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a报考条件
首先,符合下列两类条件之一者,均可报名:
第一类:申请者需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的大学学历或以上者
PMI要求申请者在五大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的起始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控制阶段和收尾阶段)至少具有4500小时的项目管理经验,并且,在申请之日前6年内,累计项目管理月数至少达36个月。
注:在计算项目管理月份时,所要求的36个月是不重叠的、单独的。
第二类:申请者不具备学士学位或同等大学学历或以上者
PMI要求申请者在五大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的起始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控制阶段和收尾阶段)至少具有7500小时的项目管理经验,并且在申请之日前8年内,累计项目管理月数至少达60个月。
注:在计算项目管理月份时,所要求的60个月是不重叠的、单独的。
其次,不培训是不能考试的
PMP的报考条件之一为需要有PMI授权的REP培训机构出具的35个PDU学习证明;其目的是为了让考生系统的学习做项目的流程和方式。
⑵ 己二酸丁醇酯是PBA吗
下午好,看具体是怎么判读这种化合物分子式了,如果提问中说的是己二酸二丁酯专(105-99-7,己二酸属和正丁醇在酸性条件下催化发生酯化制备),英文全称是Di-Butyl Adipate,按照IUPAC标准命名法缩写应该是DBA或者DBAA而不是PBA,Adipate中的字母P是己二酸的Adipic Acid中的一个中间字母不能用于缩进判读。不过因为凑巧里面有个P,要是别人愿意写成PBA说是这个化合物也无可厚非就像尼龙酸二甲酯有人叫DBE有人叫NME一样都是一回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⑶ 在校学生能报考pmp吗
首先,明确回答你:在线学生是不可以报考PMP的。
接下来,我们看看PMP的报考条件是什么?
报考PMP者必须拥有35个小时以上项目管理PMBOK学习或培训经历;
报考PMP者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的大学学历或以上者(本科以上有学位证书)
必须有用至少4500个小时的项目管理经验,并且最近6年内有36个月是做的项目管理经验的工作(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 不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的大学学历或以上者(本科以下无学位证书) 必须有用至少7500个小时的项目管理经验,并且最近8年内有60个月是做的项目管理经验的工作(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综上所诉,在线的学生,并不能考PMP。
PS:如果你是硕士或者博士在读,达到条件,是可以考的。
⑷ PBA考试没有通过怎么办
好好加油,再接再厉
把重要的知识点整理一下,做题不一定要做难题,基础是根本的,每次考试不要着重在一个题目上,
要放宽心态,准备好笔记本和错题集,错题集用来记录一下自己做错的题,
笔记本记录一些容易忽略细节和重点。 不要急,总之,要自信,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功的。
⑸ PBA应该怎么学
对于PBA“新手”,这门课如何学?
学习方法问题见仁见智,每个人的学习习惯都不同,学习方法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合适还是不合适。如果一定要说一种“决战决胜”的方法,我觉得就是思维上契合PMI理念,行动上践行Jason倡导的分享式学习。
作为PBA“新手”,我把自己的学习入门体验分享给大家,供参考。
心得感悟
我觉得,学习商业分析师这门课,三个“对照”和三个“补充”非常重要。先说三个“对照”。
1.对照目录学
前面说过了,PMI在形成这本书的过程中,再次秀了一把擅长框架构建的特长。应当承认,目录是这本书结构的直接反映,也是全书的亮点之一。熟悉目录,恰是熟悉这本书的捷径。怎么对照目录学?
