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排名 » 护理学专业的书籍

护理学专业的书籍

发布时间: 2020-12-04 18:40:24

① 学护理的学生应该看哪些书

网页链接这个网站里的护理学书籍推荐排行榜介绍了许多护理方面的书,应该是学护理的学生看的书。

② 有哪些学习护理知识相关的书籍

可以具体看你所考抄的医校袭要求,他们会罗列参考书目。最好是能到那所学校从在校生手中购得一部分书,现在大家正是离校的时候,这几天应该很多卖书的,多关注一下。另外也可以从卓越或当当上购书,关键问题是你一定要知道人家的指定参考书目是什么。

③ 与大学护理相关的书籍

可以考,不过复难度还是有一些,制毕竟是跨专业。考试科目就是英语政治中医综合三门。前两门是公共课,就不多说了,中医综合里有六门课程,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方剂,中医内科,针灸学,还好题目全是选择题,降低了一些难度。针灸专业方面的内容要到复试才考察,不必着急。其实初试,也就是全国的统一考试,考针灸跟考中医是一样的,所以只要本科阶段学过中医的相关课程,应该说也不是那么特别难。。

④ 关于护理学,有那些比较好的书籍呢

护理学图书:护理学基础
作者: 吕淑琴
出 版 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08-01
定价:30.00
优惠价:25.20
在当当网购买
在卓越网购买
内容简介近年来随着护理科学的发展,我国中医院校的护理教育对教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部委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规划并由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和教材建设研究会组织编写《护理学基础》,供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护理专业命名用。本书就是在这一情况下,由来自全国八所高等中、西医药院校的十五位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长期的护理教学经验的专业老师完成。
本书编写过程中,按照规划要求,编者注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相互结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本科护理教育的目标作为立足点,力争有所创新。体裁上,考虑到护理工作的基本方法,以及评估的重要性,在本写观察及各项技术操作方法时应用评估形式;技术操作步骤、原理解释采用表格形式叙述,流程清晰、简洁,而不强求以护理程序作为编写模式。内容上,力求与时代发展要求一致,与时俱进,适合地融入中医护理知识,并对新知识、新技术进行适度介绍;在医疗护理文件的记录方面充分反映国家相关规定。护理理念上,体现以人为本,加强心理护理,保护个人隐私,尊重人格,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目录第一章 护理学概论
第一节 护理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护理学的范畴与任务
第三节 护士的基本素质
第四节 新世纪初中国护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第五节 学习《护理学基础》的意义与方法
第二章 医疗环境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医院环境
第三节 提供舒适的病人单位
第三章 病人舒适的护理
第一节 舒适
第二节 疼痛
第三节 休息与睡眠
第四章 病人入院和出院护理
第一节 病人入院的护理
第二节 病人出院的护理
第五章 人体力学在护理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 人体力学与护理
第二节 体位的保持与更换
第三节 搬运病人的方法
第四节 病人的活动与安全
第六章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第一节 医院感染概述
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
第三节 手消毒
第四节 无菌技术
第五节 隔离技术
第七章 病人的清洁护理
第八章 冷、热疗法
第九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第十章 饮食与营养
第十一章 胃肠及排尿活动的评估的护理
第十二章 药物疗法
第十三章 药物过敏试验
第十四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
第十五章 标本采集
第十六章 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与急救护理
第十七章 临终病人的护理
第十八章 医疗护理文件的记录与管理

⑤ 护理学专升本需要什么书本

参考书:

1.《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杨宝峰主编。

2.《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陈文彬主编。

3. 《生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周爱儒主编。

4. 《临床检验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熊立凡主编。

5. 《系统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柏树令主编。

6. 《影像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吴恩惠主编。

7. 《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杨宝峰主编。

8. 《护理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殷 磊主编。

9. 《管理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熊川武主编。

10. 《卫生事业管理学》,北医大出版社,第一版,郭 岩主编。

11. 《管理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熊川武主编。

12.《卫生事业管理学》,北医大出版社,第一版,郭 岩主编。

(5)护理学专业的书籍扩展阅读:

1、护理学专升本报考时间:

护理专升本考试一年一次,8月份在教育部考试中心网上报名或者在当地的报考办进行报名。10月份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各省、自治区统一组织录取。

2、专科起点升本科统考科目均为三门:

两门公共课为政治、外语;一门专业基础课。根据招生专业所隶属的学科门类共分为八个科类,公共课和专业基础。

3、护理专升本需要考的内容:

