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专业导论
A. 我想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专业硕士)《环境设计导论》哪里有卖
去孔夫子旧书网看看吧
B. 请问重庆大学的城市规划专业研究生要考哪些科目
遗憾,重庆大学不招收城市规划专业研究生。
重庆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学历硕士)
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及考书目
111政治(单独考试)
《政治经济学》 曾国平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邓小平理论》 贺荣伟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222俄语(二外)
《大学俄语简明教程》(第二外语用)张宝钤 钱晓慧 高教出版社
223日语(二外)
《标准日本语》初级1.2 中级1 人民教育出版社
224德语(二外)
《德语》(上下)吴永岸 华宗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25法语(二外)
《简明法语教程》(上下)孙辉
311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第四版)杜英华等 同济大学出版社
320科学技术哲学概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21高等教育学
《新编高等教育学》潘懋元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年
322基础心理学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年
323行政管理学
1、《公共行政管理》彭和平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公共行政导论》周庆行主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
324教育学基础(含教育心理学)
《教育学基础》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或2003年
《教育统计学》(修订第二版)王孝玲编 华东师范大学 2002或2003年
325 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
《企业信息管理学》 司有和 科学出版社 2003.5
《信息技术及应用》 张维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1
326综合英语(含英语写作、英汉互译)
《英语写作手册》 丁往道 外研社 1994年
《高级英语》(1.2) 张汉熙 外研社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上下)朱永涛 高等教育出版社
327文艺理论
《文学原理》董文学、张永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美学导论》楼昔勇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3月
328艺术学概论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
329数学分析
《数学分析》(上下册)陈传璋编
330高等数学(含线性代数)
《高等数学》杜英华等 同济大学出版社
335 物理化学(含物理化学实验)
《物理化学》(第四版)付献彩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年4月
336环境化学
《环境化学》 戴树桂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年5月
《环境化学》(第二版) 王晓蓉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89年5月
337食品化学
《食品化学》(第二版) 韩雅珊编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1年
338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第四版) 郑虎主编 人民卫生版 2002年1月
340 遗传学
《遗传学》朱军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341 生物有机化学
《生物有机化学》古练权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342 学校体育学
《学校体育学》刘祥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6月
343 电影艺术理论
《中国电影史》 臣季华主编 中国电影出版社
《艺术特征论》 汪流等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电影艺术与技术》 刘书言主编 北广出版社
《影视艺术-理论.简史.流派》 黄琳著 重大出版社
《外国电影理论文选》 李恒基主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电影学基本理论与宏观叙述》 王志敏主编 中国电影出版社
344法理学
1、《法理学》张文显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以后新版;
2、另法学理论专业的考生除以上书外另加《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美]E.博登海默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及以后版本;
401科学技术史
《科学技术发展简史》 王士舫等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
《科学技术发展简史》 远德玉(东北大学出版社)
402经济学原理(含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曾国平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经济学理论与实践》 陈仲常主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2年
403教育管理学
《教育管理学》(修订版)陈孝彬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
《新编教育管理学》吴志宏等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
404综合考试2(含心理统计、教育心理学、一般管理学)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张厚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
《一般管理学原理》 张康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
405 综合考试1(含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社会学)
《一般管理学原理》 张康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政治科学原理》 邓元时主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3年
《现代社会学》 赵泽洪主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3年
406 微观经济学(含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黎诣远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6月
407教育管理学1(含教育统计学)
《新编教育管理学》吴志宏等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
《教育管理学》(修订版)陈孝彬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教育心理学》(修订本)皮连生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年
408 情报检索与情报研究
《现代信息检索教程》 郭吉安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0
《信息分析与预测》 查先进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409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原理》张敦富编 轻工业出版社 1998年
410 建筑施工
《建筑施工》 毛鹤琴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年
411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 丛培经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年
412建筑技术经济学
《建筑技术经济学》 刘晓君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年
413 行政管理学1
《行政管理学》 张国庆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
414 土地管理学
《土地管理学》 陆红生编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年
415 英美文学
《英国文学简史》刘炳善编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3年
《美国文学简史》常耀信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0年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吴伟仁 外研社 1988年
《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吴伟仁 外研社 1988年
416 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教程》 胡壮麟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5月
