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一张照片小时候的故事作文

一张照片小时候的故事作文

发布时间: 2020-12-01 05:50:51

① 父母小时候的艰辛历程(800字作文)

童年是春天嫩绿的树苗,童年是夏天清凉的泉水,童年是秋天火红的枫叶,童年是冬天飘舞的白雪。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那一段段美好的回忆,都有属于自己美好的童年和童年的趣事。天真活泼,唱唱跳跳,无忧无虑,打打闹闹,拼成了一个令人向往的美好童年。
我的童年很快乐,很美好,很幸福。爸爸妈妈在童年中都快乐吗?我是个急性子,一遇到不明白的事情就想马上搞明白。有一天晚上爱听讲故事的我缠着妈妈说:“妈,给我讲讲你小时候的趣事吧!”一提起要她讲小时侯的趣事,妈妈便来了兴致,连忙喝了几口水,好像要准备和我讲两天两夜一样。
“春天,白杨树上的“毛大嫂”荡悠悠的落到地上,我和小伙伴们便会捡回家,让妈妈给自己做菜吃。放了学和小伙伴到芦苇塘里,拔黄嫩的芦苇芽吃,当时觉得芦苇芽甘甜甘甜的,认为这东西是世上最好的零食了。”
“夏天,村外茂密的芦苇丛便是我们玩耍的乐园,芦苇丛绿油油的,因为太茂密,阳光根本照不进来,这可乐坏了我们这些小家伙。我们在芦苇丛中捉小鸟、掏鸟蛋、拔野菜,还会找一些漂亮的红根草,比赛谁找的多。等我们玩累了,玩得满头大汗时,就会跳进水塘里高高兴兴的洗一个‘天然浴’。”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我们学生放秋假,帮父母收割庄稼。金灿灿的玉米,火红火红的高粱,毛绒绒的黄豆……都向我们招手呢!大人孩子齐上阵,有瓣的,有割的,有推的,有拉的……一家人干的热火朝天。这叫忙秋,也叫收庄稼。”
“冬天,因取暖条件差,感觉天特别的冷。那时候雪也下得特别大,足有一尺多深。听老人讲‘瑞雪兆丰年嘛!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反正大雪的天气我们也不感到冷,我们只希望来年能吃上白白的大馒头。我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堆雪人、掷雪球、打雪仗。玩渴了后,还会张开嘴巴吃雪。那时候的雪洁白无暇,一尘不染。白天太阳出来了,屋顶上的雪就融化,到了第二天早上出门一看,家家户户的房檐上还会挂满了像瀑布一样的冰棒,我们会拿树枝把冰棒给打下来,拿在手中当武器玩耍。”
通过听妈妈给我讲她小时侯的故事,我喜欢上了妈妈童年的家乡,并缠着妈妈带我去玩。可妈妈说,那美好的景色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形形色色的工厂,原来湛蓝湛蓝的天空已被那滚滚的黑烟所代替,茂密的芦苇丛和清澈的小河已经变成了臭水沟。妈妈小时侯所谓的零食,现在找也找不到了,而商店里琳琅满目的零食数不胜数。我搞不明白我和妈妈的童年哪一个更好些,其实,自私的我都想拥有。
妈妈还对我说,每个人从小要养成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要从点滴小事做起,从爱护一草一木做起。人类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经济社会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只有天变蓝了,水变清了,山变绿了,环境改善了,我们才能生活得更美好!等等。听了这些似懂非懂的话,我陷入了沉思中。
童年的记忆是美好的。听了妈妈给我讲的故事,让我知道了爸爸妈妈的童年虽然艰苦,与我们的童年相比却同样精彩。

② 父母小时候的故事作文额

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母亲拿着针线,轻轻、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张满了笑意。
当满山的树木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重点一中。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连饭都吃不饱。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30斤米交给食堂。儿知道母亲拿不出,便说:“娘,我要退学,帮你干农活。”母亲摸着儿的头,疼爱地说:“你有这份心,娘打心眼儿里高兴,但书是非读不可。放心,娘生你,就有法子养你。你先到学校报名,我随后就送米去。”儿固执地说不,母亲说快去,儿还是说不,母亲挥起粗糙的巴掌,结实地甩在儿脸上,这是16岁的儿第一次挨打……
儿终于上学去了,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母亲在默默沉思。