1、护理专业专升本为:护理学,属于医学类。

2、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医学综合。

3、每科分数150分,总分450分。

4、历年专升本医学类考试分数线都比较高,能达到320—350左右。

专升本考试是大学专科层次学生进入本科层次阶段学习的选拔考试的简称,是中国大陆教育体制大专层次学生升入本科院校的考试制度。

⑥ 护理学书籍

序号 书名
1 医护礼仪培训宝典
2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实用指南
3 广州市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
4 医疗废物管理文件汇编
5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分册)
6 临床医疗护理常规(护理常规)
7 护理行业实施IS09000实践与指南
8 医院管理学(护理管理分册)
9 中华护理全书
10 现代医院管理实务全书
11 医院供应室的管理与技术
12 番禺百年卫生志
13 内科护理学(2006年第3版)
14 护理学基础
15 儿科护理学
16 妇产科护理学
17 健康评估
18 外科护理学
19 五官科护理学
20 实用重症监护学
21 传染病学
22 急救护理学
23 急重症护理学
24 护理常规(1994年人医版)
25 护理研究
26 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指南
27 整体护理查房
28 临床常见急症护理程序
29 护士岗前培训规范
30 整体护理健康教育手册护士必读
31 实用ICU临床应用技术
32 临床常见疾病健床教育路径
33 消毒技术规范(2000年)
34 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
35 广州市番禺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制度流程
36 番禺区社区卫生服务社区护士管理制度与职责
37 广州市番禺区社区卫生服务家庭病床工作规范
38 广州市番禺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及工作规范
39 医院质量保证检查表格汇编
40 国际医院评审标准
41 医院管理制度汇编
42 医院岗位职责汇编
43 中国护理管理2008年(4、5、6、9、10、11、12月)
44 护理管理杂志2008年(3、4、5、6、7、9、10、11、12月)
45 中国护理管理2009年(4、5、6、9、10、11、12月)
46 护理管理杂志2009年(3、4、5、6、7、9、10、11、12月)
47 中国护理管理2010年(4、5、6、9、10、11、12月)
48 护理管理杂志2010年(3、4、5、6、7、9、10、11、12月)
49 中国医学创新2009年第五期
50 广东省病历书写规范(2003)
51 广东省病历书写与管理规范(2010)
52 专业护士核心能建设指南
53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
54 临床护理书写规范
55 护理常规(番禺区中心医院)
56 护士手册
57 副主任护师培训手册
58 主管护师培训手册
59 护师培训手册
60 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
61 助理护士培训手册
62 病区管理制度
63 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
64 专科护理指引
65 出院病人健康指引

