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生专业选择题
㈠ 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招生试题
考试试题:
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招生试题
1. 考试形式:笔试、面试、心理素质专测评。
属2. 考试内容:
(1)笔试: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含古代汉语、哲学、人文等)、医学基础知识(含健康基础知识、中医学基础知识等)。
(2)面试:主要考察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英语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及能力。
(3)心理素质测评:突出测试考生的心理稳定性和专业选择倾向性。
注:考试内容以考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积累的知识为主,突出测试学习潜力和综合素质能力,我校不指定辅导书籍。
3. 成绩评价:总成绩100分,其中笔试、面试分别占总成绩的40%、60%。心理素质测评将作为选拔认定参考。
㈡ 中医学专业面试题
浸大没有参加内地统招计划,有意报读者须直接向浸大递交入学申请。 本科预备课程 大学采用学分制,大部分本科专业均修读三年毕业。应届高中毕业生经录取后,须先修读为期一年的“本科预备课程”;修毕本科预备课程后即可升读本科专业一年级。 “本科预备课程”修业期内,大学将安排同学分别有一个学期时间于“香港浸会大学”九龙塘校园及“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珠海校园上课,修读针对两个独特校园文化及教学模式而设计的不同科目。有关课程安排的详情,请留意浸大内地招生网页的公布。 申请资格 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户籍属以下25个省市的应届高考生(包括复读生)可以申请来浸大升学﹕ 省: 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 江苏、江西、吉林、辽宁、陕西、山东、山西、 四川、云南、浙江 市: 北京、重庆、上海、天津 备注: 1. 户籍属以上25个省市的非应届高考生可递交入学申请,大学将按其学历个别审批。 2. 申请者如未符合以上资格,其申请将不获受理,申请费用概不退还。 入学面试 面试资格 申请人必须在国家统一高考中考获以下成绩,才可获邀参加面试: 1. 高考成绩达所属省市报读第一批重点高校的分数线(一本线)或以上;以及 2. 外语分数达110分。 大学将于北京、上海及广州举行面试,由于面试名额有限,各专业竞争激烈,考获一本线的合资格申请者人数众多,面试分数线将会按不同专业的情况往上调,各专业的面试分数要求将有差异。故此,申请人的高考成绩及所报读专业的报名情况两者同时决定考生是否有面试的机会。惟所报专业于5月30日后将不能更改,请申请人慎重选择拟报读的专业。此外,高考成绩只达一本线的申请人不一定获邀面试。面试安排不另收费用;惟未能获邀面试者,其已缴交申请费用概不退还。 面试名单将于六月下旬于浸大招生网页内公布,请申请人密切留意网页最新消息,大学将不另函通知。 面试形式 面试以英语进行,部分专业如中医学及生物医学、中药学等辅以普通话进行。 面试形式包括“个人面谈”或“小组讨论”,主要评核考生的英语能力、个人素质及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包括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批判思维、解难技巧等。 录取标准 大学将按申请人的国家统一高考成绩及入学面试表现综合评估,择优录取。个别申请人如在高考中考获非常优异的成绩,或有可能获大学豁免入学面试直接录取。有关安排,大学将直接联系申请人或于网上公布。 香港浸会大学2008年内地招生章程 国家教育部规定,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必须在7月7日完成录取;所有已确认接受录取的同学,内地高校将不再录取。 获浸大录取者必须于七月上旬招生网页内公布的指定日期前缴交留位费及递交确认文件,逾期缴交者将当作放弃论,所有已缴费用将不获退还。 申请人若于2008年7月7日仍未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则可视为落选论,大学将不再另函通知。 香港浸会大学2008年内地招生章程 奖学金计划 为奖励成绩优异的内地生,大学特设以下入学奖学金,以资鼓励: ? 一等奖学金:金额包括学费、宿费及生活费,为期共四年。 ? 二等奖学金:金额约为每年港币50,000元,为期共四年。 ? 三等奖学金:金额约为港币11,000元,豁免首年宿费。 大学于2007年颁发总额逾港币1,280万元的奖学金予40多名成绩优异的内地生。2008年,大学将以高考及面试成绩为评核基础,各学院内综合表现最优秀且外语成绩达120分或以上的学生可获颁发奖学金,同学毋须另行申请。大学向申请人发出录取通知时,将一并通知申请人是否获颁奖学金及奖学金金额。 除入学奖学金外,大学更设立400多项奖学金供浸会大学本科生申请。过去几年,不少内地生均在学业上取得骄人成绩,更有个别表现卓越的学生在同一学年内个人独得多项奖学金,成绩令人鼓舞。
㈢ 跪求中医学相关选择题
1.D木火抄土金水,角徵宫商羽(是徵,你打的是征,错了)
2.D金克木,木反过来克金就是侮
3.D木生火,木为母,心病及肝就是子犯母
4.E
5.A
6.C
7A
8D
9B
10D
11C
12C
13D
14C
15B
16B
17不确定
18B
19看不到你的答案
20看不到你的答案
21看不到你的答案
22看不到你的答案
23.C
24看不到你的答案
25B
26看不到你的答案
27A
28看不到你的答案
29C
30看不到你的答案
31.C
32.看不到你的答案
33.D
34.咸
35C
36看不到你的答案
㈣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典型试题】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是:
A.医古文 B.中医基础理论 C.中医临床医学 D.中医预防医学 E.中国医学史
2.中医学是发源于哪个国家的传统医学: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埃及 E.古希腊
3.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难经》 D.《神农本草经》 E.《温疫论》
4.下列哪部著作提出以解剖方法直接观察人体: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 C.《黄帝内经》 D.《神农本草经》 E.《难经》
5.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神农本草经》 D.《伤寒杂病论》 E.《小儿药证直诀》
6.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黄帝内经》 D.《千金要方》 E.《神农本草经》
7.药物的“四气”、“五味”是在哪部著作中首次提出的: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难经》 E.《医学纲目》
8.最早提出“七情和合”药物配伍的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难经》 E.《千金要方》
9.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诸病源候论》 D.《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E.《温病条辨》
