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❶ 教师资格证面试通常会遇到哪些题目
面试:回答规定问题2个+试讲10分钟+答辩;
考试题目以2019年语文为例:
语文试讲题目 结构化
《咏柳》 老师因为私事对学生情绪不好,还有一个是老师上课突然摔倒了怎么办
《蜜蜂》 蔡老师穿着打扮时尚漂亮经常引起同学讨论,假如你是蔡老师,你怎么办
《找春天》 上课摔了一跤,同学们哄堂大笑,你怎么办
《开满鲜花的小路》 小茹成绩不好,上课还说话,张老师让她站着听
《千人糕》 PPT同学反应讲课快,我自己又不能兼顾啥啥啥的,忘了
《端午粽》 学生上课到处乱跑,不在座位上听课
《小壁虎借尾巴》 全班考试作弊,作为班主任怎么办。
《比尾巴》 你上课期间有学生发烧了怎么办
《青蛙写诗》 你怎么理解师德师风
《树与喜鹊》 你经常用PPT讲课,学生反映课件内容记录不下来,没办法一边听课一遍记录知识点,你怎么办?
《找春天》 观摩课上,你一直鼓励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可是仍然没有人站起来回答,你怎么办?
《赵州桥》 学生上课玩手机怎么办
《彩色的梦》第二小节 提问学生发短信告诉我很高兴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一位老师公布自己邮箱让学生给自己提意见,结果收到学生说自己抽烟,结果生气了,问怎么看待?
一个是有个学生在抽烟,看见你之后立刻把烟灭了,你怎么处理?
有个老师在上课发现有个学生在睡觉 你走过去点点他拍了张图片 你怎么看
有个新入职的老师刚进学校发现人际关系很难 如果是你你怎么做
你班里同学家里拆迁暴富,从此不爱学习,你作为班主任怎么办
上体育课,老师让输的同学做俯卧撑,同学拒绝,你怎么办
老师带着伤疤进教室 有同学说他打架了
上课有同学晕倒 作为班主任怎么办
❷ 初中高中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及回答汇总
1.为什么要选择教师这个行业?
我读的是师范类的专业,当一名优秀的老师是我最大的愿望。现在公司之类的工作不够稳定,教师稳定性比较高,尤其是好的学校很重视对教师的培养,所以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你最尊敬的教育家是谁,为什么?
我最崇拜的教育家是素有英语教育界泰斗之称的——张道真。我之所以崇拜他,原因有三。
第一高尚的人格魅力。76岁高龄的张道真教授,在国内外英语教育界享有盛誉。他把毕生的经历都献身于教育并研究教育,正是他带领着我们走着英语教育改革的每一个步伐!
第二科学、实用的英语教学方法。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来改变这种状态。而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被广泛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第三严谨治学的思想前瞻性。张教授提倡考试要改革,听说与读写,二者并举, 甚至听说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思想深邃的张道真教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科学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思想,征服了我,我要秉承他老人家的思想和态度,在未来的英语教学之路上,默默奋斗,勇敢向前,创造英语教学的辉煌,是我学习的榜样!
3.你最赞赏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生动活跃的教学法是我赞赏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用一些平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来跟学生解释,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独特之处,如果用得好了,用得恰当可以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4.为什么学生会偏科?
学生偏科有很多因素,我着重从以下三点来分析,第一兴趣,第二环境,第三老师。如果具体分析,第一兴趣,学生因为兴趣爱好不同容易出现偏科现象;第二是环境,低年级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周围同学经常在一起讨论的科目会影响自己对某学科的偏好。第三老师,部分学生因为某科老师而出现偏科现象。当然也会有其他因素。回答完毕。
5.做好一名教师固然离不开敬业、爱生、专业知识扎实,除了这些,你认为教学的最重要特质是什么?
做一名好老师除了敬业、爱生、专业知识扎实之外,老师拥有开朗的个性,良好的品德,比较渊博的知识更为重要。
6.你赞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种提法吗?为什么?
赞同。教学方法因人而宜,没有一个适合所有人的方法,但要适合个人,这就是贵在得法。教师备课时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本校条件等,结合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因校制宜、因时制宜,灵活、恰当地借鉴和选用国内外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并善于探讨、实践,教学其实就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过程。
7.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要求教师成为决策者而不是执行者,要求教师创造出班级气氛、创造出某种学习环境、设计相应教学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等等。
8.备课
备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我认为无论是哪门学科,教师真正要备好一堂课,应该脚踏实地,并结合自身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创造性地研究和设计。第一“研读”是备课的必要前提,老师研读与课程有关的资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第二“博学”是备课的重要基础;第三“细致”是备课的基本要求;第四“创新”是备课的成功亮点。这种备课方法是我所追求的目标。(补充:备出一份好的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也能使教师教学更有底气,甚至变得胸有成竹。同时,好的教案设计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效率等多个方面,最终对整个课堂课的教学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9.你同意“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这句话吗?
本句话源于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的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是其衍生出的众多“伟辞”中最为着名的一句。我认为陈老先生当初写这句话时,断然不会想到在多年以后的今天会引出如此多的讨论吧!
