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考试 » 教师资格资格讲话的固体溶于水

教师资格资格讲话的固体溶于水

发布时间: 2020-11-18 05:06:46

『壹』 怎样分辨固体是否溶于水

这个得记的,主要是根据相似相容,水的分子式极性的,极性分子一般易容于水
还有离子化合物都可以溶于水,除了某些沉淀物之外,稍微记一下吧不难的

『贰』 能溶于水的固体 微溶于水的固体 极易溶于水的固体

很多
举例说明吧。
能溶,碳酸氢钠;微溶,氢氧化钙;易溶,氢氧化钠

『叁』 哪些固体溶于水时会吸热或放热 怎么判断呢

这两个都是放热,一般情况盐类溶水都放热,但是有些特殊的,可以翻翻化学书!

『肆』 国家教师资格面试中学化学的试讲题目包括哪些内容呢

也有有的。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氧化铝的主要物理性质。
(2)学会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的方法及Al3+的鉴定方法。
(3)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会写Al2O3和Al(OH)3的分别与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4)能理解铝三角相互间的关系,并能书写出相互转化关系式。
(5)知道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用途,知道明矾的相关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性实验,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转应用实验探究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和方法。
(2)通过课上的思考与交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小组共同完成实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团队合作精神。并能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识性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Al(OH)3的制备
【难点】
Al(OH)3的制备,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概念的形成。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比较分析法、实验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迁移导入。
多媒体展示各种铝制产品,有自行车、铝锅、飞机、船舶、糖果包装袋、门窗等。创造铝在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情景,诱发学生对含铝物质性质的探讨。
【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铝是活泼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可是我们的生活中却处处离不开铝。到底是铝家族中的什么物质如此神通广大了?
今天我们学习铝的重要化合物,主要是两种——氢氧化铝和氧化铝的性质,来解开这神秘之纱。
【板书】铝的重要化合物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1.实操结合,形成概念。
(1)氧化铝物理性质
【活动】教师出示一瓶氧化铝,学生做溶解实验,教师播放由氧化铝构成的耐火材料,如耐火坩埚、耐火管,以及滚珠轴承等材料的图片。
【教师】通过大家的实验和观察,你们得到了氧化铝的哪些物理性质?
【学生】氧化铝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熔点高,很坚固。
【板书】一、氧化铝
【板书】1.物理性质:氧化铝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熔点高,很坚固。
(2)氧化铝化学性质
【教师】铝是活泼金属,那铝制品为什么得到如此广泛的应用了?
【学生】生成稳定的氧化铝
【教师】是因为铝制品表面被空气氧化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部的金属铝根其他物质的进一步反应。使铝能够是在空气中长期稳定存在。这层氧化膜真的无法破坏吗?你们又知道哪些物质能够腐蚀这层氧化膜呢?
【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铝单质的性质,推测出氧化铝可能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
【过渡】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看一下氧化铝的性质。
【教师】现提供的仪器、药品有:试管、胶头滴管、钥匙、HCl溶液、NaOH溶液、氧化铝粉末。
【学生实验】两组分别进行实验,根据现象汇报。现象:氧化铝既可以溶于酸,又可以溶于碱。
【教师】请根据铝分别与HCl溶液、NaOH溶液反应的方程式,写出氧化铝分别与HCl溶液、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以及离子反应方程式。

【概念生成】上述实验说明氧化铝既是酸性氧化物又是碱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氧化物。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
2.实验探究,深化概念。
(1)氢氧化铝的制备
【教师】展示胃舒平图片,它能缓解因胃酸过多而出现胃痛,你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阅读其说明书
【教师】大家都看到了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怎么制备胃舒平中的氢氧化铝?
【教师】现提供的仪器、药品有:试管、胶头滴管、Al2(SO4)3溶液、NaOH溶液、氨水。
【学生讨论】有两种方法都可以得到氢氧化铝,(1)用Al2(SO4)3溶液和NaOH溶液来制备。(2)用Al2(SO4)3溶液和氨水来制备。
【教师】根据我们前面学得复分解反应,的确都可以得到,我们现在用实验来验证
【学生实验】两组分别进行实验,根据现象汇报,(1)一开始有白色沉淀,随着NaOH溶液滴加过量,沉淀消失。(2)一开始有白色沉淀,随着氨水过量,沉淀不溶解。
【教师】为什么第(1)组最终不能生成Al(OH)3而第(2)组的可以?
【学生讨论】Al(OH)3能溶于NaOH溶液不溶于氨水
【教师】哪么我们采用哪种方法制备Al(OH)3?
【学生】可以通过铝盐溶液和弱碱反应来制备Al(OH)3,而不用强碱,因为Al(OH)3能溶解于强碱。
【板书】二、氢氧化铝

