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专业在职研究生
『壹』 建筑学在职研究生有什么条件具体是什么情况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职研修班招生网为您解答
在职研究生的基本报考条件为本科学历有学士学位,满三年的工作经验。
建筑学一般为五月同等学力申硕的形式招生,如果是建筑工程、土木工程的话是以十月联考的形式招生。但是,十月联考明年取消,改革的具体政策还没有出台,你可以关注一下这方面的信息。
另外,这两种形式的在职研究生你也可以在网上了解一下。
『贰』 北京那个学校有 建筑专业的 在职研究生,
清华大学 http://www.tsinghua.e.cn/publish/yjsy/699/2010/20101216135511564994472/20101216135511564994472_.html
0813建筑学(工学)
081301建筑历史与理论
08130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
081304建筑技术科学
北京交通大学 http://gs.njtu.e.cn/showinfodetail.asp?I=1157&n=1&c=33
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http://yjsc.bucea.e.cn/zs/zszyjs/index.htm
001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081304 建筑技术科学
01建筑构造技术与结构体系
02建筑节能与生态技术
03建筑防灾与安全
04建筑物理环境
『叁』 你好。你后来读研了吗。建筑学的在职研究生
建筑抄与土木工程是基本建设的重要工程领域,是研究和创造人类生活需求的形态环境和各类工程设施的建造与完善。作为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不仅涉及区域与城市规划、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设计,而且还涉及各类工程设施与环境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维护。目前报考建筑与土木工程的学生是比较多的,因为这个行业是比较吸金的,那么这个专业的在职联考报名的流程是怎么样的呢?
建筑与土木工程在职联考报名的流程
【Tel:400-62-60-88-8】
一、选择学位及院校
二、复习备考
三、网上报名(6-7月份)
四、现场确认(7月11号左右)
五、统一考试(10月的最后一个周末)
六、成绩查询与复核
七、复试与调剂
八、录取
目前天津大学对于这个专业也开设了提前跟读,想报名的同学只要满足本科有学位满3年就可以申请学习的。
更多的关于建筑与土木工程在职联考报名的事宜,可以直接咨询中国在职研究生网的在线老师。
『肆』 建筑学在职研究生的工程硕士,几年后能考一级注册建筑师
7年,这个问题我问过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主管注册建筑师的老师。成人的建筑学本科按四年制建筑学来报,在职研究生工程硕士按相关专业研究生来报(相关专业 工学硕士或研究生一栏),工作年限则以报明使用学位计算。请各位大神搞清楼主情况在笞
『伍』 今年打算考在职研究生 关于建筑类的 那个学校好啊
工商管理 项目来管理都可以啊,不过一般自都需要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项目管理是七月报名参加十月的GCT考试,难度低一些,毕业后只发学位证没有毕业证的。工商管理有双证,就是毕业证学位证都有,十月报名参加元月份的考试。
现在有好多大学都在外地设有教学站点,你可以上网搜一下。我是河南的,武汉大学在郑州就有教学站,我就是在这边上学的,每一到两个月只上一次课,不耽误平常上班,很方便。
『陆』 我是学建筑的,今年大专毕业。想考在职研究生,有什么办法。大约费用多少谢谢大家!!!
考研途径有三条即统考、GCT考、自考(就是同等学力申硕),后两种研究生属非学历教育,发单证(只发硕士证不发毕业证)、讲究的就是学士证,没学士证不允许报考。假如没学士证冒充有学士证报了名,也是自寻烦恼,因为这两种研究生读研临近结业时要申硕,申硕时教育部验你学士证,没学士证不准申硕,即使读完这两种研究生也是白读,始终领不到硕士证。不管是专科毕业满二年的同等学力还是本科毕业没学士证,都不能报考GCT考和自考研究生,只能报统考(一月联考)的研究生,统考就是10月报名次年一月考,统考属学历教育,不存在申硕,不管有无学士证,毕业时都发双证(研究生毕业证加硕士证)。专科生及本科无学士证者的考研路只有一条,那就是统考。研究生一年的学费是本科生的两倍,从2014年起都是自费,从2014年起每个研究生每年国家给助学金6千元。统考的建筑专业没半脱产班,都是全脱产班。
『柒』 建筑类在职研究生哪些学校可以报
您好,建筑类的可以考虑上海同济在职研究生MEM(工程管理硕士),同济建筑专业是非常出名的。
更多详细信息请点击用户名【华是学院专硕学院】在线咨询。
『捌』 我是从事建筑业的,想考在职研究生,听朋友说除了工程硕士还有个工程管理硕士,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呢