③ 照片里的故事作文400

们也写过,也讲过,不过偶写的很烂
老照片的故事 有多久没翻开那本相册了呢?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掸去封面那层浅浅的灰,翻开,是记忆里扬抑的色彩。老旧的照片上,浮动着岁月的痕迹。从那些泛黄的相册页里,飘出一缕缕七年前的笑声,十年前暖金色的阳光,白驹过隙般的光阴,陈旧的味道。 看这一张老照片。上面那个头发没几根,眼睛深黑色,穿着一件白色蓬纱裙的小丫头真的是我吗?照片上的我,置身于还未改建的体育场里。尽管穿着一件及膝的裙子,调皮好动的我却还是很不顾“淑女形象”地用胖胖的手指抓住体育场里那锈迹斑斑的双杠,做了不太标准的“引体向上”,两条腿看起来像是在空中乱蹬着。看着这张照片,幼年时期的细碎片段轻松地被抖落了出来。记得爸爸跟我说过,在我小时候,因为家附近就是体育场,所以父母经常带我去体育场玩。体育场里有很多健身器材,偏偏我是个“穿着裙子学投篮”的假小子,一到体育场便围着那些个头比我高的体育器材爬上爬下。那时,父母总会在一边静静地看着,时不时抓住几个镜头,举着相机“咔嚓”来个特写。数数看,一张,两张,三张……相册里有很多照片都是有关幼年时,体育场里种下的欢声笑语。想一想,那时的我,不过也就五、六岁吧! 指尖拨动一页页,思绪穿梭在一段段的时光里,那熟悉的笑容挑起记忆的点滴瞬间聚成汪洋。老照片上的爸爸坐在椅子上闲适地看书;老照片上的妈妈,坐在冬日阳光笼罩下公园麦金色的草坪上;老照片上的我,穿着一身粉红在海边无忧无虑地嬉戏……每一张老照片,就是一份见证,见证日升月落、斗转星移中,那不变的记忆温暖
老照片的故事
时光匆匆,弹指间,我已经从一个爱哭鼻子的小女孩,变成一个拥有理想懂得把晶莹的泪珠藏抑在深处的女生,成长的过程中,流逝的只是时光吗?
翻开那本尘封已久的相册,任思绪流动其中,我终于明白,流逝的最多的则是儿时如歌的岁月。
不经意,我的目光触到这一张照片,这是一张极其出众,对于我来说非常珍贵的老照片。照片中的我和姐姐把手一其伸向蔚蓝的上空,迎接那一颗耀眼的滑动的烟火。
记得,那是春节的时候。由于爸爸工作的需要,我们要离开故乡,离开爷爷奶奶。小时任性的我,一想到要与伙伴们分别,就躲在小屋里哭个不停,就连春节也是闷闷不乐的。爷爷奶奶明白这将是在故乡的最后一个春节,为了让家庭气氛活跃,鼓励爸爸买来烟花。爷爷竟然唱起了多年来一直没唱过的京剧。
我不明白,离别的时刻,为何这般热闹。
爷爷奶奶千叮万嘱,希望我和姐姐勤奋努力,给家人争光,还送我们每人一首小诗。
爸爸放起了烟火,望着那空中荡漾的迷人的星火,我和姐姐兴奋的把手迎向天空。就在那一刻,相机留下了这永恒的美丽瞬间。
就在我们回过头的一刹那,我惊呆了,全家人齐刷刷的站在那里看着我们,就这样注视着,沉默的空气也忍不住变成了雪花翩翩飞舞。
从家人的目光里,我似乎看到了那股暖暖的爱的河流;那条长长的情的丝带;那个硬硬的岩石般的希望。
诚然,岁月如歌而过,但儿时就已埋下的真情与希望却还存在;纵然,海枯石烂,那深情的目光将永远是我前进的动力。
这张乘载希望的照片不仅记下了我儿时的笑脸,还记下了故乡灿烂的夜空。

老照片的故事
当我翻开家里的多本影集时,一幕幕令人难以忘怀的往事便呈现在我的眼前。忽然眼前一亮,一张老照片将我的思绪引向那个快乐的时段。
照片上的我那时大概三岁。胖嘟嘟的身上带着一个红肚兜,小手和脸上满是香喷喷、白花花的奶油,一对牛角辫俏皮的扎在头上,双眼散发着欢快的光芒。身前的桌子上摆着一个大蛋糕,上面赫然写着“甜甜生日快乐”六个大字。哈,我在过生日呐!
至于为什么满脸奶油,就听我细细道来:那天,妈妈本来要给我买一个小的蛋糕,可我不干,正在闹别扭的时候,舅舅送来了我喜欢的大蛋糕!我兴奋地围着它左看看,右瞧瞧,并竭力想把它抱起来,正当我想亲它一口的时候,爸爸趁我不备,一下子把我的头摁进了大蛋糕的奶油里,妈妈马上给我拍下了这个特写镜头。
一张老照片虽然不值钱,但它却保留下了你人生中难忘的一幕。当你若干年后,再看到这张照片,说不定会惊讶的说:“咦,这就是我吗?”

照片的故事
“相册”这个东西,我想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对吗?那里面记载了我们许多童年的趣事,也记载一些痛苦的事。但不论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有趣的……那些照片都是值得我们去回忆的,虽然并不十分的甜美。
在我的相册里,也同样记载了我一个个鲜为人知的事。然而,在许多的相片中,最令我难忘的还是一张爸爸的同事帮我照的一张相片,当时我才五岁。一看到这张照片,那一天发生的事又清晰地出现在了眼前……
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早上,我早早地起来了,起来时肚子有点痛,妈妈见我起来了,便叫我去洗漱,一会儿,我从洗手间里出来了,一看到桌上的饭菜,顿失胃口。妈妈叫我吃早饭,我说没胃口吃,但妈妈硬逼着我吃,因为她怕我再闹出胃病来!我硬着头皮坐下来吃了几口,又放下碗筷,走出门去。
爸爸这时端着我的早饭走了出来,叫我吃,我不吃,他发火了,骂了我两句。我赌着气含了一口饭在嘴里。
恰恰在这时,蔡总务来了,他刚好带着相机。看见我跟爸爸耍小脾气,便逗着我说:“周大小姐发脾气,这可是一个好景观啊!拍下来做一个纪念吧!”蔡总务这句话可把我给惹急了,眼里的“金豆豆”便很不争气的掉了下来。
“咔嚓”,一声快门声,把我那十分狼狈的样子拍了下来。
第二天,蔡总务把照片洗了出来,我便把这张照片放进了我永久珍藏的相册里。
现在我是一个大人了,我长大了!

