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考试 » 中医资格证考试热

中医资格证考试热

发布时间: 2020-11-23 07:32:58

Ⅰ 中医中:寒症,痛证,风证,热证,湿证是指什么意思

这些症多为总汇,中医上又具体对各自其细分了小类别..寒症:外寒是导致人体发病的寒邪,伤于肌表为“伤寒”,直中脏腑为“中寒”,也可与他邪合并致病为风寒、寒湿等,内寒是脏腑阳气不足,主要是肾阳不足所致。风症:风邪引起的病很多,不仅可单独致病,如伤风,还常和他邪合并而致病如风寒、风湿、风燥、风热等,故风有“百病之长之称”。热证:人体感受温邪.暑气或寒邪化热而引起的热性证候。如身热汗多.面赤烦躁.口渴喜冷饮.神昏谵语.便秘或泄泻热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及脉洪.大.滑.数等湿证:内湿是由于脾失健运,水液运化障碍,湿自内生,一般外湿引起肌表经络之病,内湿易引起脏腑之病。

Ⅱ 怎样用中医治疗热证秘

[治法]润燥、泄热、缓通大便。大便燥结小便频数,腹稍胀满,拒按,余热版未尽。但没有谵权语、神昏等热甚之表现。

[常方]麻子仁丸加减

[主治]肠胃积热,大便于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

[处方]麻仁50~100克,生杭芍25~50克,大黄10~25克,厚朴10~25克,枳实10~25克,杏仁25~50克(去皮尖)。

[方义麻仁、杏仁润燥;枳实、厚朴导滞消胀;大黄通便泄热;芍药和肝,以疏通血脉。

[用法]上六味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10~15克重。每服一丸,开水送下,每日早晚各服一次。

[加减]若病情重则可改用汤剂。大便干结而坚硬者,可加入芒硝以软坚散结,泻热通便;如口干舌燥,津液耗伤者,可加入生地、玄参、石斛之类以养阴生津;如兼痔疮、便血,宜加入地榆、槐花以清肠止血;如兼郁怒伤肝,目赤易怒,脉弦数者,宜加入芦荟、朱砂(衣丸)以清肝通便;如因痰热壅肺,以致大肠结热便秘者,宜加入黄芩、瓜蒌仁之类以清肺润肠泄热。

Ⅲ 怎样用中医治疗胆热证

[治法]清热利胆。

[常方]大柴胡汤。

[方义]本方以大黄、黄芩泻火解毒,通腑泄热;柴胡、白芍、枳实疏肝利胆;半夏、生姜和胃止呕。可加板蓝根、连翘、败酱草清热解毒,加茵陈清热利湿。

[处方]柴胡12克,黄芩9克,白芍9克,法夏9克,生姜15克,枳实9克,大黄6克,大枣5枚。

[用法]水煎2次,去渣,再煎,分两次温服。

[加减]若胁肋疼痛者,加延胡索、川楝子理气止痛。发黄者,加金钱草、栀子、青蒿利胆退黄。如果病人热盛烦躁,日久不大便,口干渴,欲饮水,面红,脉洪实,加芒硝10克;如果病人心下实痛,痛及左胁,难于转侧,大便实者,加瓜蒌20克,青皮9克;如果病人呕吐不止,加姜竹茹12克,芦根15克。

Ⅳ 中医怎么从寒、热辨证论治

寒、热是指病症的两种不同性质。辨明寒证、热证,是治疗时用寒药热药之依据。一般应综合病人口渴和二便情况、四肢冷热、舌质、舌苔、脉象等表现来加以辨别。

寒证凡由寒邪或机体的机能代谢活动过度减退所引起的征候,均属寒证。其表现为:面色苍白,怕冷,四肢发凉,口不渴或喜热饮,小便清,大便溏,舌质淡,苔白,脉迟。治疗宜用温法。

热证凡由热邪或机体的机能代谢活动过度亢盛所引起的征候,均属热证。其表现为:发热,口渴喜冷饮,面红,烦躁,尿少而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干黄,脉洪大而数。治疗宜用清法或下法。

注意:热证多系热邪(温邪或暑邪)所引起,但也可由风、寒、湿诸邪转化而来,如外感风寒最易化热而成里热证;病情发展的严重阶段,有时会出现一些假象,即热证见寒象(真热假寒),寒证见热象(真寒假热)。突破假寒、假热这些表面现象,抓住病症的本质,才能做出正确诊断。临床上,除详审病人主要症状外,舌苔与脉象是辨别寒热真假的关键。

真热假寒:手足冰冷,苔黑,脉细,似属寒证,但虽寒反不喜热,脉虽细但按之有力,舌苔虽黑并不湿润,说明此为内热炽盛,外现假寒之象。

真寒假热:身热,面色浮红,口渴喜冷饮,苔黑,脉洪大,似属热证,但身虽热反欲盖衣被,口虽渴但饮水不多或饮不下,舌黑但滑润,脉洪大但按之无力。说明此为阴寒内盛,外现假热之象。

Ⅳ 中医的“阴虚则热之证”是什么意思

阴就是人体内的凉气,阳就是人体内的热气,阴虚就会凉气不足,自然就显得过热了。

Ⅵ 温证和热证有什么区别怎么诊断中医

没有温症,只有温病;温病用卫气营血辩证,热病用三焦辩证。
温病传变迅速,热病急,狂。
仔细阅读温病学,结合各家学说。

Ⅶ 中医中什么是虚,实,寒,热.各有哪些症状

从中医上讲,人的体质有虚、实、寒、热之分,那么区分人体属热证还是寒证,比较专简单的检测方法是:属 若感到喝热水舒服,大体属寒证,一般来说,虚寒体质的人基础代谢率低,体内产热量少,四肢即便在夏季也是冷的,他们面色较常人白,很少口渴,也不喜欢接触凉的东西,包括进空调房间。 若感到喝凉水舒服,大体属热证,实热体质的人代谢旺盛,产热多,经常脸色红赤,口渴舌燥,喜欢吃冷饮,易烦躁,常便秘。

Ⅷ 如何理解中医学中的实证.热证.虚证.寒证

实证就是邪气盛,正气也盛,要祛邪。虚证就是正气虚,要补正气而祛邪。热证就是发热的,红的(舌红,小便黄,面红,结膜红等等),鲜亮的,多动的,为热证。寒症就是白色的,少动的,身体卷曲的等为寒症

Ⅸ 中医学中肠道热结证是什么意思

你好,一般来说。中医学中肠道热结证:指火热邪气与肠道积滞相互搏结,以致肠道腑气不通所表现的证候,叫做肠道热结证。

Ⅹ 中医说的热证和实证有什么区别

热症分实热和虚热
实热是外感病,比如受风寒感冒,发烧,引起的身体发热。而虚热并不是外感,而是某些内脏功能失调引起的,一般虚热都是阴虚,比如肺阴虚,肝阴虚,肾阴虚等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