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家乡故事
A. 家乡的感人故事
在成都新光华街,有一批由白衣天使守护的帐篷,里面住着46个产妇和婴儿。一个中年女性医务人员,从下午地震开始就忙着搭帐篷、安置病员,直到晚上10点还没有回家,记者问:“你有孩子吗?”她的鼻子一下子酸了,说:“有,在学校,地震到现在还不知道孩子的情况怎么样。”她终于忍不住掉下了眼泪。记者问她叫什么名字?孩子叫什么名字?在哪个学校?她摇摇头都不做回答,抹一把眼泪又投入到工作之中…… 面对残酷的灾难,谁不牵挂自己家人的安危?谁不想看到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地站在自己的面前?然这位白衣天使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大爱。对她自己的孩子来说,她不是一位合格的母亲,但她却是那46位已出生或将要出生的孩子最伟大的母亲,她的大爱感天动地。 动人的故事汇成河,流淌在中华儿女的心窝。这些感动,延续着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坚定着灾区人民的信心,激励着救灾将士的斗志;这些感动,是我们共渡难关的共鸣,是我们重建家园的心声。因为有了这些感动,我们更加有力;因为有了这些感动,我们的心贴得更紧
B. 家乡中感人的故事作文
中秋节是个家人团聚的日子。这一天,全家都从远近不同的地方聚到了外婆家。我们一边品尝着香甜美味的月饼和水果,一边欣赏着那镶嵌在黑漆盘里的月亮和星星。总是这样平静柔和也让人受不了。于是,外婆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一个感人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中秋节前后,不过是发生在战场上,已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在战场上拼搏的儿子总是让家中的老母亲放心不下,这不快到中秋节了,儿子也不知能否回家探望。正巧,儿子的一封家书给母亲带来了多少关怀和温暖。母亲坐在炕头,脸上洋溢着满足而又安详的笑容。信中除了对母亲的问候外还向母亲叙说了一件事:在一次战斗中,儿子的一位战友被炸断了一只手和一条腿,他恳求母亲能让他的这位战友来他家长住养伤。母亲考虑后,在给儿子的回信中说道:母亲老了,家境也不好,实在无力奉养。
几天后传来了消息,说那个手和腿被炸断的战士自杀了。老母亲也听到了这个消息,心里过意不去,便决定去把儿子战友的尸体安葬了。母亲来到了部队,见到了儿子的上司,才知道那个被炸断手和腿的战士居然就是自己的儿子。上司说他也看过那封信,也体谅母亲的心情。母亲痛哭了起来一个劲地说自己错了,应该支持孩子的想法。而儿子的上司却不这么看,他说:“这不是你的错,这是你儿子的错。第一他欺骗了你,他不该用另一个战士代替自己。第二还是他的错,他不该自杀,因为如果你知道是你的儿子受了伤,即使家境再不好,做母亲的都不会不管自己的孩子的。”母亲与儿子见面了,不过是儿子的尸体。母亲紧紧地抱着儿子,仿佛儿子还活着。她给他唱他最爱听的歌,讲着他最爱听的故事,久久不愿离去……那天正好也是中秋节。
故事讲完了,大家都默默不做声,很回味。外婆的总结只有一句:天下的母亲没有不爱自己的孩子,爱自己的孩子与家境无关。
C. 关于家乡的故事作文800字
今天,太阳公公露出了灿烂的微笑,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踏上了回南安老家的路。
回往南安的路,已经不是以前坑坑洼洼的泥土路,而是那平坦笔直的柏油公路。回往南安,已不是以前三小时的焦急等待,而是现在半小时的欢声笑语。
