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我与鸟类的小故事300字

我与鸟类的小故事300字

发布时间: 2020-11-30 16:18:54

Ⅰ 鸟儿与人类之间的感人小故事

人、动物和其他生物都是自然之子,人不可能离开动物而生存。如果鸟类灭绝了,人也会走上绝路。
最早的鸟类大约出现在2.2亿年前。鸟类可能是由侏罗纪近鸟类演化而来。 最早的鸟类表现出与恐龙中的恐爪龙类明显的相似性。鸟类在白垩纪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到新生代开始,已与现代鸟类的结构无明显差别。可以推测,大约在2亿年前,旧大陆的一支古爬行类动物进化成鸟类,随着鸟类逐渐繁盛而扩展到新大陆。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前肢特化为翼,体表有羽毛,体温恒定,胸肌发达,脑比较发达,有气囊可以进行双重呼吸,没有膀胱和直肠而不能储存粪便(可以减少身体重量)。这些身体特征都很适应飞翔。
今天已知的鸟类有9775种,其中约4000种是候鸟,比哺乳动物种类几乎要多一倍。鸟类虽然种类繁多,但不同鸟类之间的差异却远比哺 乳动物要小。在这9775种鸟类中已有1212种灭绝,占所有鸟类的约1/8,此外,还有179种鸟类面临严重威胁,344种面临高度灭绝危机,另外688种鸟类目前已非常罕见。其中,渡渡鸟在被人类发现后仅仅200年的时间里,便由于人类的捕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彻底灭绝。
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挥霍以及对生物栖息地的不断破坏,人类身边的自然世界正在恶化和消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称,1/8的鸟类和1/4的哺乳动物濒临灭绝。而鱼类、贝类和甲壳纲动物濒临灭绝的数量达2/3,并且,2/3的海龟和陆龟可能在20年内消失。
鸟类濒临灭绝的原因中,栖息地破坏和改变占60%,人类捕杀占29%,其次是外来物种竞争、国际贸易、污染等。不过,伴随着鸟类的消失,人类也会付出代价。因为,每消失一种鸟类,意味着大量的植物和动物也消失,甚至殃及鱼类。例如,每两种鸟类灭绝,必然有一种哺乳动物随之消亡。失去了这些为数众多的生物资源,人类的生存将变得拮据。
即便是利用鸟类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也需要保护鸟儿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今天,鸡、鸭、鹅、鸽子、鹌鹑等,主要是为人类提供蛋白质。但是,这些家禽都是由野禽驯化而来,家鸡的祖先是原鸡,家鸭的祖先是绿头鸭,家鹅的祖先是大雁。因此,今天可利用野鸟来不断改良家禽的品种。而且,由于野鸡具有体型大、生长快、抗病力强等特点,是一个十分丰富的基因库,可用以对家禽的杂交育种。同时,驯化野鸡可以扩大家禽的品种。今天,人们开始饲养大鸨、天鹅、褐马鸡等,将来又可能成为家禽的新品种,因此,保护野禽就是在保护人类。
鸟儿与人类的共生关系也正如人与人体内的微生物群落的关系。每个人的体内有100万亿个小生命(微生物),这就形成了人与微生物共存的关系。如果我们尊重它们、爱护它们、呵护它们,它们也会反过来爱护、尊重和呵护我们,并对我们的机体负责,在稳定的生态平衡中,人们会不得病或少得病。人与包括鸟类在内的其他动物和植物是一个共生体,如果人类保护包括鸟类在内的其他动物和植物,人类也就在为自己铺就永续生存之道。

Ⅱ 爱护鸟类的动人故事(越短越好)

1、暑假的一天,小明和小刚出去玩。突然,从树上掉下来一只小鸟。小明捧着受伤的小鸟,往上一看,原来是树上的鸟巢破了。树太高了,够不着,怎么才能帮助小鸟把巢修好呢?

聪明的小明和小刚想出了好办法,小明让小刚坐在自己的肩膀上,把小鸟放回了巢里,并用树枝将鸟巢重新修好,才走了。小鸟的爸爸回来了,看到安然无恙的小鸟很高兴,他们追着小明和小刚鸣叫着,好象在说:“谢谢你们!”

