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两学考试做题方法
⑴ 教师资格证两学考试大题阅卷采分标准
笔试考试卷面总分为150分,最后核算成绩时以学生的实际考试分数乘以0.8,为最后分版数,最后分数70分为合格权。例如学生卷面分考了90分,最后成绩就以90×0.8=72,这名学生最后的实际分数为72分。
这种考试算分制就意味着考生必须卷面分保证87.5分,考试中不存在小数点分数,所以考生最终必须88分才算合格。
这种算分的最后满分是120分,70分为合格,即只要最后的分数在70分,就意味着该科笔试成绩通过。幼儿园、小学的考生必须两科全部过70,才有资格进入面试。中学必须三科全部70分,有资格进入面试。如只考过一科,在下一次考试中继续考没有过关的科目,笔试单科成绩保留两年.
⑵ 中学教师资格证的两学和小学教师资格证的两学 考试内容上有什么具体区别
基本理论的内容都相同,在凡是涉及到“学生心理”、“学生特点”的部分,小专学教师的两学中全属是小学心理特点;中学的两学中全是中学生特点。如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为“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而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为“中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第二节一为“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一为“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⑶ 请问教师资格证的“两学一法”考试有哪几类题型
以填空题居多,多注意书上概念,还有就是问答题,论述题等~
⑷ 厦门教师资格证两学考试要考什么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还有面试、现场情景教学。考证嘛,你懂的,人脉某些方面还是比较重要的,最好找个有实力,人脉广的培训机构。想想前年考证的时候,面试时各种刁难啊...你要考虑清楚 哦
⑸ 怎么在网上自己报考教师资格证的两学考试
你好,宏博幼师回答:首先你要登陆你们当地教委组织的教师资格考试的网站,一般情回况下载市级教委网站上都答会有链接。你可以搜:广州市教师资格考试网,这样的字眼试试。
如果已经考试报名了,你需要先注册个人信息,注册后去点击报名,按照网站的提示去一步一步完成报名环节。
之后去确认、缴费、考试就都是按照准考证上的时间和规定就可以了。
如果还有不懂的可以追问,我是宏博幼师沈老师。
⑹ 教师资格考试两学考试和全国统考的区别
1、两学考试是省考的范畴,笔试科目为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
2、全国统考是回国考答范畴,笔试科目为幼儿、小学、初中、高中的科目均不同。
3、两学考试,笔试面试之后,就能领取证书。全国统考在笔试面试之后,还需要申请认定才能领取证书。
⑺ 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与“两学”考试相比有哪些变化
教师资格证全统考与现行两考试主要变化:
(1)考试形式:考试实行机考、笔试面试相结合幼园版教师资格考试包括笔试面试两部其幼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采取计算机化考权试等职业校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所科目均采取纸笔考试
(2)考试科目增加:教师考三科(综合素质、教育教知识与能力试讲)、教师考四科(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知识与教能力试讲)
(3)考试内容更广:考试内容涉及综合素质、教育基础、科知识与教能力、试讲等
(4)报考条件更严:高校校毕业级能报考且幼园教师须具备专科及历初、高教师须具备本科及历(5)考试难度增加:考试没指定教材参考书考试科目内容都要增加
(6)考试要求更高:笔试单科绩保留两两间内未通全部考试科目需重新报考
(7)考试费用增加:笔试面试别收费收费标准现基础幅增加参考教材考参加培训费用必增加
责编:视文100
⑻ 请教教师资格证的 两学考试的问题
都快要考试了,你还没有看过书,具体就是通过网上,或书店买心理学版,教育学的书来看权,考过就好了呀,你要教什么就买什么方面的书,如果你要教幼儿园就买幼儿园教育学和心理学,要教中小学就买中小学的教育学和心理学,教中小学要想好教那一科目,要准备说课的材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⑼ 马上要教师资格证考试了,我想问一下,福州的两学考试主要题型是什么拜托各位了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单项选择题
61. 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C )
A. 遗传素质 B. 环境 C. 个体主观能动性 D. 教育
62. 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C )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63. 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生理前提的因素是( B )
A. 成熟 B. 遗传素质 C. 环境 D. 教育
64. 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 D )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65. 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的是( A )
A. 社会实践 B.遗传 C. 教育 D. 成熟
66.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D )
A. 阶段性 B. 不平衡性 C. 顺序性 D. 个别差异性
67. 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 D )
A. 科学技术 B. 政治经济制度 C. 文化 D. 生产力
68. 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 A )
A. 教育 B. 文化 C. 科学技术 D. 政治经济制度
69.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C )
A. 生产力 B. 科学技术 C. 政治制度 D. 文化
70. 文化从一个社会文化共同体传输到另一个社会文化共同体指的是( B )
A. 文化传递 B. 文化传播 C. 文化交流 D. 文化更新
71. 不同民族的教育具有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说明了教育的( D )
A. 生产性 B. 阶级性 C. 民族性 D. 历史继承性
72. 人们并不是也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制定或废止教育制度,这说明教育制度具有( A )
A.客观性 B.规范性 C.强制性 D.历史性
73. 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 D )
A.各级各类教育机构 B.教育思想 C.教育管理制度 D.学制
74. 在中世纪大学的四科中,具有普通教育性质的是( A )
A.文科科 B.神学科 C.医学科 D.法学科
75. 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B )
A.任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1951年颁布的学制
76. 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的学制属于( C )
A.单轨学制 B.双轨学制 C.分支型学制
77. 在教育目的的结构中,核心部分是( A )
A.对受教育都身心素质的规定
B.对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
C.以上二者的统一
78. 教育目的产生和变化的现实基础是( C )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 D.科学技术