10.提出病因“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A.巢元方 B.华佗 C.张仲景 D.陈无择 E.扁鹊
11.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寒凉派”的代表是:
A.叶天士 B.张从正 C.刘完素 D.朱丹溪 E.李杲
12.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攻邪派”的代表是:
A.李杲 B.李中梓 C.吴又可 D.张子和 E.王清任
13.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补土派”的代表是:
A.叶天士 B.李东垣 C.李中梓 D.张介宾 E.朱丹溪
14.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养阴派”的代表是:
A.朱震亨 B.李东垣 C.张从正 D.刘完素 E.吴鞠通
15.提出“百病多因痰作祟”的医家是:
A.李中梓 B.朱丹溪 C.李东垣 D.张介宾 E.赵献可
16.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的医家是:
A.刘完素 B.张子和 C.李东垣’ D.朱丹溪 E.张介宾
17.明确提出“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的医家是:
A.李中梓 B.赵献可 C.张介宾 D.李东垣 E.朱震亨
18.《温疫论》的作者是:
A.叶天士 B.吴鞠通 C.薛生白 D.王孟英 E.吴又可
19.创“卫气营血”辨证的温病大家是:
A.吴鞠通 B.吴有性 C.王孟英 D.叶天士 E.薛生白
20.创“三焦”辨证的温病大家是:
A.叶天士 B.吴鞠通 C.薛生白 D.王孟英 E.余师愚
21.提倡中西汇通的医家是:
A.吴有性 B.王清任 C.张锡纯 D.李中梓 E.王孟英
22.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主宰是:
A.心 D.肺 C.脾 D.肝 E.肾
23.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有机整体的中心是:
A.命门 B.脑 C.五脏 D.六腑 E.经络
24.重视解剖,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的医家是:
A.叶天士 B.王叔和 C.张介宾 D.王清任 E.李杲
25.中医诊治疾病,在辨病辨证和对症治疗中,主要着眼于:
A.病 B.症 C.体征 D.证 E.病因
(二)B型题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论》 D.《金匮要略》 E.《神农本草经》
1.以脏腑病机论杂病的著作是:
2.提出六经分经辨证治疗原则的著作是:
3.奠定中药理论体系的著作是:
A.《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B.《医宗金鉴》 C.《证治准绳》
D.《医学纲目》 E.《千金要方》
4.清代国家组织编写的著作是:
5.明清时期集大成的著作中,系王肯堂所著者为:
6.明清时期集大成的著作中,系陈梦雷主编者为:
A.“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B.“春善病鼽衄” C.“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
D.东南湿热,西北燥寒 E.“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7.昼夜晨昏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可反映为:
8.昼夜晨昏对人体一般疾病的影响多为:
9.季节气候对发病的影响可反映为:
(三)D型题
1.秋冬气候寒凉,人体在生理上可反映为:
A.江南地区,人体腠理多稀疏 B.北方地区,人体腠理多致密 C.阴盛则寒
D.皮肤致密,少汗多尿 E.阳气收敛,气血易趋于里
2.人与环境密切联系的体现是:
A.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 B.社会的进步 C.人和社会关系密切
D.地区不同多发病不同 E.个人的社会地位改变
3.古人探求生命奥秘及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所采用的观察方法主要有:
A.宏观观察法 B.微观观察法 C.直接观察法 D.试探法 E.整体观察法
(四)X型题
1.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特征是:
A.治未病 B.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 C.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
D.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 E.以精气血津液及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
2.明代提出命门学说的医家是:
A.李中梓 B.张景岳 C.赵献可 D.吴又可 E.王肯堂
3.温病学理论源于:
A.《温疫论》 B.《三因极一病证方沦》 C.《内经》 D.《伤寒杂病论》 E.《难经》
4.常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的著作是:
A.《难经》 B.《内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干金要方》
5.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包括:
A.社会制度对人体的影响 B.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C.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
D.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 E.社会的治和乱对人体的影响
6.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体现在:
A. 形神一体观 B.五脏一体观 C.病理上相互影响、传变
D.“病在上者下取之” E.“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7.中医的“证”包括:
A.病变的过程 B.病变的原因 C.病变的部位 D.病变的性质 E.邪正的关系
8.哪些著作的成书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A.《诸病源候论》 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 D.《难经》 E.《神农本草经》
二、填空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是 。
2.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是 。
3.《伤寒杂病论》即后世的 和 。
4.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由 代医家 等编著。
5.温病学理论源于 、 、 等书。
6.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 。
