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战争的故事200字
1. 战争小故事 200字左右
1974年1月19日10时23分,南越5号驱逐舰高速冲向我274猎潜艇,274猎潜艇政委冯松柏拿起话筒向敌舰喊道:“这是中国的领海,你们必须立即离开……”敌舰置喊话于不顾,炮口对着我274艇驾驶台“咣”的一声,只见火光一闪,正在向敌舰喊话的冯松柏牺牲在战位上。
南越的侵略行径,激起我海军的极大愤怒。泻湖内,我396编队首先集中火力猛攻南越海军16号舰,16号舰很快中弹起火,拖着浓烟,仓皇逃脱。我海军两艘军舰转而攻击靠近的敌10号军舰。此时,我389舰与敌10号舰正好相对运动,双方越打越近,最后出现接舷拼杀,我389舰指战员用冲锋枪、手榴弹勇猛作战,打得敌10号舰失去控制,乱冲乱撞。
泻湖外,我海军271编队先主要打南越海军4号舰,主炮第一轮就掀掉了4号舰导航雷达天线,驾驶台冒起浓烟,后段指挥台严重损伤,该舰只好狼狈地向东南方向逃窜。我编队又掉转炮火攻击南越海军5号舰,5号舰后主炮被打哑,火力顿时减弱。
11时49分,我猎潜艇大队大队长刘喜中率领的281、282两艘艇也从汕头赶到海战区域,并集中火力猛击敌10号护卫舰。14时52分,这艘由美国制造、排水量6500吨的护卫舰,在羚羊礁2.5公里处,沉入海底。其他3艘敌舰也被我人民海军打得落荒而逃。
2. 关于战争的故事一个100—200字
鲁庄公十年春季,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准备迎战。曹刿请求进见,他的同乡对他说:“大官们自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其间呢?”曹刿说:“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宫进见鲁庄公。
曹刿问鲁庄公:“您凭什么条件同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这类用来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是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不敢虚报,一定对神诚实。”曹刿回答说:“这是小信用,还不能使神信任您,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对于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纵使是难以察明,也必定要依据实情,秉公办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忠于职守的一种表现,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作战时请让我跟从您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一开始,鲁庄公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还不行。”齐军击鼓三次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被打得大败。鲁庄公就要下令驱车追击齐军,曹刿说:“还不行。”曹刿下车看了看地上齐军战车辗过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远望齐军撤退的情况,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战胜以后,鲁庄公问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打仗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崐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后士兵的勇气就消耗完了。他们的勇气已经完了,我们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但大国难以捉摸,恐怕有埋伏,我看到他们战车的车轮痕迹很乱,望见他们的军旗也已经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3. 抗日英雄的故事200字左右,急!!!谢谢合作
1、战斗英雄杨小根
在河北赵县王西章村,老人们还记得1944年8月发生的那场惨烈的反“扫荡”战斗。在这场战斗中,名闻冀中的“缴枪英雄”杨小根,血洒这片热土。
杨小根,原名杨名哲,1922年出生于河北博野,1940年3月参加八路军,1941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随部队穿过平汉铁路到达太行山后,杨小根在晋察冀军区警备旅2团3营9连9班当战士。他作战勇敢,1941年底升任9班班长,1941年、1942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模范战士,《子弟兵报》专门刊登杨小根的事迹。
1942年底调任冀中6分区44区队1大队2小队6班班长。1944年担任冀中军区第6军分区44区队2小队副队长。他先后参加了赵县城西傅家庄战斗和河渠战斗。
在战斗中,冲锋在前,不怕牺牲,5年间,亲手俘虏伪军6名,缴获步枪6支,机枪3挺和大量战利品,成为6分区战士们学习的榜样。
1944年8月初,杨小根受冀中军区通令表彰,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8月9日,日伪军到赵县大西章村(现名“王西章村”)“扫荡”。杨小根带领区小队参加反击“扫荡”的战斗,在追赶溃逃日军时中弹牺牲,年仅22岁。
2、吕公良:铁骨柔情、视死如归的硬汉将军
吕公良,原名吕周,1903年2月20日出生,浙江开化人。吕公良自幼聪颖好学,平时喜爱去茶馆听说书,尤其喜欢听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的故事。
好学的他练就了一手遒劲端庄的好字,时常帮左邻右舍写对联。在开化县华埠镇的“七七亭”上,至今还留有吕公良题的对联。
1923年,吕公良在衢县第八中学师范部读书,他追求进步,经常以革命思想为主题为同学们题词。
1926年,他目睹国家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后,决定投笔从戎。父亲吕云章劝他为家业和妻儿着想,不要去部队。但他矢志不移,最后只身跑到广东,寻找岳父的朋友、在黄埔军校工作的张育夫。
在张育夫的鼓励下,吕公良集中精力备考,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因崇拜孙中山先生,故以其题词“天下为公”而正式改名为吕公良。
1928年毕业后,吕公良分配在国民党军第89师任见习排长、连长。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吕公良以其出色的作战指挥能力得到快速升任:1937年10月升任第89师参谋长,后参加台儿庄会战,并升任第85军参谋长;
1941年春升任第31集团军高级参谋,后任华中抗日总队第5纵队司令、周家口警备司令等职。1943年冬吕公良任第15军新编29师师长,1944年兼任河南许昌警备司令。
1944年春,日军集结大部队大举进犯豫中,全面打通平汉铁路,攻取洛阳和豫西广大地区。4月29日,日军全面包围许昌城。
3000名中国将士对8万日军,装备上更是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但新编29师打得堪称英勇顽强,寸土不让,给日军以重创。
当时吕公良身着整齐的黄呢将军服,在部队中十分显眼,部下苦劝他更换便衣,但吕公良凛然正色道:“我身为堂堂中国军人,沙场捐躯,虽死犹荣,岂能丧失民族气节为人耻笑!”
