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邯郸学步这个故事怎么写作文

邯郸学步这个故事怎么写作文

发布时间: 2020-11-25 19:18:55

1. 邯郸学步短文分成三个部分

我们学到了六年级,语文书有八册了,里面有好多丰富多彩的
故事。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个精彩的成语故事。这个故事在四年
级上车的语文书里,名字叫邯郸学步。
战国时,燕国寿陵有个少年,总觉得做每一件事都不如别人。
他见别人有什么新奇的花样,就去模仿。可是他学一样丢一样,总
是学不成功。家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可是他根本就听不进去。
日子久了他甚至怀疑自己走路有问题,碰巧在路上听到了一个人说
赵国的邯郸的人们走路姿势十分优美,就去邯郸走路去了。到了邯
郸,他觉得邯郸人走路姿势确实不错。小孩子走路,他觉得走的活
泼;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妇女走路,他觉得婀娜多姿。他觉得
各种走路方式都很好看,他想每一种都要学一学,可是他学了一段
时间了以后,总是觉得学不像,想把它忘了。专心致志的学起了邯
郸人走路,可是这样一来,少年不但没有学会新的走路姿势,而且
把原来的走路姿势也忘记了,他不想学邯郸人走路了,后来没办法
只好爬着回到燕国。
看到这里我就想到了一个人。有一个人喜欢学习作文,但是他
的作文写的很不好。他想学好点就去上辅导班了。在课堂上他听了
老师讲怎么写作文,下课后就看看好的同学的作文,觉得这个同学
的作文比较好,就去模仿写了一篇作文给老师看,里面还学着他运
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老师一看他的作文用了很多修辞方法,而写的
什么也不是,老师就狠狠的批评了他。老师还说:“要找自己的材
料写,要把自己想说的话的意思表达清楚,要让别人看了你的作文
理解了你的意思,才是好作文。”我们不要看见什么就想学什么,
不但学不成功,而且还会把自己会的丢了。我们要选择一项自己喜
欢的东西去学习,找到合适自己的方向努力,才能做得越来越好

2. 续写邯郸学步初中作文800字

从那个丢失了走路本领的青年人爬回国后,他便不断受到国人
地嘲笑和讥讽。对于这些,他以白眼回敬,心里难过的他,只好闷
闷不乐的爬回了自己的家。
他把事情的经过一字不差的告诉了自己的父母。二老听了他的
话后,笑了起来,青年人心里也很惭愧,又不好意思,脸红的跟红
苹果似的。父亲语重心长的说:“儿啊!学习别人的长处固然是好
的,可你没学成样子,反而连原来的走路姿势都忘了,父亲不是给
你泼冷水,你要记住,既然学了,就要学出个样子,不能让耻笑,
现在你再去一次赵国,看看邯郸人到底是怎么走路的,记住了,学
出个样子再回来,父亲支持你!”听了父亲的话,青年人热泪满面
,母亲又鼓励了他几句话。
带着父母为他准备的干粮与期望。青年人上路了,再一次来到
了这个曾经让他带着希望来,带着羞辱走的地方,青年人内心很不
是一番滋味,但想起了父亲的教诲,青年人又有了希望,“这不是
那个小子么,怎么又来了,这次是想滚回去么!?哈哈哈……”
青年人不管邯郸人的嘲笑,这次他认真的看着他们是怎样走路
的,认真总结自己以前的错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不
知不觉半年过去了,青年人不负期望,终于,他学会了邯郸人优美
的走路姿势,那一刻,他成功了。又一次,他泪流满面,只不过这
次是激动的泪、自豪的泪。
他回来了,这次的他是走回来的,寿陵人看到不一样的他,个
个都觉得不可思议,眼前这个走路如此优美的年轻人,是当初的那
个人么?他不管路人惊讶的表情,径直回到了家,进门的那一刻,
青年人双膝跪地:“父亲、母亲,我成功了!”看到儿子的成功,
二老也是激动的泪流满面。
次日,这座小城有“走路最优

