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排名 » 历史文化专业

历史文化专业

发布时间: 2020-11-18 09:53:55

『壹』 历史文化旅游专业属于文科还是理科 就业前景怎么样

历史文化旅游专业是旅游管理学科下的一个本专科专业,学科分类属于管理学,文科生和理科生都招生的,具体要看招生院校的计划安排。
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旅游学概论、中国旅游历史文化概论、中国旅游地理、齐鲁文化、旅游心理学、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管理学、旅游政策法规、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导游业务等。
至于就业前景,需要看个人能力以及人际关系啦。

『贰』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历史学专业

培养系统掌握历史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并掌握一般教育及历史学专业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具有较宽的 知识面,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和一定研究创造能力的专门人才。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博士点是在原同名硕士点的基础上,于1998年正式批准设立。该学科为我系传统的优势学科,在国内史学界有重要影响。设立至今,共招收博士研究生11人,已有6人获博士学位。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是阐述历史学的理论、方法及历史学自身发展过程和规律的学科领域。该博士点以培养深入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熟悉中外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具有创造性研究能力的高水平学术人才为目标,致力于以新方法、新理论促进跨学科史学的发展,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主要研究方向为:(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史学方法论;(二)唯物史观与现代化进程比较研究。(三)唯物史观与历史文化比较研究。
该学科学术队伍整齐,年龄结构合理,后备力量雄厚。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曾多人次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七五、八五、九五项目,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等)30余部,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多项。李学智教授作为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唯物史观与史学理论、现代化问题以及历史文化问题的比较研究,承担各级多项重要研究课题。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硕士点1982年批准设立,1983年正式招生。该专业以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宽广的中外史学理论知识、能从事独立研究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已招收硕士研究生48人,毕业41人。
本硕士点研究方向、发展状况。学术队伍组成与同名称博士学位点一致。
“世界史”博士点介绍(正在建设中) 世界史博士点是在原同名硕士点的基础上,于2005年正式批准设立。该学科为我系传统的优势学科,在国内史学界有重要影响。该学科学术队伍整齐,年龄结构合理,后备力量雄厚。学科带头人为王亚平教授。本专业课程设置依据21世纪历史学发展趋势、培养目标和研究方向确定。课程设置强调理论化、数量化、系统化、经济化、生态化和社会化,体现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特点,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并举的硕士学位点。
主要学位课程有: 世界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西欧经济-社会史平;选修课程有:西欧法律制度史、宗教社会史、西欧教会史、转型时期中西经济-社会比较、西欧中世纪乡村生活研究、中西民众宗教信仰比较研究,等等。
本学科点的指导教师都具有相当的坚实的学术基础,其中几位指导教师曾在德国、英国进修或者作为访问学者或客座教授进行教学和研究工作;承担过多项国家科研基金项目;出版了近10部专著,先后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等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过60余篇论文;获得省市和学校科研成果奖4项。本学科的指导教师在教学方面也具有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已经培养了10余名硕士研究生,在大学以及新闻机构工作。并有三人在复旦大学、东北师大以及德国汉堡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本学科点拥有相当数量的图书资料和学术刊物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其中有各类学科级的期刊,如:《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哲学研究》、《经济研究》,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哲学、宗教、文化各专集均自创刊起连续订阅。有Economic History Review,Past and Present, History and Theory等十余种西文期刊。 经济-社会史(专门史)也是我院长期从事研究的优势学科,富有学术前沿性、中外史学交融性和关照我国的现代化事业的现实性等特点,在国内史学界已产生了较大影响的专门史研究领域。
经济-社会史在西方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史,目前已成为西方史学界的重要新兴学科。它将经济史与社会史紧密结合起来,有助于从社会整体上和长时段的大趋势上研究和说明问题。经济-社会史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天津师大的经济社会史学科颇有特色,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交叉、三个特征:那就是以西欧向近代社会转型问题研究为中心,实现经济史与社会史的交叉、世界史与中国史的交叉,坚持人文的、大众的和整体的历史观。主要研究方向为:(一)西欧经济史与社会转型;(二)西欧宗教文化与社会转型;(三)西欧性别妇女史与与社会转型;(四)中西经济-社会史比较。
本学科以中青年学者为主体,年富力强,4名正教授、3名副教授,3名讲师,其中一名博士生导师(同时兼职东北师大世界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四名硕士生导师,平均年龄46岁,成员全部具有博士学位或在读博士。曾多人次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七五、八五、九五项目,国家级十五重点教材,经常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种学术专著出版。近年推出的《经济-社会史研究丛书》(2001年)、《史学研究新方向:经济-社会史》(2002年)等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侯建新教授作为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英国及西欧经济-社会史、中西经济-社会史比较研究,推出了一批系统的、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承担各级多项重要研究课题,其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奖励,有广泛的社会反响。 中国古代史是历史系具有较深厚的学术积累和较高学术水准的骨干学科。20世纪80年代,一批知名学者如万九河、周乾荣、李光霁先生等在该学科任教时,曾培养了先秦史、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两个方向多届硕士研究生。该硕士点于2000年批准设立,2001年正式开始招生。
中国古代史是以先秦至鸦片战争的中国历史为研究对象、揭示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学科领域,该硕士点以培养具有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专业知识、掌握基本研究手段、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学术人才为目标,主要研究方向为:(一)隋唐史;(二)先秦史;(三)中国古代社会史。
本学科学术队伍以以中青年学者为骨干,成熟稳定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由9人组成的学术梯队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完成国家级、部(省)级等20余项研究课题,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各类著作近30部。研究领域覆盖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等多个方面,多篇(本)论著获得全国性和天津市奖励。学科带头人马俊民教授在隋唐史研究领域具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创新精神,对一系列史实的考证和论述成果有独到之处,或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有所突破,或填补了研究空白,为国内史学界专家和港台学者广泛承认。
“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点介绍(正在建设中)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是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早在1989年,历史系就设置了历史教育理论与方法硕士点,长期从事历史教育学硕士的培养,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该硕士点以培养具有扎实的历史教育理论和基础知识,对历史教育的发展有较深刻的认识,能够从事高水平教学和科研的人才为目标。
本学科学术队伍齐整,年龄、职称结构合理,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现有成员6人,教授2人,副教授3人。科研成果丰厚。自1990年以来,曾承担教育部师范司高师历史专业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规格和相应课程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等十余项研究课题,出版《历史学概论》、《历史教育学》、《中学历史教育理论与方法》等著作十余部,在国家及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80余篇。冯培兰副教授作为本学位的学术带头人,现任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理事,天津市历史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历史教育理论方面的研究,有一系列重要著述发表,曾参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主持的高中历史教师参考用书的编写工作。日前,以该学科为骨干,我院被教育部批准为新课程改革国家培训基地。