我不完全赞同。这句话说的太过绝对,造成不合格学生的原因有很多,每位学生自身条件和生活环境都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出现不合格的学生老师不能完全负责。但是老师对待资质不高和成绩不好绝对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任其自生自灭,对待此类学生,老师应该积极努力帮助学生找到落后的原因,平时多关心,多辅导,尽快帮助学生把成绩赶上来。
10.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1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是,第一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因为这是促进发展的根本宗旨;第二教学内容方面是否达到科学合理的标准;第三教学策略与方法是否能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第四老师是否具有良好的教学基本功。
2一堂好课的标准是学生学有所得。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过程与方法,在知识与能力方面有所得。
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有以下几点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性、是常态下的真实的课。
一堂好课的基本表现是必须形成学生的兴趣和持续学习的动力;兼顾有差异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体现思维的深度、促使学生知行结合,有所收获。
3用建构主义观点探讨一堂好课的标准: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师生有效的互动性、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实践性、学生真正的理解性、预备学习材料的良好组织性、学生学习的反思性。“好课”标准没有定论,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关注边缘群体,实现和谐课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11.怎么当好一个化学老师?
首先要有三心,责任心耐心爱心
然后就是备课要充分,备学生备教材备内容
备学生,知道学生是什么层次什么水平,了解他们需要什么
备教材,了解熟悉教材
备内容,熟悉要教授的内容,要注意重点难点,注意教学方法....
12.“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观点你赞同吗?
赞同。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班集体中得到重视。既然学生是主体,那么教师就要敢于放手,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快感,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13. 结合你所申报的学科的课例,说说如何达成情感目标
许多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肤浅化倾向,如目标模糊不清,语言品味如蜻蜓点水,拓展探究严重游离于文本等。这种倾向的产生从语文课堂教学层面来看,主要是课堂教学的目标出了问题。
一、关注“三维”,和谐共融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目标应在显性目标达成的基础上体现隐性目标的“三个维度”。因为语文课是语文实践课,所以语文课程目标被“扩大”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的三维目标上。“三维目标”不是一个直线性的目标,而是一个有机融合、螺旋上升的目标。
“速读课文,整体式概括;寻读课文,板块式积累;细读课文,多角度品味”。正是在“速读、寻读、细读”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概括、积累、品味”的阅读方法,提高了阅读能力,分类识记了语言知识点。
二.走进文本,达成隐性目标。
教学目标有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两个方面,语文教学过程中,隐性目标的达成往往比显性目标更重要。
第一,注重语言积累、语感培养、感悟体验。
注重学生的“自我体验”,这就是关注隐性目标即长远目标。“体验”具有多重涵义,语言的运用需要体验,光靠讲规则不行,我们教的方法往往只是“一般规律”,如果我们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说不定还会有适合学生个性的读书方法。因此,我们不妨用“课程标准”的精神来审视这个问题,注重于学习“过程”中的学生“自我体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方法的体验和创造要比教师的授予更有意义。”
第二,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人文性,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语文课程本身应有的目标。语文课程不仅包含语言、文字、文章、文学这些东西,其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也要关注。在实施的时候,我们不能脱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进行,不能搞思想道德的说教,应跟语文实践紧紧结合在一起。
有人担心,强调了人文性,强调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便可能会在课堂上直通通的大讲特讲,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在目前的语文课堂上,脱离语言环境、架空分析内容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将会成为今后一个阶段影响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语文教学需要加强人文性,但若把它与工具性对立起来,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只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的机会;二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在学语文、用语文中渐渐习得语文学习的规律,不断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
总之,语文教育要重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质。
第三,利用“三论”,促进共生
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多种多样,如何选择运用,因人因课而异。我们认为如果在语文教学中能巧妙利用争论、讨论、辩论这“三论”策略,对于改变传统语文课的沉闷、低效和无味会大有裨益,它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语言、思维和情感的发展。
第四、达成“三化”,全体共进。
传授知识是任何一门学科必不可少的任务,语文也不例外。一节课下来,总有或多或少的知识点须要学生了解和掌握。长期以来,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方法主要靠死记硬背,背到后面忘了前面是常有的事。由于缺乏理解,知识点之间也常常发生混淆,即使有的同学能记清,但面临运用时有的就不知所措了。所以传统课堂的知识教学几乎是囫囵吞枣地记些死知识。活化知识就是要求对知识在理解上记忆,在运用中掌握,达到活学活用。
我们以为“方法太少”的原因要么是老师教得少,要么是老师教了,学生掌握得少。前者是老师的教学理念问题,后者是老师的教学方法问题。毫无疑问,方法要教,正所谓“授人以渔”胜过“授人以鱼”,只是“授渔”之法不能机械灌输,而要注重内化。方法的内化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学习的方法通过必要的训练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能力,而不是作为一种“附加物”让学生去记。被内化了的方法犹如溶入了血液一般,已成为学生内在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❸ 教师资格证面试中常见的几种试题类型
教师资格面试内容
幼儿:技能+答辩+结构化(2个题目5分钟)
中小学:试讲+答辩+结构化(2个题目5分钟)
中职:试讲+答辩+结构化(2个题目5分钟)+专业知识概述(5分钟)
面试流程:
抽题、备课、结构化、试讲/演示、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