老照片的故事
在我的相册里,有一张珍贵的全家福。全家福对同学们来说一定是很普通,但对我而言,却珍贵无比,仅此一张啊!
我爸爸是个大忙人,经常出差,不在家。什么满月酒、什么家庭聚会通通缺席,偶尔在家吃顿饭,但那顿饭一定会很忙。因为总会有电话声在响,那铃声让人偷讨厌,甚至不舒服。有时候,我会觉得爸爸不在家,吃饭会更安静些。
在我外公的“六十岁大寿”的宴会中,爸爸居然出席了。但我以为也和在家吃饭一样,那铃声会像鬼般地缠住爸爸,但出人意料的是:爸爸把手机关了。爸爸、妈妈和我在宴会上,都笑得如怒放的花朵般美丽,彩虹般多姿多彩。在吃饭前夕,我特意叫外公为我照相,我我们一家三口拍下幸福的时刻、美丽的瞬间。在那张照片中,我们三人的笑容不是虚情假意,而是每个笑容都是那么天真无邪啊!我还特意把那张照片拿去过放大呢。
每当我想起爸爸是,只要拿出照片,脑海中就会出现那个画面,心中就会感受到父亲在我身边。
此时此刻,我不再觉得那铃声是鬼,而觉得那铃声是那样的悦耳、动听,因为他证明了我爸爸十分能干,我为此而自豪、骄傲!

老照片的故事
这张照片是女儿小学二年级时在家里拍照的,那时候,我家住旱楼,而且在五层楼住,房间有些返潮,墙壁上会有许多霉变的黑斑,玻璃窗户上有一块玻璃坏了两年都不换,就拿一张挂历纸糊上凑合过日子。没办法,都忙啊。
写字台上那个双卡收录机是家里的一大件呢,400多元买的。我在一个商场门口的走私人那里花10元钱买来邓丽君的歌曲磁带,偷偷的在家里听,因为当时那个年代是被禁止的。可是喜欢听啊。
一天,女儿放学回家就说:“妈妈。老师留作文了,可是我不会写咋办啊?”我问她什么题目。他说:“没有命题,就是让我们写一种花”
看到女儿苦思苦想也写不出来,我就启发她说:“琳琳,你看咱家窗台上那盆花好看不?”“好看,红红的花朵”女儿在欣赏那盆石榴花。
于是我接着问她:“那盆花来咱家几年了?”“好几年了,记不得了”
我又问她:“那盆花是谁给咱家的呀?”“隔壁王奶奶啊”
我又继续问女儿:“妈妈每天是怎样给花浇水,那花刚来的时候什么样子?后来又变成什么样子了”当我说到此,女儿就兴奋得说:“妈妈,我想好了,就写这盆石榴花!”
过了两天,女儿放学回家一副骄傲的样子告诉我说:“妈妈,我们高老师今天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了我的作文《我家的石榴花》”把我给飘(表)扬了。
看到女儿高兴的样子,我对她说:“写作文其实不难,只要你经常注意观察身边的小事,多写日记和多读书,你就会有灵感”
那时,我家有个汤姆牌子的相机,那天,老公就给我们母女留下了这张有些“做作”的照片。尽管有些做作的成分,但是,辅导女儿写作文是真实的。每当看到这张照片,就会让我感慨万千……

老照片的故事
这是我与姑姑断绝母女亲情的那一刻拍下的。
小时候我从姑姑家长大,那里有亲爱的爷爷奶奶,邻居家有可爱的小姐姐有慈祥的“爸爸妈妈”,有哥哥姐姐……在那时我是一个“快乐的小天使”。
天有不测风云,在我两岁的时候,我妈妈突然改变了主意,向姑姑要回我,在那时,爷爷奶奶哭了,“爸爸妈妈”哭了,邻居家的小姐姐也哭了,我哭了,就连一向不同情我的老天爷也哭了—那天下起了雨。
但我妈妈似乎并不同情这一切,它还是要回了我,从此,我姑姑成了一个泪人,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变了,变成了一个脾气暴躁的女孩。
妈妈要回我后的几天(也就是一个星期)后,我姑姑再次来到我家,对我妈妈说:“他爷爷奶奶想她了,让我把她接回去住几天吧。”妈妈没有同意,也许是因为他怕再次失去我吧!
当我们吃饭时,姑姑偷偷地把我抱到了自行车上向家中驶去,在路上,我说:“妈快走,俺娘追上来了。”这使姑姑哭笑不得。
但不到几分钟,我妈妈赶了上来……
妈妈,你为何把我要回,你为何去伤害一个好好家庭呢?
我好向往以前的生活。

以上的改改人称,就行了

一张老照片的故事

9月17日晚,杭州楼外楼二楼豪华宴会厅内灯火辉煌,欢声笑语不绝。当楼外楼菜馆董事长沈关忠从日本客人手中接过“回娘家”的楼外楼历史老照片时激动不已,感慨万千:“正是这位拥有无数读者,在近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日本著名作家在86年前到过楼外楼,写过楼外楼,使当年及今天的世界上,更多的人知道了楼外楼。”
这位日本著名作家就是芥川龙之介。那是1921年5月,正是西湖绿肥红瘦时节。时年29岁的芥川龙之介作为大阪每日新闻社的海外特派员来中国旅游。在记者田村孜郎的陪同下他来到杭州,乘坐画舫游览西湖,观赏西湖的迷人景色。然后在船老大的推荐下,来到坐落于孤山南麓的楼外楼菜馆用午餐。田村孜郎为他拍了照片。这照片后来收藏在日本近代文学馆中。

