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临床医学专业
㈠ 武汉市内有医学硕士研究生点的院校
1、武汉市内有copy医学硕士研究生点的院校包括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
2、上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打开上方的“硕士专业目录”,选择省份湖北、学科医学即可了解湖北省有哪些学校招生。
供你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㈡ 学临床,湖北科技学院和湖北中医药大学谁更好
湖北临床排行,我校仅次于武大和华科
㈢ 武汉医科大学是几本分数线大概是多少
没有武汉医科大学这个学校。
湖北现有的几所医科大学有:
1、武汉大学医学部
武汉大学医学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创办于1943年,是湖北省唯一创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并延存发展的省属重点高等学校,也是中国高等医学院校中的老校(民国时期的22所医科院校)之一。
2005年9月20日,为了促进学校在医学领域的各个学院、研究所和附属医院之间的协调合作,推动学校在医学领域的更快发展,武汉大学借鉴海内外部分著名医学名校经验,进一步加大对医学领域的支持力度,将医学部实体化,下辖8个学院、4个研究所、3所附属三甲医院。武汉大学医学院是新加坡卫生部门承认的八所中国大陆医学院之一,也是入选“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医学院校之一。
2、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Hubei College of Chinese Medicine)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荆州,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所中医药普通专科学校,实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湖北省卫生厅、荆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管理体制。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有南校区、城中校区、东校区三个校区,占地62.8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225.16万元,馆藏图书 49.27万册,有校内实验实训基地7个,校外实训基地9个;设有7个系部,开设19个专科专业、21个专科专业方向;教师总数754人,全日制普通专科学生近万人。
3、湖北医药学院
湖北医药学院(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坐落于湖北省十堰市。学校始建于1965年,于1977年开始普通本科教育,199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正式列入国家普通高校序列,并定名为郧阳医学院。2010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湖北医药学院,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根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学校占地1366.38亩,校舍面积39.8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3.85亿元(不含附属医院)。学校建有14个二级学院,开办15个本科专业。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10月09日,湖北医药学院在深圳创建临床学院,深圳坪山医院成为湖北医药学院第八临床学院。
4、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国较早开办中医本科教育和最早开办中医研究生教育的湖北省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合格评估优秀学校,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03年,原湖北中医学院与原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新的湖北中医学院,2010年3月更名为湖北中医药大学。
截至2018年6月,学校占地总面积1610亩,建筑总面积5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1.6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49.7万册、电子图书134万册;开设17个院系,开办31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共有教职工1159人,其中专任教师688人;全日制在校生1.7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6006人。
㈣ 武汉有哪些有口腔或临床专业的专科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武汉最好的了,本科、专科均有招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也有口腔的本科
湖北医科大、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大学的医学院有口腔的本科,其中湖北医科大有口腔专科
㈤ 湖北医药学院和三峡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哪个更好
湖北医药学院临床医学好。
1、范围大。三峡大学的临床医学在湖北省认可度还是非常高的,也算是性价比比较高的,华中科技和武汉大学都是985,考起来难度较大。而湖北医学院是本二院校,三峡大学是本一院校,所以,还是很值得选择的。当然如果你分数够高,可以上北大医学部、协和医学院最好的大学。
湖北医药学院坐落于湖北省十堰市,始建于1965年,于1977年开始普通本科教育,199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正式列入国家普通高校序列,并定名为郧阳医学院。2010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湖北医药学院,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2、学科出色
湖北省人民政府在武汉召开湖北省高校服务地方发展暨“双一流”建设动员大会。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部署,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
经专家委员会遴选,并报省政府同意,湖北医药学院与武汉工程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11所高校被列为“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同时,湖北医药学院临床医学学科被列为“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3、排名靠前
湖北医药学院是20所院校在文、理科录取分数排名中变化最大的院校,学校在理科录取分数的排名是第7名,而文科却是排在了最后,第20名。该校的理科还在本科一批有录取,看来,湖北医药学院的理科专业是非常不错,而文科专业是真的不受欢迎。
㈥ 湖北大学临床医学如何
不错的专业,学成后再深造一下将来必成大器
㈦ 武汉科技大学和湖北大学,哪一个好
武汉科技大学和湖北大学,
各有所长,
要看具体专业。
综合实力,
是武汉科技大学稍强。
