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排名 » 专业摄影知识

专业摄影知识

发布时间: 2020-11-18 01:48:06

『壹』 摄影需要具备哪些知识

一个专业的摄影师首先要有美学的基础,对构图和色彩能够熟练掌握。对于摄版影权艺术来说,构图和色彩是最根本的基础,如果想要摄影作品在众多的同类中脱颖而出,对构图和色彩的选择和把控是最关键的。

其次一个专业的摄影师要对摄影技术发展的历史非常熟悉。要明白摄影对于人们生产劳动和艺术生活的意义,明白什么样的摄影作品才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什么样的摄影作品才能抓住人们的眼睛,什么样的摄影作品才是有深意耐人寻味的。

然后才是对摄影器材的熟练掌握。要熟悉常用的摄影器材,特别是对自己手上使用的相机要非常熟练。只有知道怎样使用相机的光圈快门组合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曝光效果,知道怎样指导被拍人物摆出符合美学要求的自然的动作姿势,知道怎样布光、置景,并且能合理使用景深和景别,这样才能得到理想的光影效果。

最后,作为一个专业的摄影师,一定要有职业操守。懂得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并且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一来是对被拍摄人的尊重,二来也是对自己摄影作品的保护。此外,如果能够做好摄影作品的分类整理和存档,那么会慢慢积累起丰富的历史纪录素材,这对于今后分析研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的审美变化,以及时尚流行趋势是非常有用的。

『贰』 基本相机摄影知识

好相机摄影知识的话,就是如果你是拥有单反或者是摄像机的话,如果你还不够专业去调他的嗯个档次跟曝光的话,其实你可以直接去嗯,找他的m档或者p档,这样子的话,就能直接拍照了

『叁』 手机专业摄影的基本知识

现在的智能手机主要有两大操作系统:IOS和安卓,它们的专业模式所在的位置是不同的。

先看安卓手机。

安卓手机可以轻松地在相机的拍摄模式中找到“专业模式”。

如果找不到,也可以在到设置里打开。

注意:目前几乎所有的主流安卓手机都是有专业模式的。如果你的实在找不到, 呃,可能你的手机实在太老了,要不考虑换一台?

好了,找到专业模式后,基本上可以看到以下参数(下图是安卓手机(vivo)专业模式):

如果你用的是苹果,骚瑞,没有专业模式……

怎么办呢?

装个有专业模式的摄影APP呗!(不过要付费)

小摄在这里推荐一款苹果专业摄影APP,就是Procam 7(下图),用上它,各项拍摄参数可以轻松调整了。

好的,专业模式找到了,是不是一脸懵?

是也不要紧,简单学学就可以。

马上给你说道说道:

手机摄影基础教程:专业模式的各种参数及使用

以华为手机专业模式为例。

看上图,在专业模式中你可以看到很多可以调节的参数,从左到右依次是:测光模式、感光度(ISO)、快门速度(S)、曝光补偿(EV)、对焦模式(AF)、白平衡(AWB)。

小摄提示:大部分手机的光圈都是固定的,所以光圈这个参数是调整不了的

参数这么多有什么鬼用?

呃,无非就是调整画面色彩和曝光、对焦等,我们可以依据它们的功能分别的理解。

简单讲讲:

——白平衡

其实调整画面色彩的参数只有一个,那就是白平衡(通常手机默认是自动白平衡,即AWB)。

此外,还有阴天、白天、日光等各种不同的白平衡模式,切换它们能改变画面的色彩。

小摄TIPS:白平衡的唯一作用就是调整画面色彩,用得最多的是自动白平衡(AWB)模式。

就记住,白平衡的唯一作用:调整画面的色彩,用得最多的是自动白平衡(AWB)模式。

——对焦模式

AF是自动对焦;
MF是手动对焦;
AF-S 单次自动对焦(是用于拍摄静止物体用的,点触屏幕对焦后要快速按下快门拍摄)。
AF-C连续自动对焦(是用于拍摄移动物体的,用此模式时,手机会自动跟踪移动物体对焦)。

接下来再看看调整画面曝光的参数:

曝光补偿(EV),感光度(ISO)、快门速度(S)。

——曝光补偿(EV):主要作用是提升或降低整体画面的曝光(亮度);

——感光度(ISO):主要影响镜头中的感光元件对光线的敏感/吸收。

小摄提示:感光度越高,画面曝光越高,感光度越低,画面曝光越偏暗;

——快门速度(S)快门速度:影响画面的进光量,快门速度越慢,镜头的进光量越多,画面曝光就越亮;反之画面曝光就越暗。

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判断快门速度的快和慢呢?