417 语言文化学
邢福义《文化语言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
敖依昌《中国文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二版
418 新闻传播学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
《广播电视学导论》欧阳宏生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
《真实人生的宿命-思想传播叙述意义》 彭逸林 重庆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419艺术史及作品分析
1、所有方向必读:《世界艺术史》(法)艾黎•福尔,长江文艺出版社
2、艺术学专业中的方向必读:《中国美术通史》修订本,王伯敏编,山东教育出版社
3、原始文化艺术研究方向必读:《中国原始艺术》李锡诚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4、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必读: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 钟艺兵、黄望南 浙江文艺出版社
《影视艺术——理论.历史.流派》黄琳、杨尚鸿等编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
《电视纪录片创作》林旭东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出版。
421高等代数
《高等代数》北京大学编 ,均为高教社出版;
422理论物理基础
理论物理基础(量子力学-占30%,电动力学-占30%,原子物理-占20%,电磁学-占20%)
423凝聚态物理
凝聚态物理(量子力学-占50%,普通物理-占30%,固体物理-占20%)
424基础光学(含几何光学和波动光学)
《基础光学》母国光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光学教程》姚启均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425物理学
物理学(普通物理70%,固体物理30%)
426计算机基础及机械综合
1.大学计算机基础(所有考生要求的考试内容)
(以下机械综合考试内容考生任选其一)
2.机械原理 《机械原理》黄茂林、秦伟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年(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的考生选择的参考书)
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李文贵等 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考生选择的参考书)
4.机械控制技术工程基础 朱骥北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考生选择的参考书)
5.微机原理及应用(其他专业的考生选择的参考书)
427 汽车理论(含一、二自由度汽车振动)
《汽车理论》余志生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428工业工程学(含基础工业工程及人机工程)
《人因工程》孙林岩主编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基础工业工程学》邓琳等编 重庆大学自编讲义65
429金属学及热处理(含金属材料)
《金属学及热处理》 崔中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5年
430内燃机原理
《汽车发动机原理》王建晰 刘峥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431系统工程导论(含运筹学及系统工程导论)
《运筹学》运筹学教材编写组 清华大学出版社
《系统工程》(第三版)汪应洛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5
432微机原理及应用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 主编:杨天怡 副主编:邓亚平、黄勤 重庆大学出版社
433电子技术(含模拟电路、数字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简明教程》(第二版) 主编:杨素行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主编:童诗白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第四版) 主编:阎石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字电路与系统》主编:刘宝琴 清华大学出版社
434土木工程材料
《建筑材料》付芳编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年
《土木工程材料》彭小芹主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2年
435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石德珂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年
436传输原理
《动量、热量、质量传输》高家锐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 1987年
437冶金工程
《钢铁冶金学--炼钢部分》陈家祥编,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钢铁冶金学--炼铁部分》王筱留编,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
438传热学
《传热学》第三版,杨世铭、陶文铨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2
439工程热力学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曾丹苓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440电路及自动控制原理
《电路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电路原理习题解答》重庆大学出版社。《自动控制原理》周林主编 重庆大学自编教材
《自动控制原理》南京航空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学院胡寿松主编 。《自动控制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夏德钤
441电路及电子技术
《电路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电路原理习题解答》重庆大学出版社。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 第四版)》《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 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模拟电子技术》,重庆大学出版社。
《数字电子技术》,重庆大学出版社
442电子技术1(含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
《电子线路》(线性部分)(第四版)谢嘉奎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字电路逻辑设计》(第三版)王毓银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443信号与线性系统
《信号与系统》(上、下册)(第二版)郑君里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5月
444微型计算机原理
1.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 杨天怡主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
2.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 邹逢兴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445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 涂植英主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
446专业综合考试(含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
1、《计算机网络》 谢希仁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年6月
2、《数据结构》(C语言版) 严蔚敏、吴伟民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年4月
450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
《理论力学》 胡楚雄主编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材料力学》 孙仁博、王天明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51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
《材料力学》 孙仁博、王天明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结构力学》上、下册 龙驭球、包世华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结构力学》上册 吴德伦主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
《结构力学》下册 张来仪、孙贤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
452 岩土力学
《岩石力学》 张永兴主编 建工出版社 2004.7.
