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和积称互认
『壹』 职业资格证书跟职称是否等同
不等同,职业资格是说你有从事这个职业的资格,但是你可能不从事这个对吧专,而职称就是你从事某种属职业多少年后,取得了好多成绩,政府或者人力资源部门给你的一种在这个行业取得成绩或者具备某种能力的认可证明。明白了?另外还有一种叫执业资格,就是准入类行业的职业证书,和职业资格差不多意思,比如你做厨师,你有职业资格可以做,没有职业资格也可以做,能不能做主要看老板,而做项目经理盖楼,或者做医生开药,就不一样了,必须要有执业资格,就是你必须要有这个执业资格才能去做这个工作。
『贰』 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报考条件
报考条件 1. 物流师:(具备以下条件其一即可) (1) 具有中级以上专业内技术职称、接受本等级正容规培训; (2) 大专学历、连续三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接受本等级正规培训; (3) 本科毕业、连续一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接受本等级正规培训; ( 4)学士以上学位学位(含学士)、接受本等级正规培训; (5) 大学本科在校应届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接受本等级正规培训; (6) 获得助理物流师资格后,连续三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接受本等级正规培训。 2. 助理物流师:(具备以下条件其一即可) (1) 中专(含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接受本等级培训; (2) 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接受本等级培训; (3) 大学三年级在校生,接受本等级培训。
『叁』 证书可以直接对应职称职称与职业技能可以“互评”
2019年2月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官网发布《关于深化工程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
实现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制度有效衔接。工程技术领域实行职业资格考试的专业,不再开展相应层级的职称评审。工程技术人才取得的工程领域职业资格,可对应相应层级的职称,并可作为申报高一级职称的条件。职业资格分级设置的,其初级(二级)、中级(一级)、高级分别对应职称的初级、中级、高级,未分级设置的一般对应中级职称,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增设正高级工程师。高级职称分设副高级和正高级,初级职称分设员级和助理级。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名称依次为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和正高级工程师。
打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按照两类人才贯通条件大体平衡、适当向高技能人才倾斜的原则,搭建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成长立交桥。在工程技术领域生产一线岗位,从事技术技能工作的高技能人才,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符合工程技术人才职称评价基本标准条件,可参加工程系列职称评审。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业技能评价,可免于理论知识考试,注重技能水平考核,合格后取得相应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工程技术人才各层级职称分别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相对应。正高级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一至四级,副高级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五至七级,中级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八至十级,助理级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一至十二级,员级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三级。
坚持科学评价。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分类制定评价标准,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倾向,突出技术性、实践性和创新性,鼓励工程技术人才多出原创性高水平成果。
科学对待论文、论著等研究成果,科学引文索引、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数量、论文引用榜单和影响因子排名等仅作为评价参考,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可“一票决定”。
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不作统一要求,由用人单位或评审机构根据需要自主确定。
员级职称--技术员
助理级职称--助理工程师
中级职称--工程师
副高级职称--高级工程师
正高级职称--正高级工程师
实行职业资格考试的专业,不再开展相应层级的职称评审。
职业资格分级设置的,其初级(二级)、中级(一级)、高级分别对应职称的初级、中级、高级。
未分级设置的,一般对应中级职称。
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建立以同行专家评议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注重社会和业内认可。
综合采用考试、评审、考核认定、个人述职、面试答辩、实践操作、业绩展示等多种评价方式,提高职称评价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确保非公有制领域工程技术人才平等参与职称评审。
研究生获得工程类专业学位的工程技术人才,可提前1年参加相应专业职称评审。
正高级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一至四级;
副高级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五至七级;
中级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八至十级;
