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与母亲之间的故事特殊
① 冰心和她母亲之间的故事,冰心有一个怎样的母亲快,急急急急!!!!!
冰心的母亲名叫杨福慈。1871年,杨福慈出生在福建一家世代为学官的书香门第。她的父亲与福州城内道南祠办书馆的谢銮恩是好朋友。在杨福慈九岁那年,杨、谢两位长辈在谈诗论文兴奋之时,缔结为"儿女亲家"。杨福慈自幼知书达理。她14岁时,母亲患肺病辞世,不久父亲又病故。她19岁时做了谢葆璋的新娘。谢葆璋当时是北洋水师的一名军官,与她可谓是郎才女貌,和睦幸福。冰心是这对夫妇唯一的女孩子,她曾经有两个哥哥都天折了。算命先生曾对杨福慈说:"太太,你的命里是要先开花后结果的,最好能先生下一个姑娘,庇护以后的少爷。"因此.冰心的降生使大家如愿以偿。在她之后,三个男孩儿接踵而至,组成了一个美满的家庭。。。
具体故事
冰心的母亲杨福慈,生于1871年。19岁时,也就是1890年1月3日,她和福建的一位爱国海军军官谢葆璋结婚。十年后的10月5日,长女冰心降临人间,随后,冰心的三个弟弟接踵而来,组成了一个温馨和睦的小家庭。在冰心的眼里,母亲杨福慈是一位十分坚强刚烈的女性。母亲自小身体多病,十分赢弱,而父亲是一位海军军官,常出海远征,几个月难得回家一次。母亲一方面要忍受与丈夫别离的痛苦,一方面要用孱弱的身体坚强地支撑着这个家。冰心记得最清楚的是祖父讲的一个故事。那时冰心还未出生,震惊中外的中日甲午海战爆发。父亲谢葆璋在威远舰上任枪炮二副,在同日本侵略军的浴血奋战中,威远舰上任枪炮二副,在同日本侵略军的浴血奋战中,威远舰不幸被击沉,父亲泅水到了岸上,赤着脚走到刘公岛,再从那里赶回福州老家。此时留在家里的母亲正日夜忧心如焚,“因为海军里福州人很多,阵亡的也不少,因此我们住的这条街上,今天是这家这糊上了白纸门联,明天又是那家糊上白纸门联。母亲感到这副白纸门联,总有一天会糊到我们家的门上!她悄悄地买了一盒鸦片烟膏,藏在身上,准备一旦得到父亲阵亡的消息,她就服毒自尽。”这件事在冰心幼小的心灵里产生了巨大的震撼,母亲对父亲那至死不渝的爱深深感动了她。后来她才恍然大悟,自己童年时代为什么一直穿着男装,而且常穿海军制服。因为母亲把对丈夫的爱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冰心像父亲那样具有军人般坚强的意志。
在冰心的眼里,母亲又是一位极为温柔娴静女性。她从不打骂孩子,总是用温言软语劝说孩子,用讲故事的方法启发孩子。冰心是这个家庭唯一的女儿,母亲更视她为掌上明珠。母女俩常常依偎在一起,悄悄地说着知心话。小冰心最喜欢听母亲讲述家世,母亲说:“孩子,你比我有福气多了,我14岁便没了母亲。你外祖母得了痨病,那年从9月9日起卧床,就没有起来。到了腊月初八就去世……从那时起,我便是没娘的孩子了。”小冰心总为母亲的悲惨身世而流泪,也为自己有这样善良的母亲感到庆幸。母亲总是沉;思起来。凝神遥望窗外。小冰心看到母亲这种神态,总是抱着母亲,摇着她的身体,焦急地喊着:“妈妈!妈妈!”缓过神来的母亲才露出笑容。有时候母亲想和女儿亲近,就故意凝神不动。在一旁玩耍的小冰心了现了,总会像小鸟依人般飞入母亲的怀里。这一幕母女亲爱图,冰心终生不会忘记。直到期成年,冰心还用诗一般的语言赞美她:“母亲,你是大海,我只是刹那间溅跃的浪花,虽暂时在最低的空间上,幻出种种闪光,而在最短的时间中,即又飞进母亲的怀里。”
是的,小冰心就是这样一直沐浴在母爱那温柔深沉的海洋里。母亲慈爱的关怀,犹如点点春雨滋润着冰心童年时代的心田,积淀成绵绵不尽的情愫,以后每当她提笔行文,这情愫就如淙淙清泉汩汩流淌,形成了一篇篇、一首首母爱的赞美诗!