举个栗子吧!1/100秒的快门速度比1/10秒快,1秒的快门速度比1/10秒慢,这下懂了吧?

对了,还有一个测光模式。

其实测光模式一般是不需要调整的,因为它对画面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不同的测光模式得到的画面曝光差别不大,调整意义不大,一般情况下,我们用手机默认的测光模式即可。

怎么样,今天学到了吗?

『肆』 摄影需具备哪些专业知识

一次成功的摄影,需要摄影师对于摄影技巧的运用灵活自如,才能够有一张好的照片。

摄影专业技巧包括:对相机快门、曝光、ISO以及闪光灯的设置,如何成功的构图,如何进行色彩搭配,如何选择合适的光线……

如果想要拍摄好的照片,就需要掌握最专业的摄影知识。这需要摄影师不断地学习以及练习。

『伍』 作为摄影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知识!

如果想好好学习摄影技术的话,
1、刚起步,最好还是买本最基础最全面地摄影书籍来系统的学习下,个人推荐《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下册) 》 ,前期必须要把基础知识打牢。
2、有一定基础知识后,平时多拍片实践,多和摄友交流 。
3、平时多看看关于色彩学、美学等美术方面的书籍,,对摄影提高很有好处。
4、找机会多看看大师的作品,并学会从专业的角度去 欣赏与评论,也可以进行模仿,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5、前期基础知识大概一年左右,就能自学的差不多了,,,,后面就是自己强迫自己深入的进行专题摄影(风光、人像、影楼、静物、建筑、人文、新闻 ……)训练 ,,,并决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其实,现在的摄影已经没那么高深了,很大程度受到自身审美观、美学修养、社会阅历的影响

『陆』 关于摄影的知识

1、像素、分辨率与图像画幅的关系。
【图片总像素】=【图像画幅】 * 【图像分辨率】
分辨率是图片的一个属性,表示图片单位面积内像素点的个数。分辨率体现在两个地方:显示和打印。但我们也会听到【显示器分辨率】这个概念,它代表了显示器上单位面积上的像素点的个数。当图片的每个像素点对应在显示器的每个像素点上的时候,我们说图片被100%放大。
通常的软件在显示的时候,只根据图像总像素来决定显示大小,而不管分辨率。即像素相等的图片的显示面积一样大。但是任何图片在打印的时候,会严格遵守【图片总像素】=【图像画幅】 * 【图像分辨率】这个公式。总像素相等的图片,分辨率越大,打印出来的相片面积就小。
2、【相机像素】与【相机传感器画幅】的关系。
现在的消费级单反的传感器画幅通常有两种【全画幅】(36mm*24mm)、【半画幅】(23.6mm*15.6mm)。算下来全画幅的面积是半画幅的2.35倍。
【相机像素】指所拍摄的照片的最大【图片总像素】。“最大”代表了相机的能力,你想拍摄像素小一点的图片也可以设置的,想拍摄像素再大的就不行了。(文中其他地方出现的“相机像素”都代最大相机像素。)
3、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感光度
4、镜头语言——每个焦段的特征

『柒』 学习摄影应该学习哪些必需的基础知识

从光圈、快门、焦距、感光度学起,再学习端稳相机,这些都是基本功,然后就是构图,用什么都能练习构图,旁轴、单反、卡片机、甚至是手机,四根手指。
我最初看一些器材和各种题材摄影的书,后来看构图方面的书。现在你看看纽约摄影学院出的书吧,少看那些什么单反相机速成、圣经之类的,误人子弟,看看操作之外的书,比如摄影思想。
看一些摄影,绘画作品,增加自己的鉴赏力。
拍照时千万不要用自动档,全手动是极有乐趣的,没照好不要怪相机,想想自己哪做的不对,哪些方面还要改进,多听听摄影思想方面的忠告,多谈技术与想法,多想想按快门之前的事;少依赖后期,少谈论照相机,少买卖照相机。