武汉科技大学全国排名,
比湖北大学前5位。
祝你好运。
㈧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 志愿填报
湖北中医学院创建于1958年,其前身是成立于1954年的湖北省中医进修学校,是湖北省唯一一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合格评估优秀学校。2003年,原湖北中医学院与原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新的湖北中医学院。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 1958年12月,它的前身是成立于1939年的湖北省立护士职业学校,是全国仅有的一所以药学、医学检验为主干学科的高等专科学校,在药学及医学检验领域具有一定特色与优势。在半个世纪的高等中医药教育实践中,湖北中医学院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办学基础,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已形成“中医中药并举,文理工管相融”的办学格局。
办学层次、规模与结构
学校办学层次齐全,涵盖本科、硕士、博士生教育;办学类型较为丰富,包括国内普通高校全日制教育、海外留学生教育、成人继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学校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以海外留学生教育、成人继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为辅助,形成了“一主三辅”的办学格局。
1、办学规模:学校现有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10689人,其中研究生1120人、本科生8687人、专科生882人。
2、专业结构:学校现有普通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24个,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人文学科5个学科门类。
3、学科及学位点建设:学校现有中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涵盖1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中医学、中药学、药学、中西医结合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学校拥有中医内科肾病学1个国家局级重点学科,中医学省级重点一级学科,14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设有中医基础理论、针灸推拿学2个省级优势学科,中医临床基础、中药学2个省级特色学科。
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75人,兼职教师150人,生师比15.8:1。在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人员为482人,占教师总数的71.4%;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137人,占教师总数的20.3%。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420人,其中正教授110人。
在现任教师队伍中,有我校创办之初的名医名师,如著名中医学家、全国优秀教师、95岁高龄的李培生教授;著名中医学家、全国“十大国医楷模”李今庸教授;著名中医学家、国家级名老中医田玉美教授。有我校首届中医本科毕业生,现为全国中医学界著名专家学者的张六通、孙国杰、梅国强、涂晋文、陈如泉等教授;有我国首届中医硕士学位获得者、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优秀教师邱幸凡教授;有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我国首届中医研究生、中医基础理论专家周安方教授;有国内知名的中药学专家詹亚华、刘炎文教授和从美国引进的、发表SCI源刊论文68篇的国际知名天然药物专家方念伯教授;还有一大批学历层次高、知识结构合理,在全国中医药界颇具影响的中青年专家学者。
我校还聘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的王永炎、石学敏、陈可冀、肖培根4位院士为我校学术委员会校外委员,聘请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为我校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引进了4位“楚天学者”特聘教授。现有34人享受国务院及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20位省“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6人次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9人次获省劳动模范、省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教育和教学改革
学校坚持“中医中药并举,文理工管相融”的学科建设思路,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与布局,增设社会急需的医学相关类新专业。充分发挥中医中药学科的传统优势,创建专业品牌与特色,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医学检验专业、药物制剂6个专业获准为省级品牌专业。中药学、针灸推拿学2个专业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加强专业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现有6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课程获省级优质课程、2个省级教学团队。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加强医学教育工作的核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关键。学校坚持中医药传统专业改革与创新,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结合,班级制与导师制互补”的中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院校教育中结合师承、课程体系中突出经典、培养计划中强化临床”的人才培养体系;按照“素质高、基础好、经典熟、临床强”的人才培养要求,强化名医名师指导、突出经典教学、跟师临床实践。2007年度,教改项目“中医继承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入选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是首批入选的中医学类6个建设项目之一。
近五年来,我校教学研究立项共176项。其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2项,省级教学研究课题25项,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7项。学生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奖10项,省级大学生优秀毕业论文405篇,在“挑战杯”湖北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学校各层次毕业生就业率均高于省属高校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