在冰心的眼里,母亲又是一位十分热爱读书、思想进步的女性。刀子常惊叹:“谈到母亲看的书,真是比我们家里什么人都看得多!”母亲看书的特点是广而博。小说,、弹词,杂志、报纸,新的、旧的,创作的、译述的,她都爱看。平时做完活计后,她总是看书,常常看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能睡。第二天,一家人都在安睡,她就起来了,忙完家务,书又上手了,她的针线筐里总是放有书。
母亲最爱看的是同盟会刊物《天讨》,那上面登载着许多激烈的反清言论。当时看这类书籍刊物,要冒着掉脑袋的危险。由于冰心几个舅舅都是同盟会成员,常偷偷地带些这类书刊给母亲看,母亲看完之后,又将这些书籍经过伪装寄给其他同盟会成员。于是,母亲又成了同盟会传递消息、收发信件的义务联络员。冰心记得她8岁时的一个大雪夜里,她帮母亲把几十本《天讨》一卷卷地装进肉松筒里,又用红纸条将筒口封起来,寄了出去,不久就收到各地的来信说:“肉松收到,到底是家制的,美味无穷!”冰心天真的问:‘那些不是书吗?“母亲轻轻捏了她一把,俯在她耳边说:“你不要说出去。”冰心懂事地点了点头,也偷偷地阅读起这些书籍,虽然不能全懂,但一种朦胧的革命意识不知不觉地渗入她小小的心田。后来爆发了辛亥革命,那时冰心才11岁。母亲如饥似渴地阅读《申报》,激动地把革命消息告诉冰心和家人。母要又将不仅有的一点首饰换成洋钱,捐给了起义的军队。受母亲的影响,冰心将自己多年积攒起来的10块压岁钱也捐给了起义军队。母亲就这样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冰心,使她逐渐成长为一个思想进步的青年。
回首这些往事,冰心由衷地赞美母亲说:“她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是丈夫和子女的匡护者。”她又说:“关于妇女运动的各种标语,我都同意,只有看到或听到‘打倒贤妻良母‘的口号时,我总觉得有点刺眼逆耳……我希望她们要打倒的,是一些恸弱依赖的软体动物,而不是像我的母亲那样的女人。
② 关于母亲和孩子之间的感人小故事。要短的。我+在作文里
有一天,
我在书上看了一个非常感人的真实故事,
这个故事至今
使我记忆犹心、难以忘怀。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
5
岁的儿子一起到公园
玩。当时,动物园的管理人员正在准备将黑熊搬到室内过冬,已经将
笼子外侧的铁丝网拆除了一部分。
当这位母亲带着儿子走到饲养黑熊
的铁笼前时,调皮的儿子趁母亲不注意,竟迈过刚刚卸下的铁丝网!
而后,
他走近内侧铁笼,
将手中的一块糖果隔着铁笼伸到黑熊的嘴里。
在那千钧一发的关头,
母亲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一只手喂给黑熊,
然
后用另一只手来护住儿子的小手。
尽管旁边的工作人员急忙奔上前来救助,用木棍将黑熊击打开
了。但是,那位母亲的双手仍被咬得惨不忍睹,一只手的肌腱已经断
裂,而儿子的手因为有了母亲的保护,伤得较轻。故事中的那位母亲
因为用了自己的双手保护了儿子,所以儿子才脱离危险。
世上有许多母亲为了保护孩子而不顾自己危险的感人故事。
每个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困难或危险的时候,
都会有含辛茹苦
的母亲用她那弱小的身体给了我们最有力的守护。纪伯伦说过,
“人
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
就是母亲,
最美好的呼唤,
就是
“妈
③ 你与母亲之间的生活小故事
哗哗哗!”天空下起了倾盆大雨,朦胧中,有这样一把伞。
拿把蓝色的伞,宛如一颗湛蓝的宝石,是那么耀眼,那么柔和,明澈入天空。小时候的那些下雨天,妈妈总是撑着一把蓝色的雨伞来幼儿园接我,我的头顶是一片蓝色,肩膀也笼罩与一片蓝色之中,触目所及都是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蓝得那么温和,那么可亲。
记得是一个下雨天,我抬头正想和妈妈说话,却发现妈妈的那一半天空是一片阴沉的灰色,狂风夹杂着连线珠子似的雨滴,落入妈妈灰色的天空,妈妈的肩膀湿了,头发也湿了,而我,依旧置身于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
“妈妈,雨伞歪了。”我提醒道。“没有,雨伞没有歪啊。”妈妈轻轻回答,我的视线落在那倾斜的伞柄上,“是真的,妈妈,雨伞歪了。”妈妈固执的说道,“没有嘛,真的没有。。。。。。”
那蓝色,明澈入天空,让我的生活快了多姿多彩,永远都是那么多姿多彩!
