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考试 » 2015下半年中学生教师资格综合素质真题

2015下半年中学生教师资格综合素质真题

发布时间: 2020-11-30 19:51:17

㈠ 2015年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作文立意

星期天,妈妈带我去森林公园呼吸清新空气,在呼吸清新空气的时候,我看到了许多美丽的杜鹃花。

于是,我走前一点看,看到它的根很短,生长在泥土下面。我继续向上看,一条直直的茎向上升,茎的左边和右边长了许多枝条,如果你不剪它,它就长得很茂盛。枝条上长满了小小的刺,如果你不小心碰到它,就像针刺到你的手一样痛。茂密的、碧绿的叶子长在枝条上,一串串红红的花朵,密密麻麻的,花朵很小,花朵中间有一点白色的果子,就像闪闪发光的星星。微风一吹,你仔细看,花朵好像在跳舞。一动一动的,在这个时候,花朵散发出香香的味道。在你心情不好的时候,闻一闻花香,你就舒服极了!好像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杜鹃花一年四季景色宜人,带给人们快乐,所以很多人都喜欢杜鹃花。我喜欢你——杜鹃花。

四年级:何韵欣

㈡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小学知识点

第一章素质教育
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的定义、概念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均衡发展。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三,素质教育的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简称。新课改”的具体目标,第八次改革,2001年开始)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情感)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收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知*识*点*新课改倡导的新型的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哪三种)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和考试制度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知★识★点★,新的评价和考试制度核心价值的取向是什么,三点)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学生观
一,人的全面发展
1,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渊源古而有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马克思注意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劳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注意: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不是劳动)

2,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所谓的全面发展教育,是对含有各方面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况,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而实施的培养多种素质的教育活动的总成。
(★知★识★点★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是什么,四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通常被当做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
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的、相互统一二,学生的本质特征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另一个主体,是相对于教师而言的。1,学生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间接经验,直接经验)
2,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即学生在教学中具有主观能动性。★★★3,学生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身体、心理)——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三,以人为本★★★★★1,内涵、定义
A,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为了学生
B,在教育教学中,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为了学生的一切C,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为了一切学生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A,学生是发展的人——身心发展B,学生是独特的人——差异性
C,学生是具体独立意义的人——教师切勿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3,以人为本,公正对待每个学生★★★★★
A,公正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受教育的权利(中职访谈)B,要公正合理的对学生进行教育(爱无差等)
C,要公正合理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的班集体(恰当的评价)D,要公正客观的处理学生中的各类矛盾冲突(法官)4,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注意:因材施教并非是要减少学生的差异
学生观的简答题答题思路:
在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1,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材料中教师根据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和要求,适时调整教学计划,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教师与学生应建立一种民主、平等与合作的关系,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听取、采纳学生的意见。3,教育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做到因材施教,不一刀切,询问其他学生的意见。注意:理论+从材料中哪句话看出来的,稍作分析。
教师观
一、教师职业
所谓的“教师观”,就是关于教师职业的基本观念,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看法和期望的反映。A,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性的职业《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B,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创造性(教育教学方法、理念等)职业。
有目的的培养人才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领域的根本特征。富有创造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富有创造性的学生。二,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创造性(教无定法)2,连续性、广延性(时间、空间)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三,现代教师观教师角色的转变:(单一到多元转变)1,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国、地、校)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四、教师专业发展1,基本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机构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2,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A,职前教育
B,新教师入职辅导C,在职培训
D,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E,自我教育——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知★识★点★什么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
教育观
一,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1,教育法的内涵
广义的教育法是指由国家权利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或认可的,以国家强制力保护实施的教育行为规范体系及其实施所形成的教育法律关系和教育法律秩序的总和。狭义的教育法则专指由国家权利机关制定的教育法律。2,教育法的特点A,主体的复杂性
教育行政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学校和几乎每个家庭公民都是教育法调整的对象。B,调整范围的广泛性
调整的对象;调整的关系;教育领域的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二,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解读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解读立法基础:
A,理论基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注意理论B,立法依据——《宪法》
C,实践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立法宗旨(目的)

㈢ 2015下半年漳州教师资格国考幼儿《综合素质》高频考点及考题预测(二)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第一章 职业理念


考点5: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1.幼儿时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期


幼儿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在儿童大脑迅速发展的时期,早期教育对智力的影响特别大。若在这一时期内,对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施以适当的早期教育,其智力水平能得到明显提高。


2.幼儿时期是人格健全的关键期


幼儿时期,儿童的个性品质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这时他们的可塑性强,自我评价尚未建立,往往以家长、老师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因此,幼儿教育对人的个性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3.幼儿时期是性教育的关键期


3岁左右的儿童,开始产生性别意识,这是一个特殊的性心理发育阶段,心理学上称为“性蕾期”。如果幼儿能够正确将自己的性别与社会要求的性别角色对应起来,他们的性心理就能够正常发展。


【考题预测】


()时期,个性品质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


A.婴儿


B.幼儿


C.少年


D.青年


答案:B


考点6:幼儿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理念


教师要面向全体幼儿,确立正确的培养目标,在提高群体素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个体的素质。应该针对幼儿的差异因材施教。


2.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水平


教师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素质教育的成败,因此必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3.将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之中


进行幼儿素质教育必须将其落实到教学之中,可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和游戏来进行。


4.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幼儿的素质


对幼儿的品德教育,要贯穿在教师的言行中,不管大事小事,教师都要用自身良好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言行举止去影响幼儿,做幼儿的楷模。


5.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


在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幼儿园的教育,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只有将三方面的力量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合力,保证幼儿健康茁壮地成长。


【考题预测】


素质教育的成败,相当程度上取决于()。


A.父母


B.家庭背景


C.教师


D.社会


答案:C


考点7:“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考题预测】


()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A.教育与社会


B.教育与生产劳动


C.教育与法制


D.教育与家庭


答案:B


考点8:“育人为本”的涵义


育人为本是幼儿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幼儿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


1.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育人为本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坚持育人为本,就需要在教育工作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坚持以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为本


育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实质,就是坚持以幼儿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为本,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就是重视人本身的发展,将个体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起来。


3.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本


教育的发展必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教育需要,真正体现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4.关注人人接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性


让所有人都能够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是教育最崇高的理想。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


5.满足每个人接受教育的个性需要和期望


育人为本教育思想要求教育既要了解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也要了解到每个人、每个学生、每个幼儿都有着不同的个性,使教育能够满足每一个幼儿的需求和他们的期望。


【考题预测】


教育最崇高的理想是()。


A.面向全体


B.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C.让所有人都能够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


D.重视人本身的发展


答案:C


更多关于漳州教师招聘考试信息请登录漳州教师招考网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㈣ 问:如何能查询到教师资格综合素质考试每道题的具体分数啊 2015年下半年的

这个不行吧,我们看到的都是最终分数,除非你去申请查分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