产出能力强的院校才能争取到更多的科研经费。考虑到影响办学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教师工资,也即学校用于教师的投入,理想的做法是用一所学校的教师工资总额来表示,但这一数据无法获得,本文用专任教师总数来代表,在分析时,可以把它看成是第四种产出,对上述模型进行相应调整。

1.扩招后规模经济变化分析。根据模型(2)、模型(3)和模型(4),可考察三年来总体规模经济和单一产出规模经济的变化情况(见表1)。

表1 各年度规模经济水平

项目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总体规模经济

本科生产出规模经济

研究生产出规模经济

科研产出规模经济
0.8914

-2.8911

1.3367

0.0618
1.2258

14.1822

0.8637

1.7830
1.1461

7.6482

0.9599

2.8558

表1显示,扩招显著改善了高校的办学效益。总体、本科生和科研产出都从1999年规模不经济转变到2001年规模经济,特别是本科生培养,规模经济的变量从-2.8911提升到了2000年的14.1822,生均培养成本明显降低。高校规模扩大而出现的规模经济现象,大致有如下原因:(1)交易费用的节约。高校交易的主要是知识产品,知识产品依附于人的特殊性质使其在交易中只发生使用权的让渡,不发生所有权的让渡,这导致知识产品市场存在较高的交易成本。高校通过扩大规模,尽可能多地将知识产品交易内部化,从而节省交易费用。只要所节约的交易费用大于所增加的组织管理费用,高校扩招就具有规模经济效应。(2)生均固定成本节约。高等院校的某些教学设备和设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方向性,相互不可替代。规模太小,教学仪器设备使用不足,生均固定成本较高。扩招后带来了生均固定成本的节约。(3)分工所带来的规模经济。从分工看,高校扩招往往伴随专业增加,这会有两方面的效应:一是多学科氛围有利于学生获取多方面知识,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进行交流,这些交流降低了教师和学生学习和补充新知识的成本。二是专业增多促使教师更加专注于某个方向的研究,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有助于改善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效率。

研究生培养由规模经济变成规模不经济,原因或许是在扩招过程中,研究生增加的绝对数量较少,三年来校均净增933人,相比而言本科生净增达4176人。在教育事业费投入增加幅度较大的背景下,较小的研究生规模同样需占用较多资源,这导致生均研究生培养成本处于较高水平,预示着下一阶段应着重考虑扩大研究生的办学规模。

2.扩招后范围经济变化分析。根据模型(5)和模型(6),可计算出总体范围经济和各产出范围经济的变化情况(见表2)。

表2 各年度范围经济水平

项目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总体范围经济

本科生产出范围经济

研究生产出范围经济

科研产出范围经济
-0.4733

0.3560

-0.7959

0.7824
0.2115

0.1979

0.0935

-0.0262
0.2712

0.7881

0.1982

0.0416

表2说明扩招在改善范围经济方面成效显著。总体、研究生产出范围经济都从1999年的范围不经济变成了2001年的范围经济。即从总体看,1999年教育部直属高校联合进行本科生培养、研究生培养和科研活动是不经济的,分开独立进行更具效率;但到2001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同时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和进行科研活动更具效率。高校扩招导致范围经济的原因在于,扩招前高校的三大职能隔裂比较严重,对师资、图书信息、教室等资源的综合利用还不够充分。扩招后,高校培养层次更为健全,能够在本科生、研究生培养和科研活动中更有效地对学校的各项资源进行整合、共享和匹配。另一个原因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使资源的共享更为充分,主要体现在电子图书信息、网上教育的发展,一旦学校购买了某项资源,增加一位教师或学生使用的边际成本可以忽略不计,这也促使范围经济现象的产生。

仔细对每种产出进行分析,情况各有不同。本科生培养在三年中都表现出范围经济现象,这表明三年中单独将本科生培养独立出来没有效率。研究生在1999年应该单独进行培养,扩招后,在2000年和2001年联合培养更有效率。一个特殊的现象是科研产出从1999年的范围经济变成2000年的范围不经济,再到2001年的范围经济。对此,原因可能是扩招主要以在校生规模的急剧增加为基础,科研经费尽管也有大幅增长,但教师精力有限,规模的突然增加导致教学工作量加大,进而影响了教师在科研上的投入,这导致2000年科研活动表现出范围不经济状态。到2001年,由于院校内部管理体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相关激励和约束机制不断完善,并辅以师资规模的扩大,使得教师能够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之间更加理性地分配投入。

作者:西南财经大学 刘灿 宋光辉 来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第1期

⑹ 流通产业实现范围经济的方式有哪些

流通产复业实现范围经制济的方式有多种,最及资本直接的就是直接交流,有一种是网上交流。

流通产业政策调整和作用的对象主要是流通产业。而流通产业是指“专门以商品流通为经营内容的盈利性事业”。

流通产业政策调整和作用的对象是专门的或产业化的流通机构的购销活动,而不包括生产者的购销活动及消费者的购销活动。与此不同,商品流通政策的外延则要比流通产业政策宽泛,它既包括流通产业政策,又包括针对流通中的其他主体——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政策。

