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浙江省2015届
A. 2015届毕业的师范生需要考教师资格证吗
这位考生,你好!
1、目前上海、河北、浙江、湖北、广西、海南、山东、安徽、山西、贵州这些省市考教师资格证属于国家统考范围之内,简称国考。考教师证共三大项:笔试+普通话+面试。先笔试通过了,再面试,普通话只要在笔试有效期2年内考出来即可,建议早点考出。
2、笔试部分:
幼教考两门:《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
小学考两门:《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笔试不分科目的)
中学考三门: 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选自己要教的一门科目『注: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的笔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分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品德(政治)、英语、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和信息技术,共13个学科。』(中学包含初中、高中 、 中职 )
3、面试部分:
(1).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面试不分科目。
(2).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面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社会、科学、体育、音乐和美术,共8个学科。
(3).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的面试科目与笔试科目三“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相同,分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品德(政治)、英语、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和信息技术,共13个学科。
(4). 中职文化课教师资格考试的面试科目同中学教师资格,中职专业课、中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的面试科目根据考生的专业选报相应的科目。
系统的相关资料我这里有的。
4、需要追踪每期的教师证相关信息可以加我腾讯。
5、以下是考试流程: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B. 2015届非师范毕业生 已有教师资格证 考杭州教师编制条件符合吗
杭州教师招聘统考对应届生的说明:应届毕业生,指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2016届及尚未初次就业的2015届毕业生。
2015届非师范毕业生,如果之前没有签订过劳动合同,那还属于应届生范围。
应届毕业生一般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中其中一个:
(1)毕业研究生;(2)全国重点大学毕业生;(3)普通高校省级优秀毕业生;(4)浙江省内普通高校校级优秀毕业生;(5)杭州市区生源毕业生;(6)普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招考条件相对于浙江省统考和下面各地市自主组织的招考更加苛刻。
所以如果是省内高校的校优,又没有签订过劳动合同,就能报考。
考前分析:http://zj.zgjsks.com/html/2015/bkzd_1125/12458.html
杭州教师招聘统考各区公告近期会陆续发布,预计报名时间在12月底。
C. 2015年应届毕业生,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 同学说最好半年内找到学校入职 可是目前我不想当老师 我该怎么办
人活着肯定是要做事情的,上班或者创业必须要做一件!
D. 请问2015届的师范生要考教师资格证的吗
1、2015届师范生不用考教师资格,凭毕业证直接认定,认定通过可以取得教师资格证。
2、2015年改革以后,想要取得教师资格证,必须参加教师资格考试,通过考试和认定方可获得教师资格证。
E. 2015届毕业师范生还能拿教师资格证吗
您好!
根据2014下半年上海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公告
考试对象
户籍或人事关系在上海市内(具体要求见下文中“现场确认需提交的身份与户籍信息说明”)申请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
2011年及以前入学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学生可以持毕业证书申请直接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2012年及以后入学的师范类专业学生,申请上述教师资格者,须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不同省份的教师资格证考试政策可能会有所不同
建议您可以直接咨询您学校的老师
更多教师信息搜索上海中.公教师资格证考试
希望对您有帮助!