工程硕士是每年10月份参加全国联考,毕业之后只有学位证,工程管理硕士是每年回1月份答考试,和普研同一天,毕业之后有学位证和毕业证,从考试难度来看,工程管理比工程硕士要简单,工程硕士参加gct,考数学 语文 英语 逻辑400分,数学还考高数,而工程管理硕士考数学 写作 英语 逻辑满分300分,考初等数学,建议最好是考工程管理硕士,毕业可以拿到学位证和毕业证,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玖』 同济大学建筑学在职研究生
在职考研有三条途径即统考、GCT考、自考。下面分别予以解释: 1. 统考或一月联考:就是10月报名,次年1月考。专业繁多,目前只有九个专业既有全脱产班也有半脱产班,即MBA、MPA、MPACC、JM、MTA、MEM、金融、保险、电子商务。除了这九个专业外,其他专业没有半脱产班。这九个专业适合在职人员考,其中管理类要求本科毕业满三年(至研究生开学年的9月1日满三年),其他专业应届、往届生都能报考。统考生(一月联考)属学历教育、发双证(毕业证加硕士证)。毕业证代表学历,有研究生毕业证,你的学历就变成了研究生,可以晋级、晋升职称、也可报考要求研究生学历的职位。 另有单独考试属一月研的范畴、发双证。报名条件:本科毕业满四年、业务优秀成为单位骨干、发表过研究论文、有两名专家推荐,并且是为本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经教育部核准后可参加一月单独考试,在具有单独考试资质的招生单位申请报名。 2.GCT考:6月25-7月10日报名,10月考。大部分专业报名条件为本科毕业并拥有学士证满三年(至报名年的7月31日满三年),只有计算机、集成电路、控制工程、软件、信息、电子与通信工程等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限制,刚领上学士证就能报考这几个专业(但是这些电子类专业报名时学士证不满三年的,读完研究生所有课程后再实习满两年才准予申硕)。GCT 研究生发单证(只发硕士证不发毕业证),由所读大学颁发硕士证。GCT研究生有17个专业,所有专业都有半脱产班。所有专业初试都是一张卷,即400分的大联考,内容包括:逻辑、数学、英语、写作,复试由所报大学命题。 3.自考(就是同等学力申硕):没有工龄限制,入学不用考,自愿缴费读某校的研究生进修班。所学各门功课学校考都及格时,学校只能发一个研究生结业证。当你三证齐全(研究生结业证、本科毕业证、学士证),并且学士证满三年,就达到了研究生同等学力。然后本人提出申硕申请,经教育部验证核准后就有资格参加每年5月国家组织的同等学力申硕考试,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由国务院命题,考两门即外语和综合能力,两门考试同时及格的由国务院学位办颁发硕士证。各大学的研修班有各种形式,如全脱产、半脱产、周末班、函授班。 GCT考和自考研究生都属非学历教育,没有毕业证。读完这两种研,你的学历还是原来的本科,不能报考要求研究生学历的职位,但这个硕士证在晋级、晋升职称时管用 。获双证的唯一途径就是参加统考(一月联考)。单证永远转不成双证,如果先读了单证研究生又想拿研究生毕业证,那就得重新参加一月研究生统考或联考,被录取后再从头读统考的研究生,才能拿到研究生毕业证。统考、GCT考、自考是三个不同的体系,学分不能互顶,必须重新考,从头读。 如果对目前工作不满意,获取双证很有必要,学位只对晋级、评定职称有用,学历是就业等的主要依据,所以好单位聘人要双证生;如果现在工作挺好,考个GCT或自考研究生都行,反正这个硕士证在晋级、晋升职称时都按研究生对待。GCT研究生、自考研究生都不转户、不转档、不派遣(读完研后回原单位,学校不给推荐工作),对找好工作意义不大。统考最难,自考次之,最好考的是GCT研究生。有的考生想在职读双证研究生但想读的专业没半脱产班咋办?工作问题可以和单位协商解决,比如采取上午读研下午回单位上班,或节假日给单位写些文章、做些翻译、或教些课或搞些革新或停薪留职,更有些能人留职读研继续拿工资,这些都要看你和领导的关系如何?领导一般认为读研是好事,会通融的。有不少在职生采用上述方法顺利获取了双证,值得借鉴。 何为全日制?80%的大学生弄不懂全日制这个概念,经常把全日制和全脱产混为一谈,大都简单的误认为全脱产上课就是全日制。其实不然, 全脱产上课不代表全日制,人事部门所说的全日制与是否全脱产上课无关,全日制引申指入学门坎(只有统考属全日制,包括六月份的高考和一月份的研究生统考或联考,除统考之外其他考试都不属于全日制)。正儿八经考上的就是全日制,旁门左道考上的就不属全日制。
『拾』 建筑学在职研究生
建筑学在职研究生从2015年起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考试科目和全日制统招考生一样。参考如下。
建筑学(建筑系)专业2012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专业代码:081300
研究方向
01城市与建筑历史
02闽台建筑文化
03历史建筑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
04公共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05建筑与环境设计及其理论
06城市设计及其理论
07广义生态建筑技术与设计
08生态城市与闽南建筑节能设计
09建筑环境控制技术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31中外建筑历史
④856概念性快速建筑设计(三小时,自带工具及纸)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注:
本单位30名招生计划中,专业学位建筑学(在职)招生计划为15名,其余学术型专业招生计划为1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