《岩石力学与工程》 蔡美峰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2.
《土力学》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湖南大学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 编 张克恭 刘松玉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6
453测量理论与误差数据处理
《工程测量学》 李青岳、陈永奇主编 测绘出版社
《测量学》(第三版)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测量学编写组编著 测绘出版社
《测量平差基础》(第三版)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测量平差教研室编 测绘出版社
45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学基础》李智毅等编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水文地质学》 任天培主编 地质出版社
455 路基路面工程
《路基路面工程》邓学均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
《路基路面工程》资建民主编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456流体力学
《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第四版) 蔡增基、龙天渝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水力学(工程流体力学) 》 严新华主编 科技文献出版社 1997年第一版
《工程流体力学(水力学) 》 禹华谦编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457水分析化学
《水质分析化学》赵会明编 高等学校建工类专业试用教材 重庆建筑大学印刷厂
458 传热学1
《传热学》(新一版) 章熙民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59环境微生物学
《水处理微生物学》(第三版) 顾夏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60无机及分析
《无机化学》(第二版) 天津大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析化学》 (第四版) 武汉大学等 高教出版社 2001年5月
《分析化学实验》(第四版)
461 物理化学1(含物理化学实验)
《物理化学》(第四版)王正烈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12月
462 化工原理(含化工原理实验)
《化工原理》陈敏恒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年(上)2000年(下)。
463化学综合
《大学化学》(第二版) 曾正权等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1年
464药物分析(含实验)
药物分析(第四版) 刘文英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年1月
466 计算机在医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在医学中的应用》侯文生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3年8月
467 工程力学
《工程力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工业大学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468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生物医学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彭承琳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6月
《生物医学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彭承琳主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
469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理学》(第4版)潘瑞炽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70 材料力学(含基本变形、组合变形与弹性力学的平面问题)
《材料力学》(第三版)刘鸿文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年9月
《弹性力学》(上册) 徐芝纶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年5月
471 理论力学(含静力学、动力学与振动力学的单自由度系统问题)
《理论力学》(第五版) 哈尔滨工业大学编 高教出版社 1997年7月
《机械振动》(上册)郑兆昌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0年5月
472岩石力学
《矿山岩石力学》 李通林等 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1年
473表面化学
《界面化学基础》朱步瑶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年3月
474安全评价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炭安全监察局)编《安全评价》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4
475 环境微生物学1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二版)周群英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7月
《环境微生物学》 史家梁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12月
476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陆玉书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
477运动解剖学与运动生理学
《运动解剖学》人民体育出版社(体育院校通用教材)2000年8月
《运动生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体育院校通用教材)2000年8月
478电影艺术创作
《中国电影史》 臣季华主编 中国电影出版社
《艺术特征论》 汪流等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479 法学综合1(刑法总论、民法总论、宪法学)
刑法总论学:
《刑法总论》陈忠林 人大出版社
《刑法总论》 汪 力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民法总论:
《民法总论》梁慧星 法律出版社
《民法总论》刘云生、宋宗宇 重庆大学出版社
宪法学:
《宪法学》周叶中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宪法学》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480法学综合2(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黄锡生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或2005年版