3. 邯郸学步这篇短文第一自然段的意思

邯郸学步
出处:《庄子·秋水》
原文:
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译文:
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说邯郸人走路很好看,就赶去邯郸跟人家学习步法.可是,他不仅没有掌握邯郸人走路的独特技能,而且忘记了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结果只好爬着回家了.
简析
这位寿陵少年的学习热情是可嘉的,但他不是根据自己的原有条件,取人之长,因时制宜,而是生搬硬套,亦步亦趋,所以结果是失败.学习别人的长处,固然十分重要,但是更值得注意的,是学习的方法一定要对头,要实事求是.邯郸学步
出处:《庄子·秋水》
原文:
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译文:
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说邯郸人走路很好看,就赶去邯郸跟人家学习步法.可是,他不仅没有掌握邯郸人走路的独特技能,而且忘记了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结果只好爬着回家了.
简析
这位寿陵少年的学习热情是可嘉的,但他不是根据自己的原有条件,取人之长,因时制宜,而是生搬硬套,亦步亦趋,所以结果是失败.学习别人的长处,固然十分重要,但是更值得注意的,是学习的方法一定要对头,要实事求是.

4. 怎么写材料作文

怎样写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是根据既定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提炼,从而得出一定的看法和观点的一种作文形式。
材料作文中,所提供的材料的来源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或是寓言故事、历史事实,或是诗歌、漫画、名人名言,或是最近发生的事件、报刊上刊登的新闻等等。这些材料有时是单个的,有时则是一系列、一组。
材料作文的体裁范围也很广,有的要求写作一篇记叙文、有的则要求写作说明文,不过,更多的是要求根据材料写作议论文。也有的材料作文可能要求写作者根据所给的材料进行联想、想象等,把材料续写、扩写或缩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我们这里主要讲如何根据材料写作议论文。
在“给出的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写作这一特点决定了写作材料作文的基本要求:紧扣材料。作文的中心内容、主要观点等必须紧扣材料,不能与材料无关,但也不能生搬硬套。这样就决定了正确分析材料、合理应用材料、抓住材料的主要矛盾是材料作文的写作基础。
如何正确分析材料呢?首先,要仔细地阅读材料,从中提炼出几种可能的观点。如果是多篇材料,则要从中理出他们的相同点,抓住主要矛盾。有这么一道作文题:题目是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位志大才疏的挖井人,由于缺乏毅力、浅尝辄止,终于失败的经过。这位挖井人在地上掘了不少的深坑、浅坑,大坑、小坑,但没有一次能坚持到底。而他所挖的地面下方并不太深的地方就有水。这幅漫画想要说明什么呢?让我们来试着作一下分析:
一、人多力量大。挖井的人太少了,所以挖不到水;
二、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应该借助于机器,靠科学的力量来挖井。
三、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心二意。认准一个坑挖下去,最终一定会挖到水的。
以上三种分析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前两种情况都未免太牵强了。虽然只有一个人在挖井,也没有机器,但水离地面并不深,而且其中有一个坑差一点就要挖到水了,这说明凭借一个人的力量也是可以挖成这口井的。那么,为什么没有挖到水呢?就是因为挖井人浅尝辄止,没有恒心,每次挖了一会儿之后就灰心失望而换地方另挖了。这样,第三个结论的正确性就不言而喻了。 如果是多则材料呢?假设前面提到的挖井是一个材料,另外一个材料则是"愚公移山"的故事。老愚公家门口有一座大山,进进出出十分不方便,愚公便下定决心把这座山移走,于是让他的家人全部出马,一锨一筐地挖山抬土。一个聪明人看见了,觉得愚公真是太傻了,这样下去,何年何月才能把这座大山移走呢?老愚公告诉他,我儿子之后有孙子,孙子之后有重孙子,子子孙孙永无穷尽,总有一天是会把这座大山移走的。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则寓言和前边挖井故事一正一反,共同说明了一个道理:只要持之以恒,终会达到目的。 在得出正确的结论后,还要结合现实、引用事实和材料对结论进行合理的论证。即选取合适的论据。请看下面一则材料:
一个人走到树林里,砍倒一棵树,动手把它锯成木板。他把树干的一头放在树墩上,自己骑在树干上,动手锯起来。他往锯开的缝里楔进一个楔子,然后再锯下去;过了一会儿他又把楔子拔出来,朝下移到一个新地方楔进去。
一只猴子坐在一棵树上,看他干活。
这人躺下打盹时,猴子爬下来骑在树干上,也用锯锯起来。但当它拔出楔子时,树干一合拢,夹住了它的尾巴。它极度挣扎,尖声大叫。那人被闹醒了。他把猢狲打倒在地,用绳子把它捆起来。(陈运德等译《世界著名寓言一百篇》)
这篇材料说明了盲目模仿带来的危害。盲目模仿不仅有可能使事情不成功,甚至还会危及自身。那么如何来论证这一点呢?我们可以运用“邯郸学步”和“东施效颦”两个例子来说明。“邯郸学步”讲的是一个人听说邯郸地区的人走路姿势十分好看,就来到这里学习,但学到最后,不仅没有学到邯郸人曼妙的步态,反而忘记了自己原来是怎么走路的,最后只好爬着回家。“东施效颦”说的则是美丽的西施姑娘犯了心疼病,一只手捂着胸口,眉头紧皱,别人看到了觉得这个姿势非常美,她的邻居――相貌丑陋的东施姑娘看到了,也学着做出同样的姿势,但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夸奖,因为这样一来,她看上去更丑了。这两个故事说的也都是模仿不当造成的不良后果,但侧重点又有不同,“邯郸学步”的重点在于:模仿要讲究方式方法,“东施效颦”则是说模仿要看自身的条件是否适合。显然,第二个故事与题目中的材料更接近。那么我们可以选取第二个故事来证明论点。
材料作文的材料较多地来自历史事实或现实生活,它们往往反映了现实的某个方面、某些问题,所以材料作文中,论点的提炼一定要有现实意义。象文中我们提到的持之以恒、盲目模仿等,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很多事例,对这些观点的提倡或者批判,会在很大程度上指导现实的学习、生活或工作,所以在写作时一定要结合客观现实,力求写出的文章具有现实意义。
课后作业:弄清“买椟还珠”这一成语的含义,并据此写作一篇作文。要求紧扣材料,论点鲜明,论据充分,字数在800左右。

