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与茶文化专业申报
① 茶艺 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吗
职业定义:
在茶艺馆、茶室、宾馆等场所专职从事茶饮艺术服务的人员。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形体知觉能力,较敏锐的嗅觉、色觉和味觉,有一定的美学鉴赏能力。
行业现状:
目前茶业从业人员还没有与国际接轨的统一检测标准和鉴定人员,不少从业人员不专业,流动性较强,缺乏相应的文化知识,不会鉴别茶叶优劣,不懂茶艺技巧,高级茶艺人才的缺失日益成为制约产业发展壮大的瓶颈。
其实从1999年5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正式把茶艺师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01年3月《茶艺师国家标准》和《茶艺师》教程也已出现。6月18日,来自江西、浙江、天津等地的茶艺人员参加了在江西举行的首次茶艺师职业技能考试。
前景展望:
随着以茶会友的休闲生活方式深入人们的生活,茶艺师作为一种新兴职业正日渐走俏。茶艺业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东西,在很多大学中开设了茶学系,除此之外,北京中华茶艺协会将建设起培训中心,负责茶艺人才培训工作,填补了茶艺师人才的空白。与此同时,国内茶消费也日益增长。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日前透露,目前北京每人每年消费1公斤茶叶。据了解,目前北京有400多家茶馆,而北方城市像北京、天津、济南、沈阳等茶馆数量每年还在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茶艺业的持续发展的潜力巨大,而茶艺师作为一种新兴职业,仍有很大需求空间。
高级茶艺师 月薪3000元
首届高级茶艺师培训班已于日前在上海圆满结业,36名学员获得国内首批“高级茶艺师”称号,并在各自岗位上得到一致好评。随着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成功,“高级茶艺师”作为高品位文化形象代表,其市场缺口十分巨大。
刚刚出炉的36名高级茶艺师早早被各大企业相中,他们的平均月薪约3000元左右,有些涉外单位则更高。在首批学员中,女性约占92%、大专以上学历为78%、其中研究生2名,大部分都掌握一门以上外语;主要分布在湖心亭、紫藤园、叙友茶庄等著名茶楼及外资商贸企业、宾馆等行业内就业,也有在学校里当教师和自行开业的。
怡然自得的职业
茶艺师是茶文化的传播者、茶叶流通的“加速器”、温馨且富有品味的职业。1999年国家劳动部正式将“茶艺师”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1800种职业之一,并制订《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如今中高级茶艺人才可谓市场中的“抢手货”,各大茶叶公司、茶楼、涉外宾馆把拥有茶艺师资格者看作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专业培训的茶艺师往往能得到消费者信赖,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
一名合格的茶艺师应当能够按茶艺冲泡技艺要求,冲泡不同品类茶饮;组织茶艺表演;设计各种规格的茶宴、茶会等。其技术等级分初、中、高三级。工作适用范围主要在茶馆(坊)、茶艺馆、茶艺表演团体等。“从茶中感受平和、追求宁静,享受茶所带来的怡然自得,体会人生的真谛”,举手投足中的优雅,冲泡的准确到位、讲解的栩栩如生、茶席设计赏心悦目……茶艺师所展现的才华,使茶文化得到广泛传播。
茶艺师是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职业,培养一名高级茶艺师,不仅要靠国家支持和单位的大力培养,还需要自身的努力和刻苦钻研。如今茶艺师不仅仅是为客人冲泡好一杯茶那么简单,更需要丰富的茶文化知识、对美和艺术的鉴赏能力、对不同茶类的识别和冲泡技能,以及专业外语水平等,成为茶叶流通链中的重要一环、名副其实的“茶博士”。大力培养茶艺师特别是中高级茶艺师已是社会各界的共识。
中高级茶艺师的职业前景相当广阔,比如:在茶叶行业内从事各类茶楼、茶坊、茶叶店、茶艺馆的经营管理及高级技术指导;为沪上各家涉外星级宾馆、大型企业公关部输送学员,负责茶会策划、统筹、外事接待及公关策划等项目;在沪上多家茶文化传播公司从事对外文化合作交流,主要从事全市节庆活动的策划、筹备和设计工作。
赏心悦目的行业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如今已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非酒精饮料之一、21世纪的饮料大王,饮茶嗜好遍及全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上海地区茶叶消费量从10年前的人均每年200克增至现在的800克,而且茶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去年国内市场茶叶销售额超过50亿元,“茶产业”已成为引人瞩目的新兴行业。上海市的茶叶人均消费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品茗之风日益高涨。