④ 你与母亲之间的生活小故事
我与母亲吵架了,生气地背着书包摔门而出,下午...拿把蓝色的伞,宛如一颗湛蓝的宝石,是那么耀眼,那么柔和,明澈入天空。小...一直都觉得妈妈挺叨唠的,我也
⑤ 我与母亲之间的故事说明文形式
我和妈妈的故事
天空中阴云密布,黑沉沉的云层透着阴霾。不久,大颗大颗白色的绒球落了下来。“又下雪了!”我想, “没过多久,天空就会很亮了。”是啊,满眼的雪白相辉映着。绒球渐渐变成一丝丝绒毛,飘飘洒洒的扬着。
我走在雪里,像小孩子一般的固执,坚持着不打伞。
“你大了,别那么任性!”一旁的妈妈把伞递给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反感地推开伞跑开了,完全没有注意,身后的人,满眼孤独的站在一片白色之中。那时的我一直认为,白色是孤独的颜色。
但回忆小时候,白颜色却是最快乐的象征。
小
的时候,我在黑龙江,也就是爷爷的故乡,呆过几年。那时最快乐的就是下雪的时候,尤其是那雪积了二十多厘米的时候,踩下去软软的、松松的,好像正漂浮在云
朵之间。每当这时,妈妈都会带着我出去。她温暖的手牵着我的手,我们一起在雪中嬉闹。如果雪大了,妈妈便搂着我,用衣袖为我遮着风雨。那是天下最温暖的怀
抱。
可是,我们回到西安后,一切都改变了。
妈妈的工作异常的忙。西安又很少下那么大的雪。她再也没有陪我一起在雪地中玩耍了。于是,我便很渴望,能再钻进妈妈的怀抱。
我开始执著的不再在雪天打伞,故意穿很单薄的衣服,任雪花覆盖我的头发,然后走到妈妈面前,希望她能和我小时候一样,为我掸去身上的雪,然后为我遮挡风雪。可是她没有,她只是拍拍我的头,带着点责怪的口吻说:“你大了,别这么小孩子气。”
我茫然了。难道我大了,就失去了享受亲情的权利?难道我大了,就不能再扑入妈妈的怀抱?难道我大了,妈妈的“任务”就完成了?那我宁可永远是原来的小孩子。
又
是一个雪天,我照常走在妈妈后面。她黑夜似的外衣在一片白色之中很突出。我漫不经心的踩着雪,心情一如往常的失落。一阵风吹过,猛然抬头,我分明看见她乌
黑的头发中,掺杂了好几根白丝!可几天前她才处理过白发啊。我并不是一个敏感而伤感的人,但却也很难压抑我当时的情感。这么多年来,我第一次发现,我对母
爱的狭隘理解,局限了我们的亲情,她何尝不关心我呢?!