因敌我力量悬殊,5月1日,日军攻占许昌城,吕公良壮烈牺牲。1986年,吕公良被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
3、坚贞不屈的女区长王光:为掩护群众转移英勇牺牲
王光,1920年出生在山西运城一个贫苦家庭,从小便被卖到地主家做丫头,因不堪屈辱而逃离虎口。后被一家好心人收为养女,并有了读书的机会,先后就读于运城女师附小和运城中学,接受进步思想。
全面抗战爆发后,王光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散发传单,书写标语,自编自演文艺节目,进行抗日宣传,经常出现在抗日游行队伍的前列。
养母担心她的安全,劝她待在家里。她耐心地解释说:“我做的是大事、是好事,不会出事的。”后来,她在离家几十里外的罗村参加抗日宣传工作团。
在革命工作中,王光经过锻炼和学习,并受战友马保珍、浦安修等革命青年的影响,抗日信念更加坚定,并于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开始她负责罗村、翟村一带的妇女救亡工作,鼓励她们勇敢地冲破旧的封建家庭观念的束缚、参加抗日,使这一带的妇女救亡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王光也被妇女们亲切地称为“革命的大姐姐”。
由于她的出色工作,1941年党组织派她到冀氏县(今山西安泽县)担任一区区长、区委书记等职。面对更加艰苦复杂的工作环境,她积极发动群众开展生产,组织妇女纺线、织布,做军鞋,支援八路军在前线作战。
1943年10月,日军对岳南根据地进行残酷的“钳型合围”“铁滚扫荡”,扬言要变根据地为“无人区”。
在一次敌人的“大扫荡”中,身为冀氏县一区反“扫荡”总指挥的王光,为了掩护群众转移,途中被敌人抓获,受尽酷刑,仍坚贞不屈,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3岁。
4、鲁宝琪:抗日先锋身陷“虎穴”壮烈死
鲁宝琪,1913年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城关一个富裕的家庭里。学生时代的鲁宝琪,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激发了他救国救民的责任感。
17岁时鲁宝琪考入山东省立高中。1931年3月,鲁宝琪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2年7月,受中共山东省委委派,鲁宝琪、王心一等人到胶东海阳、牟平一带开展党的工作。同年8月,王心一、鲁宝琪等根据山东省委的指示,建立了牟平、海阳两县第一个中共县委——中共牟海县委,王心一任书记、鲁宝琪任宣传委员。
鲁宝琪当时的公开身份是瑞泉中学教员。在瑞泉中学期间,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到附近各村指导党的工作,检查督促发展党员、开展党的活动。
各村党的负责人也常常到学校向他汇报工作,接受指示。通过他卓有成效的工作,附近的党组织发展迅速。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鲁宝琪按省委指示,组建中共泰安县临时县委并任书记。参与组织“泰安县各界抗敌后援会”“泰安县民众抗日总动员委员会”“泰安县抗日救亡剧团”及“泰安人民抗敌自卫团”,并任自卫团政治部主任。
日军侵占泰安城后,鲁宝琪带领60余人参加了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起义武装组成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他任一中队指导员。
起义初始,部队吃住条件极差,人员思想不稳定,鲁宝琪以身作则,吃苦在前,努力做好中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对起义部队的巩固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1938年2月,山东省委派鲁宝琪回泰安组建泰安独立营。鲁宝琪回泰安后,发展武装近百人,于5月中旬建立了四支队泰安独立营,洒海秋任营长、鲁宝琪任教导员。