据调查,沪上现有各种销售茶叶的专业店6000家,各类茶艺馆、茶楼、茶坊逾3000家,与茶文化相关的产品不断渗入家庭生活,构成一道亮丽的社会风景线。优雅文明、赏心悦目的“茶文化”已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在各种饮料文化中,中国茶文化产业正逐渐趋热,且形成独立的体系。逐年递增的上海茶叶消费市场,不仅带来对茶艺师的迫切追求,而且要让每一位中外客人都能感受到中国茶文化的深厚内涵。
但是目前不少从业人员不懂行,不了解茶文化,不会鉴别优劣,不懂得冲泡技巧,从而影响行业的服务质量,这与上海经济、文化的加速发展极不相称。本市3.4万茶市从业者中仅有138人经过培训、考核,获得初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可谓凤毛麟角。随着茶艺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从业资质。整个茶叶行业还需要更多优秀人才的加盟和开发。
引人注目的培训
为加快填补高级茶艺师人才的空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已开始构筑“茶艺人才高地”,并将高级茶艺人才培训纳入政府经费补贴范围,委托上海市茶叶学会于2002年底正式启动“高级茶艺人才培训工程”,力争在3年内,培养百余名符合上海城市发展需要、迎接“世博会”到来的高级茶艺紧缺人才。
上海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委托上海市茶叶学会举办各级茶艺师和初、中两级茶叶审评师培训,最终由上海市职业资格鉴定中心进行职业资格鉴定,考核合格者可获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初、中级茶艺师和审评师可接受日常报名,额满即开班,考试合格者可以连续晋级报名。
报名条件:身体健康、五官端正,裸视力5.0以上、无色盲、无人体异味、35岁以下,身高男1.75米、女1.65米左右,具有大专(或相当)以上学历,或者高中毕业,会一门外语,且具琴、棋、书、画、歌、舞之一项艺术基础。
培训教材:上海市茶叶学会编《上海初级茶艺师等级培训教材》,参考读物:浙江摄影出版社《中国茶文化丛书》、上海市中小学茶艺教研组编《茶艺教学研究资料》、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科学饮茶艺术品茗》。
培训补贴:凡具有上海市城镇居民户口、拥有《劳动手册》,经面试录取高级班的学员,均可享受政府全额培训补贴;凡具有《劳动手册》、参加初、中级班的学员,在培训考核合格后,均可享受政府的全额培训补贴。其他在职人员参加中级或以上的培训,在培训考核合格后,均可享受50%培训费补贴。
富有品味的鉴定
通过系列培训使学员保持形象自然、得体、高雅和正确运用国际礼仪;能熟练掌握不同茶类和茶品的冲泡、调制、品尝技艺,以及科学、合理配制调和茶的创新能力,能运用外语与外宾进行茶事交流,并且胜任初、中级茶艺教学和培训工作。
鉴定方式:知识部分采用笔试,技能部分以实际操作方式进行。考试成绩满分为100分,60分为及格。课程设置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部分,专业课程即茶文化基础知识,包括识茶、选茶、泡茶、茶宴和茶会的设计、茶馆经营管理等,还有艺术插花、专业外语、礼仪与形体、国际公关等新增课程。高级茶艺师鉴定采用项目考试的方式进行。
考核项目:茶席设计与展示,即编写设计方案、方案展示和主题茶品的冲泡方法。(1)识茶能力:由不同地域的不同茶品和相似茶品若干个组成一组考品,在额定时间里,通过看外形、品茶汤、闻香气,最后按考品编号写出若干个茶品的名称;(2)冲泡技艺:按不同茶品特性,科学合理地冲泡出一杯汤色好看、香气浓郁和品味美好的茶,并赋以优雅的冲泡手法;以及通过茶艺专业外语交流。
知识要求:精通茶馆经营服务,包括环境、服务质量等要求,掌握茶业营销知识,具有营销策划、组织能力和有关经营管理知识;熟悉茶业生产、流通、消费的全过程,对茶文化历史,以及其中某一方面有独到研究。并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技能要求:熟练运用茶文化知识组织设计各种规格的茶宴、茶会,能组织高规格的以茶待客活动;能识别假茶,掌握新茶、陈茶和不同季节茶的品质特征,运用得当的方法指导品饮。并能组织编排符合茶艺构成要素的、新颖独特的茶艺表演项目。
② 茶艺 茶道 茶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
茶艺是一门技艺 是茶文化的一种体现
茶艺是“茶”和“艺”的有机结合。茶艺是茶人把人们日常饮茶的习惯,根据茶道规则,通过艺术加工,向饮茶人和宾客展现茶的冲、泡、饮的技巧,把日常的饮茶引向艺术化,提升了品饮的境界,赋予茶以更强的灵性和美感。
茶文化又包括两种概念狭义的概念和茶艺差不多,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
而广义的茶文化则更加博大精深一些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艺术。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 ,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仅仅包括茶艺 还包括了茶的历史、茶的艺术作品等所有从茶衍生出来的东西。
