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全国联考
❶ 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和统招专升本难度谁大
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难度比较大
❷ 同等学历申请的学位、专业学位和全国统考的硕士学位有什么区别
同等学历抄申请的学袭位属于成人学士学位。成人学士学位是标志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的学术称号。
专业学位:一般指有专门职业要求的研究生教育学位,区别于侧重理论和研究的学术型学位,主要培养有特定职业背景的高级专门人才。目前我国主要在硕士层次设置专业学位,经批准已经在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教育、法律等39个学科,举办专业硕士学位教育,2009年招收的学生范围扩展到应届本科毕业生。
硕士是一个介于学士及博士之间的研究生学位(Post-Graate),拥有硕士学位者通常象征具有基础的独立的思考能力。
这三种学位都是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类。
这三种学位国家规定享受同等待遇,只是形式的不同。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不同类型的学位发活着不同的作用。用人单位也在寻找这自己需要的高学位人才。
❸ 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区别
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培养目标不同;二、考试内容不同;三、培养方式不同。
很多人对于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都有些不明白,这两个词是在研究生考试的时候才会出现,所谓专业学位就是专业型硕士毕业之后拿到的学位,学术学位就是学术型硕士毕业之后的学位。学术型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专业型硕士是国家为了克服学术型硕士的不足新增的一种新硕士,培养的是现在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具体说来有以下三点。
三、培养方式不同。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求有为期至少半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的实践环节。而学术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❹ 请问一月份MBA联考和十月份MBA专业学位联考有什么区别吗
在2016年前,MBA考试分为两种,一种是十月联考,属于单证,即参加10月份单独考试的管理类专业硕士学生,毕业之后只颁发学位证书;另一种是一月联考,属于双证,参加1月全国联考的管理类专业硕士学生,毕业之后颁发学历和学位证书。
但从2017年起,国家已经取消了单独考试,只保留一个每年12月底的全国联考,只要是每年参加全国联考的考生,MBA毕业后都会获得双证,不论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
所以如果你现在想考MBA的话,都是需要统一参加12月底的国家研究生统一考试,根据笔试+面试的成绩综合排名后统一安排招生录取。
参考资料:HZMBA
❺ 艺术硕士全国联考是什么意思
艺术硕士(MFA)属于专业硕士学位中的一种,它是面向在职人群推出的,其职业指向非常明确,通过边学习边考试的方式.它只授予学位证书,没有学历证书,即只有单证无双证。
(一)报考条件
有当年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学历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具有艺术创作实践经验;或者四年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并取得学历证书,有5年(含)以上艺术创作实践经验并获得省部级以上创作或表演奖励者也可报考。
专科毕业者录取人数一般不超过本校当年招生限额的10%. 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
(二)考试科目
政治理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含艺术学基础、英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包括口试),共计4门。政治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考试由各招生单位自行组织,时间自行安排。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实行全国联考。
(三)考试时间
在每年的十月下旬. 普通研究生是全日制研究生(无论是在职与非定向的),既有学历又有学位,有双证即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
只要有本科学历的即可参加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考试时间在每年的一月份.考试科目共有四门:英语和政治为全国统考,另有两门专业课由学校自行命题.