《环境法学教程》 蔡守秋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3年版
民商法学:
《民法学》 魏振赢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2000
《民法学》 刘云生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商法学》 范健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2003
《商法学》 甘长青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经济法学:
《经济法学》 黄锡生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经济法学》 李昌麒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年
481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
《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年4月版
《C语言设计》(第二版)谭浩强编 清华大学版社 1999年12月版
C. 适合女生学习的专业有什么
一般我会来推荐女孩子学习西餐源或者西点。
西餐行业分析指出,我国专业西餐人才的紧缺,让行业竞争也愈演愈烈,很多企业争先出高薪聘请国外西餐师来弥补人才上的空白,但却大大提高了人力成本,所以在国内培养专业的西餐主厨刻不容缓,这也为国内的西餐专业人才带来了更大的机遇。
西点已经成为中国年轻消费者崇尚的潮流时尚和休闲减压的新选择,拥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并从一、二线城市居民逐渐向三、四线城市以及农村市场渗透,发展前景广阔。
而且西餐与西点的工作环境相较干净明亮,工作内容相较轻松,非常适合女孩子学习。
世间万物,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D. 电竞专业毕业之后可以做什么
可以做游戏制作人、游戏解说员、职业教练、电竞选手。
电竞专业毕业后的主要回发展就答业方向:
中国游戏制作方面的人才是最稀缺的,究其原因,是教育环境的影响。而电竞专业是为数不多的能够深入了解游戏的专业,这些人担任游戏设计自然要好很多。
其次是游戏解说。随着中国游戏行业的发展,大到北京上海,小到三线城市,越来越多的游戏比赛在全国各地举办,如果没有游戏解说,许多精彩瞬间容易被忽视。
E. 求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认识论文2500至3000字
环境艺术(Environment ART)有着宽广的内涵,除了包括为美化环境而设计的“艺术品”外,还应包括“偶发艺术(Happening ART)”、“地景艺术(Land ART)”以及建筑界所称的“景观艺术(Landscape)”等。也就是说人们所耳闻目睹的一切事物都是环境构成的要素。如:自然界的山、水、草、木,人工创造的建筑、市政设施、招贴广告,甚至人们自身的日常行为,如服饰、购物、休闲、运动等都是环境中的景致。
对于环境艺术设计师的能力要求环境艺术设计历史概念内涵教学实践发展方向培养目标主要课程就业方向展开 编辑本段关于环境艺术
“环境艺术”是一个大的范畴,综合性很强,是指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艺术构想方案的综合计划,其中包括了环境与设施计划、空间与装饰计划、造型与构造计划、材料与色彩计划、采光与布光计划、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2]其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著名的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Richard P·Dober)解释道:环境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爱管闲事的艺术,无所不包的艺术,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环境艺术的实践与影响环境的能力,赋予环境视觉上秩序的能力,以及提高、装饰人存在领域的能力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二战后在欧美逐渐受到重视的,它是二十世纪工业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中,科学、经济和艺术结合的产物。它一步到位地把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作为有机的整体统一起来。
编辑本段环境艺术的理解
1. 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 设计教学要都强调设计中的人文内涵,强调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民间文化的挖掘。只有先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条指导纯艺术方向的定律,同样也适合于设计艺术,从而得出一般性设计艺术类院校的目标定位标准。首先,立足人的“全面素质教育”、“人格教育”全面培养和提高艺术设计的创新及创造能力。其次,根据社会主义经济及市场发展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专业目标、优化课程体系与专业结构,同时对市场的发展还具有前瞻性,冷、热专业要相互调剂、合理配置。最后,结合地方经济的特点,从实际出发,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与特色教育,为本地经济服务。 2.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民族化 (1)课程观念的民族化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有着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背景。各民族的图腾也各不相同,象征意义也因不同的人的经历、文化、背景及时代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理解。任何一个物质形态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也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内涵,这就要求设计师具有丰富的文化修养,设计出的作品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背景、人文思想观念、民族化特点、经济发展概况、人的思想演变过程等因素具有民族化观念。只有这样设计师才能通过表象,表现出以物质形态为基础的精神思想,才能对设计有一个全面深刻的把握,设计出符合当地民情、民风易于被人们接受的民俗作品。所以说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要强调民族化观念,在基础课的设置上要增加一些社会学、人文地理学、宗教学等课程。 (2)课程内容的民族化 艺术作品实际就是一种意象活动,一种情感形式、情感符号、情感的表象活动,借助一定的感性物质媒介,意象物态化而构成艺术作品。不管艺术以什么样的意象、形式、符号存在,它总是渗透或融解着社会文化心理内容——情欲观念。故此,我们在课程内容建设上都要融合进这些因素,强调人文思想,加强民族精神,从而陶冶和塑造出学生一种超越的人生境界,赋予学生一种超脱精神、一种民族意识、一种民族使命感,去传播民族文化。 在现代社会环境中,我们要确立现代意识,革新思想,转变观念,并根据本土经济的发展水平,大胆改革设计出符合本土经济,具有民族特点民族传统的艺术作品,为弘扬和传播民族文化做出贡献。为了能培养出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人才,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体系上要追求创新与发展.