5. 写出一个用具体事例说明邯郸学步这个关点的作文。(450字左右)

有一只住在树上的猴子,它跑得很快,只要让它去参加跑步比赛,准能拿冠军,捧回奖杯。后版来,它权来到了一片豹子林,却极为惊愕,原来,它与豹子赛跑,输了,这给它留下了阴影。
后来,猴子苦思冥想,纸上谈兵,做出了一种可笑的做法:它杀了一只豹子,剥下了皮,将豹皮连结一处,穿在身上,终日保持着豹子跑的姿势。一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十天过去了……猴子又到了豹子林找豹子赛跑,不晓得输得更惨。猴子不明白这其中的为什么。这时豹子语重心长地说:“以前我们这儿有只豹子,它想当天才,就效仿他人戴一个鲜艳的红头巾滥竽充数,结果就乱做傻事,其下场及其可悲。你与它是同类人,一味地效仿我们,取我们跑步的外表,不仅没能有多大帮助,反而碍于自己自身的能力啊!”
猴子听了,茅塞顿开。虽然它已知原因,却不能改过来了——它长期这么做,不仅学不到本事,连先前如何走路都忘了。
“邯郸学步”一词语出《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后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6. 我喜欢的寓言故事邯郸学步,作文怎么做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邯郸学步一文。
《邯郸学步》这篇文章写的是燕国人走路的样子十分难看,燕国有一个年轻人听说赵国邯郸人走路的样子十分优雅,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读了这篇文章,我体会到了勤于向别人学习是应该肯定的,但是,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象燕国寿陵人那样,盲目鄙薄自己,一味崇拜别人,生搬硬套,亦步亦趋,结果必然是人家的优点没学来,自己的长处却丢光了。

7. 查寓言故事《邯郸学步》小作文

邯郸学步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认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很美。他一听,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8. 读《邯郸学步》有感(作文)

