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招生条件 » 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条件及防治原则

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条件及防治原则

发布时间: 2020-11-18 09:49:42

㈠ 破伤风的致病条件和防治原则,谁知道啊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感染造成的疾病,破伤风杆菌是厌氧菌,属条件致病菌,病菌只有在无氧的条件下或伤口较深并合伴有有氧菌感染的情况下易生长繁殖。 破伤风杆菌多生长在泥土及铁锈中,所以在伤口较深沾染泥土或被铁锈类铁器扎伤时均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伤口需做清创,去除坏死组织,双氧水、新洁尔灭擦拭伤口。

㈡ 破伤风芽孢梭菌的致病条件

伤口窄而深,伴有泥土或异物污染;
大面积烧伤、创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
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
因为破伤风芽孢梭菌是厌氧菌,无氧环境是它生长繁殖的最好条件。

㈢ 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条件及防治原则怎样

破伤风梭菌是厌氧芽孢杆菌
致病条件:1、深而窄的伤口;2、污染严重;3、混合感染;4、出血较多,局部形成厌氧微环境
防治原则:1、清创扩创(很重要),可用双氧水;2、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注射前要皮试;3、接种破伤风类毒素。

㈣ 关于破伤风的治病性及防治原则是什么

防止:彻底清创,门诊可用双氧水冲洗,因为破伤风为厌氧菌,清创和冲洗造成创口有氧环境,即便有破伤风杆菌也无法繁殖。

治疗:对有伤口的患者打破伤风抗毒素针,预防破伤风,对于发病的病人,只有对症治疗,尤其注意让病人处于安静的环境中,避免吹风,和水声,要注意喉肌痉挛,病人一般因喉肌痉挛窒息而死,如果能听过急性期,一般恢复良好。

㈤ 微生物题目 简述破伤风杆菌的致病机理防治原则 注意是两个问题

致病机制:破伤风梭菌感染易感伤口后,芽孢发芽成繁殖体,在局部繁殖专并释放破伤风痉挛毒素属及破伤风溶血素。前者作用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封闭了抑制性神经介质,导致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出现角弓反张。)防治原则:由于破伤风痉挛毒素能迅速与神经组织发生不可逆性结合,故一旦发病治疗困难,所以预防尤为重要。如遇到可疑伤口应做到清创、扩创,同时使用大剂量青霉素抑制细菌繁殖。用破伤风抗毒素对患者进行紧急预防,对已发病的人要进行特异性治疗。易感人群如儿童、军人和易受外伤人群应接种破伤风类毒素,儿童应采用白百破三联疫苗进行接种预防。

㈥ 简述破伤风的致病菌,致病条件和致病物质

破伤风的发生与创伤的性质和部位及伤口的处理等因素有关 破伤风患者常有外伤史 特别是有被铁锈或粪土等污染的伤口存在。
对破伤风病人如果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还是有治愈希望的 一般来说早期的破伤风患者的表现为肌肉痉挛 即人们常说的“抽筋”。多数患者最早的症状是面部肌肉痉挛,其表现主要是嘴张不开,咀嚼食物时,双耳前方的肌肉痉挛疼痛。不少患者误以为是牙病而去口腔科就诊。口腔科医生检查时往往只发现咀嚼肌、颞肌痉挛,但口腔内却无引起张口困难的牙病。越是要患者张大口,患者越是张不开,甚至反而越闭越紧。此时若稍有疏忽,即可不了了之而被延误,但如有这方面的诊断知识,想到是破伤风并获得及时治疗,多数是可以痊愈的。但不少口腔科医生不一定都有这方面的知识,因而延误者众。待一旦出现全身肌肉痉挛抽动,再转过头来想到破伤风,预后就非常恶劣了。
早期诊断破伤风的压舌试验法。其检查方法是:对某一近期有过割破刺伤皮肤的破伤风可疑患者,将一块压舌板或其它消毒干净了的光滑小木板,甚至筷子、汤勺等,轻轻放人其口腔内的舌中部,用力下压。如果患者立即出现牙关紧闭,并将压舌板咬住,不易拔出,则为阳性,可判断为破伤风早期表现。这些人在4~30小时内,将全部出现典型破伤风症状。