编辑本段大自然是天然环境
大自然是天然环境,即第一环境;城乡建筑及其建筑的室内空间是人造环境,即第二环境;园林、农场、水库之类是利用自然,略施人工的第三环境。一般意义上的环境艺术是指人造环境。
编辑本段以美术为骨架的
造型、光色、尺度、比例、体重、质地等形式美,是环境艺术的基本语汇。功能、空气、声音、温度、气味等因素,也须综合考虑。因而所谓“艺术”既有视觉的,也有听觉的和嗅觉的,既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它是一项非合作不可的综合创造。
编辑本段建筑是主要载体和体现者
对环境而言,建筑侧重处理自身与第一环境的关系。(切不可理解为艺术只是建筑完成 环境艺术设计作品
后的添加和补缀)这一特性决定了建筑师和艺术家各自的分工,也暴露了各自的才智缺憾。只有把建筑师侧重的功能和艺术家侧重的审美完整地、有机地统一起来,环境艺术才能成功。新一代的环境艺术人才,应具有综合才智,避免建筑师多注重单体,规划师不顾及细节,艺术家漠视实用与技术的通病。
编辑本段“景”与“情”的统一
“景”是指自然景观的选择和人文景观的营造,使环境融入风物,成为民族传统的缩影或现代文明的集锦。鉴于环境艺术的巨大体量,包涵的丰富信息,存在时限的相对长久性,它不啻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最直观的表征。在环境艺术的设计与创造中,设计师们总会不失时机地输入情感,体现人情味,把造境上升至造意境,追求环境中的情调,烘托民族的风格,抑或也体现设计者的个性。
编辑本段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处
“人是自然之子”这句话,揭示了人与自然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另方面,一切建筑又都是以使人与自然相对分离和隔绝来保护人,避免人“风餐露宿”、“星月披肩”的。但凡人造环境,都意味着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破坏。环境艺术正是要在这种改善与破坏中,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人为主、物以人用”。建筑造址更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型、色、声、光、气的处理均为使人愉悦;道路、楼梯、门窗要方便人的出入。家具、商场、车库、垃圾站等配套设施,也得考虑人的行为习惯。
编辑本段环境艺术设计发展方向
环境艺术设计(Environment Design)可以分为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两个方面。物质形态主要是指构成环境景观的物质要素,而这些物质要素按不同的材质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意识形态主要是指影响指导人们行为的精神因素,如:宗教信仰、民俗习惯、审美观念、社会制度、伦理道德等。环境设计各要素间的关系犹如生物学上生物群落的共生链,维系着自然万物的萌发,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这种状态恰恰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应追求的目标,其任务在于设计出最优化的“人类——环境系统”,这个系统将展现人类与环境的共存,人类与环境在新的高层次的平衡和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具体还有空间形象设计,装修设计,室内物理环境设计和陈设设计等四个方面。 (1)空间形象设计是一种空间结构的总体设计,解决空间的尺度、比例、协调等结构问题; (2)装修设计的总体设计的具体实施。按照空间结构的整体设计,进行墙面、地面、天花板、间隔等处理; (3)室内物理环境设计,解决室内通风、保暖、温度调节等方面的工程性设计。这是保证室内环境质量的重要方面; (4)室内陈设设计包括家具、灯具、织物、艺术陈设品,绿化植物等。
编辑本段对于环境艺术设计师的能力要求
具有空间想象力;思维清晰;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强;富有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良好的环境整体意识和综合的审美素质,掌握系统设计的方 环境艺术设计作品
法与技能,具有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表达的能力。对传统、现代风格的设计典型融会贯通,掌握室内空间造型、界面装修设计、陈设艺术设计的基本方法。确立完整的空间与尺度概念,具备合理运用材料与工艺的能力。 为了完成有效的电脑图形制作,环境艺术设计师需要能熟练使用以下几种软件工具: 一:PHOTOSHOP: 世界顶尖级的图像设计与制作工具软件.无论你是从事平面艺术设计,摄影,多媒体,影像制作,还是网页,都可以用它进行艺术创作. 二:CORELDRAW: CORELDRAW的高级操作与技艺,CORELDRAW中妙用及印刷技术. 三:3DMAX效果图 以室内外效果图为主,掌握3DMAX各项基础知识。三维效果设计与制作;三维图的建模、材质、灯光、场景、渲染、后期处理技巧。 四:AutoCAD 学习AutoCAD,掌握施工图的识别、创建技能。 主要课程一般包括: 素描、色彩、建筑速写、构成学、测量学、室内制图、效果图技法、摄影、装饰结构与材料、风格流派、家居空间设计、办公室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模型制作、景观建筑设计、环境景观设计、植物配置、模型制作、园林规划与设计、景观设计表现技法、机算机辅助设计、景观工程技术、经济学概论,管理学概论、工程估价、写生(实习)家具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平面构成等