(6)下面哪些是范围经济的前提条件扩展阅读:

流通产业集中度是反映整个流通产业的集中程度,流通产业是指专门从事商品流通或专门为商品流通服务的产业。流通产业集中度分卖方集中度和买方集中度。卖方集中度是指某一特定市场上提供商品的企业的相对规模结构,通常用市场占有率等指标来反映。

在流通产业中,对买方集中度一般较低,对其研究也较少。当然近年我国商业零售出现一些新现象,家电零售业在提高集中度后,面对顾客是卖方,然而面对供应商就形成了强大的买方势力。

⑺ 范围经济的来源包括

范围经济的来源,意思就是你通过什么手段来赚钱,如果你去上班的话,那么你就填一下你的上班岗位做什么工作。

⑻ 下面那些是会计分期的前提条件

会计分期(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之一),又称会计期间,是指将一个企业持内续容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会计分期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相同期间的行为。据此来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从而及时地向有关方面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其目的是据此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会计报告。从而及时向各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分类
会计分期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
中期——是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又可以分成季度、月度、半年度。
年度
最常见的会计分期是一年,即会计年度。按年度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也称为年报。在《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我国企业的会计期间按年度划分,以日历年度为一 个会计年度,即从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

⑼ 范围经济的概念及原因

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 指由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也即是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所需成本的总和时,所存在的状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只要把两种或更多的产品合并在一起生产比分开来生产的成本要低,就会存在范围经济。
形成原因:
投入要素
表现为生产设备具有多种功能,可用来生产不同产品,从而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许多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具有多种组装性能,可以用来生产不同的产品,因而可以增加零部件或中间产品的生产批量,取得因规模经济而引起的范围经济。企业一项研究开发技术的成果可以用于多种产品的生产,从而降低单位产品所分摊的研发成本。企业无形资产的充分利用,表现为可以充分利用品牌优势和营销网络,如通过企业的声誉转化为产品的声誉,通过既有产品的营销网络来支持其他产品的销售等。

管理者的充分发挥
表现为在企业扩大经营范围,增加其他产品和业务时,可以充分利用既有的管理知识,管理经验和人员来进行管理,而不必增加新的投入,节约交易费用,这一点在纵向一体化这种范围经济的特殊形式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沿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链进行多产品生产时,企业可以减少在购买原材料和零部件,中间产品以及出售自己,成品中的交易活动,即以内部市场代替外部市场,从而节约交易费用。

⑽ 什么是范围经济

一、定义

范围经济(Economiesofscope)指由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是一个企业同时生产多种产品形成的经济性,是多种金融服务由同一机构提供所产生的协同效应。

二、存在的条件

范围经济是研究经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范围与经济效益关系的一个基本范畴,如果由于经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的范围的扩大,导致平均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则存在范围经济(EconomiesofScope);如果因经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范围的扩大,出现平均成本不变,甚至升高的状况,则存在范围不经济(DiseconomiesofScope)。

三、存在的意义

1、由于一个地区集中了某项产业所需的人力、相关服务业、原材料和半成品供给、销售等环节供应者,从而使这一地区在继续发展这一产业中拥有比其他地区更大的优势。
2、企业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增加产品种类,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而引起的单位成本的降低,通常是企业或生产单位从生产或提供某种系列产品(与大量生产同一产品不同)的单位成本中获得节省。而这种节约来自分销、研究与开发和服务中心(像财会、公关)等部门,范围经济一般成为企业采取多样化经营战略的理论依据,是研究经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范围与经济效益关系的一个基本范畴。

四、四大优势

1、技术创新优势

对范围经济的理解和受益,使企业管理层对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更加重视,可以导致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持续的创新活动将使企业在应用新材料、采用新工艺、培养创新团队、加强市场调研等等方面获得突破,最终将形成企业强大的核心竞争优势。

2、生产成本优势

主要是表现为分摊固定成本、降低变动成本。分摊固定成本主要表现为分摊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降低变动成本,主要表现在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

3、市场营销优势

市场营销强调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从营销理论来说,就是从产品(Proct)、价格(Price)、地点(Place,又叫分销)、促销(Promotion)、公共舆论()、政治或权力(Politicalorpower)等方面体现企业的竞争能力。而范围经济形成的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优势,体现了企业在产品、品质和价格方面的竞争能力。同时又能在内部建立的营销平台上,利用原有的渠道销售多种产品,还能更好地利用企业已经形成的品牌优势,为新产品开拓市场,使消费者更容易接受,同时也对跟进者形成巨大的进入障碍。

4、差异化优势

范围经济形成的差异化优势特别明显,差异化一方面满足了顾客“多样化、个性化、差别化”需求,同时,差异化也是企业寻求范围经济的出发点和追求的目标。

5、抵御风险的优势

范围经济在成本、差异化、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等方面获得竞争优势,实际上是增加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范围经济还强化了企业的“新陈代谢”和互补性(尤其是对于受季节性影响较大的企业。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