2、1991年2月,家住湖北省利川市汪营镇的一位居民,在山中将一只被猎枪子弹击伤的猫头鹰雌鸟抱回家中,并且进行了20多天的医治,使它恢复了健康。然而,这只猫头鹰却像一只被驯化了的家禽,不肯离开钟家,撵都撵不走。

这位居民只好到离家很远的一个山林中将其放飞。谁知没过几天,这只雌鸟就又飞进了钟家,而且还带来了一只雄鸟。不久,这对“夫妻”便开始筑巢产卵,孵化出了7只雏鸟。从此以后,每年春天,这对猫头鹰都要来到这里繁殖后代,到第六年时,已经先后成功地孵化出33只雏鸟。

3、1996年5月1日,一只被顽童击伤左翅的猫头鹰被江苏省东台市廉贻供销社一位女会计救护,3个月后放飞。没想到同年10月4日,离开62天的这只猫头鹰却突然飞了回来,直落到女会计的左臂上,并且安静而乖巧地让其抚摸其痊愈的左翅。

当时正值女会计的儿子结婚,有近百名宾客目睹了这一人鸟奇缘。从此以后,这只猫头鹰便经常飞到她家,特别是1997年 1月6日,因意外跌伤而致右手腕骨折的女会计在家休养,这只猫头鹰又及时到来,并且落在她受伤的右臂上,用坚硬的喙壳轻轻地吻抚着她的伤处,整整停留了10分钟才依恋不舍地飞走。

拓展资料:

保护鸟类的措施:

1、首先,施工前做好保护鸟类的宣传活动。树立各种保护鸟类的宣传牌,鸟类的一般习性及如何保护好鸟类的措施,提高市民对鸟类保护的意识,自觉保护鸟类的活动,抵制不利于鸟类保护的行为,发动鸟类保护志愿者和爱好者积极参与到鸟类保护工作中来。

2、其次,在于施工时间的确定上。大部分鸟类的繁殖时间在春天,容易受到刺激,施工的声音及频繁的活动会严重影响到其繁殖,所以在扩建时间的选择上应该在春天鸟类的繁殖期过后开始。还有,一般鸟类的习性是白天活动,晚间归巢栖息,所以施工应该在白天进行,傍晚前停工,以免施工时的声音惊吓到大鸟类。

3、再次,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鸽子麻雀在白天活动十分活泼,频繁采食饮水,其取水地点大部分会在人工湖及附近其他水源。扩建工程容易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在施工期间更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对于水质的保护,不能乱排放,应该建个污水管道连通到最近的下水道排污,对于固体垃圾之类的,应该定时统一收集处理。

4、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鸽子麻雀在白天活动十分活泼,频繁采食饮水,其取水地点大部分会在人工湖及附近其他水源。扩建工程容易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在施工期间更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对于水质的保护,不能乱排放,应该建个污水管道连通到最近的下水道排污,对于固体垃圾之类的,应该定时统一收集处理。

Ⅲ 都有哪些与鸟类有关的传说故事和鸟类名称

鸟类的名称我知道的就是丹顶鹤、朱鹮、信天翁、企鹅、金雕、海鹦、雪鸮、寒鸦、大鸨、鸸鹋、金鸻、响蜜(向导鸟)、鸵鸟、孔雀、红腹角雉、褐马鸡、秋沙鸭、绿头鸭、翠鸟。

Ⅳ 都有哪些与鸟类有关的传说故事

相传精卫本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唤女娃,一天女娃到董浩游玩嘻戏,溺水身亡,死后其不平的精灵化作花脑袋,百嘴壳,红色爪子的一种神鸟,每天从山上叼着石头,草木,投入东海,然后发出精卫的叫声,好像在呼唤着自己。

Ⅳ 鸟的小故事有哪些

风和鸟的故事
----------------------------------------------------------------
风问鸟:「为何给自己取个鸟名当?」

鸟笑答:「跟我到关渡走一趟就告诉你,跟不跟?这算勾引。」

风也笑答:「这算见面的邀约呀?好笨的方法。」

鸟说:「笨,却有效啊!」

风笑笑,说:「去就去呀,who怕who啊?你有老婆我也有老公呀!」

「看谁勾引谁。」 风抓狭地笑。鸟也陪着笑,有些不自然地。

当然,风是看不见的。在网路上谁也看不到谁的笑容。只有一个个由电子束
打成的,类似:)或:-)之类的笑脸。有人可以变出更多,但鸟只会这两种,这是
他跟我说的。鸟是位男孩,风则是一个女孩的id,至少鸟认为他是女孩的。跟
我说故事的时候,风跟鸟已经见过面了,所以他可以肯定的如此说。

