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资格考试学习计划
㈠ 该如何备考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一、了解考试趋势
想要更好备考2018年临床医师考试,了解当前的考试形势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2017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的详细“解剖”我们发现生理,生化,病理,药理单独考的题量在减少, 都已经穿插到内科里面考,这也就意味着大家以后的备考仍需要在内科上多发力!
那么回到重点:2018年到底应该怎么下手?复习方向在哪里?其实,看一下这组数据就一目了然了:
专业综合6大重点:
消化(80分左右)
女性生殖(55-60分)
儿科(50分)
心血管(40分)
呼吸(35-40分)
精神神经(50分左右)
重点科目,占分值50%左右!
二、制定复习计划
一旦确定了发力方向,就要开始制定复习的策略了,很多考生都是第一次参加考试,即便有多次进宫的考生,可能对复习的章法也并不是很明确的,小编在这里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各科目复习的先后顺序:
1.消化系统 ——大约分值:80分
2.女性生殖系统——大约分值:55分
3.儿科——大约分值:50分
4.心血管系统 ——大约分值:50分
5.精神神经系统——大约分值:45分
6.呼吸系统——大约分值:35分
7.泌尿系统——大约分值:25分
8.其他——大约分值:25分
9.运劢系统——大约分值:25分
10.血液系统——大约分值:25分
11.内分泌系统——大约分值:25分
12.传染病、性传播疾病大——约分值:5分
13.风湿——大约分值:4分
14. 基础综合——大约分值: 70分
15.人文概要 ——大约分值: 50分
三、多加做题巩固
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考试虽然没有捷径可走,但也不意味着寒窗苦读,学习中多总结复习技巧是至关重要的,而对另外一些自己根本就应付不来的科目,可以报考医考培训班,用心听老师讲课,认真做好笔记,利用工作空闲时间及时复习。并且可以做做一些单元练习题,以此来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如何。也可以在网上查找一下别人已经总结好的考查点来检验一下自己掌握的知识点是否全面。这样你既可以保证你的本职工作,又能够使自己的备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㈡ 准备执业医师考试应该如何制定复习计划
1.计划要全面。不仅要包括学习的整体安排和进度,还要包括锻炼身体的时间专、集体活动的时间、充属足的睡眠时间等,这样做才能使自己保持旺盛的精力,生活丰富多彩。
2.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基础来制定计划,不要盲目跟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将整个复习时间划分为几个阶段,哪个阶段需要完成什么任务,都需要列清楚,并且严格按照计划实施,这样才能如期完成复习任务。
4.人们对所学知识的遗忘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遗忘最严重的时刻是在识记后的头一天,甚至发生在最初的几小时、几分钟。所以勤复习对巩固所学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备考开始之前制定复习计划,这一项工作在整个复习阶段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定要认真制定备考计划!
㈢ 如何安排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复习时间
关于2018年的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计划建议如下:
1.复习时间
第一阶段:基础复习3个月时间(2018年1月~2018年3月)
第二阶段:巩固复习2个月时间(2018年4月~2018年5月)
第三阶段:实践技能阶段1个月时间(2018年6月~2018年7月)
第四阶段:巩固冲刺阶段(考前2个月)
2.复习策略
(1)先复习笔试
技能考试中很多内容和笔试是相通的甚至是重复的。如果没有笔试的基础,直接复习技能,知识断层就无法理解,死记硬背很难而且效果差,容易忘记。所以在参加2018年实践技能考试之前,笔试的内容最少应该复习完一遍。
(2)研读教材
按照新大纲准备复习资料,制定出一个复习时间计划表。可以准备一本复习指导书,市面上行行色色的指导书很多,可以选择一本口碑相对较好的,其作用在于它总结的内容好,相当于一个纲要,为复习搭好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3)做真题,把握方向
指导书和教材完整的看完一门后,这时候可以看历年考题,把已复习完的那一科的考题仔仔细细做一遍,可以检查出前面看书的不足,查漏补缺。同时也能把握医考命题的方向和规律,为后面的复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调整复习方向,更加适应医考。