1939年鲁宝琪调山东纵队政治部任科长。1942年他被派到泰山一带敌占区,任八路军鲁中军区敌工部部长,负责搜集日、伪军情报和交通工作。鲁宝琪整顿了泰安地下情报交通站,搜集了大量情报,完成了对过路干部的接应护送等任务。
鲁宝琪具有很强的自我牺牲精神。他的脚有病,走路困难,组织上给他配了一匹马,可是他的工作性质不允许骑马去完成,要求隐蔽迅速地去完成,因此,在执行任务时,他比起别人就更加困难。
他常诙谐地说:“我是无产阶级的身子,资产阶级的脚,能吃苦不能跑路。”调侃过后他仍是不歇脚地工作。
1943年10月,鲁宝琪带通信员到泰安城东布置工作,由于奸细告密,伪军数百人于半夜包围了鲁宝琪的住处。拂晓时,敌人开始射击,密集的枪声惊醒了鲁宝琪等人,鲁宝琪猛然察觉到已陷入敌人的包围之中。
他不甘束手就擒,向敌人猛烈还击。但因寡不敌众,他的腹部、大腿和手臂多处中弹。在危急时刻,他想到的首先是党的机密,为了不给敌人留下一点党的秘密,他忍着剧痛,把一个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嚼碎吞到肚子里,便昏迷过去,不幸被俘。
被俘后,鲁中军区积极组织营救。鲁宝琪在狱中坚贞不屈,为严守党的秘密拒绝饮食和治疗,坚持斗争,因伤情急剧恶化,于10月20日牺牲。
5、奋战到生命最后一刻的太行女杰黄君珏
黄君珏,原名黄维祐,1912年生,湖南湘潭人。1927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在长沙从事妇女工作。
马日事变后,面对严重的白色恐怖,她离开长沙,只身来到上海,转入上海中学学习,继续从事革命工作。
后就读于复旦大学经济系。在校期间,她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被选为学生会委员,曾组织领导复旦学生到南京请愿和营救被捕学生的运动,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黄君珏参加了远东情报局的工作。远东情报局是第三国际派驻上海的秘密情报工作机构,主要搜集国民党政府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各种情报。黄君珏机智勇敢,胆大心细,工作很有成效,受到情报局领导人的信任和器重。
1935年,由于叛徒出卖,该组织受到破坏。黄君珏机警地掩护另外两名同志脱险后,自己却不幸被捕,被判7年徒刑。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将黄君珏保释出狱。在党组织安排下,黄君珏回长沙开展抗日救亡工作,领导筹办了一所难民妇女工厂。这一工厂成了流亡妇女的避难所,也为抗日救亡做出了贡献。
1939年,黄君珏被派到太行根据地工作,先后在太行文化教育出版社、华北《新华日报》社任总会计兼管委会秘书主任等职。
1942年华北新华书店成立,兼任审计室主任,为华北新华书店起草制定财务管理制度和经济核算制度。为了便于工作,她将出生才三天的独生子送到老乡家寄养,从此孩子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母亲。
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山根据地发动残酷的“五月大扫荡”。3万多敌人实行所谓“铁壁合围”战术,用数十架飞机配合,作梳篦式的扫荡,妄图消灭太行山根据地。黄君珏和华北新华书店的同志在转移途中与敌遭遇,经过战斗后化整为零,分散隐蔽。
在危急时刻,黄君珏对大家说:“我们决不当俘虏。我有一支枪,三发子弹,起码打死两个鬼子。”6月2日,又有几个同志被日军发现,全部不幸牺牲。
黄君珏和两个女同志隐蔽在辽县庄子岭的一个山洞里,被日军包围。狡猾的敌人不敢进洞搜索,却在洞口架柴放火,浓烟顿时弥漫了整个山洞。
危急关头,黄君珏毅然冲出洞口,举枪打死两个敌人,然后飞身跳下悬崖,壮烈牺牲,这一天正是她30岁的生日。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英雄烈士事迹
4. 求一个抗日战争的故事 200字左右
河北省涞源县,位于河北西部,与山西交界,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之一。抗日英雄王二小就生长在这里.关于王二小的英雄故事我就不多所说.
