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比别人多努力一点励志故事

比别人多努力一点励志故事

发布时间: 2020-11-25 20:45:55

A. 名人勤奋学习的小故事有哪些简单一点,50字以下

1、凿壁借光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名文不识的大户人家,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2、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

3、侯宝林抄书

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4、高尔基救书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5、牛角挂书

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

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这些等闲之辈所具有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 。隋炀帝九年,玄感在黎阳起兵,派人入函谷关迎接李密。

B. 欧美明星励志故事

阿诺德·施瓦辛格:他的人生就是一场最为典型的美国梦,说明着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孩子通过个人努力加上一定的运气,可以得到名利、权力的顶峰。

C. 高考课前三分钟演讲励志小故事

曾经有人做了一个试验。他点清了一座山林中的红羊后,把山中的狼全部捕捉回起来,让红羊没有敌人。照理答说,红羊应该是悠闲自得、快乐地生活了,但事与愿违,红羊为了争夺一小片土地、甚至一棵青草而搏斗,由原来一支整齐的队伍变为一盘散沙。经过搏斗的红羊一只只疲惫不堪,过去那种矫健、奔跑如飞的红羊在这座山林中再未曾出现过,而且,红羊的数量也在逐渐减少。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人们捕获了狼,红羊没有了给它们造成生命威胁的动物,而自相残杀直至消亡,失去了危机,同时也失去了生机。可见,在生态环境中,没有磨难就不会有生态平衡的系统。

张海迪胸部以下失去知觉,但这些困难反而使她有了更为远大的目标,学习掌握了德语、日语、英语。她为什么能取得常人都不容易取得的成就呢?因为她在承受巨大挫折的同时,也将挫折化为了动力,让挫折成为自己的奴隶,再一次战胜了磨难。

人生如一块璞玉,这是上帝赐予你最大的财富,这块璞玉中有着酸甜苦辣,也许痛苦过后便是幸福,这是上帝给予你最大的机遇。只有自己努力来雕琢这块璞玉,才能使它成为完美无瑕的艺术品。

同学们,当你遇到挫折、困难时,不妨想想,上帝是公平的,有时磨难也是一种财富。

D. 古今中外名人勤学的故事

1、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

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这就是陆羽弃佛从文的励志故事。

2、勤学好问的伽利略

伽利略17岁那年,考进了比萨大学医科专业。他喜欢提问题,不问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有一次上课,比罗教授讲胚胎学。他讲道:“母亲生男孩还是生女孩,是由父亲的强弱决定的。父亲身体强壮,母亲就生男孩;父亲身体衰弱,母亲就生女孩。”比罗教授的话音刚落,伽利略就举手说道:“老师,我有疑问。”

比罗教授不高兴地说:“你提的问题太多了!你是个学生,上课时应该认真听老师讲,多记笔记,不要胡思乱想,动不动就提问题,影响同学们学习!”“这不是胡思乱想,也不是动不动就提问题。我的邻居,男的身体非常强壮,可他的妻子一连生了5个女儿。

这与老师讲的正好相反,这该怎么解释?”伽利略没有被比罗教授吓倒,继续反问。“我是根据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讲的,不会错!”比罗教授搬出了理论根据,想压服他。

伽利略继续说:“难道亚里士多德讲的不符合事实,也要硬说是对的吗?科学一定要与事实符合,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科学。”比罗教授被问倒了,下不了台。后来,伽利略果然受到了校方的批评,但是,他勇于坚持、好学善问、追求真理的精神却丝毫没有改变。正因为这样,他才最终成为一代科学巨匠。

3、凿壁借光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4、程门立雪

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颖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他自己也有40多岁,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

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后来就有了“程门立雪”这个成语,比喻尊敬老师,诚恳求学。从师必须尊师。

5、悬梁刺股

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盹(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

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后来他终于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E. 励志、积极向上的歌曲

1、《阳光路上》 :多少追梦的身影 奔跑着拥抱希望 一路同行的人们 心中暖洋洋 ; 阳光路上 无限风光前行的脚步日夜兼程 不可阻挡

2、《Dream it possible 》: 华为宣传曲 The past ,is everything we were don't make us who we are ; When your dreams come alive you're unstoppable

3、《夜空中最亮的星》: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 和会流泪的眼睛 给我再去相信的勇气 越过谎言去拥抱你


4、《旗开得胜》:痛快自在热血澎湃 别问由来星可以摘 see the champions take the fleld now
unify us make us feel proud


5、《光阴的故事》: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 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经无知的这么想
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它天天地流转 风花雪月的诗句里我在年年的成长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


6、《淋雨一直走》:人都应该有梦 有梦就别怕痛 有雷声在轰不停 雨泼进眼里看不清 谁急速狂飙 溅我一身 的泥泞 我决定我想去哪里 往天堂要跳过地狱 也不恐惧 不逃避 这不是脾气 是所谓志气 与勇气


7、《爱拼才会赢》:一时失志不免怨叹一时落魄不免胆寒哪怕失去希望 每日醉茫茫 无魂有体 就像稻草人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 有时起有时落 好运 歹运总要照样工作才会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8、《趁你还年轻》:也许你不相信 你也许没留意有多少人羡慕你 羡慕你年轻这世界属于你 只因为你年轻 你可得要抓得紧 回头不容易