在杭州期间,芥川龙之介尽情地参观游览了广化寺、俞楼、苏小小墓、岳王庙等西湖风景名胜,并把自己的观感以游记的形式连载于《大阪每日新闻》的《江南游记》中。在《江南游记》中用六个篇幅记述了在西湖的游览,其中一章便是楼外楼享用午餐的情形。他在文中这样写道:

“那里的槐树与梧桐的树荫下,有家打着‘楼外楼’旗帜的餐馆……我们的桌子,摆放在枝叶繁茂的槐树下。脚下不远处便是波光粼粼的西湖。湖水不停地荡漾着,在岸边的石缝中荡着轻柔的声响。水边有三个穿着蓝色衣服的中国人,一个在冲洗一只拔光了毛的鸡,一个在洗着旧棉衣,一个则在稍远的柳荫下悠然垂钓。忽然,他将钓竿高高举起,线端一条鲫鱼在空中活蹦乱跳。这番情景在春光中让人颇感闲适之趣……”

楼外楼的历史老照片不仅为这些优美文字提供了印证,而且填补了楼外楼早期图片资料的空缺,同时也见证了楼外楼名店与海内外人士之间结成的深厚历史渊源。楼外楼当家人表示,这珍贵的历史照片,对于正筹备明年160年周年店庆的楼外楼来说是一份最珍贵的礼物,我们将把它作为楼外楼最早的历史图像资料载入纪念册。(
http://www..com/s?kw=&sc=web&cl=3&tn=sitehao123&ct=0&rn=&lm=&ie=gb2312&rs2=&myselectvalue=&f=&pv=&z=&from=&word=%D2%BB%D5%C5%C0%CF%D5%D5%C6%AC%B5%C4%B9%CA%CA%C2
一张老照片的故事
古老的照片煤制油黑白两色,但它能记录下以前瞬间的幸福和忧虑,它经过岁月的冲洗只有,边角旮旯儿已泛黄,但这古老的红的,这深沉的黄色,却将这一刻保留了下来,是它成为永恒……

在我家的杂物堆里,有一个箱子,是个尘封了很久的一个老箱子,上面盖着厚厚的灰尘,在时光的偷袭之下,显得格外脆弱不堪。某个周末,我闲着没事,准备打开那个沉睡以久的箱子。掸去上面的灰尘,箱子干好裂开一条缝,好像在冲我笑,可是没想到尽然是“笑里藏刀”,我“啊”的一声叫了起来,“元凶”是一只蜘蛛,要知道,我最怕蜘蛛了。我它处理掉之后,一张张黑白老照片使我眼前一亮,出于好奇,我将这些照片整整齐齐排好,并挑出了一张我最喜欢的,照片里面并排站着两个年轻女子,她们是谁?这个疑问倏地闪过我的大脑。我突然发现站在右边的哪一个和我外婆好像。照片理的她将两条粗粗的辫子盘在帽子理,睁着大大的眼睛,好像在盼望什么,嘴角略有弧度,穿着当时流行的军装,手里还拽着一本小册子,看起来精神抖擞……我不禁莞尔,可一瞬间,又有另一种感觉直奔我的心窝,让我有了一丝寒意,从照片里面两个人微微上扬的嘴角和明亮的眼神里,有流露出一种忧郁、一种惆怅,一种意想不到的辛酸。我不禁自问:怎么会这样呢?也许,我太敏感了吧。

心里的不解压抑了我很久,我认为,这张照片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影响较大的故事发生。在细看照片,只发现照片上留着68。2。4的时间,我并没有看出别的什么来。为了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我特地去问了外婆。当时,外婆正在做饭,看了看我手中的照片,有看了看我,缓缓地放下手中的活儿,亲切地说:“那个时期正是十年浩劫的起始时候,那时的农民不种地,学生不读书,工人不工作,所有的知识分子还要被拉去游街,全中国正处于最黑暗的时期文化发展几乎在原地踏步……”外婆说完后,抬起头,从窗外凝视着远方,眼睛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十年浩劫,当时的生活就如这张黑白照片吧——无色无味。俗话说的好啊!“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精神的食粮”拒绝知识,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啊!知识造就一切,这十年浩劫,它耽误的不止是文化的发展,更多的是耽误了老一辈学习中国文化的宝贵时间啊!

值得庆幸的是,那段漆黑的时光已经过去,那我是不是应该好好读书?是不是应该把自己所能做到的事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呢?那段岁月不会重演,但是它却留给我了新的体会、新的了解,这些都源于这张老照片,源于那无色彩的世界……

老照片的故事
时光匆匆,弹指间,我已经从一个爱哭鼻子的小女孩,变成一个拥有理想懂得把晶莹的泪珠藏抑在深处的女生,成长的过程中,流逝的只是时光吗?
翻开那本尘封已久的相册,任思绪流动其中,我终于明白,流逝的最多的则是儿时如歌的岁月。
不经意,我的目光触到这一张照片,这是一张极其出众,对于我来说非常珍贵的老照片。照片中的我和姐姐把手一其伸向蔚蓝的上空,迎接那一颗耀眼的滑动的烟火。
记得,那是春节的时候。由于爸爸工作的需要,我们要离开故乡,离开爷爷奶奶。小时任性的我,一想到要与伙伴们分别,就躲在小屋里哭个不停,就连春节也是闷闷不乐的。爷爷奶奶明白这将是在故乡的最后一个春节,为了让家庭气氛活跃,鼓励爸爸买来烟花。爷爷竟然唱起了多年来一直没唱过的京剧。
我不明白,离别的时刻,为何这般热闹。
爷爷奶奶千叮万嘱,希望我和姐姐勤奋努力,给家人争光,还送我们每人一首小诗。
爸爸放起了烟火,望着那空中荡漾的迷人的星火,我和姐姐兴奋的把手迎向天空。就在那一刻,相机留下了这永恒的美丽瞬间。
就在我们回过头的一刹那,我惊呆了,全家人齐刷刷的站在那里看着我们,就这样注视着,沉默的空气也忍不住变成了雪花翩翩飞舞。
从家人的目光里,我似乎看到了那股暖暖的爱的河流;那条长长的情的丝带;那个硬硬的岩石般的希望。
诚然,岁月如歌而过,但儿时就已埋下的真情与希望却还存在;纵然,海枯石烂,那深情的目光将永远是我前进的动力。
这张乘载希望的照片不仅记下了我儿时的笑脸,还记下了故乡灿烂的夜空。