79. 教育目的的最终制约因素是( A )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 D.科学技术
8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说明教育目的受生产力的制约
B.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说明教育目的政治性质的制约
C.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说明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可以决定教育目的
D.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说明教育目的具有客观性
81.“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历史过程”这一命题告诉我们( D )
A.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根本不存在对立
B.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对立始终存在
C.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完全统一
D.在目前条件下,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对立还是存在的,有时甚至还很尖锐
82. 追求教育目的的永恒性是哪种教育目的观的观点( A )
A.人文主义的教育目的观
B.科学主义的教育目的观
C.科学人文主义的教育目的观
83. 关于全面发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B.使每位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同样的发展
C.学生可以有自己的特长
D.不要求学生门门功课都精通
84. 下列不属于广义教育内容的是( C )
A. 正规教育 B. 非正规教育 C. 终身教育 D. 非正式的教育
85. 学校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是( D )
A. 教师 B. 报刊杂志 C. 声像资料 D. 教材
86. 实现教育目的、完成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的是( A )
A. 教育内容 B. 教育途径 C. 教育过程 D. 教育制度
87. 制约教育内容的根本因素是( B )
A. 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B.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C. 文化传统 D.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水平
88. 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是( A )
A. 增强学生的体质 B. 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
C. 培养良好的品德 D. 掌握体育的技能技巧
89. 智力的发展的前提是( D )
A. 形成技能技巧 B. 发展能力 C. 提高认识 D. 掌握知识
90. 我国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不包括( C )
A. 道德品质教育 B. 政治教育 C. 宗教教育 D. 思想教育
91. 下列不属于欣赏自然美的形式的是( B )
A. 组织学生远足 B. 美术 C. 指导学生写生 D. 地理课教学
92. 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是( A )
A. 国家课程 B. 显在课程 C. 核心课程 D. 学科课程
93. 教材编写、教学、评估的依据是( B )
A. 课程计划 B. 课程标准 C. 教学大纲 D. 教科书
94. 最基本的教育过程是( D )
A.学生从进入小学到大学毕业或受完一定阶段教育的总的教育过程
B.一门课程从开始到结束的教育过程
C.一门课程中的一章或一个单元的教育过程
D.一点知识或一课书的教育过程
95.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学儿童认知发展一般处于( C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96. 特别重视学生活动的重要性的教育流派是( B )
A.传统教育 B.现代教育 C.形式教育 D.实质教育
97. 下列关系中,不属于“教育过程作为提高学生认识的规律”的范畴的是( D )
A.已知与未知的关系 B.符号与意义的关系
C.读书与活动的关系 D.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关系
98. 下列关系中,不属于“教育过程促进学生发展的规律性” 的范畴的是( A )
A.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C.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关系 D.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99. 对于教育过程中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知识的掌握与智力的发展之间成正比关系
B.心理的发展必定有助于身体的发展
C.具体与抽象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D.非理性因素制约和决定着理性因素的发展
100. 下列各项活动中,不是教育途径的是( B )
A.教学 B.智育 C.课外活动 D.咨询与辅导
101. 教学的基本形式是( A )
A.课堂教学 B.复式教学 C.现场教学 D.网络教学
102. 与课堂教学相比,复式教学的特殊性是( C )
A.分班教学 B.分科教学 C.自动作业与直接教学交替进行
D.每节课有固定的时间
103. 下列活动中,不属于课外活动的是( C )
A.课外兴趣小组 B.少先队活动 C.家庭作业 D.读书报告会
104. 下列活动中,不属于课外活动的形式的是( C )
A.群众性活动 B.小组活动 C.研究活动 D.个人活动
105. 心理咨询与辅导同思想品德教育的共同之处是( A )
A.根本目的相同 B.基本任务相同 C.理论基础相同 D.基本方法相同
106. 不是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内容的是( B )
A.发展性咨询与辅导 B.心理治疗 C.适应问题的咨询与辅导
D.学习心理问题的咨询与辅导
107. 不属于学习生活辅导的内容的是( A )
A.作业辅导 B.学习态度辅导 C.学习策略辅导 D.学习习惯辅导
10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职业指导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过程。
B.升学指导也属于职业指导。
C.职业指导就是要负责为学生找工作。
D.职业指导主要是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109. 咨询与辅导的基本原则是( A ):
A.尊重学生 B.面向全体学生 C.要有耐心 D.坚持具体性原则
110. 开设一门学习方法的课,由专门的教师向学生讲授如何进行学习,这种咨询与辅导的方式属于:( A )
A.系统讲授式 B.专题讲座式 C.学科渗透式 D.协作辅导式
题目选择大概都是这种的,还有填空什么的……不难~不要紧张啦……
你也可以把邮箱给我,我传套2010年最新试题付答案给你……
⑽ 想当教师只要通过“两学考试”拿到教师资格证就可以了是吗
要有普通话证,教师资格证,以及通过教育学的一些理论考试,比如教育心理学,教育回统计学,等等。理论答上这两者并无区别,看你去什么单位,你是否算是外聘的。如果是外聘的,工资就没有别人高,主要体现在奖金上了。
如今在外面想拿教师资格证几乎不太可能了,很难考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