编辑本段环境艺术设计历史
环境艺术设计的叫法,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系为仿效日本,而将院系名称由“室内设计”改成“环境艺术设计”。一时间,全国众多设计院校步其后尘、纷纷效法。改名称成了时髦,一阵风似的,很少有人冷静思考。几个认为改名不妥的专家出来呼吁也没人听,几年后,连那些当年积极带头的人也觉得改的不妥当。 在中国,所谓的“环境艺术设计”就是指室内装饰、室内外设计、装修设计、景观园林、景观小品(场景雕塑、绿化、道路)建筑装饰和装饰装潢等等,此外,还包括城市规划。尽管叫法很多,但其内涵相同,都是指围绕建筑所进行的设计和装饰活动。要说有区别的话,那就是室内装修和室外装修的区别,学科上分为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 另一方面,环境艺术设计就其狭义(围绕建筑的室内外设计)上讲,叫法也算贴切。但其广义的概念和范围就不得了,环境艺术几乎涵盖了地球表面的所有地面环境和与美化装饰有关的所有设计领域。
编辑本段概念内涵
普遍存在学术术语使用不规范的现象,在日常交流中,我们经常遇到以“环境艺术”或“环艺”来表达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无论是出于简化名称还是对其真正内涵的模糊认识,都不利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健康发展。尤其在国际交流当中,往往由于学术术语的不规范或缺乏与国际相接轨的学术名词表述,引起误解或要用颇多的言辞予以解释,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王玥环境艺术设计作品
很多人都将环境艺术设计过于笼统的看为一门专业,其实不然,追其本质它可以称为一个“系”,小到一间屋子,大到整个宇宙,都属”环境“之列,而身处环境中的人,便是直接受环境影响的,我们需要不断感知、领悟整个空间对我们带来的符号。 实际上,“环境艺术”有着其自身的内涵,它是依据环境而存在的艺术形式,作品强调与环境的依存、融合关系,强调作者艺术观念的表达,以材质肌理、空间体型、光影色彩、比例尺度等造型西言的表现,使作品融于环境的氛围之中。作品形式包括环境雕塑、壁画、装置、大地艺术等,相应的专业在欧美国家大学中也多有设立。 如果说“环境艺术”是艺术家更多地依托具体环境并通过其作品表达他们的理想和观念的艺术形式,那么“环境艺术设计”则赋予设计师更多的社会责任,其表现形式除具有艺术审美和精神需求之外,具体的功能、技术、经济等因素也制约着设计与创作,事实上它已是跨越艺术与科学之间具有综合性和边缘性的设计分支学科,具有多种专业内涵和属性。 在国家学科目录中环境艺术设计属于艺术设计下的专业,其专业内容包含室内设计和外部环境设计,即以研究和设定室内空间、光色、家俱、陈设诸要素关系为目标的室内设计,和以研究和设定建筑、绿化、公共艺术、公共空间和设施诸要素关系为目标的环境景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立以来的十多年中,环境景观设计借助于室内设计专业的母体迅速成长壮大,加之风景、园林、景观、建筑等专业学术内涵的渗透与融合,“室内”与“室外”由“环境艺术设计”建立之初的两个专业方向逐渐走向两个相对独立的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也将从单一专业成长为以“环境艺术设计”为名称、由众多相关而又不同的专业组成的专业群。 随着环境艺术设计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是室内与室外环境设计教学各自走向系统与专业,另一方面与之相关的行业逐渐成熟起来,在环境艺术设计实践领域,环境景观设计行业已形成与室内装饰与设计行业两分天下之格局,对更加专业化人才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设计实践对专业化人才培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可以说,社会分工的不同正分化着原有合二为一的专业教学结构;与此同时,当前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由于有限的学制和日益增多的课程设置之间的矛盾加剧,有必要对现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进行重新整合,在继承强调宽基础厚积累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观念的基础上,强化专业方向内的深入教学,为建立相对独立的室内设计和环境景观设计教学结构进行理论研究和学术实践。 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尽相同,院校的办学条件和历史传统也各有千秋,无法强求一律,也无须强求一致。提倡多样的、多层次的、各具特色的办学,成为建设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必然选择。 