风从来不知道鸟长得什麽样子,鸟也不知道风的尊容如何。只是两人在网路
上彼此的破读久了,彷佛熟识已久,好像早就很熟而无话不谈的朋友。只是,
俩人未曾见过面。

鸟在往关渡的公路局客运后座想着往事。四月初的春阳耀眼,飞快地自窗外
扫射进来,移动的光影给人一种时光快速递嬗的错觉。景色忽忽而过,安全岛
上一树树热闹的吓人的杜鹃放肆地开着,为大地披上了春装。车过士林,他想
起小时对士林的印象,是一畦畦荷田,现在却像梦般消失不见。沧海会变桑
田。鸟想起目前相信或认定千年不变的种种,是不是也会时移事往,崩塌消
失?思及至此,心中有份沧桑。

鸟想起了跟风结识的经过。

Ⅵ 三年级动物童话故事作文鸟类二百字

兔妈妈有三个孩子,它们分别叫:红眼睛、长耳朵、短尾巴。
有一天,兔妈妈要去森林里采蘑菇,准备迎接新年,还要去百货商场给三只小兔买新年礼物。临走前,她对三只小兔说:“孩子们,你们在家一定要关好门,等妈妈回来了才能开门,知道了吗?”“知道了。”小兔们齐声回答。
兔妈妈出门了。小兔们关好门,玩起了游戏。“玩什么呢?”红眼睛问。“玩抓人好吗?”“好,好。”短尾巴和长耳朵赞同道。
“一二三,开始。”“快快跑,快快跑”红眼睛开心地叫道。“啊!它快要追上来了。”长耳朵尖叫道。
这时,小灰狼路过小白兔们的家,听到了他们的欢声笑语,走上前敲了敲门问道:“小兔们,我能进来和你们一起做游戏吗?”“你是谁?”小兔子们问。“我是小灰狼,我想和你们一起做游戏。我没有恶意的。”红眼睛说:“好吧,我们相信你。”说着,短尾巴打开门,把小灰狼带了进来。大家又玩起了游戏。
过了一会儿,兔妈妈回来了。兔妈妈说:“孩子们,我回来啦,看看我给你们带了些什么。”“妈妈,妈妈,小灰狼来我们家做客,让他和我们一起过年吧!”“好的。”妈妈笑着点点头。
“孩子们,我给你们带了一些礼物。”说完,兔妈妈把礼物一份一份地发给小兔们。小兔们高兴极了。长耳朵得到的是一个气球,短尾巴得到的是一辆小汽车,红眼睛得到的是一辆小火车。可是,小灰狼两手空空。所以大家都把自己的礼物送给小灰狼。小灰狼连声说:“谢谢,太谢谢你们了,我从来没有得到过这么多礼物。”

Ⅶ 请简述一个和鸟类有关的故事

从前有一只大鸟,它共一个身体共一双翅膀共一双爪子,但是它却有两个头。这两个头各有思想、各怀鬼胎。每次吃东西的时候,飞到了树上吃水果,
两个就拼命的吃。结果吃的时候,你多吃一颗,我就啄你。左边的这个鸟头啄它右边,右边的攻击左边,互相攻击。
这两头鸟心里就这样想,我赶快跟它分开,要不然的话,我没得吃,都是它吃的。可是两个,一个往东飞,一个往西飞。呜,掉到地上来了,飞不起来。因为它共一
个身体共一双翅膀,可是思想、看法完全不一样。一飞,飞不起来,要各自活动,活动不起来。
后来东边的这个鸟头比较聪明,西边的这个鸟头这个比较笨,东边的这个鸟头觉得我很聪明,就告诉另一个头说:“我带你去一个长满水果的一棵树,那很好吃,好
不好?”西边的鸟头说:“好啊”。结果它就两个共一个身体就飞到一棵长满了水果的树。
东边的这个鸟头就说了:“哎呀,这个很好吃,你吃吃看。”西边的这个鸟头就吃了,“满好吃的”。东边的这个鸟头不敢吃。它就内心里面想:哼、哼、哼,等一
下我毒死你。结果那个水果是有毒的,西边的鸟头一直吃,吃了以后毒性发作了,死掉了。死掉以后因为共一个身体啊,所以从树上掉下来了。害死了西边的鸟头,
就是害死了东边的鸟头,就害死自己。

Ⅷ 关于鸟类的故事

雁雀争鸣

麻雀最有人情味——很久以前,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大部分地区都有
麻雀,而它们的祖先可能属于一千万到两千万年前在非洲热带出现的那一群
雀。

麻雀的婚期是每年的三、四月份。婚后一年中可孵出一到四窝小麻雀。
和其他的小鸟不同,麻雀的配偶是终身的,而且这种从嘴到尾尖还不到15
厘米的麻雀,也许是鸟类中最有人情味的,它喜欢与人类为伴,宁愿住有人
住的房子,却不愿住空屋。