(2)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
【探究实验】现在我们一起来看Al(OH)3具有哪些性质?将上面沉淀分成两份,一份加入稀盐酸,另一份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学生】观察现象、记录,试写出反应方程式
【教师】分别写出Al(OH)3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教师】根据前面我们知道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而Al(OH)3既能和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因此它是两性氢氧化物。
【教师】请同学们解释一下胃舒平为什么能缓解胃痛?
【学生】Al(OH)3是医用的胃酸中和剂中的一种,它呈碱性但碱性又不强,不至于对胃壁产生强烈的刺激或腐蚀作用,但却可以与酸反应,起到中和过多胃酸的作用。此外,由于Al(OH)3难溶于水且是一种胶状物质,所以可以保护溃疡面且效力持久。
【教师】补充:Al(OH)3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氧化铝和水。
一般情况下,难溶性碱如Fe(OH)3、Cu(OH)2等都可以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氧化物和水。
【板书】②不稳定性:2 Al(OH)3 Al2O3+3H2O(实验室制备氧化铝)
【呈现新闻】1998年江西特大洪水,全省有90个县遭受洪涝灾害,水体大部分被污染,但是灾情过后,群众很快就有干净卫生的水喝。这其中的幕后功臣是谁呢?
【学生】阅读资料卡片找出答案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可溶性铝盐与NaOH溶液互滴时,其现象有何不同?你能否画出生成的沉淀与滴加溶液间量的图像关系并写出相关的离子方程式?若是偏铝酸盐溶液和盐酸互滴时现象又会如何呢?
2. 请完成下列铝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图,并写出上述转化图中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学生思考回答,生生互评,巩固新知。
第四环节: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实验学习了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掌握了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法,同时了解了Al(OH)3 用途。得出了铝和含铝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作业】 一、 P62 3、6、8,二、结合今天所学知识查阅铝土矿制备铝资料,下节课来进行汇报实验原理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伍』 溶于酸的固体不溶于水,但是酸会溶于水 那固体会溶于水么

固体不会溶于水。比如氧化铁(铁锈的主要成分)不溶于水,但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回化铁和水,氯化铁答能溶于水,从现象上看,氧化铁溶解了(实际上是与酸反应了),但只能说氧化铁溶于盐酸,不能说氧化铁溶于水火溶于盐酸中的水里了。

『陆』 微生物实验中不易溶于水的固体样品怎么处理

可以加热溶解,加热溶解不了的,会在培养过程中被微生物利用。

『柒』 八种常见不溶于水的固体

八种常见不溶于水的固体:氯化银、碳酸钡、硫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氢氧化铁、溴化银。

『捌』 固体与液体反应的必要条件是固体一定要能溶于水吗

  • 是错的,首先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不仅仅是固体,也有液体,比如醋酸、酒精等,它们是液体,也可以溶在水中;其次固体也不都溶解在水中,比如固体石蜡就不能溶解在水中。

『玖』 固体溶于水 水的体积变化吗

那不一定哦!物质不会凭空出现或消失。但是不同物质的分子间隙大小不一样,密度不一样,所以,当固体或液体融于水之后,最后得到混合溶液的体积不一定等于两者体积之和。例如10ml的酒精融于10ml的水之后,最后得到的溶液体积一定小于20ml,这是由于水分子的间隙很大,酒精融于水之后酒精分子分散到水分子的间隙中去了。就好比你有一盒子的四季豆,然后你又往里头倒一盒子的芝麻,弄均匀之后,芝麻分散到四季豆之间的间隙中去了,最后得到混合物的体积并不等于两个盒子的体积相加。
那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除等到溶质的分子将溶剂的分子间隙完全填满了以后,混合液的体积才会开始发生改变,那么当溶剂体积远远大于溶质体积的时候,可以推断,体积变化微小到忽略不计,甚至没有变化。
你的提问必须要有限定条件:在20摄氏度,标准大气压下,一升水能溶解气体的能力是有限的,只要它能融那么体积就不会发生变化,多了也融不进去,气体分子可比水小很多啊,易溶于水的气体类似于二氧化碳,氯化氢,还有氯气等等。
这么给你说吧,通常情况下,物质溶于水,水的性质不发生任何变化,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并溢出的,是物理反应,只是物质中的微小粒子紧密结合的力被水破坏掉,这个力又叫“键”你上化学课的时候应该听过,然后物质在水中变成游离状态,只要水在正常状态下能完全溶解物质,那么它的体积一定不发生变化,然而混合溶液的密度变大,就像盐水的密度比水大一样。当超过水的溶解能力时,给水加温,水中原本能量不够得水分子得到能量活跃起来,能融更多的物质,就形成了过饱和溶液,体积仍然不变,但是密度变得更大,当水温恢复原来,那些多溶进水里的物质就会析出,生成沉淀,这个时候,水的体积依然没有变化,但是可以发现容器中液体的液面上升,那是应为析出的物质沉于水中,它排开了自身体积那么多的水,所以在底面积一定的容器中,液体液面上升了。
总结,物质在通常状况下,只要能完全融于溶剂,那么溶剂的体积不会发生变化,前提是物理反应,因为金属锌溶于水的过程是要产生氢气的,有新的稳定物质生成,证明是化学反应,过程要消耗水的。例外:如果要溶解的物质中就本身就含有溶剂(例如%70的酒精,本身就含有30%的水,5水硫酸铜,本身就含5单位的结晶水)那么也会导致溶剂水的体积改变。

『拾』 若补充的物质为固体,固体不溶于水,那还会参与反应吗

许多物质本身不溶于水,但与水反应,有的生成物溶于水,如一些金属,一些金属氧化物和某些盐
2Na+2H2O=2NaOH+H2
CaO+H2O=Ca(OH)2
Al2(CO3)3+3H2O=2Al(OH)3+3CO2
还有些物质溶解时伴随着反应的发生,如CO2,SO2,Cl2等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