鬼子发现上当后,先是残忍地剁去二小右手的五个手指,又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把他摔到在大石头上。八路军一举全歼此股日寇,战斗结束后,几个战士冲向二小,当时他还活着,和另外两名受伤八路军战士一起送到刘家庄,可惜伤重无治,为国牺牲,三位战士永远长眠在刘家庄的深山老峪里。当时来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写了王二小在反"扫荡"斗争中,把敌人引进埋伏圈而自己壮烈牺牲的材料,报道给边区青救会的。《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在1942年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很快在边区,直至全国传唱开来,这一唱就是六十多年
今天我们来到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秋日的太阳暖融融挂在天上,地里玉米,豆子熟了,柿子,核桃,苹果挂满枝头。山坡上羊儿成群,牛儿悠闲地甩着尾巴,一片平和景象。谁能想到六十年前,有一个东洋倭国贼寇窥我中华,在这条美丽的山谷中残杀我英雄少年。前事不忘,在歌声中永远记住十三岁的放牛孩子王二小。
5. 抗日战争时期的小故事200
你去找一个历史事件,说明你的看法就行。
6. 紧急需要有关战争的小故事(200字左右)今天就要
1944年12月16日,德军在阿登森林地区对盟军发动突然袭击。美军的战线开始崩溃,盟军的整个北翼受到严重威胁。12月17日,第101空降师接到战斗命令后,立刻向北驱车107英里,直扑巴斯托涅。巴斯托涅位于阿登东部公路网的中心。第101空降师的任务是夺占巴斯托涅,扰乱德军的交通线。12月20日,德军夺占了最后一条出入巴斯托涅镇的道路,把它孤立起来。德军在西线的胜利取决于击败第101空降师和占领巴斯托涅。强大的德军装甲与步兵部队试图从北面、南面和西面突破美军的防线,但每一次都被美军击退。第101空降师面对德军5个师的轮番进攻,始终坚守阵地,直到12月26日美军第4装甲师突破德军重围进入巴斯托涅为止。德军在要求被围在巴斯托克的美军投降时,只得到第101空降师副师长麦考利夫准将的回答:”Nuts!”在其后的3个星期中,第101空降师经历了巴斯托涅战役中最血腥、最惨烈的几次战斗。随后,它与美军第3步兵师一起,逐个清剿了阿登地区德军孤立的抵抗区,结束了德军在那个地区的抵抗。保卫巴斯托涅的英勇行为,为第101空降师赢得了“优异部队嘉奖令”。在美国陆军历史上,全师获得这一荣誉还是第一次。
Nuts在大部分电影《坦克大决战》、电视剧《兄弟连》都翻译成“神经病”
《兄弟连》小说中翻译的是“屁话”
口语中译成“呸”
7. 抗日战争的小故事,大约200字左右,要快哦!
您自己挑一个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赵一曼
赵一曼的原名叫李坤秦,她1905年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里。她勤奋好学,从小就向封建习俗示威。她逃脱了裹小脚的恶习,她还带头把长辫子剪了,从此走上了追求革命真理的道路。1926年赵一曼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山省。在这紧急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派出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发动人民抗日战争。赵一曼就是其中的一员。在复杂的对敌斗争中赵一曼经受了种种挑战。为了便于工作,她毅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乡下,一直到牺牲,她一直没见过自己的孩子。
1935年赵一曼在白雪茫茫的山林中被捕了。敌人用用尽了残酷的手段,也无法使赵一曼开口。1936年8月2日,敌人用子弹取了赵一曼年轻的生命。
左权(1906年—1942年),又名左字林,湖南醴陵人,中国共产党军事将领之一。
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国民政府针对陈炯明的东征,不久前往苏联留学,1930年返回中国,任红一军团参谋长,抗日战争时期升任八路军副参谋长,与彭德怀一同指挥针对日本军队的百团大战,取得巨大战果。1942年日本军队出动大兵团突袭八路军前敌指挥部,左权负责断后,在山西辽县(现左权县)的十字岭突围战争中被炮弹击中身亡。他本人也成为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最高指挥官。
王二小
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村里的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二小十三岁。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那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把王二小摔死在石头上,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王二小的血染红了天!!!