以环境艺术设计为专业群概念,能够根据不同办学条件,融贯相关专业,整合相关办学资源,建设多样化多层次办学方向:1)从系统性综合性的角度可以设立室内设计和环境景观设计两个基本专业:2)从研究和实践对象的角度又可设立环境艺术晶设计、环境设施设计、室内陈设设计、家具设计、环境照明设计、庭园设计等众多专业。它们共同组成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群。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群概念的提出和多元化的专业设置具有诸方面的有利因素;有利于学生明确自身专业身份和未来发展方向,在掌握核心设计课程和扎实的专业技能训练基础上,通过灵活多样的课程设置和选择机制,使学生在某一方向形成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成为一专多能的设计人才:有利于学校根据办学条件明确专业定位,实现与相关专业的有机融合,发挥高等院校的综合优势:有利于教学的组织管理和学术评判标准的建立,教学安排上,可以改变原来面面俱到的格局,合理调配师资力量,形成专业特色,学术评价标准也由于专业方向的明确而易于把握;由于专业边界清晰、专业内涵明确,教学与实践之间互动关系的建立可以更加主动,目的性将更加明确。
编辑本段教学实践
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建立教学与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培养高水平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重要环节。高等院校不是象牙塔,大学教育要强调素质教育,但也不应忽视基本职业技 环境艺术设计
能的训练,这是由环境艺术设计极强的实践性所决定的,事实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自其成立之始,便由于市场的需求,而在教学过程中渗入了实践的内容。因此,作为高等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我们应该提倡培养学生具有引导设计市场方向的理想与信念,同时也应具备适应设计实践需求的扎实的基本技能。 中央美术学院自成立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来已走过了十个春秋,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建筑学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分别设立以及建筑学院的成立,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更加明确,确立了以建筑基础、空间感觉和创意思维等方面的训练为专业基本教学结构,室内设计和环境景观设计为深入学习方向,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创新观念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教学目标。 强调创造精神与创新观念并非是要与市场保持距离,而是要通过大学几年的教学,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和为实现理想而能坚韧不拔努力进取的信念,未来能够在任何需要创造力的环境下较好的生存并继续发展,具备不断学习与提高的意愿与素质。不为眼前利益而放弃人生理想与艺术追求。 教学与实践的互动反映在教学环节中实验性与实践性的互补与融合,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通过更新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等教学手段,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突出实验性,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励同学开拓思想,敢于探索。如装饰材料课程让同学通过对设计实践中常用的材料作充分的市场调查,了解材料运用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选取感兴趣的原材料,发掘即使是最普通材料的造型表现力及材性上的建构可能性,自己动手实验,尝试制造装饰材料。这样一来,拓展了学生的设计视野,丰富了装饰语汇和设计手段,使同学们逐渐建立起具有独立意识的设计观念,不至于在今后工作中随波逐流,能以他们的设计理念影响井丰富设计实践。 在突出教学实验性的同时,中央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也非常强调在课程设计中引入实践性教学,以具体的设计实践结合理论教学,强化知识积累与处理具体实践环节问题的有机联系。如在教授环境生态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传统民间建筑的调研与测绘,在认识与总结传统民居生态学意义的基础上,由教师带队为农民设计符合生态原理并具有地方特色的新民居及其环境,教学与实践的互动拉近了学校与社会的距离。 