老照片的故事
当我翻开家里的多本影集时,一幕幕令人难以忘怀的往事便呈现在我的眼前。忽然眼前一亮,一张老照片将我的思绪引向那个快乐的时段。
照片上的我那时大概三岁。胖嘟嘟的身上带着一个红肚兜,小手和脸上满是香喷喷、白花花的奶油,一对牛角辫俏皮的扎在头上,双眼散发着欢快的光芒。身前的桌子上摆着一个大蛋糕,上面赫然写着“甜甜生日快乐”六个大字。哈,我在过生日呐!
至于为什么满脸奶油,就听我细细道来:那天,妈妈本来要给我买一个小的蛋糕,可我不干,正在闹别扭的时候,舅舅送来了我喜欢的大蛋糕!我兴奋地围着它左看看,右瞧瞧,并竭力想把它抱起来,正当我想亲它一口的时候,爸爸趁我不备,一下子把我的头摁进了大蛋糕的奶油里,妈妈马上给我拍下了这个特写镜头。
一张老照片虽然不值钱,但它却保留下了你人生中难忘的一幕。当你若干年后,再看到这张照片,说不定会惊讶的说:“咦,这就是我吗?”

照片的故事
“相册”这个东西,我想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对吗?那里面记载了我们许多童年的趣事,也记载一些痛苦的事。但不论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有趣的……那些照片都是值得我们去回忆的,虽然并不十分的甜美。
在我的相册里,也同样记载了我一个个鲜为人知的事。然而,在许多的相片中,最令我难忘的还是一张爸爸的同事帮我照的一张相片,当时我才五岁。一看到这张照片,那一天发生的事又清晰地出现在了眼前……
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早上,我早早地起来了,起来时肚子有点痛,妈妈见我起来了,便叫我去洗漱,一会儿,我从洗手间里出来了,一看到桌上的饭菜,顿失胃口。妈妈叫我吃早饭,我说没胃口吃,但妈妈硬逼着我吃,因为她怕我再闹出胃病来!我硬着头皮坐下来吃了几口,又放下碗筷,走出门去。
爸爸这时端着我的早饭走了出来,叫我吃,我不吃,他发火了,骂了我两句。我赌着气含了一口饭在嘴里。
恰恰在这时,蔡总务来了,他刚好带着相机。看见我跟爸爸耍小脾气,便逗着我说:“周大小姐发脾气,这可是一个好景观啊!拍下来做一个纪念吧!”蔡总务这句话可把我给惹急了,眼里的“金豆豆”便很不争气的掉了下来。
“咔嚓”,一声快门声,把我那十分狼狈的样子拍了下来。
第二天,蔡总务把照片洗了出来,我便把这张照片放进了我永久珍藏的相册里。
现在我是一个大人了,我长大了!

老照片的故事
在我的相册里,有一张珍贵的全家福。全家福对同学们来说一定是很普通,但对我而言,却珍贵无比,仅此一张啊!
我爸爸是个大忙人,经常出差,不在家。什么满月酒、什么家庭聚会通通缺席,偶尔在家吃顿饭,但那顿饭一定会很忙。因为总会有电话声在响,那铃声让人偷讨厌,甚至不舒服。有时候,我会觉得爸爸不在家,吃饭会更安静些。
在我外公的“六十岁大寿”的宴会中,爸爸居然出席了。但我以为也和在家吃饭一样,那铃声会像鬼般地缠住爸爸,但出人意料的是:爸爸把手机关了。爸爸、妈妈和我在宴会上,都笑得如怒放的花朵般美丽,彩虹般多姿多彩。在吃饭前夕,我特意叫外公为我照相,我我们一家三口拍下幸福的时刻、美丽的瞬间。在那张照片中,我们三人的笑容不是虚情假意,而是每个笑容都是那么天真无邪啊!我还特意把那张照片拿去过放大呢。
每当我想起爸爸是,只要拿出照片,脑海中就会出现那个画面,心中就会感受到父亲在我身边。
此时此刻,我不再觉得那铃声是鬼,而觉得那铃声是那样的悦耳、动听,因为他证明了我爸爸十分能干,我为此而自豪、骄傲!