麻雀最聪明——据说麻雀的学习和记忆,竟和较高级的脊椎动物像老鼠
及猴子一样快。

麻雀的寿命——麻雀必须有窠巢庇护才可过冬,要是没有栖息处和食
物,在零度的气温下只能活15 个小时。麻雀的寿命是比较短的。八只刚能飞
的雏雀中,只有一只能活到可以传代。纪录中最老的麻雀只活过了11 年。

麻雀的功过——多少世纪以来,一提起益鸟,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起猫
头鹰、啄木鸟、燕子、杜鹃、大山雀和喜鹊等等。可是,对于我国城乡为数
众多的麻雀来说,大家都认为是害鸟,因为它们会啄翻少许种下的新豌豆、
拔起秧苗和咬断刚结的幼果,还要吃些粮食。但它们主要的食物还是来源于
害虫和杂草籽。据资料统计,一只麻雀每天能捕捉三四十条农作物的害虫,
庞大的麻雀“队伍”,每天捕捉的害虫数量,更是大得惊人,在繁殖期间,
麻雀要捕捉蚱蜢、毛虫等来哺育幼雀。麻雀的功过对比大致是:在城市的麻
雀可能利害相等,在农村的麻雀则害处可能略多于利。我国解放初期的50
年代也曾大张旗鼓地捕捉麻雀,由于当时对麻雀的功过认识不足,现在则需
把麻雀作为益鸟来加以保护。

麻雀纪念碑——大凡纪念碑,多是纪念名人的丰功伟绩的。可是,美国
波士顿居然耸立着一座麻雀纪念碑!波士顿人为什么要给麻雀立碑呢?这是
因为,在公元1860 年以前,美国是没有麻雀的,当时波士顿地区毛虫猖撅,
使庄稼连年欠收,酿成灾荒。当地的人们专门从欧洲引进麻雀来对付毛虫,
从此,毛虫得到了控制,才使当地居民免于饥饿。因此,波士顿人为了纪念
麻雀的功绩,特立碑纪念。

雁群救罗马——某些鸟类通过驯养,可以成为人的警卫员。在历史上,
动物警卫员有着光辉的业绩。在古罗马,克尔特大军曾偃旗息鼓夜袭罗马要
塞,守卫者沉睡在城堡上,幸雁群惊啼,使守卫员惊醒迎战。所以有了:“雁
群拯救了罗马”的说法。

大雁看守仓库——今天,苏格兰人利用大雁高度敏锐的听觉和天赋的警
惕性,派大雁看守丹巴顿市威士忌工厂50 英亩范围内的威士忌保管场。这些
大雁忠于职守,一丝不苟,只要一有生人出现,便振翅扑天,嘎嘎大叫,犹
如向人高喊:“抓贼呀!”美国一些企业,也用大雁来看守仓库。

野雁纪念碑——加拿大人非常喜欢野雁,在贯通加拿大东西海岸公路的
一个地方,人们特为野雁建立了一座纪念碑,碑顶上还耸立着一只美丽的野
雁,让来往车辆中的人都能观赏到野雁的英姿。

忠于职守的斑头雁——在我国青海省青海湖的鸟岛上,聚居着10 万只
鸟。其中有一种斑头雁,对“爱情”十分“忠贞”,若其配偶不幸夭折,另
一方成了“单身”,便终身一辈子甘当集体的“警卫员”,为大家站岗放哨,

并十分忠于职守。等到大家的幼鸟出世,便主动担负起小斑头雁的“保姆”,
在“孩子”的父母外出觅食、散步时帮助照管。但一时注意不到,淘气的小
斑头雁,有的跑到了别处。一会儿,“孩子”的父母回来,找不到自己的“孩
子”,便怒气冲冲地跑到“保姆”身边,连啄带咬地进行惩罚。这个可怜的
“单身保姆”却“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只是用脚挠挠面颊,好象是
在擦眼泪似的,然后用嘴整理一下羽毛,再重振精神继续当“保姆”,给大
家站岗。

孔雀翩飞

世界上只有两种孔雀,一种叫印度孔雀(又叫普通孔雀),分布在斯里
兰卡和印度;另一种叫绿孔雀,生活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印尼爪哇、缅甸、
马亚西亚、泰国和越南等地。在自然界中是没有白孔雀及其他杂色孔雀的,
白孔雀是人们从野生的印度孔雀培育出来的一个品种。其他各色的孔雀都是
人们有意识地培育和饲养出来的。

