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工业工程专业
A. 北京大学工学院工业工程与管理系的研究领域
精益生产与管理
运筹与仿真优化
质量控制与可靠性分析
药物信息与工程
物流管理与工程交通管理工程
创新理论与管理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风险分析与项目管理
B. 工业工程杂志是2014年北大核心吗
核心期刊一般包括“北大核心期刊”(即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现在是内2011版,以前四年评一次,现在三容年评一次)和“南大核心期刊”(即CSSCI,俗称C刊,比北大核心影响力还要大,期刊质量更好);一级期刊是指国家级期刊,如各级国家部门主办的期刊(这个很难界定,网上可以查询到一个权威国家级期刊的列表);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A类和B类期刊一般很少用,A类一般指核心和国家级期刊,B类一般指省级期刊、本科学报等。纯属个人理解。
按照学校科研处的排名,应该是SCI(EI,ISTP)、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南大CSSCI、北大中文核心、国家一级期刊(以上是A类),B类。
C. 北大的工学院和清华的工业工程总体比起来,去哪好
北大的工学全国二十名开外,和清华比真是侮辱清华。
D. 北京大学工学院工业工程与管理系的机构介绍
当前我国的工业现代化进程给工业工程与管理学科的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北版京大学工权学院工业工程与管理系成立于2005年,致力于将工程与管理科学领域的前沿理论研究与我国工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北京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优势,注重加强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不同领域的学术交融。以复杂系统、运筹学和Multi-Agent理论为基础,开展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的建模和分析、生产过程的调度、优化与控制、供应链与物流管理、药物信息与工程、数据挖掘与智能决策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广泛开展与国内外相关科学领域的著名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积极开展企业合作与培训,承担国家重大攻关项目。在工业工程与管理领域为国家培养深入理解工程和管理科学理念及其相应解决方案的高级研究人才、高层企业管理人才和政府管理人才,争取在工业工程与管理的教学、科研和实践等方面确立国际领先地位。
工业工程与管理系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特聘研究员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1人。
E. 大学里系和学院有什么区别
学院是学校的组成部分,在国内通常情况是院比系高一级,每个院下面回分设不同的系答,系也叫专业。比如经管院里就有经济系、会计系等等。
每个专业根据不同的人数又分为不同班。系没有大小之分,只是人多人少而已。但也有独立的系。
拓展内容:
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一词指不具备大学地位的提供高等教育的学院,通常隶属于一所大学。大学学院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具体含义。
在英国,大学学院一般是一所大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美国,大学学院是大学的继续教育部门或基础教育部门。
在英国,大学学院泛指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的可以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构。任何教育机构都可以自称“大学学院”,但由于英国极为严格的高校管理政策,只有经过政府正式授权(皇家特许状)的机构才能自称“大学”。
虽然获得大学资格的大学学院即具备独立颁发学位的能力,但仍有一些大学学院选择借其他机构的名义(通常是一所更大的大学)颁发学位。在2005年9月,英国的许多大学学院都被授予了正式大学地位。英国的第一所私立大学学院是BPP University College。
网络-大学学院
F. 哪个学校工业工程专业比较强势啊(清华北大除外)
你考研还是?我知道的, 西安交大、上海交大、重庆大学、 天津大学、山东大学、北航、华中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第三梯队就比较多了,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虽然学校不怎么出名,但是工业工程专业还是比较强势,不列举了。应该性价比最高,考研如果有实力的话,可以试一下清华、天大、上交···,这几所学校
G. 清华学堂建立的历史背景
http://ke..com/view/1563.htm
历史沿革
史前史时期 1909年,农历六月初四,成立游美学务处,总办周自齐。 1911年,农历四月初一,清华学堂开学。 创建时期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当时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并开设国学研究院。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拥有文、法、理、工等院系,盛极一时。 发展时期 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十分重视研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以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以及李济等为代表的清华学者,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形成了著名的“清华学派”,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培养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大师,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谓光耀西山。 在自然科学方面,清华培养的人才同样是群星璀璨,他们中有竺可桢、高士其、姜立夫、段学复、张子高、杨石先、叶企荪、周培源、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梁思成、杨廷宝、钱伟长、吴仲华、周光召、林宗棠、熊庆来、华罗庚、茅以升、吴有训、钱学森、张光斗,以及杨振宁、李政道、林家翘等等。在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勋章”的23位功勋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截至2001年12月底,1537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近25%为清华大学校友。 在清华的天空中,有太多我们引以为豪的学术大师、兴业之士和治国之才。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清华校长梅贻琦任联大校务委员会主席,实际主持校务。在战火纷飞、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岁月里,师生休戚与共、艰苦办学,联大也以名师云集、水平高、学风好而蜚声海外,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 清华大学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在震撼全国的一二·九运动中,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中,一代代清华仁人志士在探求救国道路、传播先进思想、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中成为后世的楷模。 1952年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仿照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清华的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农学院、航空等院系被迫割离母校而划归北京大学等校,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科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这一做法现为多数校友及学术界、教育界强烈否定。 