爱国英雄杨靖宇: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
8. 战争的故事200字
八女投江的抗日小英雄王惠民
1925年生于黑龙江省林口县刁翎镇的四合村。因父亲“王皮袄”参加“抗联”并任第五军军部副官,房屋被日寇烧毁。她和弟弟妹妹们跟着妈妈到处躲避日伪汉奸的追捕,王惠民12岁时就随父亲上山参加“抗联”第五军。不久,她爸爸英勇牺牲了,小惠民在战场上表现更加英勇。1938年10月下旬在乌斯浑河激战中,她为祖国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献出宝贵的生命,当时只有13岁。
9. 求战争的小故事,各个国家的都行,200字左右
1974年1月19日10时23分,南越5号驱逐舰高速冲向我274猎潜艇,274猎潜艇政委冯松柏拿起话筒向敌舰喊道:“这是中国的领海,你们必须立即离开……”敌舰置喊话于不顾,炮口对着我274艇驾驶台“咣”的一声,只见火光一闪,正在向敌舰喊话的冯松柏牺牲在战位上。
南越的侵略行径,激起我海军的极大愤怒。泻湖内,我396编队首先集中火力猛攻南越海军16号舰,16号舰很快中弹起火,拖着浓烟,仓皇逃脱。我海军两艘军舰转而攻击靠近的敌10号军舰。此时,我389舰与敌10号舰正好相对运动,双方越打越近,最后出现接舷拼杀,我389舰指战员用冲锋枪、手榴弹勇猛作战,打得敌10号舰失去控制,乱冲乱撞。
泻湖外,我海军271编队先主要打南越海军4号舰,主炮第一轮就掀掉了4号舰导航雷达天线,驾驶台冒起浓烟,后段指挥台严重损伤,该舰只好狼狈地向东南方向逃窜。我编队又掉转炮火攻击南越海军5号舰,5号舰后主炮被打哑,火力顿时减弱。
11时49分,我猎潜艇大队大队长刘喜中率领的281、282两艘艇也从汕头赶到海战区域,并集中火力猛击敌10号护卫舰。14时52分,这艘由美国制造、排水量6500吨的护卫舰,在羚羊礁2.5公里处,沉入海底。其他3艘敌舰也被我人民海军打得落荒而逃。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
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八女投江的抗日小英雄王惠民
1925年生于黑龙江省林口县刁翎镇的四合村。因父亲“王皮袄”参加“抗联”并任第五军军部副官,房屋被日寇烧毁。她和弟弟妹妹们跟着妈妈到处躲避日伪汉奸的追捕,王惠民12岁时就随父亲上山参加“抗联”第五军。不久,她爸爸英勇牺牲了,小惠民在战场上表现更加英勇。1938年10月下旬在乌斯浑河激战中,她为祖国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献出宝贵的生命,当时只有13岁。
左权一腔热血洒太行
1942年5月25日凌晨,一场激烈的战斗在山西辽县(今左权县)展开,3万日军精锐部队将八路军总部包围于辽县麻田以东的南艾铺一带。
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八路军总部领导当机立断,分兵突围。几经搏杀,八路军总部安全突围。但是,年仅37岁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在率领部分机关干部突围时,不幸壮烈牺牲。作为八路军的高级将领,左权放弃了一切个人突围的机会,舍生取义,尽忠职守,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太行山脉。
敌人退去后,总部警卫连战士登上十字岭,买了附近老乡的棺材,找到了左权的遗体并就地掩埋。但左权的英灵并没有得到安息,日军截获到我方“左权失踪”的电报又杀了回来,在十字岭挖出了左权的棺材,打开后给遗体照了相,登在了敌伪报纸上。敌人的暴行一时间让山河失色,大地举悲,复仇的呼声响彻华北。1942年10月10日,八路军总部在河北涉县莲花山下挑选了一块风景秀丽之处为左权举行公葬仪式,参加公葬的除八路军总部和129师总部的全体同志外,还有五千多军民。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罗瑞卿在墓前说:“给烈士们行礼并没有完事,今后还要做3件事情,第一件是报仇,第二件是报仇,第三件还是报仇。”一时间“为左权报仇,誓将抗日战争进行到底”的呼声响彻天地
10. 关于战争的作文200字
战争中的故事
1937年8月28日的早晨,上海火车站被日本侵略者无情得炸毁了。
当时天空灰蒙蒙的,全部都是一架架日本的轰炸机,一颗颗子弹从天而降,炸得天桥塌的塌陷的陷。有些没有彻底炸毁的地方也显得摇摇欲坠,好像随时都会掉下来一般。哪怕是一个很瘦的人站上去也会倒塌下来。站台歪歪斜斜的,到处是瓦块和木条,尘土飞扬。路上的铁轨全部被炸毁,完全不能用了。空气中到处是叫声和哭喊声。
一声尖利的哭声在轰鸣的爆炸声中响起,一个年仅三岁的小孩哭喊着坐在月台上。他泪流满面,眼睛哭得眯成了一条细线。嘴巴咧得大大的,伤心极了。他的衣服破破烂烂的,很脏,上面还有很多补丁。脚上穿的鞋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也许他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失散了,也许他的父母已经葬身在这次残酷的轰炸中。
我们要和平,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