通常,人们都知道孔雀艳丽无比,但对它们的生活却知之甚少,不久前,
我国的一个生物考察组深入西双版纳的腹地,窥视了密林中的珍禽绿孔雀,
揭示了它们生活中的一些奥秘。

有趣的作息时间——生活在西双版纳的绿孔雀,有着准确的生物钟。它
们多半在早晨6 点左右“起床”,下树活动。下树后先要“梳妆打扮”一番,
修饰羽毛,振动翅膀,然后用鸟语“嗨—喔—嗨”互相通知,前往觅食之处。
待饱餐之后,它们常单独或成群结队到溪边去饮水,并在溪边沙滩上嬉水浴
沙,用泥沙来摩擦皮肤和羽毛。傍晚7 时,它们开始返回栖息地,8 时后便
在栖宿的大树周围伸长脖子四处察看,见无敌情,方才“嗨—喔—嗨”地连
叫几声,跃飞在同一棵树上,有时也分散在附近的大树上过夜。绿孔雀是十
分谨慎的,上树后,它们还不断伸长脖子四处探望,侧耳细听,如见敌情或
听到响声,便展翅另觅新居,直到9 时后它们才安静下来,将头藏在翼下入
睡。

有趣的活动规律——夏天的中午十分炎热,此时孔雀常隐藏在灌木丛中
休息,待下午稍为凉爽时,才开始活动。行走时雄鸟在前,昂首阔步,雌鸟
跟在后面,充当后卫,雏鸟夹在中间,泰然自若。雌鸟一边跟着“丈夫”,
一边又唯恐“幼儿”丢失,于是便不断发出“咯、咯、咯”低微的联络叫声,
以此相互联系。它们时或纵队时或横队前进,平时大多是5 至10 只,三五成
群,边走边东张西望,警惕周围的动静,生怕遭到凶禽猛兽的袭击。

幼雏初生不久,羽翼未丰,不能上树。一旦受惊,它们便躲到母鸟的翅
膀下面。在此期间,母鸟很少上树过夜,多在草丛间陪着“幼儿”。

孔雀开屏——春天来了,孔雀便开始求偶。这时,羽毛中的色素细胞会
相互配合成一种“婚装色”,因此,羽毛特别绮丽,呈翠蓝绿色,下背闪着
反光的紫铜色,头顶直立一簇冠羽。在密林中,人们常见数只雄鸟围在雌鸟
周围,并把美丽的尾羽展开成扇状,每枚尾羽顶端,都有宝蓝色的圆斑(又
叫眼斑)。这时,那尾羽不断抖动,相互摩擦而发出“沙沙”声,好象在向
雌孔雀致意“求爱”,这便是有名的“孔雀开屏”。在交配季节,雄孔雀一
天至少开屏四五次,每次达10~15 分钟之久。

雄孔雀常常为争得雌孔雀的欢心而发生混战。搏斗时,掉下来的羽毛飘
飞在空中,在阳光的辉映下,宛如彩烟腾空,繁花散落。结果,得胜者便被
雌孔雀定为“意中人”,斗败者怯懦而退,只得另寻配偶。

美丽的羽毛——孔雀之所以会开屏,是因为它们受到环境与季节变化的
影响,体内激素促使色素细胞相互配合,为孔雀的羽衣“合成了”鲜艳的“婚
装色”。色素细胞赋于孔雀羽毛特有的光彩,它含有一种颗粒状和棒状的黑
色素以及溶液状态的脂色素。黑色素使羽毛呈黑色、褐色和灰色,脂色素则
使羽毛呈红、黄和绿色。各种原色素又不同程度地互相掺合而结合成各种深
浅明暗的色调,如黑色素与黄色素结合成不同的绿色,黑色素与红色素结合

成不同的红色等等。此外,羽毛还能顺着光源和欣赏者的不同角度反射或折
射出五光十色。

孔雀羽毛不仅美丽,而且非常轻盈,又是坚韧耐用的外套,能保护皮肤
不受侵蚀。它还是一个‘空气调节器”,在寒冷的气温下,羽毛便松散开来,
以减少体热散失,而在天气温暖的时候,则把羽毛放平以便散热。

孔雀的羽毛是人们的装饰品。在国外市场上,孔雀羽毛是羽毛中的上品。
我国清朝品级较高的大臣在红顶子帽的后部有一根孔雀毛制的翎子拖着,这
种翎子只有经朝廷恩准后才能佩插。在清代300 多年的历史里,能够得到这
种特殊赏赐的,不过寥寥三四人而已,所以是一种代表极高荣耀的装饰品。