9、《年轻的战场》:今天我终于站在这年轻的战场 请你为我骄傲鼓掌


10、《最初的梦想》:最初的梦想 紧握在手上 实现了真的渴望 才能够算到过了天堂

F. 关于名人刻苦学习的故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
顾炎武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G. 名人故事 励志 200字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青年学生常在一起谈论立志,那么究竟什么是立志?在这方面,毛泽东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毛泽东同志在年轻时给一位朋友写信是这样说的:真正的立志是要掌握真理,然后去实现真理,要认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客观规律,然后按客观规律去推动社会的前进。认清真理,坚持真理,去实现真理,这才叫真正的立志,叫做立大志。
1910年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再三思索,要毛泽东去做生意(即经商),而他却立志走出韶山冲继续求学。在他的执意坚持下,最终还是走上了求学之路。毛泽东在离家赴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求学前夕,写下了这首《赠父诗》:
孩儿立志出乡关,表明了毛泽东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走前辈曾经走过的路容易,但是不会有太大的出息。走自己的路也许要艰难许多,但不再复制先人足迹的人生也许会更加精彩!没有十三岁少年毛泽东的大志,人们怎会关注一个名叫韶山冲的小地方;没有十三岁少年毛泽东的大志,中国的现代史也许会少许多华彩的乐章;没有十三岁少年毛泽东的大志,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幻也许会是另一个模样。
学不成名誓不还。这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准备成功的决心。常言无志人常立志,有志人立长志。“学不成名誓不还”是大志、长志。人活这一生,都要经历学习的过程。有为了父母学习的,有为了自己学习的,也有为了家乡、家国学习的。为父母学习的常常偷奸耍巧应付差事,往往学无所长,平庸一生;为自己学习的也许会头悬梁锥刺股刻苦攻读,也许会学有所长,光彩一世;为家乡、为国学习者,其使命感往往会成为不竭的动力,向书本学、向社会学、向自然学,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学不成名誓不还”是一种决心,更是动力,督促少年毛泽东焚膏继晷、博览群书,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中国而积蓄着能量。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好男儿志在四方,不会拘泥于家乡故土、儿女情长。“人生无处不青山”好一个唯物主义者的坦荡襟怀!埋骨桑梓地,顶多是在祖坟里加了一个坟堆;放眼青山,凡是有绿草的地方都可以成为梦乡。毛泽东的心胸包容宇宙,毛泽东的视野穿越古今。湖南是出人才的地方,国家领袖将要从这里诞生;湖南是古文化的渊薮,楚地雄才将横空出世。与当今学子异乡求学是为了摆脱父母的束缚不同,毛泽东“出乡关”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湖南的天地早已承载不下毛泽东的心胸。与当今学子出国留学是为了给父母长脸面不同,毛泽东“出乡关”是为了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湖南的古文化使得他觉得窒息,他要走出去,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这就是毛泽东,将自己的足迹撒遍中国的山山水水,把自己的名字印在了每一的中国人的心中。也许将来位于天安门广场的“毛主席纪念堂”会湮灭、消失,但毛泽东的形象将永远镌刻在中国历史的卷页上,成为永不消失的记忆。

H. 为理想终身奋斗的名人故事100字以上

一、居里夫人:
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波兰语:Marie Skłodowska-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通常称为玛丽·居里或居里夫人,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
玛丽·居里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了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的技术,以及发现两种新元素钋(Po)和镭(Ra)。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也是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第一人。但她最终因接触放射性物质,死于白血病。1995年,她与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移葬先贤祠。
二、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三、陈景润:
陈景润(1933.5~1996.3)是中国现代数学家。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由于他对里问题的一个结果作了改进,受到华罗庚的重视,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先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再越级提升为研究员,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陈景润是世界著名解析数论学家之一,他在50年代即对高斯圆内格点问题、球内格点问题、塔里问题与华林问题的以往结果,作出了重要改进。60年代后,他又对筛法及其有关重要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1966年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陈景润,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他证明了“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这一结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征引。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 ·威尔(A.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陈景润于1978年和1982年两次收到国际数学家大会请他作45分钟报告的邀请。这是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他所取得的成绩,他所赢得的殊荣,为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树起了一面不凋的旗帜,辉映三山五岳,召唤着亿万的青少年奋发向前。
四、爱因斯坦: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3.14-1955.4.18)犹太裔物理学家。他于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同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五、霍金: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ALS患者,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全身瘫痪,不能发音。霍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霍金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被世人誉为“宇宙之王”。2017年4月,霍金接访采访表示,他比以前更加坚定地认为人类应该在2117年之前离开地球。

I. 努力获得成功的事例[具体]

力克.胡哲,净生于澳洲,刣天生没有四肢,凓却拥有两个大学学位,利是两个机构的负责人,凯同时投资房地产和股票。利骑马、游泳、打鼓、足球…样样皆能,刔足迹踏遍世界各地,刍2005年获得“杰出澳洲青年奖”。刌这个27岁的年轻人以他自己的生命见证,凳感动、影响和鼓舞每一个认识他的人,刚。,。他虽然先天没有四肢,但却能如此自信,如此超然的面对生活,他又被人们称为是生命战士。听听他的演讲词,“如果这世界认为你不够好,别去相信,就当它是个谎言吧”,“人们看到我说话,就会忘记我没有手脚”
力克.胡哲一出生就没有四肢,只有一只仅冒出两只趾头的小脚,小时常被同学嘲笑,曾绝望到企图滚下椅子跌死算了。后来母亲鼓励他,以后有人投以奇异目光时,就主动和对方搭讪,用友善态度面对世界,结果令他赢得不少友情。他从十七岁开始做演讲,向大众讲述其拒绝向命运屈服的经历,听众被深深打动,而邀他演讲的信件亦如雪片般飞至。现在已经大学毕业并移居美国,至今在十二个国家进行过一千六百场演讲。

日本人乙武洋匡 生来没有四肢,这并没有改变他走好人生路的信心,通过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他从日本著名大学早稻田大学毕业,他先是成为体育记者,后成为畅销书作者,现在他正接受新的挑战,成为一名小学教师。自传《五体不满足》的首页上写着 我很满足。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