⑦ 求助几篇医学或护理学相关书籍的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行为医学》
《行为医学》是研究和发展关于行为科学中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知识和技术,并把这些知识和技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防治和康复的一门多学科领域。行为医学作为一门与多个学科相关的交叉性学科,覆盖面宽,应用范围广,目前,行为医学的研究已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社会学、人类学、流行病学、营养学、心理学、疾病防治、医学教育、中西医结合、医学哲学以及健康教育等领域。
行为医学发展迅速,但其基本的学科体系与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健康行为。如充足休息和睡眠,适度运动等。包括这些行为的特征、产生、发展、巩固。
二是异常行为。包括饮食、吸烟、酗酒、致胖等不良习惯行为;包括这些行为的特征、产生、发展、巩固、转变的原因和机制。
三是行为评价和诊断。研究发展一套测量评价各种行为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心理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神经心理测验、行为评定量表等。
四是行为干预与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行为矫治法、行为塑造法、经典分析疗法、松心理咨询等。
五是行为医学知识和技术的具体应用。在应用研究方面,产生了行为流行病学、预防行为医学、临床行为医学、女性行为医学、等以应用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分支学科。在基础研究方面涉及到行为生理学、行为药理学、行为解剖学、行为病理学、行为毒理学、,并逐步形成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
研究表明,人类46.7%的疾病均与自身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密切相关。在我国,占前三位死因顺位的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的病因中,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已超过生物因素、环境因素而成为第一位与死亡有关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及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行为医学将越来越被重视。因此,学习、研究行为医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走近中医、了解中医
—《中医基础理论》读书心得
书名《中医基础理论》
二、著者:印会河 主编
三、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四、页数:145
五、内容摘要: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绪论、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与发病、病机、防治原则,共计八个部分。
1.绪论 详细介绍了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从对于生命活动的唯物认识、形神关系,以及对于疾病的唯物分析等方面体现了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观;从标本缓急、正治反治、异法方宜、病治异同方面体现了其辩证观;以及详细阐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两个主要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2.阴阳、五行 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上下、内外各部分之间,以及人体生命同自然、社会这些外界环节之间的复杂联系。阴阳对立统一的相对平衡,是维持和保证人体正常活动的基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失调和破坏,则会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影响生命的正常活动。用五行学说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的机理,也用以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
3.藏象 藏象学说认为,人体各脏腑虽然深藏于体内,难以进行直观观察,但这些脏腑通过经络系统与体表的某些组织器官相互联系。内脏有病,与之相应的体表组织器官可出现异常反应,出现各种症状和体征,如舌象、脉象等。临床上,通过观察这些病理现象,根据它们与人体脏腑的联系,来推断内部脏腑的病变,为治疗用药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正如朱丹溪所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4.气血津液 从生理和病理方面,阐述了气、血、津液和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之间互为因果的密切关系。
5.经络 阐述了经络在沟通表里上下、连络脏腑器官感应传到、调节机体各部分机能平衡方面的功能活动。
6.病因与发病 本章认为疾病是人体对来自外界环境或身体内部有害因素进行斗争的复杂过程,即“正邪相争”。疾病的发生,是由于正邪相争,从而引起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所致。正气的强弱不仅决定着疾病的发生,而且疾病的发展和传变,也主要取决于正气的盛衰变化。
7.病机 中医病机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与患病机体的体质强弱和致病邪气的性质密切相关。病机的因素,除包括邪正、阴阳、气血津液及病变部位之外,天气、地区、环境,以及人体的性别、年龄、体质等,亦都会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产生明显的影响,而且疾病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变动的过程,因此,综合患病机体各方面的情况,对其病机进行具体而细致的分析判断,方能把握住疾病的本质。
8.预防原则 中医学强调预防为主,主张在未病之前加强体育锻炼,不妄作劳,保持情绪乐观,并适当预防投药;而在既病之后,则应防其传变,及时地控制疾病的发展,进行有效地治疗。中医学的治疗原则,包括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整脏腑功能、调理气血关系及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等几方面,其目的在于从复杂多变的疾病现象中,审证求因、审因论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解决疾病的根本矛盾,从而纠正失调的阴阳关系,使之在新的基础上重新获得阴阳的动态平衡。
六、读后心得
印会河教授从事中医工作已六十年,精通中医基础理论,勤于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学术思想开放,主张改革,力倡中医西医相结合,走中医现代化的道路;在继承中医传统理论的基础上,锐意发展,开拓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医疗风格。其主编的第五版《中医基础理论》汲取了前几版教材的长处,保持了中医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而且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能正确处理继承和发扬的关系,比较适合初入门者来学习,是近年来公认的比较经典的一本教材。
我觉得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当属阴阳、五行、藏象、经络学说。
1.阴阳学说 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上下、内外各部分之间,以及人体生命同自然、社会这些外界环节之间的复杂联系。阴阳对立统一的相对平衡,是维持和保证人体正常活动的基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失调和破坏,则会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影响生命的正常活动。如就四季气候变迁来看,由春温发展到夏热之极点,即可逐渐向寒凉转化;而从秋凉发展到冬寒之极点,则亦会逐渐向温热转化。此即四季气候“阴阳转化”的规律。又如白天阳盛,机体的生理功能以兴奋为主;黑夜阴盛,机体的生理活动以抑制为主。子夜一阳生,日中阳气隆,机体的生理功能由抑制逐渐转向兴奋,即为阴消阳长;日中至黄昏,阳气渐衰,阴气渐盛,机体的生理功能由兴奋转为抑制,则是阳消阴长。
2.五行 由于对五脏与五色、五官、五味、五音等进行了五行分类归属,作了一定的联系,这种五脏系统的层次结构,即为临床诊察疾病奠定了理论基础。
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两肋胀痛,脉弦,可诊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舌尖红或糜烂,脉洪或数,可诊为心火亢盛;脾虚的病人,面色青,口泛酸水,可诊为肝木乘火、肝脾不和。
悲为肺至,属金;怒为肝至,属木。金能克木,故悲能胜怒.
恐为肾至,属水;喜为心至,属火。水能克火,故恐能胜喜.
怒为肝至,属木;思为脾至,属土。木能克土,故怒能胜思.
喜为心至,属火;忧为肺至,属金。木能克金,故喜能胜忧.
思为脾至,属土;恐为肾至,属水。土能克水,故思能胜恐.
3.藏象 如中医认为脏病多虚,腑病多实;脏实者可以泻其腑,腑虚者可以补其脏等。
如肝开窍于目,眼病实证。可采用清肝的方药来治疗;眼病虚证。可采用养肝补血的方药;心开窍舌,口舌生疮,可用清心火及泻小肠之热的方药治疗。
如果脾气虚损,不能升清反而下陷,则可导致人体内脏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久痢脱肛等,中医学称之为“中气下陷证”,则可用益气升提的方法治疗。
4.经络 在针灸取穴方面,中医学亦常从整体观念出发,运用如下选穴原则,如上病下取(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常取涌泉或太冲)、下病上取(治脱肛常灸百会)、从左治右、从右治左(如治疗偏瘫,常配取健侧的穴位),其他还有俞募取穴、原络取穴等。
七、小结
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在过去的五千年中,伴随我们的健康一路走来,时至今日,仍然为我们的生活及健康保驾护航。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系统理论和研究方法。也许,他的研究方式和西方科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大差异,但这并不能抹杀中医对社会的进步所做出的贡献。我们应该积极的走进中医,了解中医,进而接受中医,作为近年来被公认的比较经典的一本教材,印会河教授主编的第五版《中医基础理论》则可以中医学习入门以及中医科研的很好的参考工具书。
但是,在中医学的定义中,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相提并论的,为什么这种临床经验没能包含在理论体系当中呢?这应该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八、附注:本书一九八四年第一版。

⑧ 我准备开始学护理,以后当护士,但我不知道先准备看什么类的书籍

可以先看基础护理学,人体解剖,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理学,之后看儿科护理学,内科,外科,精神科护理,心理学

⑨ 学护理专业英语看什么书好

有专门的护理英语的书,专业术语比较多,不太好记,如果想出国,看出国要求掌握的内容,还可以看美剧格雷医生学习,满意望采纳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