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资格证复习重点
⑴ 幼师资格证都考哪些内容
幼师的教师资格证要求你一定要是幼儿教育方面的学科毕业才可以,教育学心理学两门考过回,普通话二甲就可以了答。
1.考普通话(语文老师要二级甲等以上;其他科目要二级乙等以上)
2.考心理学以及教育学(该考试半年一次,成绩可保留三年)
3.拿上以上三个证外加毕业证、身份证、体检,就可以去报名试讲—“讲课”。 每年有两次考试:四月和十月两次考试时间,考过了到当地教育局面试,面试通过后,你才可领取资格证,才有资格当幼师
⑵ 幼师资格证很难考吗自学具体怎么考啊
首先需要参加教育学、心理学培训,还有教育法规。
然后参加普通话考试,至少得2乙以上。
然后参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考试,2010念得考试延后到今天才考,2011念得考试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呢。
考试合格、普通话过关了,就需要试讲、说课、教案设计这些了,然后才能审核是否通过,通过就给证书了。
⑶ 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主要重点是什么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历年考试重点有:婴幼儿发展的含义及影响因素;儿童发展理论;婴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幼儿的个体差异;幼儿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幼儿身心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学前教育的原则与特点;幼儿园班级管理;:幼儿各年龄阶段的游戏特点及指导。
⑷ 幼师资格证快考试了,重点复习啥呀,能不能给点方向
基础复习
根据自己所报考的幼儿园科目,将时间分配到各门考试科目里去,对于内容较多的章节可以适当多分配时间。考试内容包括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1周可以主要看综合素质,第2-3周主要看保教知识与能力,这样的看书是系统化的,可以参考目录复习法。在基础复习的过程中,不仅要了解具体知识内容,还要区分各章节各知识点的重要度层次。
强化理论
利用练习题或模拟题,来达到对知识点的巩固和掌握,避免出现能背得出知识点,却不会做题的现象,另外获得对知识点的彻底理解,下次做题就不会出现模糊或模棱两可的局面。总结出的知识点进行查缺补漏,完善形成于脑海的知识网络。从题目中总结做题技巧,特别是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
面试复习
面试分为3个环节,5分钟的结构化、10分钟试讲、5分钟的答辩。
幼儿侧重于游戏教学
外在形式
1.声音一定得有“朝气”,音量要控制好
2.亲和力
3.自信
内在形式
幼师教师资格面试考什么,5大技能
1.故事:想要把故事讲得好,就一定得会加工,这个时候就需要你来对故事进行丰富了。
2.儿歌:跟故事同属于语言领域,儿歌活动的开展可参考故事活动。
3.游戏:对于游戏活动,既然是游戏那就一定有游戏规则和注意事项,安全意识一定要贯穿始终。
4.弹唱: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是比较难的,尤其是先天5音不全的同学,但咱们也得硬着头皮上,不过我们可以适当的扬长避短。
5.绘画:对于绘画,同学们要注意绘画的时候不要长时间背对着考官,可以遍画边说,同时画的速度一定要快。
虽然每年的考题都在变,但万变不离其宗,每项活动的开展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所以我们在进行考试的时候不要慌,抽到题目之后快速定位,之后再结合子领域的特点以及不同年龄班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我们传达的内容加以适当的删减、更改或补充。相信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都能取得好成绩,祝大家早日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老师。
⑸ 马上就要幼师资格证考试了,各位考过的有没有什么可以告诉我,考试的一些技巧什么的
这个幼师的资格证考试呢,就是你把题呢,一定要多做,然后把这个所有相关知识点都要都要答对,还有就是面试的时候要展示你的才艺。
⑹ 考幼师资格证的复习方法有哪些
往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都是由省教育厅统一安排,考试科目虽然统一为《心理学》和《教育学》两种,但是各个省市之间的考试内容却不尽相同。为了便于教育部管理,也为了提高行业的质量,《心理学》和《教育学》已经从幼儿教师资格证报考科目中取消了。
幼儿教师资格证报考科目
申请幼儿教师资格证需要考生在持有面试与笔试合格证明,再加上普通话证书,拥有着三样证书之后才能算是成功报名。而在幼儿教师资格证报考科目中,并没有普通话考试这一选项。幼儿教师资格证报考科目中只有笔试科目:《综合素质》和《保教知识与能力》。以及面试这两个科目。
幼儿教师资格证报考后注意学习方式
幼儿教师资格证报考后需要注意学习方式,因为在幼儿教师资格证报考科目之后,大约只有三个月左右的学习时间让你进行学习。如果学习能力较强的考生们,可以通过自行制定学习计划与方案,而如果是学习能力比较弱的考生们,则可以通过报读培训班的形式参加考试。
自考试制度改革之后,幼儿教师资格证报考科目已于往年有所不同,除了是考试科目有所变更之外,在考试内容上,今年的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也要高于往年,请考生们注意这一点,在备考时要认真努力,加油。
⑺ 幼师资格证主要复习什么才能过笔试
(一)职业理念
1.教育观
(1)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2)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3)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
(1)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2)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3)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4)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教师观
(1)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2)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3)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4)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
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1)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2)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
(1)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2)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权利保护
(1)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2)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教师职业道德
(1)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2)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的文件精神。
分析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道德规范问题。
2.教师职业行为
(1)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
(2)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规范恰当地处理与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3)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依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四)文化素养
(1)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2)了解一定的科学常识,熟悉常见的科普读物。
(3)了解一定的文学知识和文化常识。
(4)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
(5)了解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
(6)了解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并能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
(五)基本能力
1.阅读理解能力
(1)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3)筛选并整合图表、文字、视频等阅读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逻辑思维能力
(1)了解一定的逻辑知识,熟悉分析、综合、概括的一般方法。
(2)掌握比较、演绎、归纳的基本方法,准确判断、分析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
(3)准确而有条理地进行推理、论证。
3.信息处理能力
(1)具有运用工具书检索信息、资料的能力。
(2)具有运用网络检索、交流信息的能力。
(3)具有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存储和应用的能力。
(4)具有运用教育测量知识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的能力。
(5)具有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
4.写作能力
(1)掌握文体知识,能根据需要按照选定的文体写作。
(2)能够根据文章中心组织、剪裁材料。
(3)具有布局谋篇,有效安排文章结构的能力。
(4)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能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