我建议,一是反复看,进而能按照目录提示的顺序,把一次商业分析过程像故事一样讲出来,达到熟悉商业分析过程的目的。
二是研究目录,最起码要抄写目录,熟悉各领域知识点的内容、位置、逻辑关系。需要提醒的是,中文版目录只写到了3级标题,而英文版写到了4级标题,更加有助于对书本的深度理解。复习的时候,也可以目录为索引,引导式学习,尝试把知识点在头脑中串一遍。
2、对照PMBOK学
PBA是对PMBOK部分内容的拓展延伸以及深化细化,和PMBOK有诸多知识点上的衔接联系。因此,学完PMBOK后紧接着学它,趁热打铁,效果更好。
首先,PBA在主体上和PMBOK是一脉相承的,比如对问题的解构、文字风格等。不要认为是两门课、两类考试而刻意区分甚至反着理解,要有这种继承性意识。
其次,PMBOK按过程组和知识领域来讲47个管理过程,设计了ITTO结构,具有明显的条块化,有规律可循,以至于PMI的《工作分解结构实施标准》《项目风险管理实践标准》分册也延续了这种风格。在这一点上,PBA略有不同,读起来感觉更像本故事书。前面提到了,这可能是作者的一次突破尝试,也需要我们学习时有意识地把融合在一起的知识格式化,形成大框架的同时也形成知识网格。此外,PBA中有很多项目生命周期相关内容,PMBOK中传说的迭代型、适应型在PBA中大量出现,而且是重要内容,无论是对考试还是实操。
第三,这本书详述了PMBOK中许多点到为止的知识点,解答了PMP初学者的许多疑问。因此,建议PBA中出现眼熟的知识点时,再翻翻PMBOK,比照着学,有助于对该领域知识的全面深入理解。特别要注意回顾PMBOK启动过程组、5.2收集需求和变更相关内容、几种会议的适用场合等部分内容。
3、对照英文版教材学
中文版PBA翻译得相当??你懂的。当中文读不通时,翻译导致的理解不畅是大概率事件,因此,要勤快点,翻开英文书看。所幸,已有第五空间热心学友辛勤栽树,精心对照,将主要的翻译差错点都做了记录,我们后人大可舒心乘凉了。总之,英文书要利用起来,建议将中文目录中的关键词都标注上英文。这样,不论书本或考试中将validate或verify翻译成什么鬼,你都能分清楚哪个是5.5、哪个是8.3。
再说三个“补充”~
1、补充常用工具知识,会议、看板、矩阵,等等
无论是项目管理还是商业分析,都是行之有效的工具,也是考试中绕不开、剪不断、理还乱的内容。建议在学习PBA时,索性沉下心来,查书也好、搜索也罢,逐个击破之,确实弄懂弄通这部分内容,让妈妈从此再也不担心我们的学习。
2、补充ACP和Scrum知识
借用PBA的一个标题“3.4.5确保团队完成项目生命周期培训”,团队成员尚且如此,作为BA更不可等闲。不要对适应性生命周期感到陌生。如果自己仅熟悉瀑布型,恐怕要补充相应内容了。要和瀑布驱动型项目对照区别,注意工作原则、几个基准、签署形式等内容。
3、补充软件模型知识
多说无用,就一句话:虽然考题不多,但如果不熟悉软件模型知识,整个“4.10模型和优化需求”部分内容(共41页),你将读得很痛苦。
其他建议:最好能结合实践案例来学这本书,这样更有实操感,特别是能对照公司的商业论证报告、商业分析计划、启发笔记、分析模型、商业分析工作计划等边琢磨边看书,那最好不过了。
不得不提的是考试。目前在大陆只进行了三次,所以说它是成熟的考试还为时尚早。题目在修正迭代中,难免会有让应试者有不解甚至不爽之处(据说第一次考试题目的中文翻译简直让人欲哭无泪,深度怀疑是体育老师翻译的)。
我参加的是第三期考试,感觉好像没有无厘头的难题怪题,题目侧重于考查需求在其生命周期中各种情境下如何处理,反复出现的是“需求的跟踪和变更”,情景题居多,虽然套路还是排除两个明显干扰项后作二选一,但难度要高于PMP。说到底,还是看你对其中核心知识点、基本概念、重要工具的理解程度如何,以及作为BA的Sense。除此以外的题目,靠的就是一种感觉了吧。
⑹ 市政工程里的PBA法是指柱洞法吗
PBA法施工??
最佳答案
一、PBA工法概述
“PBA”工法的物理意义是:P-桩(pile)、B-梁(beam)、A-拱(arc),即由边桩、中桩(柱)、顶底梁、顶拱共同构成初期受力体系,承受施工过程的荷载;其主要思想是将盖挖及分步暗挖法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在顶盖的保护下可以逐层向下开挖土体,施作二次衬砌,可采用顺作和逆作两种方法施工,最终形成由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组合而成的永久承载体系。
PBA工法也是浅埋暗法方法的一种,用于地铁暗挖车站,当地质条件差、断面特大时,一般设计成多跨结构,跨与跨之间、有梁、柱连接。比如常见的三跨两柱的大型地铁站;常采用洞桩法施工。
桩柱法就是先开挖导洞,在洞内制作挖孔桩或钻孔桩,梁柱完成后,再施作顶部结构,然后在其保护下施工,实际上就是将盖挖法施工的挖孔桩梁柱等转入地下进行,因此也称做地下式盖挖法。
该工法施工工序较多,且地下工作环境较差,但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较易控制;多在无水、地层相对较好、周边环境复杂的时候应用。
⑺ 【急】求解高三高考数学题 条件:AB=100m ∠PAB=75 ∠QAB=45∠PBA=60∠QBA=90 求PQ和AP
因为角PAB=75°,角PBA=60°,即角APB=45°
AP /sinQBA=AB/sinAPB,由AB=100m 计算得AP=200倍根号6
同理可得PB=(余弦定理,PB^2=PA^2+AB^2-2PA*ABcosPAB)
因为角QAB=45°,角QBA=90°,所以角AQB=45° 即三角形Q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角PBQ=90°-60°=30°
所以QB=AB=100m 再利用余弦定理,PQ^2=PB^2+QB^2-2PB*QBcosPBQ可得PQ=
应该是这么个思路 因为涉及根号 所以没计算结果了
祝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