实践是最重要的,我自己总结的步骤,下面每一步都是练好了再练下一步。
第一步:拍摄相片内所有景物都清晰的照片。
第二步:拍摄相片内主体清晰其他模糊的照片。
第三步:以高速快门拍摄。
第四步:以低速快门拍摄。
第五步:拍摄低速运动的物体。
第六步:拍摄高速运动的物体。
第七步:夜间拍摄。
第八步:拍摄低调照片。
第九步:拍摄高调照片。
第十步:追随拍摄。
第十一步:摆拍,用自然光。
第十二步:摆拍,自己部光。
第十三步:抓拍,表现大场面。
第十四步:抓拍,表现人物表情。
第十五步:想方设法把自己拍进照片,而照片中不出现相机。
第十六步:自己创新。
第十五步以前禁止用闪光灯。
你会觉得以上越来越难,但通过了,自己的水平就涨一块。

『捌』 摄影基础知识的介绍

瞬间曝光留下下千姿百态,方寸之间容纳千言万语。用自己手中的照相机留住一个个美好的瞬间,留下一个个难忘的回忆,是很多校友的美好心愿.
为此,一些朋友已经品尝过很多失败和成功的甘苦.但是对更多的朋友来说,摄影似乎还是非常神秘的,可望却不可及。

一幅成功的摄影作品需要将摄影技术和艺术完美结合起来。摄影师应该是个"杂家"。
在这块版面上,将向朋友们介绍有关摄影的一些知识。若朋友们在摄影中遇到问题,可来信告之,我们会有针对性地予以解答。

照片上的影像是怎样产生的?
凡是拍过照片的朋友都知道,一幅完美照片的诞生,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工艺过程。
影像的形成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1. 拍摄曝光
首先,摄影人员必须通过相机的镜头将如诗如画的风景、多姿多彩的景物记录在相机内装的胶片上。这一步就是通常所说的拍摄曝光,是摄影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这时的胶片上存在着肉眼看不见的影像被称为"潜影",顾名思义就是"潜在的影像"。

2.负片的冲洗
拍摄完的胶片必须要经过冲洗加工才能将潜在的影像变成可见影像。冲洗胶片的工作可由专业冲扩店完成,也可自己来完成。如果使用的是彩色负片,在经过显影、漂白、定影等工序后,可以看到,胶片上留有一个和原景物明暗相反,色彩互补的影像,通常,我们把这个影像叫做"负像"。带有负像的胶片被称作"底片"。

在这里提醒朋友们注意:
胶卷是一种不同于画家、作家所用各种纸张的特殊记录材料。在没有经过冲洗加工之前,这种材料是不能在亮室打开的,这时打开也看不到任何影像。而且,如果此时打开暗盒,会使你的前期拍摄结果毁于一旦!

别小看小小的底片,只有它的质量好,照片上的影像才可能好。冲洗好的底片,一定要保持它的清洁,防止沾上脏物和被划伤。因此,湿底片在干燥时,要凉在清洁的环境中,不能让尘埃粘到胶片上,更不能随便用手或抹布等去捋底片,这样容易在胶片上留下指纹或造成划伤,冲洗好的底片不要裸露在外,应装在专用的底片袋中保存,以免沾上灰尘。因为一旦底片上有划痕,会在照片上留下为深色条道,底片上有脏物,会在照片上留下相应的白色影像。
3.印片或放大
看到负像不是摄影的最终目的,要想看到和原景物明暗及色彩一致的影像,还需要通过扩印机的镜头,将小小底片上的负像放大到所要的尺寸,曝光印放在彩色相纸上。放大时,可以对画面进行裁剪,可以对色彩进行校正,可以多张复制,还可以复制成不同的尺寸。印片后,照相纸上留下的也是肉眼看不见的"潜影"。

4. 相纸的冲洗
相纸的冲洗和负片的冲洗方法基本相似,但不完全一样。冲洗之后, 相纸上会出现和原景物明暗一致、色彩相近的彩色影像。
摄影过程涉及到许多具体的技术问题。如拍摄条件的把握、显影条件的控制等等,每个环节都不能忽视,因为它们都会影响画面的质量。