老照片的故事
这张照片是女儿小学二年级时在家里拍照的,那时候,我家住旱楼,而且在五层楼住,房间有些返潮,墙壁上会有许多霉变的黑斑,玻璃窗户上有一块玻璃坏了两年都不换,就拿一张挂历纸糊上凑合过日子。没办法,都忙啊。
写字台上那个双卡收录机是家里的一大件呢,400多元买的。我在一个商场门口的走私人那里花10元钱买来邓丽君的歌曲磁带,偷偷的在家里听,因为当时那个年代是被禁止的。可是喜欢听啊。
一天,女儿放学回家就说:“妈妈。老师留作文了,可是我不会写咋办啊?”我问她什么题目。他说:“没有命题,就是让我们写一种花”
看到女儿苦思苦想也写不出来,我就启发她说:“琳琳,你看咱家窗台上那盆花好看不?”“好看,红红的花朵”女儿在欣赏那盆石榴花。
于是我接着问她:“那盆花来咱家几年了?”“好几年了,记不得了”
我又问她:“那盆花是谁给咱家的呀?”“隔壁王奶奶啊”
我又继续问女儿:“妈妈每天是怎样给花浇水,那花刚来的时候什么样子?后来又变成什么样子了”当我说到此,女儿就兴奋得说:“妈妈,我想好了,就写这盆石榴花!”
过了两天,女儿放学回家一副骄傲的样子告诉我说:“妈妈,我们高老师今天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了我的作文《我家的石榴花》”把我给飘(表)扬了。
看到女儿高兴的样子,我对她说:“写作文其实不难,只要你经常注意观察身边的小事,多写日记和多读书,你就会有灵感”
那时,我家有个汤姆牌子的相机,那天,老公就给我们母女留下了这张有些“做作”的照片。尽管有些做作的成分,但是,辅导女儿写作文是真实的。每当看到这张照片,就会让我感慨万千……

老照片的故事
这是我与姑姑断绝母女亲情的那一刻拍下的。
小时候我从姑姑家长大,那里有亲爱的爷爷奶奶,邻居家有可爱的小姐姐有慈祥的“爸爸妈妈”,有哥哥姐姐……在那时我是一个“快乐的小天使”。
天有不测风云,在我两岁的时候,我妈妈突然改变了主意,向姑姑要回我,在那时,爷爷奶奶哭了,“爸爸妈妈”哭了,邻居家的小姐姐也哭了,我哭了,就连一向不同情我的老天爷也哭了—那天下起了雨。
但我妈妈似乎并不同情这一切,它还是要回了我,从此,我姑姑成了一个泪人,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变了,变成了一个脾气暴躁的女孩。
妈妈要回我后的几天(也就是一个星期)后,我姑姑再次来到我家,对我妈妈说:“他爷爷奶奶想她了,让我把她接回去住几天吧。”妈妈没有同意,也许是因为他怕再次失去我吧!
当我们吃饭时,姑姑偷偷地把我抱到了自行车上向家中驶去,在路上,我说:“妈快走,俺娘追上来了。”这使姑姑哭笑不得。
但不到几分钟,我妈妈赶了上来……
妈妈,你为何把我要回,你为何去伤害一个好好家庭呢?
我好向往以前的生活。

④ 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作文700

求一篇写事的700字作文题目一次
我第一次迷上了科学 你随便问一个小朋友,你长大后想干什么他们一定会不假思索地说“科学家”是的,我小的时候也有一个当科学家的梦想,因为我认为科学家是最伟大的。 我不记得我第一次接触科学是在什么时候了,但我记得我第一次迷上它的原因。小时候一次过生日父母送我一套叫《未来博士》我书。有《水浒传》,《三国演义》……但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科学家的故事》了,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天天捧着它看。我总是看那些科学家小的时候的故事,比如“科白尼在葡萄树下和他校长一起数星星”……很崇拜他们,也很羡慕他们,因此,我立志,我长大一定要做一个科学家,所以,我要像他们一样从小做实验。可毕竟我家的化学品太少,我也不懂什么化学物品,只是觉得把那些红的蓝的绿的黄的加在一起就能发明出东西了。所以我趁父母不在找了一个小铁罐把醋,酱油,芥末,洗手液,辣椒水之类的东西加了进去,再冒险开了煤气灶,把东西放在上面烤一烤,但过了一会儿,除了那咖啡色的液体冒上来几个大泡泡,我没有发现里面有什么特殊的变化。心急如焚的我立马抄起抹布就端锅。放哪好呢?我把目标瞄向了冰箱,对,放在那里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说干就干我把那玩意盖上盖子,放进了速冻室。过了几个小时,父母回来了。我急于向他们展示我的“杰作”就打开冰箱看看,不开不要紧,一打开我就哭起来。原来那个“杰作”已经粉身碎骨了。那小铁罐裂了,里面的东西洒了一冰箱…… 父母倒是没说什么反而鼓励我想想这是为什么,但我自己还迷糊这是为什么。现在明白了。原来,铁罐里的东西是滚烫的,一放到冰箱里那铁罐就会爆裂。 晕,想想那时我就想笑。从此我开始爱看有关科学的书,电视。我开始订《少年科学》,看《走进科学》。是这件事促使着我爱上科学。

⑤ 一篇《名人小时候的故事》的作文

名人故事

周总理的朴素生活

周恩来总理居住在中南海西花厅,过着俭朴的生活。这从他居住的房屋及院落都可以看得出来。自他住进来以后,不许装修与翻新房屋及庭院。

60年代初,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乘总理出国访问的机会,为了保护与加固建筑物,他们抢时间只搞了点简单的内装修,更换了窗帘、洗脸池与浴缸。周恩来回国见了十分生气,将他们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事后,他语重心长地对身边人员说:"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影响一大片。所以,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你们花那么多钱,把我的房子搞得那么好,群众怎么看?一旦大家都学着修起房子来,在群 众中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周恩来的这一番话发人深省。自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提及装修房屋之事了。

邓颖超在悼念周恩来的文中说:解放初期你偶然看到这个海棠花盛开的院落,就爱上了海棠花,也就爱上了这个院落,选定这个院落,到这个盛开着海棠花的院落来居住,整整居住了26年,这里始终保持着庄严、幽静、美丽与朴素的开国总理风格。