在岁月的侵蚀下,妈妈的青春一年年流逝了。当她觉得,女儿已经能够照顾自己的时候,我的无知却一次次得让她生气、无奈,但她对我的爱却丝毫不减。
我掸掉自己身上细碎的雪粒,快步走上前去,接过妈妈手里的伞,为她撑着。我分明感觉到她微笑的气息。我深深的呼了一口气。
原来,白色是最伟大、最纯洁的颜色
⑥ 写一篇你和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不少于六百字
在我的记忆里,有许多令我感动的事。但是,最令我难忘的还是发生在两年前的那件事。
那是一个寒冷的夜晚,白天因为贪玩,到了半夜,病魔就把我从梦境里拉了出来。我感到头痛欲裂,浑身上下都热乎乎的。妈妈被我的呻吟声惊醒了,赶忙关切地问:“儿子,怎么了?”“我难受。”妈妈立刻用她那粗糙的手摸了摸我的头,然后跑到了客厅拿出温度计,塞到了我的腋下。“呦,三十九度七。”妈妈二话没说赶忙帮我穿上衣服。到了医院,妈妈就急忙给我挂号,带我看病,最后又带我到输液室输液。护士把我推到病房后,已是凌晨三点了,我又累又困,迷迷糊糊便睡着了。
当我醒来后,雪已经停下了,我的病也好了许多。此时,我看到了最令我感动的一幕——妈妈坐在一张小凳子上,趴在病床的边缘睡着了,我一扭头,又看到床头柜上摆放着许多药和好吃的,我知道这是妈妈在我睡觉时给我买的。床头柜上还有一张字条,我拿起来一看,上面写着一句话:“儿子,以后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看到这张字条,我的眼泪在眼眶里转了几圈,终于忍不住流了出来。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年,但这件事的每个细节我仍然记忆犹新。妈妈对我的恩情我永远不会忘却。
星期天下午,妈妈来少年宫接我上课回家,路过我家附近的菜场,妈妈说要进去买菜,我很不情愿地在菜市场入口处等着。忽然,在喧闹的叫卖声中,我的眼睛无意中看到了一位小姑娘,她的年龄和我相仿,身着一件已经发黄的白衬衫,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盯着手上的一本书,看的很入迷的样子。有一位中年妇女在她的旁边边卖菜,边吆喝着,人多的时候她忙不过来时,会叫那个捧着书看的小女孩,只要一叫,她就会放下手中的书来帮忙,显然,这是一对母女。
她就捧着这本书看,只是偶尔会被她妈妈叫去,没事了就又回到板凳上继续看书。她竟然能在环境这么嘈杂、脏乱的地方专心的看书,如果是换了我,我一定会被这喧闹的声音烦死,更不用说看书了,我想到了我平时在家做作业时,只要隔壁房间传来电视机播放节目的声音,我马上就会分心,心里老是想着我喜爱的动画片,会找出种种借口和理由去看一眼也好。可她竟然能在菜市场那么嘈杂的环境中如此专注的看书,我真的不能够理解!或许是她早已经习以为常了吧。不管怎么说,我既佩服她能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看书,又能帮助她妈妈做一点事,而令我非常感动。
这时,妈妈买好了菜走了过来,我把我刚才看的事情向妈妈说了一遍。妈妈说:“你要向她学习,她能在这么嘈杂的饿环境中看书非常不容易,说明她很有定心,不会被其他的事干扰,学习就要像她那样,那你的成绩就会提高,学习就会进步。”听了妈妈的话,我点点头,在心里默认了
不一定符合你的要求,根据需要改改吧。O(∩_∩)O~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让人感动的人,有许许多多让人感动的事。她们好像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照亮了人们的心,照亮了人们的行为与道德。有一件小事就像星星一样,照在我的心头,让我永远不能忘记。
那是一个刚下过小雨的下午,一对母女下楼散步。那时空气与地面比较潮湿,散发着泥土的清香。绿叶上还有几个小水珠,为绿叶增添了几分可爱。花朵也相继冒出了笑脸。天是那么蓝,空气是那么清鲜,小昆虫也享受着大自然的赐予。人们也已经陆续出来活动了,为这幅美丽的画增添了许多生机。那个小女孩又跑又唱,好像是春天里的一只美丽而又醒目可爱的蝴蝶。她跑呀跑,跳呀跳,唱呀唱,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一个她们必经之路的旁边。必经之路上面还留着一点水,看起来十分的滑。她很小心的挽着裤子,一步一步走了过去。她看到妈妈也来了,便远远地冲着母亲喊:“妈妈,这路很滑,您小心点!“说完,冲着妈妈甜甜的笑着。
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体现了小女孩那颗关心别人的善良的心灵。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话,却能体现她那爱母尊母之情。我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常常帮助别人,关心别人,有快乐与人分享,别人有忧愁她一起分担,最后赢得了幸福的生活。还有一个学生,从小尊敬母亲,和母亲相依为命,但他上大学了,谁来照顾母亲呢?他毅然决定带母亲上大学。它的孝心终于感动了校长,特例他带母亲上学。你看,关心别人,尊敬长辈,这种美德受到人们的传颂。这件事给我带来很多启示,让我久久的回味,人过人人都关心别人,尊敬长辈,那么世界会更美好。
⑦ 史铁生和其母亲之间的故事有哪些
《秋天的怀念》
短篇散文,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著,选自《史铁生散文自选集》。文中描述了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对母爱的赞美,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之情,及对先年对母亲不解的懊悔,令人十分感动。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