相机的使用和维护

相机是高精度的设备,经久耐用、可靠。如果你操作正确并适当保养,相机会很好地为你服务。但是,如果你不好好对待它,它常常会使你处于很尴尬的境地。因此,在使用相机时,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你的照相机。
以下注意事项希望朋友们予以重视:
1.不要尝试用手打开全自动相机的镜头盖。只有在开关处于开启状态时,镜头盖会自动打开,开关关闭时,镜头盖会自动关闭。
2.如果相机有日期显示模式,在电池没电之前不要取出电池,因为日期功能需要电池供电以保持连续。
3.全自动相机应使用带有DX码的胶片,购买胶片,要确保暗盒上带有DX码标记。如果装入了无DX码的胶片,感光度将自动设置在某一个数值上,而不管胶片的真实感光度是多少,因而可能引起曝光不正确。
4.使用和携带相机时,要十分小心,不要摔、砸相机,避免强烈震动、冲击或挤压。当在摩托车、汽车、船、飞机等上携带相机时,应使用厚垫子保护它。使用三脚架时,一定要立稳,特别要防止三脚架被踢翻或被大风刮倒。
5.避免将相机放在装有卫生球的衣柜内,或含有能严重损害相机的化学药品的实验室中。应存放在凉爽、干燥通风良好处。绝不能用诸如涂料稀释剂、酒精或苯清洗相机。
6.如果将相机从低温的户外拿到温暖的室内,水气会在相机内外冷凝成水滴。在带相机进入温暖的室内时,应将相机装在盒子或塑料袋中,使相机的温度逐渐变化。在温差降低后,再打开袋子。
7.一般相机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是40℃—— -10℃,要注意避免相机长时间置于高温、高湿环境中,如夏日的汽车中。
8.渗透到相机中的污物、泥土、灰尘、潮气、有害气体或盐水会损坏相机,使它不运行。在海滨要防止相机与含盐的潮湿空气接触,要防止相机溅上任何液体和雨水。当相机遭雨淋、或接触湿气,应将水擦掉,凉干。
9.更换电池时,应同时更换掉所有旧电池,不能混用不同品牌、不同类型、不同商标的电池,或新旧电池混用。请勿破坏电池、或给电池充电,也不要将电池放在火上烤,因为这样会引起电池漏电、自热、爆炸等。电池应按指示的正负极装好。
10.绝不要尝试拆卸相机。
由于镜头质量对于成像质量的好坏影响很大,但同时它也是最娇嫩的部件之一。所以它的使用和保护就更为重要。
首先,要保持镜头的清洁。

当你把相机挂在脖子上的时候,镜头一定要加镜头盖或透明的UV镜,借以保护镜头不被尘土、油污或其他碎屑所沾污,也不至于不小心把指纹留在镜头上。不要把镜头不加盖就和其他物品堆放在一起,不要随意用手触摸镜头,或让质地较硬的物品接触到镜头,更不要养成随手乱放的习惯。因为镜头脏了,会使影像质量下降,比如,用满是灰尘的镜头拍摄的影像会显得反差低,模糊不清。如果镜头上有指纹的话,会在在印好的照片上忠实地反映出来。在你的摄影包里,应该备有镜头刷、气吹子(也称洗耳球)、镜头纸等等,如果发现镜头脏了,用专用镜头刷可以除去尘土等干性物质,而油污、指纹则需要用专用清洗剂和专用软布擦拭。千万不要用坚硬的东西去刮,那样不仅清洁不了镜头,反而会给镜头造成更大的损伤——划道。轻者要送去维修,重者就要报废。

另外要注意的是,镜头一般是用玻璃制作的,每个镜头组中的镜片的轴心、镜片与镜片之间的位置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排列的,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止镜头受到强烈的震动、磕碰,以免镜头玻璃的破裂或移位,从而影响成像质量。当你把相机架在三脚架上时,这种问题极易发生,要多加小心呦。