正如陈毅元帅所说:"廉洁奉公,以正治国者周恩来也。"

风趣的陈毅

建国初期,陈毅任上海市长。有一次对工商界人士演讲,讲台上摆放着名贵的鲜花和精美的茶具。陈毅一上台就说:"我这个人讲话容易激动,激动起来容易手舞足蹈,讲桌上的这些东西,要是被我碰坏,我这个供给制的市长,实在赔偿不起,所以我请求支持会议主持人,还是先把这些东西'精兵简政'撤下去吧。"会场上的人们立刻发出了轻松的笑声。

在60年代的一个会议上,陈毅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而大声疾呼:"不能够经过了几十年改造、考验,还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项帽子戴在所有知识分子头上!"说到这里,陈毅摘下帽子,向参加会议的知识分于代表鞠了一躬,然后大声说道:"今天,我给你们行脱帽礼!"这真挚的感情和恰到好处的幽默,使与会者为之动容。

陈毅讲话大都不用稿子。但是,他出口成章,侃侃而谈,常常以机敏而风趣的言辞使听者折服。在一次会议上,有人看见他拿着一份稿纸,还不时地低下头看看,后来竟发现那是一张白纸。"陈总,您怎么用张空白的发言稿啊?"会后有人问他。他回答说:"不用稿子,人家会讲我不严肃,信口开河。"

共和国大将罗瑞卿

罗瑞卿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1906年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青团,同年进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1928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副校长,八路军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多种职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部长,公安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兼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中央军委秘书长。

罗瑞卿由于多年来在军事上的杰出贡献,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军神刘伯承

刘伯承(1892-1986),共和国元帅。原名刘明昭,四川开县人。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时,在四川万县参加学生军。从而开始了长达70年的军事生涯。

1912年春,刘伯承考入重庆陆军将弁学堂。年底提前毕业后被编入川军第5师任见习排长,随部参加了反袁世凯的“第二次革命”。在战火中,刘伯承因功被提升为连长。

1915年12月,刘伯承在四川涪陵成立了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参加了第二次反袁战争,即护国战争。1916年3月,在率领部队攻打丰都的战斗中,刘伯承头部连中两弹,右眼受了重伤。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当德籍沃医生为他摘除右眼球时,为保护脑神经,没有用一点麻醉药。手术开始,刘伯承手扶着柱子,满头大汗,没吭一声,手术顺利地完成了。沃医生不禁为之动容地说:“你不是军人,而是军神!军神!真有三国关云长刮骨疗伤的气概!”。

朱德-从教育救国到从军

朱德元帅,1886年2月1日出生于四川仪陇县李家湾一户佃农之家。世代以租种地主土地为生,终年劳碌仅能糊口。朱德的母亲在朱德出生之前的几个小时还在干活。朱德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使他从小就开始干力所能及的劳动。五岁时就上山砍柴、割草。

朱德因过继给无儿无女且又十分喜欢他的大伯朱世林才得以上学,从此改变了他的命运。六岁时朱德进入私塾,二十岁时入南充县高等小学堂,一年后考入四川高等学堂附设的体育学堂。由于在这里受到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产生了教育救国的意识。毕业后于1908年邀几位同学好友一同回仪陇县城筹办高等小学堂,朱德任学校的体育教习兼庶务。学生由几人很快发展到七十多人。学校虽然办起来了,但土豪劣绅反对新思想、压制教育,社会的黑暗,民众的痛苦,统治阶级的腐朽,使朱德认识到教育无力救国。他毅然弃教从军,从此走上了曲折、伟大的革命道路。

⑥ 妈妈给我讲我小时候的故事 作文怎么写

[作文 听母亲讲我小时候的故事]妈妈经常说我小时候的故事非常搞笑,做了一些令家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作文 听母亲讲我小时候的故事。有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和我妈妈两个人在家里。过了一会儿,我妈妈就走到我的面前,温柔地对我说:女儿,妈妈告诉你小时候搞笑的一件故事。那时候,你才三四岁的时候,在你的奶奶家里发生了一件关于你小时候搞笑的故事,你爷爷就做了一瓶黄酒,把它装在可乐瓶里。刚好你就走进屋里,不一会儿,你就从客厅的某一个角落里看见了一瓶可口可乐你就立刻拿起了可乐喝了几口,小学五年级作文《作文 听母亲讲我小时候的故事》。后来,你喝着喝着,觉得有一些不对劲,就停了下来,你就大叫起来了:啊!怎么会这样?有苦涩又甜,这到底是什么东西?你爷爷看见了,就走上前来,和蔼可亲地对你说:傻孩子,这是黄酒,不是可乐,你不能喝的。你就笑着对你爷爷说:爷爷,我刚才还以为这瓶黄酒是可乐呢!所以我喝了几口。你的话把你的爷爷奶奶当场弄得哈哈大笑起来。通过我妈妈讲我小时候的这件事,我从中知道了,我小时候确实很搞笑、可爱。广东佛山禅城区澜石小学五年级:羽丽蓉