孔雀的象征与忌讳——英国人和法国人视孔雀为祸鸟、淫鸟,甚至连孔
雀开屏也被视为自我吹嘘。但在东南亚国家却把孔雀视为美丽的象征。印度
还把它定为国鸟。
千里传书是信鸽

鸽飞千里的秘密——信鸽神奇的飞行本领,数百年来曾引起人们极大的
兴趣。目前研究的结果表明,鸽子具有远比古人所能想象的更为非凡的能力。

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德国的研究人员发现,鸽子能感觉到气压和地球磁场
的轻微变化,能见人所不能见到的光波,能听数百英里外的低频声。生物学
家还发现,鸽子有类似天体“雷达”或生物钟的东西,因此即使在大白天,
它也能准确地测定月亮变化着的位置,并且以此导航。

当一群鸽子在完全陌生的地方起飞时,最初几乎都不能朝正确的方向回
家。生物学家经过几年的仔细观察,认为鸽子开始起飞时的方向错误,能在
一至二天内逐渐改变到不偏离正确航线的25 度。

最近,科学家发现在鸽子的头部有一块很小的组织,具有很强的磁性,
他们认为这是鸽子天生的磁场探测器。此外,地震发生前数星期,鸽子就能
预测到。

鸽子依靠它完美的导航系统,能在任何气候和光线变化的条件下找到归
家的航向。

鸽子认路的新见解——多年来人们对于鸽子是怎样认路曾经尝试给以解
释,但众说纷坛。已如前述,有人认为鸽子头内含有磁铁,鸽子认路是靠磁
场定位;或者认为鸽子身上有“月球雷达”,能感知月球运转时引力场的磁
变化。

鸽子头内含有磁场也好,身上有“月球雷达”也好,虽能自成一说,但
总觉有些玄妙。根据长期对鸽子及其生活习性的观察,发现鸽子能认路主要
是眼睛的作用。

鸽子眼球上有个金黄色的周边线,瞳孔内有一颗金黄色的粒子,它象闪
闪发光的卫星,又象猫眼的子午定向针。当鸽子飞行时,这颗小小的粒子象
闪电般追寻着鸽子的去向,很可能起着一种定向、跟踪、扫描的作用。试看:
鸽子不动,粒子不动;鸽子飞移,粒子跟踪,它仿佛象电动扫描机的指示信
息一样迅速地转动,准确无误地画出曲线,即跟踪归路图,这极可能是鸽子
认路的主要原因。为了印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我在1973 年和1979 年曾
重复进行过两种实验。第一种实验是通过手术把鸽子的眼睛摘除;第二种实
验是用多层黑布做一特制的头套,把鸽子脑袋装进去,只露出嘴巴,然后放
它们起飞,实验结果,没有一只鸽子再能返回原来的巢穴。

心脏出血鸽——在菲律宾的吕宋岛和波利略群岛上,有一种被生物学家
看作世界奇鸟之一的鸽子。它身长12 英寸,胸前的白色羽毛中有一块红色的
羽毛,这块羽毛能经常变换颜色。另外,这块变色羽毛又正好长在心脏的部
位,给人以一种伤口流血的感觉,所以,人们叫它“心脏出血鸽”。

鸽子传送化验样品——利用鸽子传递信件和情报,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
史。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鸽子送信已逐渐被淘汰。

目前,英国的一家医院,利用鸽子给化验室运送血液和尿液等样品,收
到良好效果。这家医院选用了12 对信鸽,迄今已运送了100 多例样品,无一
例发生差错。一般情况,利用汽车运送化验样品,每5 公里路程需要25 分钟,
每周需要30 英镑运费。利用鸽子运送化验样品,每5 公里路程只需5 分钟,
每周有一个半英镑的开销就够了,信鸽这种快捷、廉价的服务已引起许多国
家的注意,不久将会被世界各国广为采用。

超级雷达——在茫茫无际的海洋里,要搜寻遇难坠海的飞行员,是一件
十分艰难的事。但经过训练的鸽子,在飞越目标上空时,发现目标准确率却
能达到96%,而人仅为35%。在美国海岸警卫队服现役的三只鸽子,在直升
飞机上发现目标后,会啄动信号开关。在雷达技术已经发达的今天,鸽子的
眼睛,竟是一架“超级雷达”。不仅如此,在新西兰的一家集成电路厂的成
品检验车间里,有两只银灰色的鸽子监视在传送带旁,准确地拣出次品,甚
至发现印刷线路板上的虚焊点。鸽子的视神经是由上百万根视神经纤维组
成,视网膜能完成多种复杂功能,如发现定向运动,鉴定颜色强度、扫描等。
科学家正在模似鸽眼的结构和功能,制成国防线上的警戒雷达。