照相机的类型及挑选

在摄影器材市场上,有许多款式的照相机和附件可供选购。而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相机属于贵重物品。也许,最初为选购相机奔忙是令人兴奋的,但也是使人畏惧的,尤其是在作出的选择被证实为是一个非常浪费的错误选择之后。因此,奉劝朋友们购买相机时,应根据实际需要和经济情况来决定机型,不要盲目购置附有很多"多余功能"的高档相机。
尽管一部分厂商曾经试图生产单一的、可以满足所有摄影需要的照相机,但结果是令人遗憾的,没有一款照相机能作为理想的精品来满足所有的摄影需求。因此,要么你要根据已经选择的照相机所能承担的工作,来限定你从事的摄影工作,要么,你要购买几个不同类型的照相机,用来满足你可能会遇到的所有的需要。
照相机的类型很多。按照画幅的大小,相机可以分为大型相机(如照相馆用的座机,可用于拍摄散页片)、中型相机(如120相机,用于拍摄6cm′6cm、6cm′9cm等的画幅)和小型相机(如135相机,用于拍摄24mm′36mm大小的画幅)。按取景方式可分为同轴取景(单镜头取景)和旁轴取景(取景器位于镜头的上方或斜上方)两大类。按曝光自动化程度分类,可分为手动、半自动和全自动(人称"傻瓜")相机。
目前,家用相机以135型相机为主流机型。从使用经验来看,135型相机由于体积小,携带轻便,取景调焦方便,使用的彩色卷片冲洗扩印都比较方便,且相机的品牌很多,中、高、低档次的都有。可依自己的需要购置。

如果仅仅用于拍摄纪念照或为旅游而随身携带,可购置旁轴取景的135相机。这类相机有全自动、半自动和手动几种,一般带有闪光灯,可在较暗的环境下使用。这种相机操作相对比较简单。如果要用于艺术创作,还是要购买中档以上的单镜头反光相机,但不能是"傻瓜"型的。应该有手动调节装置,以便根据创作的需要人为地控制曝光量、景深等。有条件的话,还可配上用得着的不同焦距的镜头。
在众多的品牌中要作出具体选择时,建议大家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该款相机具有哪些功能,这些功能是否正是你所需要的?主要关注的技术问题有:取景方式、调焦机构的工作方式、镜头的焦距测光与曝光模式、卷片模式及闪光模式等。
2. 使用是否方便?
3. 是否有相应的系列配件?如有无能和机身相配的不同焦距的镜头,接口合适的滤光镜,以便在需要时添置。
4. 价格的否合理。
在确定购买某一款机型后,要仔细挑选:
1. 外观检查:不论是金属外壳还是塑料外壳以及皮革都应是平整的,无划痕、无变形、无磨损痕迹。镜头和机身的连接应是牢固且紧密的。后盖和机身也应该是严丝合缝的。没有反复拆卸的痕迹。

2.镜头检查。镜头的质量直接影响成像质量,挑选时要格外留意。如果镜头是可以拆卸的,可以拆下来,如果是固定的镜头,可以将快门速度设在B门档,打开后盖,将镜头对准亮处,用透射光查看镜头上是否有霉点、较大的气泡、裂纹、划道等。还要用反射光从侧面检查镀膜有无伤痕。相机的光圈叶片应该是收放自如的,不能有锈迹,油渍。调整光圈时手感应该是平滑的,不能太涩。
3.检查调焦装置:调焦时,调焦环应该让人感觉有一点儿阻力,但不发涩,而且是均匀的。取景器中的影像应是清晰明亮的。如果是自动曝光相机,应使远近不同的景物分别处于取景器中心,试试自动调焦系统是否反应灵敏。手动调焦系统,应将调焦环上无限远的刻度线对准基线,在旁轴取景器中观察,无限远处的影像应该在取景器中心完全重合,在单镜头反光相机取景器中的裂像应该是对齐的。对近距离的物体进行调焦时,可用皮尺测量景物与相机的距离,检查调焦环上的刻度是否准确。
4.检查曝光装置:打开后盖,对不同亮度的景物拍摄曝光,如果是全自动相机或自动曝光相机,应试试自动光圈和自动快门的反应,手动曝光的相机要检查一下景物亮度不同时,测光表的显示数据是否有变化,用不同的快门速度曝光时,听一听快门开启的时间是否有区别,。
5.带有闪光灯的相机,要检查闪光灯,在确认电池完好的前提下,将闪光灯开关置于"ON"处,待充电指示灯亮起时,按下快门,闪光灯应该闪亮,连续试几次,并且注意闪光灯的充电时间间隔,不应太长。
6. 检查输片结构等机械装置:自动卷片的相机,在装好胶片后,拍摄曝光后,应能自动卷片。手动输片相机,在输片时,应感到有一定的拉力。计数器工作应正常,开盖时,应自动回零。
7.显示屏检查:对于全自动相机,要装上电池,看看屏幕上是否有显示,按照说明书操作一遍,检查一下显示的符号与操作的结果是不是相符。
最后提醒朋友们,以上的挑选方法应得到销售人员的许可,不能卤莽行事,以免招来麻烦。