『叁』 历史文化旅游专业有哪些大学开设了的

我是二外的学生 二外的旅游管理比较好 因为以前二外是直属国家旅游局的·特色是旅游经济起家,与外语结合,会展方向很不错 中山也很不错,特色是地理起家,规划方向特别的好,最近几年管理也势头强劲。上升趋势。 南开原来也是很不错的,不过这几年是下降趋势。 再就浙大,上海财经,东北财经,西北大学等等··· 至于留学 我觉得去日本学旅游不是很好·· 日本的旅游专业教育水平不是很强··

『肆』 历史学(文化遗产方向)专业学习的内容

一、学习内容
通过文化遗产及相关课程的教育与实习,培养熟悉文化遗产核心理念、具备文化遗产系列基础知识、了解国际及国内文化遗产保护状况、掌握基础研究理论与方法、具备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一技之长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较高文化素养;具有现代化观念特别是现代化文化理念;热爱文化遗产事业,掌握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了解文化遗产的调查、评估、保护、开发、管理、宣传等基本流程,熟练掌握专业外语,具备一定的自然科技、人文艺术修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核心课程
开设的基础课有:文化遗产概论、文化遗产规划与管理、文化遗产法规与政策、文化遗产保护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案例、文化人类学、考古学概论、文物学概论、博物馆学概论、中国通史、世界通史、文化遗产专业外语等。

三、就业方向
可报考研究生;或到国家、市文化管理部门,文化企事业单位工作。也可到从事旅游、广告、艺术品拍卖等公共和私人机构工作。

『伍』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设置了哪些专业

学科、专业:学院拥有历史学门类的3个一级学科(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和管理学门类的2个二级学科(档案学、文化产业管理)。设有5个学系(历史学系、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世界史学系、文秘档案学系、文化产业管理学系);拥有6个本科专业(历史学、世界史、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档案学、文化产业管理),1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5个学术型硕士招生专业(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档案学、文化产业管理)和2个专业型硕士招生专业(文物与博物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在教育部第三轮、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山东大学考古学、历史学、世界史均位列前茅。2016年,考古与历史学科被列入山东大学“学科高峰计划”首批重点学科名单。按照《山东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学校重点建设“中国古典学术”等五大优势学科领域,中国史、考古学名列其中。