鸽子的视域——鸽子的眼睛非常敏锐。美国夏威夷海军海洋研究中心对
鸽子发现海上目标的能力进行了测试,发现其精确度高达96%;而在同样条
件下,飞行员的视觉能力,其精确度仅约为35%。为什么鸽子发现海上目标
的能力要比人类强得多呢?这是因为人眼搜寻目标时,其聚焦点仅占整个视
域的2.5 度,而为了搜索宽范围内的目标,就必须转动眼球来逐次调整焦点。
但是,当在离水面150 米的高度以145 公里/小时的速度作巡逻飞行时,就无
法看清楚海面上各点的情况,以至很可能遗漏重要的目标。然而,鸽子却能
轻而易举地胜任这项工作,因为它的视域聚焦范围有70~80 度之宽,能将距
离610 米远处的海上目标清晰地尽收眼底。

野鸽群造成的灾害——日本首都管辖范围内,有一个小小的县城附近火
车站。有一次,在铁路附近发生了一场火灾,熊熊烈火烧毁了邻近的一家街
道工厂,损失达一亿几千万日元。这家工厂位于穿过铁路的高压线铁桥下面,
无疑这是造成街道工厂灾难的火源。于是这家工厂向防卫厅提出起诉,要铁
路局赔偿一切损失。经反复调查核实,发现铁桥一头的上端有几团金属丝,
仔细一瞧,这不是人为放置的,而是一种鸟窝,并证实这些鸟窝是野鸽子的
窝。令人吃惊的是,鸽子窝的材料全部由这种金属构成,它的成分主要是锰
铜丝。鸟类筑窝的材料,一般是细树枝和泥草,但铁桥附近缺乏树枝,野鸽
子很可能灵机一动,利用了被人们抛弃在地的锰铜丝作为代用材料,因为它
既轻又柔软,容易弯曲,是很理想的筑巢材料。一般认为这种金属丝的电阻
低,可以耐相当高压的电流,但防卫厅用这种锰铜丝做了实验,证明只要通
上1,500 伏的直流电就会引起短路,从而导致起火,火团正是由此而生,解
决了铁路和工厂两家的纠纷。至此,这场奇特的官司才宣告结束,街道工厂
只好自认晦气。

1982 年初,一大群野鸽突然侵入苏联黑海的一个民用机场,机场人员顿
时慌乱起来。在这度假胜地苏联奇城的机场上,落满了数以万计的白鸽,人
们无论用什么方法都不能将它们赶走。

这些白鸽原本在高加索山脉南麓过冬,由于恶劣的天气变化,使它们无
法得到充饥的橡树子和木坚果,于是被迫离开该地。当飞经黑海时,它们发
现奇城阿迪拉机场附近有一巨大的花椰菜农场,便落了下来。

机场职员们先是施放信号火箭,五颜六色的焰火并没有使野鸽惊慌,于
是又齐放空炮弹,弄得机场劈劈啪啪。白鸽飞了起来,但并不离去,只是在
机场上空乱飞,遮天蔽日,机场官员当即将机场封闭。

飞越大西洋的鸽子——不久以前,在加拿大东部那佛斯科的亚半岛,发
现了从英国起飞、横渡大西洋来到这里的一只鸽子。鸽子不是候鸟,但它具
有如此出色的长距离飞行能力,使许多人感到不可思议,进而对这一新闻表

示怀疑。为此,英国航海家庇登撰文于《新科学家》杂志,作了如下的解答。

作为空气动力学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大气中的气温差异会造成空气团
(风)的移动。这种空气团在大海中移动时,如遇到障碍物(海浪、海轮、
海岛等),就会上升形成一股强大的气流,海鸟之所以经常在海轮上空盘旋
不已,正是巧妙地利用这股上升气流托住自己的身体,以减少能量的消耗。
大海中也经常可以看到鸽群巧妙地利用这一性能翱翔天际。在大海中掠空飞
翔的鸽群,为了休息补食,也可能索性停留在海轮上,这一情景对于任何航
海者都是屡见不鲜的。

当然,鸽子能顺利地飞越大西洋来到加拿大,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因为如此长距离的飞行,它必须战胜饥饿、疲劳和天敌的追捕。