到了南安,我放眼向四周眺望:原本是那一座座矮小又并不起眼的平房,现在已经盖上了第二层、第三层,甚至有的已经盖了五层了呢!从前的平房,我爸爸也睡过,我爸爸说,他在那里睡觉的时候,天寒地冻,下雨时还会漏水,偶尔老鼠还会钻进被窝里,让你不得安宁。我进去看了看,真的,床是木架和稻草铺,屋顶的砖砖瓦瓦偶是破破烂烂的,还有好多老鼠窝。不过,这种穷苦的日子已经过去啦!村民们将平房一层又一层地往上搭,原本一个贫穷的小县城顿时变成了一个富有的小城市。以前,农民们吃的是粗茶淡饭,三餐没两顿饱;现在,不仅要吃好、穿好,还要住好,有的还开起了小车呢!都在奔小康。而且,在农村生活,与在车功能是生活却又是一个截然不同的景象:在这个农村里,十分幽静,可以好好地睡上一个安稳觉;而在城市,车水马龙,刚做了一个美梦就被打断了。而且,在这个小村庄里,人和人都和谐地相处:我把一个风筝遗忘在了一块大石头上,后来,要回家了,我才猛然想起,到了一看,还在那儿呢!那城市呢,自行车被抢被偷,家里东西时时被盗,真不安全啊!但是,在每个地方,都各有各的好处,不能就根据一点来判断他的好坏。
现在,农民们富裕了,田里都种着各种各样魅力营养的蔬菜,有的还租车专用来运进城市里呢。现在,科技发达了,农民伯伯们种田再也不用花费九牛二虎之力了:除草可以用除草剂,播种可以用播种机,收割可以用收割机……
D. 家乡的故事作文
自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太大了,简直叫人不可思议。30年前,人们住的都是土房,房顶连瓦片都没有,下雨天,人们可就遭殃了,外面大下,屋里小下,有时墙壁也会掉土。人们吃的是高粱米、玉米面、野菜,小米饭是等来了客人才吃的,更不用说大米、白面了,根本就没有。那时人们穿的都是粗布衣,补丁罗补丁,家里孩子多的,大的穿小了,二的穿,二的穿小了,老三穿, 一直穿到实在不能穿了,用来给孩子做鞋,一年都穿不上一件新衣,还有许多孩子因为家穷,念不起数,都没有上过学校。交通工具就更没有了,出门全是步行。
现在,家家住的都是砖瓦结构,屋里装修得是富丽堂皇,有的还该起自己的小别墅。吃的是大米、白面、鸡、鸭、鱼、肉,天天不断,穿的衣服,一年四季都换新装。出门有摩托车、小轿车,有事几千里以外打电话、打手机一分钟办妥。家里有洗衣机、电冰箱、电饭锅、煤气灶、大彩电等,全是电器化。大部分家庭还安装上了电脑,孩子可以利用网络查阅资料。
现在,不但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而且人们的知识也得到了提高。现在讲科技致富,没有知识是不行的,许多农民都看到知识的益处,纷纷外出学技术。科学养鸡、鸭、鹅、猪,家家都存了几万元钱,有的甚至是几十万、几百万元。农民也开始进行智力投资,让自己的孩子都念大学,享受高等教育。
是啊,改革开放后,农村变了,人们不但生活水平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质也提高了。望着农村的变化,我感到非常的欣慰。祝愿我的祖国越来越昌盛,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E. 发生在家乡的历史故事
在我们老家永修县的吴城镇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康山,这座康山因为为朱元璋解救危难而得名。
元末的起义领袖朱元璋与陈友谅两支武装在鄱阳湖上大战了18载,可以说是你死我活,异常残酷。大规模的军事战争,很大程度上打的是后勤保障之仗。
朱元璋与陈友谅经过长期的战争,双方伤亡巨大、后勤瘫痪、生存困难,双方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在一次战争中,处于劣势的朱元璋被陈友谅追赶到了一座山中。朱元璋及将士门多日未曾进食,但伙房告知已经无米下锅。面对饥寒交迫的将士,面对无米可下的铁锅。朱元璋仰天长叹:难道天将灭我吗?为何绝我粮道!