养成持握照相机的好习惯

首先,在拍摄取景时,不论要拍摄的画面是横向的、还是纵向的,都必须要使取景器边框的底边和地平线平行,否则,拍摄出来的房子、树木、人就像要倒的样子似的。

正常建筑(图),东倒西歪的亭子(图)

另外,使用相机拍摄时,要用双手把握相机,以横握相机为例,一般是用左手心托住相机,左手大拇指和食指调焦,用右手食指按压快门。尽量使相机处于静止状态,按压快门时,要屏住呼吸,动作要轻。若用力过猛,相机可能受到振动,胶片上记录下来的影像就可能模糊。可将肘部夹紧身体,或将相机放在坚固稳定的物体上,如三脚架上,膝盖上,也可以靠在柱子、墙壁上,尤其在使用快门速度比较低时,最好找一个支撑点,否则,很难得到清晰的结果。
使用三脚架时,千万不可大意的是,便携式三脚架上放置了相机之后,常常头重脚轻,遇有刮风时,有翻倒的可能;人走过时,有可能被绊。因此,应做到人不离相机。从三脚架附近经过的车辆等有比较大的震动时,也会使影像不清晰,这一点要予以注意。
再有,不要用手握住变焦头,因为变焦时镜头要前后移动!
手指和头发以及相机背带等物不要触及镜头、自动调焦窗口、传感器窗口、闪光灯等,也不能挡在这些部件前面,因为这样会使照片的某一部分因被遮挡,而无法记录影像,也会弄脏镜头,从而影响照片上影像的清晰度。

相机镜头被遮挡--照片示意图

关注摄影过程中人眼的适应能力

瞬间曝光留下千姿百态,方寸之间容纳千言万语。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用自己手中的照相机留住一个个美好的瞬间.但是,也许有的朋友注意到了,有些场合,我们看起来感觉光线很明亮,可拍摄下来的影像却相当暗;有的景物,在人眼看来色彩鲜艳夺目,拍摄到画面上却面目全非。这是为什么呢?
大凡拍过照片的人都知道,如诗如画的风景、多姿多彩的动体是经过相机镜头后记录在感光胶片上的,这纯粹是一个物理化学过程。而我们的视觉感受却不那么简单,既有人眼的生理功能在起作用,也有记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对景物的感觉就不及胶片那么"客观"。人的视觉所具有的这种特点被称之为"视觉适应"。 往往由于人们对这种"视觉适应"的"熟视无睹",致使在某些情况下引起摄影的失误。
"视觉适应"表现在很多方面。
首先,表现为"亮度全面适应"。例如,人从室外走入室内,常常感到室内和室外景物一样亮。但是,如果用与室外拍摄相同的光圈和曝光时间来对室内景物进行拍摄,却会发现,室内的照片因曝光不够而显污暗。这是因为,当人进入室内时,室内的低照度会引起人眼瞳孔的扩张,灵敏度提高,使进入人眼的光量成倍增加,多时可达十几倍,因而意识不到光照的变化。这就是人眼?亮度全面适应"。而胶片却不具备这样的调节功能。因此,从摄影的角度来看,由于人眼的调节幅度很大,往往不能正确估计光照的实际强度,这是对摄影不利的。解决的办法是,在 按下快门之前,要用测光表测光,对相机的光圈和速度做出必要的调整,以补偿胶片所不具有的"亮度适应"。
相应地,对于色彩的感受,也存在"色觉全面适应"的现象。表现在对于不同照明条件,如日光和灯光、晴天和阴天、早上和黄昏,虽然光源的光谱成分发生了变化,但是由于人眼视网膜上感光细胞的灵敏度所具有的自我调节功能,使人眼看不出物体色彩的有多大变化。加之人对物体在白光下的颜色是有记忆的,因此,当光源有所改变时,心理作用致使人们对物体色的变化不易察觉。这时,千万要记住的是,胶片可没有这样的适应能力,因此,要根据光源的不同,选择不同种类的胶片,或使用相应的滤光镜。否则。会出现不同的偏色。
视觉适应的另一表现为"局部亮度适应"。例如,视野中有一个相当亮的物体,对它长时间的凝视后,由于视网膜上这一局部的感光细胞疲劳,灵敏度下降,在将目光移到另一个浅色反光表面时,就会给我们留下一个该物体的暗的"后像"。反之,注视一个黑色物体后,将目光移到另一个浅色反光表面时,就会给我们留下一个该物体的白?后像"。随着灵敏度的再次调整,后像会渐渐消失。若长时间凝视的是一个彩色物体,则在目光转移到另一个平面时,就会产生一个和该物体色彩相反的"后像",如凝视的是一个红色的物体,它留下的后像的颜色近乎青色,这种现象称为"色觉局部适应",也称"色后像"。
认识这种适应的实际意义在于,如果长时间凝视一幅画面,再观察下一幅画面时,前一幅画面的"后像"会叠加在后一幅画面上,对其亮度和色彩产生影响。这一点,可谓有利有弊。在第二幅画面出现之前,在前一幅画面中展现与其互补的色彩,会令第二幅画面的色彩显得更鲜艳。而在为照片校色时,则要尽量避免长时间注视一幅画面,防止因视觉疲劳造成灵敏度下降,对色彩判断失误。