助理级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一至十二级;
员级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三级。
1、职称等级:
高级职称分设副高级和正高级,初级职称分设员级和助理级。
2、职称与职业资格制度有效衔接:
3、改进评价方式:
4、各层级职称分别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相对应:
5、加快推进职称评审信息化建设,探索实行网上申报、网上评审、网上查询验证。
6、在条件成熟的工程技术领域,探索开展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
7、国家增设正高级工程师之前,各地自行试点评审的工程系列正高级职称,要按有关规定通过一定程序进行确认。
『肆』 职业资格证书和职称有什么区别两个可以同时获取么
两者之间没有区别。
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即是获得相应等级的职称。符合相关条件的人员可以向单位申请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具体的申报条件如下:
参加不同级别鉴定的人员,其申报条件不尽相同,考生要根据鉴定公告的要求,确定申报的级别。一般来讲,不同等级的申报条件为:参加初级鉴定的人员必须是学徒期满的在职职工或职业学校的毕业生;
参加中级鉴定的人员必须是取得初级技能证书并连续工作5年以上、或是经劳动行政部门审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技工学校以及其他学校毕业生;参加高级鉴定人员必须是取得中级技能证书5年以上、连续从事本职业生产作业可少于10年、或是经过正规的高级技工培训并取得了结业证书的人员;
参加技师鉴定的人员必须是取得高级技能证书,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特长、能解决本工种关键操作技术和生产工艺难题,具有传授技艺能力和培养中级技能人员能力的人员;
参加高级技师鉴定的人员必须是任技师3年以上,具有高超精湛技艺和综合操作技能,能解决本工种专业高难度生产工艺问题,在技术改造、技术革新以及排除事故隐患等方面有显著成绩,而且具有培养高级工和组织带领技师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能力的人员。
(4)职业资格和积称互认扩展阅读:
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注意事项:
1、各地区、各部门在开展培训、考核时,要严格按规定颁发证书。对参加各类专业培训的,培训合格后,应由培训机构颁发相应专业培训合格证书。
对参加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合格的,由各地免费颁发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各地区、各部门不得以职业资格证书代替专业培训合格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
2、各地区、各部门在实施职业技能鉴定时,要严格审查考生资格条件,认真执行国家职业标准,加强考务管理,确保鉴定质量。对符合要求并经鉴定合格者,方可发放相应技能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各地区、各部门不得擅自降低标准要求,随意发放职业资格证书。
3、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对证书核发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证书管理工作规范有序。我部将适时对各地区、各部门职业资格证书核发、使用和管理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违反有关证书管理规定的,将严肃查处并予以通报。
『伍』 国家职业资格和职称有什么区别
职业资格与职称的区别 :
①、发证机构不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是由国家劳动部颁发,技术职称是由国家人事部颁发。
②、两者的区别在于一个是从业资格,另一个是执业资格。
职业资格是表明从事某一职业的前置条件。例如要从事律师职业,必须先取得律师资格;要从事教学工作,必须先取得教师的职业资格。
而职称的意思,从字面上讲,仅是职务的名称。我国的专业技术职称制度是按照人事管理模式而建立的一种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在职称改革前,职称这个词涵盖了专业技术资格与专业技术职务双重含义。
由于世界上许多国家没有职称,应该说这是中国的特有传统产物,因此,中国入世后,职称的改革将进一步加快。根据国际惯例,职业资格证书取代专业技术职称是一种趋势。人事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我国在深化职称改革时,将进一步淡化职称概念,扩大职业资格制度的实施范围,以便与国际接轨。
③、 等级及级别划分的不同:
我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采取等级式结构,根据从业人员所掌握的技能,划分为五个等级。即: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师级);国家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级)。政府还规定了国家职业资格和社会上通行的其他专业资格之间的相互对照关系,以确保国家职业资格获得者的相应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
专业技术职称是由组织认定或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定的一种制度。它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的资历,划分成高级、中级、初级三个专业技术职务,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评审的专业技术职务,从事相应的专业技术工作,同时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
④、 两者的通用范围:
职业资格证在全国范围内通用,同时也是唯一能在国际上通用的从业资格证明;
而职称证只在国内(一定区域内)使用。
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的,是通过某种职业资格考试人员的证书,以证明其具有从事这种职业的资格,是生产一线的人员的一种标准;职称是国家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门颁发给专业技术人员的证书,证明其在自己的专业技术领域内的技术水平,是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设立的一种等级。