相信大部份看过<邯郸学步>的人,都会因故事中的青年人的做法而哈哈大笑吧!但我却认为青年人想学习别人的优点的想法正是我们现代人最缺乏的学习态度,可青年人为学习别人的优点,也把自己的优点丢了的做法却错了.其中的理由有三: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一面,如果勉强把别人的优点强加在自己身上,如果是不造合自己的,会造得其反,得到糟糕的后果.与其这样勉强自己,还不与将自己的优点发挥得更好,将自己的缺点慢慢消失呢!每一段时间都对我们非常重要,时间过得匆匆,我们不应该为了将别人的优点学习到手,而白白浪费了这么宝贵的时间.更应该利用有限的时间,做更多有益的事情.这样,才能让我们人生的历史上添上一点光辉.每一件事做之前,都应该想想做了之后的结果,不能像故事中的青年人,盲目地追求学习别人的优点,而不顾有没有影响到自己,害自己没学习到别人的优点,反而失去了自己的优点.所以,我要学习青年人对学习的渴望,不学习他的笨方法.应该要学习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要结合实际,发扬自己的优点,学习他人的优点,做到学以致用.

9. 以邯郸学步写一篇作文五百字左右。

邯郸学步续写

青年人忘掉自己的走法后很懊悔,早知道当初就不学邯郸人走路了,以后我再也不乱学习别人了,因为通过这件事使青年人知道了做自己才是最好的。可现在后悔以晚。他己经不会走路了,这件事在当地传开后很多人笑他傻,青年人羞得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他在邯郸呆不下了,于是便爬回了燕国。
终于在很多天的一个风雨交加夜晚他爬回了家,狼狈的很。他怕朋友知道事情后笑话他,便从此不在与人往来,朋友多次去看他也拒绝了,没有一个人知道他怎么会回来的,到底发生了什么,不过人们也不曾过问,依然过着平静的生活。一两个月过去了,这段时间了青年人觉得似乎过了几年,每天就那么爬着青年人受不了了,他多次想站起来可多没有信心,在他要向命运低头时,事情发生了转机。
这天,青年人在屋后的草坪上坐着,一位老人偶然路过,看到他便坐下同他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青年人的事,老人听完青年人的诉苦,笑着对青年人说:“你在尝试着做做,说不定就会成功,记住任何时候都不能向命运低头。”青年人听完老人的一番话后,激动不以,便在次试着站起来,果然成功了,他向前走了几步,便大喊:“我会走路了。”他高兴地快要疯了,简直不能用语言来形容他的高兴。他非常感谢那位老人,希望再次与他见面,从此青年人便发奋读书,终于当上了大官。
遇到困难时,他总会想起老人说的那句话:任何时候都不能向命运低头......

10. 生活中邯郸学步的故事,详细点,要写作文,急死我了。是故事

我们国家很多大城市一味的追求现代化,发展时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使城市变成一个钢筋混凝土的森林,完全没有自己的特色,就连老祖宗的留下来的传统建筑也拆了,既千篇一律,又忘根忘本!

邯郸学步 可引申为盲目效仿别人而丧失了本真反而弄坏了事情,在生活中存在很多这样的例子,如在历史上 赫鲁晓夫执政时不注重本国实情而盲目效仿美国,大面积种植玉米,使得国民经济损失严重,进一步加剧了苏联的紧张局面,以及在新中国建立时期,因以苏联为前导,也犯了不少类似于“邯郸学步”错误。
再如当下对于春晚中网络流行语的大量运用,本人也认为这也是一种“邯郸学步”其实很能理解春晚希望通过大量运用网络流行语,俩拉近与广大网民的距离,甚至是人们一向期待的春晚“创新”的距离,然却使人们从另一面镜子中清晰的看出了春晚对创新的稀缺,对于新意的贫乏,这最终免不了让自己成为网民们心目中一个新的笑柄。央视春晚貌似在与时俱进,其实是与创新南辕北辙。它借用网络语言只是借来皮毛,离其中的精神实质实在相差太远,不得不沦落到邯郸学步的境地。
再看当今高新科技领域,也不乏类似的例子iPhone4的成功推出,使乔布斯乐开了怀,但对它的对手来说,可是迎来了一个不小的挑战。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苹果公司在六月的第一周发布了iPhone4后紧接着到了六月的第二周,RIM宣布将推出配有滑出式键盘的并且工作方式跟iPhone极为相似的手机,同时还宣布将要开发平板电脑;几乎与此同时,HTC和三星也宣布推出搭载Android2.1操作系统的新款手机,惠普和戴尔则表示将采用Android操作系统推出平板设备。这一切迹象,也不禁让人再次联想到那个在2000年前就已为古人所总结出的“经典成语”。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