❻ 全国统考和法硕联考有什么区别
简单区分下这两者的概念:
联考:招收在职人员、以业余时间学习为主的专业学位考试通常在每年的10月份进行,名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简称“联考”。
(参加每年十月份全国39所高校联考的在职法律硕士,考试科目除政治由各校自行命题外,外语和三门专业课实行全国联考。)
统考:招收全日制学生的专业学位考试与每年年初举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一起举行。
(参加每年一月份全国39所高校联考的法律硕士,招生对象为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生(含同等学力者),考试科目为政治、外语实行全国统考,专业基础课和综合课实行全国联考。)
另外,参加“法律硕士联考“的考生可以填报两个试办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院校。
❼ 报考专业的专业学位是什么意思 非全日制的全国统考是双证吗
专业学位就是我们常说的 专业硕士,与学术学位相对,参加全国统考的是双证,只不过是在职学习。
❽ 考研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是个什么情况啊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是中国大陆(部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招收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比如MBA)而设定的全国性联考科目,其科目编号为199。
管理类联考考试科目:包括“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与“英语二”两科,总分300分。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卷面结构:数学、逻辑推理、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论说文),共三大部分。满分为200分。
英语二,卷面结构:语言知识运用(即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第一部分四篇、阅读理解第二部分一篇、翻译(英译汉)、小作文、大作文,共六个部分。满分为100分。
截至2019年5月,管理类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招生包含七个专业学位,分别是:会计硕士(MPAcc)、图书情报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和审计硕士。入学统一考试采用管理类联考。
(8)专业学位全国联考扩展阅读: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考查目标:
1、具有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较强的分析、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
3、具有较强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考查内容:
1、数学基础。
综合能力考试中的数学基础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通过问题求解和条件充分性判断两种形式来测试。
2、逻辑推理。
综合能力考试中的逻辑推理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判断和综合,以及相应的推理、论证、比较、评价等逻辑思维能力,不考查逻辑学的专业知识。试题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和人文等各个领域,但不考查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3、写作。
综合能力考试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论证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通过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两种形式来测试。
❾ 研究生全国联考和全国统考的区别
统考,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一般都是在每年的12末或者1月份举行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进行考试;
联考,指的是专门对于在职人员进行的考试,每年举行两次,分别在1月与10月进行,考试由学校单独命题或者与统考统一试题。具体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报名时间:
统考:每年的10月报名
联考:10月联考在每年7月左右开始报名;1月联考在每年10月中旬开始报名
考试时间:
统考:12末-1月每年的具体时间由教育部规定
联考:1月与10月,1月份的与统考同时进行,10月联考在10月倒数第二个周末
目标人群:
统考:统考面对的是应届本科生、高职或者是具有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的学生,部分的在职人员可以参加统考,但是报名专业职能限于联考的专业。
联考:联考是针对在职人员进行的考试
研究生学习方式:
统考:全日制
联考:周末或寒暑假上课
考试科目:
统考:全国统一命题,数学(部分专业有)、英语、政治、专业课
联考:1月份联考数学、英语与统考使用相同的试卷;10月联考由学校命题
学历与学位:
统考:有硕士学位证和学历证
联考:只有硕士学位证,没有学历证
报考专业范围:
统考:所有学校研究生院开设的专业
联考:目前有21种专业学位:法律硕士(J.M,不同于1月份法律硕士联考的那一种)、教育硕士(Ed.M)、社会工作硕士、艺术硕士、公共卫生硕士、体育硕士、艺术硕士(MFA)、公共卫生硕士(MPH)、军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不同于1月份MBA联考的那一种)、会计硕士(MPAcc)、工商管理硕士(MPA)、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风景园林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临床医学(中医师承)、高校教师读硕、中职教师读硕、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MJC)
❿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的考试种类
专业学位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区别于一般意义上侧重理论、学术研究的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旨在针对一定的职业背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据了解,在西方国家,专业学位教育是后高等教育里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职业指向非常明确,就是针对职业要求培养职业领域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从专业学位教育的对象来说,都是工作了一段时间,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并明确了自身今后的职业发展领域,从而选择攻读相应的专业学位。
随着各行各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扩大,专业学位教育正在成为一种潮流。此外,今后的专业学位教育还将逐渐与特定职业(岗位)任职资格(条件)相结合,成为国际上通行的“职业学位”,即只有获得这种学位才能进入某一行业从业。
尽管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了专业学位的设置,但大多数人对专业学位仍然存在很多疑惑。新闻晨报记者(张智丽叶蕴华)采访了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田蔚风和复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顾云深,请他们比较全面地解析了专业学位。
目前国内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分为以下几类: 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我国于1981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当初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就研究生的学位而言,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硕士、博士学位”。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加速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的高层应用型专门人才,设置了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的职业指向性非常明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规定,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
专业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但大多只设置硕士一级。各级专业学位与对应的我国现行各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专业学位的名称表示为“XX(职业领域)硕士(学士、博士)专业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