③ 怎样理解茶艺与茶道
茶道
茶道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
品赏茶的美感之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
茶艺
茶艺是一种文化。茶艺在中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它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中国茶文化。
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
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不同的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选对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领会茶的滋味。
(3)茶艺与茶文化专业申报扩展阅读:
茶艺的源流
茶艺,萌芽于唐,发扬于宋,改革于明,极盛于清,可谓有相当的历史渊源,自成一系统。最初是僧侣用茶来集中自己的思想,唐代赵州从谂禅师曾经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后来才成为分享茶的仪式。
唐代煮茶,多用姜盐添味,世称姜盐茶,宋初流行点茶法,把茶叶碾成细末,冲出来的茶汤要色白如乳,《观林诗话》载,北宋苏轼喜欢凤翔玉女洞的泉水,每次去,都要取两瓶携回烹茶。
茶道的起源
茶道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意思就是:喝茶,饮茶等茶道被广泛的推行,风靡一时,王公贵族朝臣没有不喝茶的人。
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由此可见,最早最完善的茶道流程就是唐代陆羽所创的煎茶茶道。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
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茶艺
网络-茶道
④ 想进入茶文化的茶艺部如何竞选才好
茶艺只是茶文化的一种,茶文化有茶道、茶技、茶艺
看你对茶的热爱程度,想学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找间年资老的去学比较好。
⑤ 茶文化与茶道的关系
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具体的茶事实践过程,同时也是茶人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的过程。茶人通过品饮而悟道,这种过程就称作茶道。或者简单的讲,品饮者对茶的觉悟,称作茶道。由此可见,茶道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修证范畴,是要实修实证的,不仅要在“理”上认知,更要在“事”上修证,而非仅仅停留在认知或研究的层面上。
⑥ 茶道与茶艺的区别
茶艺的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从中获得审美享受;而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茶艺修心养性、参悟人生之道,二者的内涵与外延不尽相同。
关于“茶艺”与“茶道”的区别,蔡荣章先生认为,茶道与茶艺都可以表示茶在文化上的内涵,无需因使用的名称而强加解释其差异。但可以因使用的场合分开使用不同的名称,例如要强调有形的动作部分,则使用“茶艺”,强调茶引发的思想与美感境界,则使用“茶道”(观点见《现代茶思想集》)。
王玲女士亦持相近的观点,认为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其中“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而“道”则是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观点见《中国茶文化》)。
清代茶具图
⑦ 茶艺专业学的是什么
“茶艺”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茶艺”的概念包括茶的种植、制作、品饮的技艺等;狭义的“茶艺”概念,仅限于“饮茶之艺”,所论及的内容主要是茶的品饮及与品茶相关的鉴赏茶叶、选择茶器、泡茶鉴水、冲泡技法、品饮方式、品饮礼仪等。
本书所讨论的是狭义范畴的茶艺,研究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⑧ 茶道与茶文化
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版一种以茶为媒权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茶道被誉为是道家的化身。茶道源于中国,之后又传入西方。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蜀山的侠君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