㈦ 试述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条件、致病机理。

破伤风梭菌是引导起破伤风的病原菌,大量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中,由粪便污染土壤,经伤口感染引起疾病。 破伤风梭菌是厌氧菌,在一般伤口中不能生长,伤口的厌氧环境是破伤风梭菌感染的重要条件。窄而深的伤口(如剌伤),有泥土或异物污染,或大面积创伤、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或同时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均易造成厌氧环境,局部氧化还原电势降低。有利于破伤风杆菌生长。破伤风毒痉挛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为蛋白质,由十余种氨基酸组成不耐热,可被肠道蛋白酶破坏,故口服毒素不起作用。在菌体内的痉挛毒素是单一和一条多肽链,分子量15万。破伤风毒素的毒性非常强烈,仅次于肉毒毒素。破伤风梭菌没有侵袭力,只在污染的局部组织中生长繁殖,一般不入血流。当局部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后,引起全身横纹肌痉挛。毒素在局部产生后,通过运动终板吸收,沿神经纤维间隙至脊髓前角神经细胞,上达脑干,也可经淋巴吸收,通过血流到达中枢神经。毒素能与神经组织中的神经节工苷脂结合,封闭了脊髓抑制性突触末端,阻止释放抑制冲动的传递介质甘氨酸和γ氨基丁酸,从而破坏上下神经原之间的正常抑制性冲动的传递,导致超反射反应(兴奋性异常增高)和横纹肌痉挛。

㈧ .伤寒病用青霉素G治疗是否合理为什么简述破伤风梭菌的感染条件、致病物质、致病特点、防治原则

不合理,青霉素为治阳性菌,伤寒为阴性菌用氯霉素或三代头孢,关于破伤风看空间

㈨ 简述破伤风梭菌感染条件

试述破伤风杆菌的感染条件、致病机制和防治原则
.
(1)感染条件:破伤风梭菌是一种非侵袭性细菌,芽孢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一般不引起疾病。当机体存在窄而深的伤口,或伴有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的同时感染,或坏死组织多、泥土或异物污染伤口而形成局部缺血,缺氧。造成局部厌氧环境,有利于破伤风梭菌的繁殖。
(2)致病机制:破伤风梭菌感染易感伤口后,芽孢发芽成繁殖体,在局部繁殖并释放破伤风痉挛毒素及破伤风溶血素。前者作用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封闭了抑制性神经介质,导致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出现角弓反张(破伤风特有的症状)。
(3)防治原则:由于破伤风痉挛毒素能迅速与神经组织发生不可逆性结合,故一旦发病治疗困难,所以预防尤为重要。如遇到可疑伤口应做到清创、扩创,同时使用大剂量青霉素抑制细菌繁殖。用破伤风抗毒素对患者进行紧急预防,对已发病的人要进行特异性治疗。易感人群如儿童、军人和易受外伤人群应接种破伤风类毒素,儿童应采用白百破三联疫苗进行接种预防。
2.试述无芽胞厌氧菌的致病条件
.
(1)机械性或病理性损伤。由于手术、拔牙、肠穿孔等屏障功能手损,细菌侵入非正常寄居组织。(2)菌群失调。(3)局部或全身免疫力下降。(4)局部厌氧环境的形成。
3.无芽胞厌氧菌的感染特征包括哪些?
(1)发生在口腔、鼻咽部、胸腔、腹腔、盆腔的感染及其他深部脓肿。(2)分泌物带血或呈黑色,有恶臭。(3)血培养阴性的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4)分泌物直接镜检有菌,但一般培养无菌生长。(5)使用氨基甙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治疗无效。
4.简述肉毒梭菌的致病机理
肉毒梭菌在厌氧条件下能产生毒性极强的肉毒毒素,主要随污染的食品经消化道吸收经血液或淋巴液作用于中枢神经核及外周神经-肌肉接头处,阻碍乙酰胆碱释放,影响神经冲动的传递,导致肌肉迟缓性麻痹。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