⑦ 《一张小时候的照片的故事》作文

当我打开抽屉,无意之间发现一张照片时,我愣住了,这是我幼儿园的毕业照,望着那几位老师,记忆的浪潮将我淹没了……“呜哇哇……”整个小班被笼罩在黑暗的阴云下,老师忙碌地跑东跑西,哄着一个个哭闹不停的宝贝。父母恋恋不舍地望着自己的孩子,脚步在门边游移,没错,这里是小班的开学第一天。
不知为何,我那时没有哭的欲望,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茫然无知地望着所有的人,似乎发生的事完全不属于我的“时空”似的。
已经不记得家长们是如何“忍痛割爱”走出了我的视线,也不记得老师在我的身边对我说了什么话,更不记得老师是如何让所有孩子都停止哭泣……
唯一记得的,是开学时第一次发的点心,那时,老师发给我们的是——旺旺仙贝。
老师把饼干发给我们后,便去“讨好”睹物思人的小孩子们去了。看见好吃的,我很高兴,拿着饼干一小口一小口津津有味地舔着,一边还不时舔舔嘴唇,仔细品尝着美味,不知不觉中我的手里已空,连一点饼干屑也没剩下。这时我才注意到一个小朋友还在哭,他桌子前的一块饼干静静地躺在那,这块饼干好像对这个小朋友一点诱惑也没有,我不自觉地把手慢慢移向那块饼干。
很不巧,老师发现了我,走过来拉着我的手,瞪着我。年幼无知的我并不感到羞愧,很疑惑地看着老师像没做错事的样子,老师本应该对我说长道短,但还没开始便已经结束了。老师被众多的哭闹声逼得放开了我的手,我像什么也没发生似地,回到位置上坐好,继续吃我“盗”来的饼干……
我拿着照片走到我贴奖状的地方,望着中班奖状下一片白墙,我不禁为小班时那不光彩的事感到不好意思。也正是这件事,使我没有得到小班奖状。也正是这个原因,这件事让我记忆犹新。这样的事情再没发生过第二次

⑧ 作文小时候的故事500字,在线等。

记得我五岁那年,因为经常感冒,所以爸爸妈妈决定带我去医院打流感预防针。

到了医院,我问妈妈:“是打手臂还是屁股?”妈妈说:“打预防针当然是手臂了。”我听了,心想:幸好不是屁股,不然的话,我明天就不能与椅子“亲密接触”了。

到了注射室,等了大概10分钟,轮到我了,一位身穿白大褂、头戴燕尾帽的护士阿姨温柔地对我说:“小妹妹,你别怕,打针是不疼的。”我听了护士的话,我的心稍稍平静了一点儿。只见护士阿姨熟练地把针管伸进药瓶里吸好药,但一看见护士阿姨拿着那尖尖的针头时,我刚平静下来的心一下子又冲到了嗓子眼儿。

开始打针了,阿姨把针往我的肩膀上一扎。“哎哟!”我顿时尖叫了一声。护士对我说;“没事,一会儿就好了。”护士麻利地把水输完,又让我用棉签压好“小伤口”。虽然伤口还很疼,可我的心终于放下来了,总算轻松了。

原来打针也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可怕呀。走出医院时,我觉得太阳仿佛更加明亮了。

⑨ 描写乡村小时候发生的故事作文400字

在描写乡村小时候发生的故事的时候要辅之以描写表达方式;为了让记叙过程流露感情色彩,还需要辅之以抒情表达方式;为了让记叙的人和事有意义,还需要辅之以议论表达方式。在记叙的过程中,有些地方需要说明,还需要辅之以说明这一表达方式。综合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可以使记叙文变得更有表现力,更具感染力。

正文:

我爱乡村,因为乡村有山、有水,还有小伙伴。

周末爸爸妈妈带着我去乡下玩,奶奶看到我来了,就说要我去采荠菜来包饺子吃。我高兴地答应了。

我们顶着烈日进入了菜地,一股泥土的芬芳扑鼻而来,哇!那儿是黄色、红色、绿色的彩椒,那儿是嫩绿的白菜,那儿是一片碧绿的豌豆,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真是让我垂涎三尺!我找了又找,终于找到了那片小小的荠菜地。

奶奶一声不响地采着荠菜,每采几根就起身捶捶自己的腰,看起来很不舒服的样子,汗珠从她的额头上滚落。

我看出了奶奶的吃力,正当我想上前帮一帮奶奶的时候,听到了一声熟悉的喊声“田璐瑶”,我转头一看发现是奶奶的邻居也是我的小伙伴黄娅茹,我高兴地对她说:“娅茹,你来得正好,你瞧我奶奶采荠菜那么辛苦,不如……”我把我的计划告诉了她,她很爽快地答应了我,于是我们说干就干。

我们让奶奶先坐下休息,自己扛起锄头采摘起来,奶奶高兴得合不拢嘴,夸赞我们能帮她做事了。因为自己采摘太枯燥,我们两便提议比赛,看谁采得多。

比赛开始了,一开始我不紧不慢地摘着,一边采一边瞟着她,只见她一眨眼的功夫就采了几颗荠菜,可我费了老大的劲才采下一颗。

我急了,一心想快点追上她,可是手怎么也不听使唤,怎么办呀!我急的直跺脚,头上冒出斗大的汗珠。眼看着时间快到了,再看看黄娅茹,她的身边已经堆成小山了,可我身旁却只有区区几颗,没办法,技不如人的我只能乖乖认输了。

奶奶笑着数了数我们采的菜,娅茹采了23颗,而我却只有10颗。我羡慕地问娅茹:“你这么采得那么快呀?”,只见她说:“平时经常帮爷爷干活,练出来了呗!”我点点头,心想以后一定要多帮家人干点活,让自己的身手也灵活起来。

“知了、知了”,夜幕降临,纺织姑娘在房前屋后的树上唱起歌来,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我也不例外,在田间地野疯了一整天,头一沾枕头,就睡着了。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