1952年11月蒋南翔出任清华大学校长,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办学道路,在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工程技术和尖端科技人才方面成绩卓著。 1978年以来,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中,清华逐步复建了理科、经济、管理、人文、社会科学等各学科,恢复了综合性大学的布局,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目前,清华大学设有建筑学院、土木水利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航天航空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地球科学学院(筹)、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美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等,以及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生物信息与系统生物学、医学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2]等院系。清华大学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工、文、法、医学、经济、管理、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清华大学校训 水清木华,钟灵毓秀,清华园散发着独特的精神魅力。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新时代的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编辑本段]历史年表
1909年 游美学务处在北京设立,清华园校舍开始兴建,招考第一批庚款直接留清华百年美生,录取梅贻琦等 1910年 招考第二批庚款直接留美生,录取胡适、竺可桢、赵元任等 1911年 招考第三批庚款直接留美生,录取姜立夫等,同年清华园校舍建成开学,定名清华学堂 1912年 更名为清华学校,周诒春等任校长 1925年 设立大学部和国学研究院,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李济等任导师 1928年 改建成国立清华大学,有文、法、理、工4个学院,16个系,罗家伦等任校长 1929年 留美预备部结束,国学研究院停办,大学部第一届本科生毕业 1930年 设立中国第一个综合性研究院,全面招收各科研究生 1931年 梅贻琦任校长 1932年 增设工学院(由土木、机械、电机三系组成)、法律学系和农业研究所 1933年 设心理、社会、地理三个研究所 1934年 在江西南昌设立航空研究所,在湖南长沙成立无线电研究所 1935年 因不满日军于冀东成立伪政权,由清华学生为主要领导的“一二·九”爱国运动爆发 1937年 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 长沙临时大学迁到昆明,更名西南联合大学,清华校长梅贻琦任联大主席 1946年 返回北京清华园复校,有文、法、理、工、农5个学院,26个系 1949年 梅贻琦校长出走美国,1955年在台湾新竹复校,创建新竹清华大学 以下是在北京的清华大学年表(新竹清华校史参看“国立清华大学”) 1952年 经院系调整,被迫调出文、法、理、农学院各系以及工学院航空、石油等系,仅保留原工学院建筑、土木、机械、电机四个系 1958年 增设工程物理、工程力学系,恢复化学工程系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失去正常教学及科研秩序 1977年 文革结束后,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恢复 1984年 建立中国国内第一个研究生院,建立经济管理学院,在已有理学科系基础上恢复理学院 1985年 建立中国国内第一个继续教育学院 1988年 在建筑系基础上建立建筑学院 1993年 在已有人文社会科学类的系所基础上成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1994年 在已有信息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1996年 在已有机械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机械工程学院 1999年 恢复建立法学院,建立应用技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更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00年 在已有土木水利类学科基础上建立土木水利学院,在公共管理系的基础上建立公共管理学院 2001年 建立医学院,工业工程专业从精密仪器系分离出来建立工业工程系 2002年 在传播系基础上建立新闻与传播学院 2004年 在工程力学系、宇航技术研究中心等基础上建立航天航空学院 2006年 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2008年 恢复心理学系,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 2009年 成立教育研究院,在生物科学技术系的基础上成立生命科学学院,成立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和全球变化研究院,并在此基础上筹划恢复地学系和地球科学学院,成立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复建清华国学研究院,在数理基础科学班(丘成桐任数学班首席教授)、姚期智计算机科学班、钱学森力学班等基础上实施“清华学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并筹划增加生命科学班(施一公任首席教授)、化学班等进入该计划
H. 北京大学工学院工业工程与管理系的博士后招聘
北京大学工学院工业工程与管理系成立于2005年,以复杂系统、运筹学和Multi-Agent理论为基础,开展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的建模和分析、生产过程的调度、优化与控制、供应链与物流管理、药物信息与工程、数据挖掘与智能决策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同时与国内外相关科学领域的著名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承担了国家重大攻关项目,也开展了企业合作与培训。现公开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若干名。欢迎具有以下条件并有志于奉献该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报名。 1、掌握较强的运筹学优化理论基础,具备制造过程仿真优化建模相关的研究经历优先;
2、具有精益生产管理的相关研究工作;
3、具有生产信息系统与计算机集成制造方面的实践和研究经验;
4、具有较好的软件编程基础与计算机应用能力;
5、熟悉运作管理研究和物流工程相关领域工作; 1、在工业工程、运筹学、系统工程、自动化管理、应用数学或其他相关学科中获得了博士学位;
2、热爱科学研究,求真务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学风,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开展科学研究系统开发的能力;
3、在国内外本领域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过论文,具有良好的英文写作和阅读能力。 1、享受北京大学所规定的博士后工资和生活待遇;
2、对于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可享受额外项目津贴;
3、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工作期限原则上为两年,也可根据科研工作需要适当延长。 申请者须通过电子邮件,提交以下材料:
1、个人简历;
2、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联系人:解老师
截止日期:2011年6月30日
I. 北京大学的工学院好还是重庆大学的工业工程好
虽然我不清楚工业工程哪所学校好,但毕竟就学校实力、学校名气而言,北京大学肯定是完胜重庆大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