朱元璋询问身边的将士:此为何山?有熟悉情况的士兵告知:这是吴城的康山。安座在朱元璋旁边的军师刘伯温,一听叫康山,就像打了兴奋剂一般,赶忙站了起来,告诉朱元璋说:“大王,天无绝人之路,朱(猪)到康(糠)山,定有活路。”于是派出将士寻找可食之物,结果在山的背面发现了大片的红薯,终于解决了几万将士的吃饭问题。大家都知道,红薯不仅能够熟食,而且能够生吃,对于随时需要投入战斗的部队来说,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也就意味着部队的战斗力大大提高。
此时,陈友谅的后勤保障也非常艰难,他占领的那座山上生长的不是红薯,而且芋头。大家也知道,这芋头也是一种能食用的植物,但是只能熟吃,不能生吃。去了皮的生芋头别说用嘴吃,就是用手摸也会奇氧难受。因此,对陈友谅队伍的战斗力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在长期的对垒中,朱元璋逐渐扭转了不利局面,而陈友谅的优势则逐渐丧失。
因此,民间有传说,朱元璋能够做皇帝,得益于吴城康山上的红薯。
直至今日,红薯仍然是我们家乡人喜欢食用的食品。
F. 家乡的故事
今年的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43周年。九江科技(职业)中专将每年的3月定为“学雷锋、见行动”活动月,多形式地开展系列“学雷锋、见行动”活动,又一次地掀起学习雷锋的热潮。
本次系列活动旨在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深化学雷锋活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无私奉献、服务社会的优良品质,加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和谐校园。系列活动主要内容为:
1、政教处组织人员出版大型宣传栏(雷锋事迹展)。
2、悬挂大型横幅,书写宣传标语。
3、各班组织出一期“弘扬雷锋精神创建和谐校园争做文明学生”为主题的黑板报。
4、立足校园,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雷锋活动。3月7日、17日、31日下午第三节课统一组织三次全校性的卫生大扫除,对校园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扫。各班还要组织志愿者建立卫生监督岗或卫生保洁队等形式的学雷锋活动小分队,在校园内开展清扫卫生死角、清洁墙壁脚印、保持校园清洁卫生的美化校园活动。同时倡导做好人好事活动,开展向身边的“雷锋”学习,抓身边的典型事例活动。各班收集本班的好人好事情况,认真填写本班的“好人好事登记本”,对本班亮点的好人好事要有详细记录并及时写成通讯稿件上交政教处;通过班会等各种形式做好本班的学雷锋总结工作,形成书面文字的班级学雷锋总结。
5、各班组织学习互助小组,发扬雷锋“钉子”精神和助人为乐精神,鼓励成绩好的,有特长的班干部或同学与班上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结成学习互助小组,共同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6、3月13日班会课组织班干部、团干部(每班5人)在多媒体教室观看雷锋影片,学唱雷锋歌曲。
7、3月14日下午第三节课由刘卫主任作“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文明学生”报告会(每班15人)。
8、3月21日在多媒体教室举行“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文明学生”征文比赛(每班2人)。
9、3月28日在多媒体教室举行“雷锋-----我心中的榜样”演讲比赛(每班1人)。
10、3月31日开展爱心捐助活动。
11、校团委、广播站组织“弘扬雷锋精神
创建和谐校园
争做文明学生”广播稿件征集活动,每天播出学雷锋活动的稿件和雷锋歌曲。
媒体链接
雷锋精神可以概括为:生活上艰苦朴素,工作上忘我劳动,学习上刻苦钻研,集体中助人为乐的精神。
G. 家乡的故事
华罗庚毅然回国: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H. 家乡的故事
时间是变化的见证,时间能让任何东西变化,城市也不例外。见过永州的人都知道:永州已经改容换貌,成了一座繁华而又美丽的城市了。
你到过现在的火车站吗?远远的就能看见两根柱子直耸蓝天,在向你点头问好呢!这就是永州火车站,它具有七纵八横的路网,通向全国各地,它迎来送往了一批又一批客人。它具有独特的美丽,你瞧,花园里那高贵的玫瑰,宛若一个个红衣少女,羞涩的卧在碧枝绿叶之中;看那淡雅的月季,仿佛一个个粉红仙女,在青青的草丛中翩翩起舞;还有那整齐的桂花树,像一排排绿衣卫士,守卫着来来玩玩的宾客。还有那音乐喷泉,随着音乐的时高时低,它也时高时低地跳起舞来。
出了火车站,你会看见宽阔的马路上各式各样的车川流不息,街道两旁,打扮得整洁的小叶女贞在给我们点头哈腰呢。
再看看路边的花坛,飘来一阵清香,花坛里的花,摆成了各种形状:菱形、圆形、方形等各种图形。在五颜六色的霓虹灯下,那喷泉有时像天女散花,有时像孔雀开屏……路的两边,设计各异的一栋栋大楼高耸入云,旅馆、饭店、大型超市、小杂货店一家挨着一家。瞧,这一家子刚从超市里出来,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都提不下了,但,三人脸上堆满了快乐。
滨江广场上,有了大理石地板、健身器材、花样喷泉,树木、花草也显得精神多了,微风吹来,他们还向你点头微笑呢!这样给了人们更宽的娱乐场所,人们可以来这里锻炼身体。据说,元宵节的晚上这里还会放水幕电影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这就是永州的变化。愿,永州的明天越变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