7.中医学包括 、 、 三部分。
8.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方法有 、 、 、 四大方面。
9.昼夜的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多呈旦 、昼 、夕 、夜 。
10. 是中医诊疗理论体系的一大特点。
11.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以 为主宰, 为中心的整体;同时认为人和 以及 有密切联系,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12.人体自身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于 、 两大方面。
13.人身之“三宝”中, 精为 ,气为 ,神为 。
三、判断题
1.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概括。 ( )
2.中医认识治疗疾病,着眼于辨证而不辨病。 ( )
3.个人社会地位的改变对健康造成的影响也属于整体观念的范畴。 ( )
4.中医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首先着眼于整体。 ( )
5.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 ( )
6.秦医医和提出了“六气病源说”。 ( )
7.人身之“三宝”即精、气、神 。 ( )
四、名词术语解释
1.中医学 2.整体观念 3.百骸 4.人气 5.证 6.辨证论治
7.同病异治 8.异病同治 9.五脏一体观 10.形神一体观
五、简答题
1.何谓中医学理论体系?其特征是什么?
2.《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其主要成就是什么?
3.《伤寒杂病论》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4.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什么?
5.简述形与神各自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6.何谓中医基础理论?其课程的主要内容有那些?
7.中医学理论的创新思路主要可概括为几个方面?
8.现代中医学理论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9.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如何?
10. 简述辨证的具体内容。
11.辨证与论治有何联系?
六、论述题
1.如何理解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有何指导意义?
2.病、症、证的含义有何不同?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3.你对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如何认识的?
4.试述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如何形成的?
5.如何理解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6.怎样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7.如何理解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8.如何理解辨证与辨病的关系?
试 题 答 案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B 2.A 3.B 4.C 5.D 6.E 7.A 8.A 9.C 10.D
11.C 12.D 13.B 14.A 15.B 16.D 17.A 18.E 19.D 20.B
21.C 22.A 23.C 24.D 25.D
(二)B型题
1.D 2.C 3.E 4.B 5.C 6.A 7.C 8.A 9.B
(三)D型题
1.DE 2.AC 3.CE
(四)X型题
1.BCDE 2.BC 3.CDE 4.ABCD 5.BCD 6.ABCDE 7.BCDE 8.BCDE
二、填空题
1.《黄帝内经》
2.《脉经》
3.《伤寒论》《金匮要略》
4.隋 巢元方
5.《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杂病论》
6.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7.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预防医学 中医临床医学
8.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 医药知识的积累 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 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9.慧 安 加 甚
10.辨证论治
11.心 五脏 自然界 社会环境
12.五脏一体观 形神一体观
13.基础 动力 主宰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四、名词术词解释
1. 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
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2.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整体观念又叫统一整体观,即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
3.骸,泛指骨骼。百骸,指全身骨骼。
4.指人体具有生机的阳气。
5.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由症状和体征构成,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
6.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论治是在通过辨证思维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7.指同一疾病,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亦异。
8.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相同的证,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
9.五脏一体观,即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导的五个生理系统,是完整统一的整体。
10.形神一体观,又称“形与神俱”。指形体与精神相互依附,不可分割,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神必依附于形而存在。
㈤ 谁介绍一个学习软件给我 中医专业的 比如中基础之类的练习题
下载中医通,比较好的中医入门软件
㈥ 请给我推荐几本中医专业习题集,最好分科目的,谢谢了
针灸、中药学、内科学、方剂学、中医基础够你做半年了,去新华书店医学类、人民出社、中医药出社、为佳…不懂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