职业资格是表明从事某一职业的前置条件。例如要从事律师职业,必须先取得律师资格;要从事教学工作,必须先取得教师的职业资格。而职称的意思,从字面上讲,仅是职务的名称。在职称改革前,职称这个词涵盖了专业技术资格与专业技术职务双重含义。
入世以来,我国对传统的职称考试已逐渐淡化,取而代之将是一种新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这种资格考试的特点不但重学历而更注重技能,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们只有不断的接受新的教育技能培训,学习新的知识,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进入主流社会、进入高层,重新确立人生价值。
据人事部透露,争取在5年时间内,使职业资格制度实施专业范围达到五十个至一百个左右,形成比较完整的职业资格体系。据统计,1995年以来,我国共有150多万人参加了各类职业资格考试,其中36万多人取得了各类职业资格,14个专业开始实施注册管理。推行职业资格制度,强化职业资格考试,完善专业技术聘任制度是当前的发展趋势。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中国加入WTO后人才管理制度逐步与国际接轨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几年来,职业资格考试报名情况持续"升温"。如职业药师,一、二级结构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注册税务师,企业法律顾问等等,报考人数均有较大幅度较长。
职业资格考试日趋火爆,反映了一种社会需求。正如没有驾照就不能开车一样,没有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就不能从事特定的行业。这有利于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一项国际通行的行业准入制度,各国之间开展的职业资格互认更使其成为国际执业者的“通行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构建专业人才职业资格制度体系,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
国家人事部提出,要全面加快实施执业资格制度,力争用5年时间,使我国职业资格制度的实施专业范围达到50个左右,基本形成比较完整的与国际接轨的职业资格体系。
现行的职称制度已经逐渐走向"死胡同",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则是进一步深化职称改革的重要方向。将来的趋势必然是:资格越来越强化,职称越来越淡化。
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部门颁发,技术资格证书是人事部门颁发。只有人事部门颁发的证书对评职称有用,人事部门才承认,职业资格证书只能证明你掌握了这方面的技术。
『陆』 江西28种职业资格可与职称互认 我是执业药师评主管药师应该找哪个部门呢
执业药师和主管药师归属两种不同的部门。
『柒』 建筑师与建造师有什么区别
建筑师和建造师的主要区别如下:
一、条件不同:
建筑师比建造师对教育和工作年限有更高的要求。
1、人事部、建设部联合印发了《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人发[2002]111号),规定必须取得建造师资格并经注册,方能担任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及施工管理的项目施工负责人。
这标志着中国建立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的工作正式建立。该《规定》明确地方,中国的建造师是指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和施工管理关键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
2、注册建筑师是指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后,依法登记注册,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证书》或《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注册建筑师证书》,在一个建筑单位内执行注册建筑师业务的人员。
二、分类不同:
1、获得建筑学相关学位的人或者建筑设计相关工作者必须通过考试才能获得建筑师的执业资格。一个建筑事务所必须至少拥有2名一级注册建筑师方可开业。在英国,“建筑师”的定义相对狭窄。注册建筑师分一级注册建筑师和二级注册建筑师。
2、建造师分为一级注册建造师和二级注册建造师。英文分别译为:Constructor和Associate Constructor。一级、二级建造师报考人员要符合有关文件规定的相应条件。
三、工作不同:
1、建筑师:建筑师是从事建筑设计的人。建筑师是指受过专业教育或训练,通过与工程投资方和施工方的合作,在技术、经济、功能和造型上实现建筑物的营造。一般认为建筑师是一种艺术家而不是工程师。
2、建造师:建造师是从事施工现场管理的人。建造师是以专业技术为依托、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主业的执业注册人员,是以施工管理为主。
建造师是懂管理、懂技术、懂经济、懂法规,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员,既要有理论水平,也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组织能力。
(7)职业资格和积称互认扩展阅读:
建筑师价值:
1、建筑设计可以做的事仍然非常多,大量的已有建筑,乡村的建筑,老城区的建筑,都还有大量更新工作可以做,尤其是室内部分是每几年都要更新的,所以发达国家很多设计师都是以室内设计为主,室内设计也是建筑设计很重要的一部分。
2、除了这些基本建设,我们也可以看到,整个全球的基础建设,其实有大量或者说无穷无尽的工作可以做。中国现在对外输出的基础建设,基本上还停留在公路、铁路这些,离民用建筑还差得很远。应该说整个全球有极大量的机会。
3、在这一点上,发达国家其实走得很早,但是他们没有意愿,也不太有能力真正解决全球第三世界的建设问题。或者说只有大规模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才有能力给其他发展中国家做大规模的基础建设。
『捌』 职业资格,学历,职称,互通互认,并轨,政策何时落地。
估计明年差不多!职业资格证书目录都公示了!
『玖』 职业资格,学历,职称,互通互认,并轨,政策何时落地
职业资格,学历,职称,互通互认,总轨政策也落地了,只是叫法不统一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