(4)整理错题
把重点的内容写到笔记本上,对于易错、易混的知识,可以用表格、大括号总结对比,笔记本随身携带,利用零碎时间经常翻看。只需要认真整理错题和相关知识点,即节省时间效率还高。
(5)模拟考试
考试前一周找三至四套模拟试题练习一遍。
㈣ 2018年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怎么学习,有没有好的考试复习计划
2018年执业医师已经正式进入备考阶段,作为刚参加完2017考试的我,顺利的通过考试,分享一些学习小心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我考的是临床执业,离开学校很多年了,很多东西也都不记得了,我大致将学习分成四个阶段:基础知识学习阶段(2-5月份)、实践技能(5-6月份)、提高阶段(7-8月初)、冲刺阶段(考前两周左右)。基础阶段和提高阶段看的视频是一样的,但是侧重点不同,基础阶段大家基础薄弱,基础阶段(第一次)学习是打基础,实践技能阶段:考试一般考前一个月开始学习就可以了,一般是看课件做练习,实际操作能力差的朋友可以去参加培训班实际操作一遍就好,提高阶段(第二次)学习是巩固知识、冲刺阶段(第三次)有专门的课程,这个是针对重点知识的解读,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重点内容。学习课程去年是报的能力医考的,资料你可以买人卫的或者直接用他们的配套资料,他们会有专职班主任带你一起学,个人觉得挺好的,你也可以考虑一下。
㈤ 准备执业医师考试应该如何制定复习计划
制订复习计划必须按自己的特点制订,不能仿制别人的计划,别人告诉你的方法最版多只能充当权一个指路标的作用,是很难完全套用的。只有自己去试着做,摸索出自己的完整方法,才是最有用的。
多做综合性练习题
综合题能反映出你对该学科的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因为学科的知识之间都存在着密切联系,如果你做综合题做得较顺利,证明你在系统复习中对该学科的知识掌握是比较完善和系统化复习工作是做得较好的。同时可以根据来学宝典APP习题的练习结果,对于自己的复习进度、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查漏补缺。
形成完整知识框架
平时学习,是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学习的,这就难免显得分散和凌乱,通过系统复习,可以把平时学过的知识一点一点地“串”起来。这样,“串”起来的知识就比较系统了。系统复习次数越多,强化作用越多,印象也深刻。
㈥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怎样高效复习及怎样合理安排时间
一、保证复习时间是关键
每年在临床执业医师笔试考试后,会有同学反应精神神经系统比较难。其实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不能只复习重点和难点,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的通过率每年在30%左右,考试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每年的考试重点都会有偏差,今年新增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因此考试的复习需要稳扎稳打,关于复习的方法提出以下的建议:
首先,要持久战而不要突击战。临床执业助理资格考试的内容很多,大家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一定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尽量每天都要抽出专门的复习时间段,哪怕每天1小时也可以,切记不要到考试前一两个月集中突击,这样弄得自己压力很大,很疲惫。从现在起,好好规划复习计划,打赢这场持久战。
其次,注意劳逸结合。正是因为备考过程是持久战,合理安排自己的精力也是很重要的。尽量不要熬夜复习。如果在复习前已经很疲劳了,那么可以试着转化一下状态,去做做运动、小憩片刻等等,让大脑先放松,再投入到下面的复习中。一旦开始复习,就要保证自己不被打扰,保证状态比较好,不然复习的效率低,做题正确率不高,费时费力还会产生挫败感。
最后,注意营养。临床医师考试需要大家记住很多的知识点,那么,营养其实是很重要的一环,我们的大脑要高负荷地运转,需要消耗很多能量。阿虎医考建议大家常备一些补脑的食品,如核桃、坚果等等,每日的饮食尽量均衡多样化。这样也是为有一个更好的体质来备战,如果三天两头头痛脑热的,对复习的影响很大。
二、高效复习要点
保证复习时间:复习的时间段需要保证不被打扰,把手机调成静音或者关机。
“番茄闹钟”法:对于注意力比较难集中的朋友,可以设置一个“番茄闹钟”,时长可以15-30分钟,强迫自己专心复习,然后可以奖励自己休息几分钟等等,再开始下一个“番茄时间”。把复习时间分割成一段一段,正向激励自己。
“睡前回忆”法:在睡前将一天所复习的内容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过一遍,看看自己记住了多少内容,对于记不住的内容也不需要有负罪感。我们的大脑在睡眠中,会把学习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神经突触的连接会进一步增加,更有益于记忆。在大量复习过后,一定要美美地睡一觉,让大脑自行整理吸收新知识。
