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工考试条件
A. 北京市社区工作者报名条件; 成人大专能报名社区工作者吗 报名条件上是普通高校
你可以先到社区工作。之后可以报考。
B. 北京市社区工作者考试题型
都是平时能接触到的常识,有些是关于社区的,有些事关于国家的,面很广
C. 北京市社工报考的条件
这个要看一下人事局和民政局相关文件,今年的专职社会工作者条件很宽,4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
D. 麻烦问一下。那北京市的社工都每年什么时候考啊
社工职称考试全国统一在六月考,社工招聘考试就不好说了、根据单位用人需求而定。
E. 北京市农业户口可以报考社工吗
中广网北京3月26日消息(记者车丽)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今年,北京市将面向社会公开招考1000名专职社工到社区服务站工作。为了吸引优秀人才到社区,今年首次纳入了往届毕业生。为了防止一些人落户就走,外地户籍的社工需连续两年考核合格后才可办理落户手续。
今年北京市社工招考与往年最大的不同是这次招考的范围大大放宽了。归纳起来就是,要求专科以上,应届往届都可以,要么是北京生源地的,要么是在北京读的大学。这就意味着,户籍在外地,又在外地上大学的所谓“双外”人员不能报考。
我们注意到,前几年北京招聘的5400多名应届大学生都是一年一签合同,但是却也出现了一个情况,就是他们被录用后,因各种原因流失了1000多人。也就是说,很多人只是奔着北京户口来的 ,落户了就飞走了,不是要真正留下做社工工作。
这次招聘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在今年被录用的人员中,外地户籍的社工每年都要接受评议和考核,连续两年考核合格者才能报市人事部门办理落户手续,考核不合格或中途离职者将不予办理落户。
待遇也应该是求职者非常关注的。北京区县社工的月工资现在接近2000元,部分区县能达到3000多元。北京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处处长赵森还说,北京市还拟出台相关文件,明确今后社工在报考公务员时,其社工经历将作为一个优先条件予以考虑。
再有一个不同是,以前社工都是由区县自行组织招考,这次则由北京市统一招考。如果您的年龄在45周岁一下,想要报考的话,请在3月24日至28日登录北京市人事考试网填写报名信息。4月23日北京市将统一组织公开招考笔试工作。5月中旬面试开始,具体由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组织。5月底笔试、面试、考察、体检均合格者将在签订三方协议。
3月24日是北京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社工报名的第一天,截至到当天晚上8点,已有15562人报名,相当于15人争抢1个职位。而去年,北京报考社工的比例相当于不到5位报名者中便有1人入选。再看一个数据,3月12日截止报名的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平均考录比为13:1。这意味着,今年社工报考的“热度”首次超过公务员考试。
按照北京市每500户应配备一名专职社区工作者的要求,北京市应配备专职社工10850名,但实际现在只有7000多名专职社工,缺口3800多人。根据采访的情况看,户口确实是吸引求职者的一个重要选择。
F. 北京社工招聘考试内容都有哪些呢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笔试内容为公共管理、法律基础、社会建设知识、区情及从事社会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等。
推荐图书:北京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社会工作者考试专用教材-综合能力测试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G. 北京市社区工作者考试题
由于篇幅限制只有试题答案传不上来
强烈建议www.bjshegong.com
北京社工论坛
2010年北京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试题
H. 北京社区工作者考试考什么有什么参考书
北京社区工作者不考试,没走参考书。北京社区工作者经过经过一定选拔程序就内能被各街镇社容区工作者服务站录用。
北京市顺义区的社区工作者待遇提高后年均收入为38600元,而门头沟(提高后年均收入为28308元)等其他地区的社区工作者收入就略低一点。
通过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获得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的社区工作者的工资会相对涨一些,但是幅度不高。
(8)北京市社工考试条件扩展阅读
为缓解今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人大代表纷纷建言献策,各相关部门也积极酝酿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新政策。“大学生到基层就业”被不少代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认为是帮助大学生顺利度过“就业严冬”的“良方”。
I. 北京社会工作者的标准工资是多少
社区工作者,是指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中,专职从事社区管理和服务并与街道(乡镇)签订服务协议的工作人员。
实施范围:
(1)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社区服务站站长,享受正职待遇;社区党组织副书记、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社区服务站副站长,享受副职待遇;其他工作人员,享受一般工作人员待遇。交叉任职人员,按照“兼职不兼酬、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享受相应待遇。
(2)高校应届毕业生参加社区工作试用期满,或具有一年以上社区实践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享受社区正职待遇,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享受社区副职待遇;在职人员取得国家承认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可参照上述标准执行。
工资总体标准:
根据中办发[2010]27号文件精神和《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者待遇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规定,社区工作者总体待遇水平,原则上按照不低于上一年度本市职工平均工资的70%标准确定。各区县具体标准由本区县确定。每年在上一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公布后,从当年1月1日起,按照新标准补发社区工作者工资。
工资构成:
包括基本工资、职务年限补贴、岗位津贴三个部分。
(1)基本工资。社区正职每人每月720元,副职每人每月640元,一般工作人员每人每月590元。
(2)职务年限补贴。社区工作者根据所在岗位、在社区工作的实际年限,享受职务年限补贴。各岗位起点职务年限补贴分别为:社区正职每人每月960元,副职每人每月845元,一般工作人员每人每月740元。
在年度考核的基础上,对考核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工作人员,每年增长一次年限补贴,增长幅度为每人每月50元。在社区工作未满一年的只享受起点职务年限补贴。岗位发生变化的,套新岗位职务年限补贴标准,其年限以在社区实际工作时间累计计算。城六区社区工作者最早年限可从2000年第四届社区居委会选举产生当月开始计算,其他区(县)最早可从2003年第五届社区居委会选举产生当月开始计算。
(3)岗位津贴。社区正职每人每月1300元、副职每人每月1100元、一般工作人员每人每月950元。社区工作者按照实际所在岗位,享受相应的岗位津贴;当实际岗位发生变化的,其岗位津贴应当按照“随岗不随人”的原则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