『陆』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有几个专业

1、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本科专业有:
历史学基地班(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版):培权养少而精的史学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培养突出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强素质的特点。
历史学类(含历史学、世界史、文物与博物馆学3个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历史学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史学人才和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2、建议去学院官网查看本、硕、博专业介绍。

『柒』 有关中国历史文化的专业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发现于云南元谋的猿人化石表明,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距今近60万年前居住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的“北京人”,能直立行走,能制造、使用简单的工具,并知道了用火。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遍布中国各地。在距今六七千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和西安半坡遗址,发现了人工栽培的稻谷和粟粒及农耕工具。
夏朝距今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中,发现了在量的青铜器、陶器及大面积宫殿遗址群。由些看来,夏朝已由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并且掌握了冶金与铸造技术。(据传说,酿酒业也是由夏朝开始的。《世本。作篇》有“伐狄作酒”的记载》)
夏朝共经历十三世、十六王,分别是: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胤甲—孔甲—皋—发—夏桀,前后约四百七十一年
商王朝经过六百多年的发展,在政治、经济以及科学等各方面都比夏代有了长足的进步。 战国时期虽连年征战,但这丝毫未影响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此间,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达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高峰,其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老子、庄子、列子为代表的道家;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墨子为代表的墨家等理论最为后人推崇。 这些学派的出现使战国的思想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成为中国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结束了长达250多年诸侯纷争的战国时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秦始皇统一了文字,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货币,建立了郡县制度。由他奠定的封建国家框架在以后的2000多年中一直被人们延用着。他在十几年的时间里组织30多万人在中国北部修建了绵延5000公里的长城,并生前就开始修筑庞大的坟墓。1974年发现的、守护秦始皇陵的秦兵马俑震惊了世界。8000个如真人大小的陶俑、陶马和战车栩栩如生,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秦国自始皇帝建国(前221年)起,至秦子婴(前206年)止,前后仅历十五年。
想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页。
自己看吧,有些顺序错了,资料给你了!

『捌』 黑龙江大学历史学都有哪些专业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1. 本科专科专业:

  • 历史学

  • 旅游管理

  • 考古学

2. 硕士专业:

  •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 专门史

  • 中国古代史

  • 世界史

  • 旅游管理

  • 考古学

  •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历史地理学

  • 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2018) School of history culture and tourism

简介: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前身是1959年筹备设立的历史系,国内知名教育家纪昌同志出任第一届历史系主任,2000年3月更名为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至今,学院已经走过了59年沧桑砥砺、奋发自强的道路。

学院现设有历史学、旅游管理、考古学3个本科专业,拥有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旅游管理1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

培养目标:基于“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专业特色,培养具有扎实历史学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理论思维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以及文博等部门从事行政管理、策划公关、文化交流、宣传教育、编辑出版和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史和世界史两大通史系列课程是本专业学科基础课,通过对两大通史课程的学习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掌握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及蓬勃发展至今的历史,也有助于了解我们现在所生活的世界是如何由最初的分散、孤立和相互隔绝的状态逐渐走向统一整体并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考古学通论》、《史学概论》、《中国历史文选》以及《外国历史文献》课程的设置可有效帮助我们实现上述目标。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中国史学史》和《西方史学史》课程的学习将进一步提升历史学专业理论水平。同时,在设置专业课以外还设置了《史学论文写作》、《毕业实习》、《学年论文》、《创业实践》以及《读史札记》等实践课环节,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专业的切身感知。通过以上学科基础课程的设置,不但能够切实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还非常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而达到专业培养目标

『玖』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历史

1993年,抄中国第一个以“文化经济”为专业方向的四年制本科专业——“文化艺术事业管理”在上海交通大学成立,标志着文化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进入了中国学术界的视野和高等教育领域。
2003年10月,山东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七家高校联合成立发起“全国高校文化产业研究与学科建设联席会议”。会间商定,依托山东大学文史见长的学科优势,牵头向教育部申请在高校中增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3]
2004年3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公布2003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名单的通知》,正式批准在山东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时为北京广播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和云南大学四所高校中首先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授管理学学士学位。这标志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正式设立。[3]

『拾』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有哪些专业学习

学院招收历史学专业(含历史基地班、历史教育、文化遗产与文化产版业)本科生,历史教育为师范权专业,基地班、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为非师范专业。历史教育专业(师范)依据“研教双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先进的教育理念、较强的学习和研究能力、扎实的专业技能的一流师资;历史学(基地班)侧重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历史学研究人才;历史学(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侧重于培养在文化遗产管理与利用、文化产业开发与创新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居学校前列,考取研究生比例保持在35%以上。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