鸽子数数——有人做了这么个实验,每次给鸽子六粒谷物,一粒一粒地
给,而第七粒总是放在盘子里。一会儿鸽子学会数六粒谷物,当给它第七粒
时,它会拒绝啄起,这就是鸽子数数。

鸽子报警——一群群鸽子在芬兰大森林上空盘旋着,响着动听的鸽哨。
它们不是在游戏玩乐,而是在执行特殊的报警任务。原来,它们是训练有素
的守林鸽,每群“负责”巡视着方圆100 公里的林区。如果遇到火警,它们
就马上飞回地面,猛摇头,向主人示意。

鸽子看幻灯——科学家们教鸽子看幻灯片,看到有人时便啄一下键,啄
对了便奖给食物,然后让它们看一些未看过的幻灯片,上面有时有人,有时
只有物体,但不管幻灯上有一个人或几个人,也不管长得什么样子,凡是有
人的画面它便啄一下键,一共看了1200 张幻灯片没有出现差错,很明显,它
们对“人”的概念是明确的。

鸽子纪念碑——1942 年,法国有一艘船在海上遇难,一切对外通讯全部
中断,船上的人生命危在旦夕。这时幸亏有一只鸽子把营救信号传送出去,
才使人们死里逃生。人们为了感谢这只鸽子的救命之恩,事后在巴黎为这只
鸽子建立了一座纪念碑。

同年,在英国,政府为纪念一只鸽子将一艘英国潜水艇遇难的消息传递
出去,使船和人得救,建造了一座青铜纪念碑。
最后是下载地址,推荐用下载器连接,注意杀毒。

Ⅸ 鸟类的故事

长期以来,人类的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鸟类的生存环境,成为它们生存的最大威胁。面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变迁、气候的千变万化,鸟类为了赢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不得不改变了自己体形、特性以及生存方式。

太平洋上有这样一个国家,它因远离其他大陆而被人们称为“地理上最孤独的国度”,它就是纽西兰。纽西兰没有毒蛇,更没有豺狼虎豹等食肉猛兽。长期生活在这种没有威胁的环境裏,一些动物的逃生能力发生蜕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奇异鸟”。这种块头跟鸡差不多大小的鸟,没有尾巴也没有翅膀,更不会飞。通过研究,科学家发现了“奇异鸟”身上还留有翅膀蜕化的残留痕迹,但已经很难通过肉眼观察出来了。借此,科学家们推断,“奇异鸟”也曾经拥有过有力的双翅。

但,由於纽西兰这片土地上拥有丰富的食物来源,以及缺少天敌。作为捕食和遇到危险时求生的手段——奇异鸟的飞行功能就慢慢退化了。然而这种退化,也成了奇异鸟致命的弱点。

虽然纽西兰人非常珍视奇异鸟,将它当作纽西兰的标志之一,但按照奇异鸟现在平均每两小时一只的死亡率,野生的奇异鸟将在三十年后灭迹。

奇异鸟或许是个略显极端的例子,但是人类直接、或者通过环境间接对鸟类生存状况的影响,确实是深远而长久的。

“春江水暖鸭先知”,一般来讲,鸟类对气候的变化比人类更为敏感。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利用,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全球气候变暖。鸟类习性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据法国一些鸟类学家观察,近年来,一些候鸟像家燕,已经不再向南迁徙。而往常途经法国前往西班牙过冬的斯堪的纳维亚灰鹤也开始对法国“恋恋不舍”,不再南飞。另外,不少“报春”的鸟儿更是从12月底就开始鸣叫。这些都是气候变暖造成的。

气候变暖对鸟类的影响不仅是改变其习性这麼简单。国际鸟类生活组织专家说,气候变暖,将使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北扩,占据大片冻原,导致大批在冻原生活的候鸟丧失了栖息地,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由於沙漠的扩大,一些小型鸣禽目候鸟被迫向非洲腹地迁徙,但由於路程太长,不少小型候鸟累死在迁徙途中,目前,这些鸟的数量已经明显减少。专家指出,气候变暖将使10%的鸟类在未来100年裏灭绝

2006年8月15日 正在德国汉堡举行的第24届国际鸟类学大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警告说,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已有更多鸟类濒临灭绝。

大会秘书长弗朗茨认为,“鸟类灭绝的速度非常惊人”。据专家统计,全球约1万种鸟类中,大约2000种鸟类的生存面临危机。仅2005年,175种鸟类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

专家表示,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开垦,另外还包括旅游开发、森林砍伐等。专家还强调,在亚洲、北美以及热带雨林地区,鸟类灭绝的形势尤为严峻。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