与建筑、农林、景观、规划等背景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相比,在美术学院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有其非常有利和独特的条件,在教学中可以把艺术观念与理论融于对当今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阐述中,避免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我们将紧密依托美术学院浓厚的人文、艺术背景去充分发掘同学们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创造性潜能,强调建筑、空间、环境中艺术与技术有机融合的设计与教学理念。 通过推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与实践的互动,可以丰富当今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理论探讨,为日益多元化多层次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与实践注入新的活力
编辑本段发展方向
环境艺术设计可以分为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两个方面。物质形态主要是指构成环境景观的物质要素,而这些物质要素按不同的材质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意识形态主要是指影响指导人们行为的精神因素,如:宗教信仰、民俗习惯、审美观念、社会制度、伦理道德等。环境设计各要素间的关系犹如生物学上生物群落的共生链,维系着自然万物的萌发,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这种状态恰恰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应追求的目标,其任务在于设计出最优化的“人类——环境系统”,这个系统将展现人类与环境的共存,人类与环境在新的高层次的平衡和发展。
编辑本段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和计算机技术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工程规划与选型、工程材料、工程测量、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结构分析与设计、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土木工程现代施工技术、工程检测与试验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工程防灾与减灾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以及建筑设备、土木工程机械等基本知识。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地进行土木工程勘测与设计的能力;具有解决施工技术问题、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进行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分析的初步能力;具有进行工程检测、工程质量可靠性评价的初步能力;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与辅助管理的初步能力;具有在土木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革新与科技开发的初步能力。成为能在房屋建筑、隧道与地下建筑、公路与城市道路、桥梁等领域的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监理、研究、教育、投资和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编辑本段主要课程
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素描、色彩、透视、中外环境与建筑艺术史、建筑原理、建筑艺术概论、环境艺术概论、工程概算、测绘与制图、环境与建筑艺术规划及设计、园林设计、空间构成论、人体工学等。
编辑本段就业方向
能在政府机关建设职能部门,机关及工矿企事业单位的基建管理部门,建筑、市政工程设计院,土木工程科研院所,建筑、公路、桥梁等施工企业,工程质量监督站,工程建设监理部门,各铁路局工务维修部门,房地产公司,工程造价咨询机构、银行及投资咨询机构等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或可考取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工程力学等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或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考取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建筑师、注册土木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和注册造价师等。[1]
F. 环境设计专业导论论文
环境设计专业
]
这个我们给你弄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