第三种视觉适应称作"旁侧适应"。 在彩色摄影中,视觉的"旁侧适应"也是应该引起重视的。在画面中,如果相邻的面积为不同的亮度或颜色,人眼视网膜上不同部位感光细胞的灵敏度调节,会使视觉发生变化。其规律是,亮的物体在暗背景上显得更亮,暗的物体在亮背景上显得更暗(参见图1);前景物体的色彩会向着背景的补色方向变化。参见图2、3、4。图1表现的是正常的人脸肤色,图2是在红背景下人脸的肤色,很明显,肤色偏向红色的补色--青色;而图3中,蓝背景下,人脸的色彩偏向蓝色的补色--黄色。因此,在拍摄人像时,一定要有意识地注意背景色对人脸肤色的影响。

图2
图3
图4
←图1

http://www.szxy.org/art/photo/disc/zhangming/fr.htm

『玖』 请问,学习摄影摄像!需要掌握那些基础知识

从光圈、快门、焦距、感光度学起,再学习端稳相机,这些都是基本功,然后就是构图,用什么都能练习构图,旁轴、单反、卡片机、甚至是手机,四根手指。
我最初看一些器材和各种题材摄影的书,后来看构图方面的书。现在你看看纽约摄影学院出的书吧,少看那些什么单反相机速成、圣经之类的,误人子弟,看看操作之外的书,比如摄影思想。
看一些摄影,绘画作品,增加自己的鉴赏力。
拍照时千万不要用自动档,全手动是极有乐趣的,没照好不要怪相机,想想自己哪做的不对,哪些方面还要改进,多听听摄影思想方面的忠告,多谈技术与想法,多想想按快门之前的事;少依赖后期,少谈论照相机,少买卖照相机。

实践是最重要的,我自己总结的步骤,下面每一步都是练好了再练下一步。
第一步:拍摄相片内所有景物都清晰的照片。
第二步:拍摄相片内主体清晰其他模糊的照片。
第三步:以高速快门拍摄。
第四步:以低速快门拍摄。
第五步:拍摄低速运动的物体。
第六步:拍摄高速运动的物体。
第七步:夜间拍摄。
第八步:拍摄低调照片。
第九步:拍摄高调照片。
第十步:追随拍摄。
第十一步:摆拍,用自然光。
第十二步:摆拍,自己部光。
第十三步:抓拍,表现大场面。
第十四步:抓拍,表现人物表情。
第十五步:想方设法把自己拍进照片,而照片中不出现相机。
第十六步:自己创新。
第十五步以前禁止用闪光灯。
希望对你有帮助。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