“坐享其成”法:每天起床后,可以进行静坐冥想,时间从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身体坐直,闭上眼睛,所有的注意力和感觉都集中到一呼一吸之间,只关注呼吸。长期坚持,可以提高注意力。
㈦ 备考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一定要有一套完整的和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每次复习时,先不忙看书,而是把老师讲课的内容(包括思路)回内想一遍,概念、公式及容推导方法先默写一遍,然后再和课本、笔记相对照,哪些对了,哪些错了,哪些忘了,想一想为什么会错、会忘。针对存在的问题,再看书学习,必然留下深刻印象,经久不忘。这种回忆,既可检验课堂听课效果,增强记忆,又使随后看书复习重点明确、有的放矢。对于课后复习来说,确能深化理解,强化记忆。
㈧ 应该怎么安排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复习时间
学习要有计划性
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心中要有数,要制定学习计划,决不能信马由缰。
在偌大的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队伍中,有的考生工作要比一般人员忙的多,却能在考试中取得较理想的成绩,有的甚至学了专科又学本科,且做到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与工作两不误,很有时间安排的计划性。
但有的考生往往在报名时热情很高,在临考前却说连书都没有看完,失去了考试的信心。究其原因,关键是他们没有有计划地利用时间
复习时间安排
然后要掌握临床执业医师复习的最佳时间,既然有实践技能考试和笔试考试,那么就存在一个先后主次的问题,很多考生都是在7月份前重点复习技能,之后再复习笔试,其实这样笔试复习时间就少了,进步跟不上,一样会耽误考试,那么把握好技能考试的最佳复习时间就显得很重要,这里建议可以从5月底开始复习技能,如果医学基础比较好的可以从6月份开始复习,总之从自己的实际情况着手,但是不要花费太多时间。
在整个安排临床执业医师复习时间里,都要坚持着笔试复习,只要分清主次就可以了,
复习科目安排:
一、先复习消化(13%)、女性(10%)、儿科(10%)科目,再复习心血管、运动、免疫、泌尿、呼吸、其他;
二、精神神经系统难度较大一定要最后复习;
三、复习完临床医学综合之后,再复习基础、人文和预防。
备考一定要劳逸结合:
在备考的时候你会错过许多聚会,错过许多好玩的事物,但是你不用错过 考试100,的课。程分。你只需要在备考之余把你觉得好的学习课程分享给身边的小伙伴,好友购买了课,程,你就能,有现,金,立马,到,账,随,时,提,现,推荐,越多收,益越多,爽歪歪!
㈨ 执业医师1个月学习计划
您好,(转)首先,考执业医最最重要的是心理上:要有本次必须考过的决心。
根据我的经验,有了决心不仅能够督促自己学习,还能增进学习效率。我是考试第二次通过的,第一次没过就是因为对考试太不上心,结果给我打击最大的是:第一次技能考试就没通过,也给我敲响了警钟。
第二年,我抱了必过的决心,在3月份就开始为9月份的考试做准备了,单为7月份的技能考试我准备了将近1个月。由于我准备充分,上考场时很有底气,发挥也比较正常,出考场的时候我就确定我这次能过。结果也不出所料。
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
平时我的性格是不紧不慢、随遇而安的,学习也是更注重理解而不是速度,一个问题我理解了,就会理解其他同类的问题,也不容易忘记,而如果我死记硬背一个问题,以后做题时经常弄混答案,所以这个方法不适合我。
而我的一个同事,平时性格比较干练,被我诉说经验弄得第一次考试就比较紧张,和我一样早早的准备,有时间就看书,有关真题的资料书就有2种,每本看了2、3遍,也挺有效率,最后考试成绩比我这个第二次考试的都多。
要有合适的学习参考书。
考技能前一定要看正规的技能教材,每个操作都要记住基本步骤,最好按书实际操作一遍,纠正容易出错的地方。
笔试的参考书一定要看关于真题或考点解析的。因为执业医师考试考点每年都有很高的重复率,所以研究真题和考点是比较捷径、精准的方法。我的学习顺序是:复习重点章节时,先过一遍笔试辅导讲义(因为内容比较概括,重点相对教科书突出),再看考点解析,遇到不易理解的考点就翻看大学教科书,把相关的知识理解透。到8月份左右,我开始每一周多做一套模拟题,总共做3套左右,对成绩和时间掌握心里有个谱就可以了。
用句通俗的话说:书不在多,而在于把每一本吃透。
不要存侥幸心理。
不管是技能还是笔试考试,侥幸心理是万万要不得的。比如技能考试,某个操作有点难,或者没有器械,就抱着也许考不到这题的想法不认真对待,就有可能考试正好抽到这题。这也是我惨痛的教训。
总之,不管是哪种学习方法和学习参考书,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坚持、努力才有最后的胜利。欢迎向158教育在线知道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