F. 您好,我是2015届应届毕业生,招教考试需要填写教师资格证编号,但证还没有发下来,这个情况应该怎么办
答:如果你考试完成只是木有拿到证可以登录
中国教师资格网为全国教师资格证编号查询网站,
http://www.jszg.e.cn/portal/home/index。
拓展资料:在编教师拥有的编制为事业编,即在编老师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非在编教师即为临聘人员或者称作合同工。教师作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入职后按照相关规定,签订合同期一般为五年(实际操作中,一般只签订一次合同)并按照相关规定,享受事业单位工作待遇,但我们说的合同工一般指临聘人员。非在编老师,一般称作代课老师。
编制教师优势
第一,教师的编制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享受事业单位工作待遇。但实际操作中,因各地区经济水平发展不同,有些地方教育系统在缴交社保方面只缴交部分,不缴交生育保险和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并轨,有望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有编制的教师工资组成由基本工资、津补贴、职称工资等组成。职称工资可以随着职称升高而升高,工龄增加工龄工资也增加。无编制人员工资固定,在职称晋升和工龄方面,一般无法保证。近几年虽然在改革,但实际操作中仍然与在编老师存在很大差异。
第三,有编制的教师工作更有保障,更稳定。可以调动,退休后享有相应的社保和职业年金。
有无编制主要区别
教师有无编制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编制可以调动,有相应的职称工资并可以晋升,退休后享受相应的社保和职业年金。
2、无编制的学校教师往往属于临聘人员,无法晋升,无法调动,即你只属于某一学校临聘人员(俗称代课老师),往往也无职称,更无职称工资(非在编有职称也常无法聘任)。退休后按照与当初所在单位签订的合同处理。在私立学校中,因学校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必须帮其工作人员缴交社保,所以退休后一般享受社保待遇。在公办学校中的临聘人员,因为财政困难等原因,一般不帮其缴交社保或者只缴交部分如工伤保险。
G. 师范专业从2015届的毕业生开始不再发教师资格证,这个消息是真的吗
教育部在教师资格管理上出了一记重拳。9月3日,教育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宣布,2015年起,教师资格认证考试不再由地方组织,将首次实现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不再终身有效,而是只有3年有效期限;师范生不再毕业就能拿教师资格证,后年开始也必须参加全国统考;已当老师的教师资格证也必须每5年一审,彻底打破教师的“铁饭碗”。
H. 陕西理工大学2015届师范专业学生还会不会发教师资格证
现在不管是不是师范生都不会发教师资格证了,现在的教师资格证都是需要进行考试并进行资格认定后才能获得的。在校生是可以报考教师资格证的,但是要进行资格认定则需要毕业后进行,因为资格认定需要有毕业证书。
I. 2015届师范生发教师资格证的吗
要看所在省市区什么时候改革成全国统考的,如果是入学当年或之前改革的,师范生要参加全国统考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如果是入学之后才改革的,则由学校颁发教师资格证。
J. 最近颁布的从2015起教师资格证开始改成国考,师范生也要参加考试,这影响江苏的2015届毕业生吗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是的 这个就是从2015届毕业生开始哦~~师范生也需要报名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师资格考试改为国考 2015年考试正式实施》
【微博热议】
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时间从2015年考试正式实施。改革后将实行国考,考试内容增加、难度加大。在校专科大二、大三,本科大三、大四才能报考。改革后将不再分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区别,想要做教师都必须参加国考,方可申请教师资格证。
【相关信息】
教育部宣布,中小学生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试点范围将扩大。试点区内,教师资格考试有效期为三年,教师资格证须每五年注册一次。按照规划,2015年,我国将全面推行教师资格全国统考,提高教师入职门槛,并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实行定期注册制度。
师范生也要考教师资格
教育部公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办法规定,教师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组织笔试和面试试题,并建立试题库。“考试将按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的教师资格考试仅考查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改革后的统考将增设综合素质、学科教学能力的考查,突出对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查。此外,目前的考试以知识性考题为主,试点后则以实践能力题为主,同时邀请大量一线优秀教师参加命题,广泛使用案例分析、教学活动设计等特色题型,重点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围。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3年。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师范生进入教师资格考试范围,对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倒逼机制,能够促进师范院校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对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师资格每五年注册一次
想当老师不仅要参加全国统考,教师资格也不再终身拥有,而是定期注册。教育部昨天同时颁布《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中小学教师资格每5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年度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
2011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试点工作率先在浙江、湖北两省启动,2012年增加了河北、上海等4个试点省份,今年又新增山西、安徽等4个省份。
据教育部统计,在前两年的试点工作中,共组织4次全国性考试,6省参加考试人数28.08万人,通过7.72万人,通过率27.5%。而试点前,各试点省考试通过率一般在70%以上。同时,6个试点省分别选取1到2个地级市开展了定期注册试点,18.9万教师申请首次注册,通过率99.2%,不予注册或暂缓注册了一批不合格教师。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分析,从前两年的试点来看,由专业化教育考试机构,按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教师资格考试,改变了过去的考试和认定不分、组织不够规范的现象,能增强教师资格考试的社会公信力,改变教师资格证含金量不高的情况,以提高教师职业准入门槛。此外,定期注册改革能够帮助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摸清教师队伍底数,规范教师资格证书管理,推进持证上岗制度的落实。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