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某个人民英雄的故事

某个人民英雄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0-12-01 21:16:49

1. 一个英雄的故事或一个伟人的故事

宋庆龄是我国杰出的妇女,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她于1893年1月27日,出生在上海。14岁时去美国读书,大学毕业后回国。1915年,她不顾家人的反对,与孙中山先生结合,成了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1925年5月孙中山逝世后,她继承孙先生的遗志,始终坚定地站在正义的立场上,反对蒋介石背叛革命,挺身捍卫抗日民主进步力量,发起和领导了“保卫中国同盟”,真诚地与中国共产党合作。1949年9月,宋庆龄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
新中国成立后,她一直担任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她的才华和能力,在国际事务和国内各方面工作中得到了更大的发挥,被国际上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她是一位深受国内外人民尊敬的伟人,却平易近人,从不以伟人自居并且一直对劳动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从她与保姆李燕娥的亲密关系,就能看出她这种高尚的情操。
李燕娥是伴随宋庆龄50多年的保姆,一直与她患难与共,宋庆龄对她很尊敬,亲切地唤她“李姐”。她们总是同桌进餐,而且宋庆龄总是把“主位”让给李燕娥坐,自己坐在“客位”上。有一段时间李姐身体不太好,她不仅不让李姐来照顾自己,而且用自己的薪金请来一位保姆照顾李姐。在李燕娥的晚年,宋庆龄为了使 “李姐”上下床方便,特意为她加工制作了一只席梦思矮床。1981年春,李燕娥患重病在北京住院时,宋庆龄还亲自到医院陪夜。李燕娥病故后,宋庆龄立即告诉秘书好好安排她的丧事,并亲笔批示:“我一直答应李姐的骨灰埋葬在我父母的坟的边头,要立她的碑。”又写道:“我以后也要埋在那里。”在李燕娥骨灰迁往上海万国公墓时,宋庆龄眼含热泪,抚摸着李姐的骨灰盒,把脸贴在盒上,频频亲吻,一再叮嘱要为李姐立碑,碑上要刻上“李燕娥女士之墓宋庆龄立”的字样。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逝世,按照她的遗嘱,她的骨灰也安葬在上海万国公墓宋氏墓地。在她墓的西侧就是李燕娥的墓。两座墓,不仅大小、高低一样,连墓碑和墓侧石都是一样的花岗石。而在这两座墓里,一位是举世闻名的开国元勋,一位是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妇女,这充分表现出宋庆龄与劳动人民心心相印的崇高品格。

2. 历史人民英雄故事

汉武帝时的卫青霍去病追击匈奴,张謇出塞,宋朝的岳飞抗金,明朝嘉靖年间的戚继光抗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郑和下西洋,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等等

3. 写一个中国的英雄故事

一个个凄惨的画面刺痛着我们,一件件英雄事迹振撼着我们,,,,那还是我小时候才听到的英雄故事:有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等等,他们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用他们宝贵的生命,换来了革命的胜利,,,,,,,,, 而今天在灾难面前,面临着生与死的决择,他们也会用自己的身躯保护了学生,保护了孩子,保护了亲人,我们的救护人员为了抢救灾区人民,也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一件件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怎能让人不感动,不流泪,,,有多少我们的人民教师,有的完全可以自己逃生,却为了保护学生,最后牺牲自己,,,一位女老师在救出十三位学生后,自己却遇难了,,,又一位老师在被挖出来时他的双手还紧紧地抓住他的讲台,分也分不开,而讲台下是他的四位学生,,,还有一位老师当灾难降临时,他用自己的双臂托起教室门,让学生逃离教室直至生命的最后一秒,,,更有一位女教师在救出五十九个学生后才发现自己却永远失去了女儿,,,白衣天使们为抢救病人,不顾自己的安危,日以继夜地为病人手术和护理,,,一位无名天使,为了一群被困的孩子,不顾一切地到处哭喊着求救,,一位战士顾不得救自己被埋的妻儿,却抢救出了不知其数的灾民,,,又有一名战士在危险可能再次发生时还不愿撤离,他跪下来大哭:“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们的空军战士写下了4500份遗书后从4000米高空冒死空降重灾区,,,那感人的一幕一幕,摧人泪下,,,,, 他们用自己的英雄事迹和宝贵的生命普写了一曲和平年代的英雄赞歌,我们不会忘记他们,灾区人民不会忘记他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他们! 英雄们!你们是祖国的骄傲!你们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你们永远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你们的精神将永垂不朽!

4. 中国人民的英雄的故事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一代人,它诉说的就是抗日英雄儿童王二小的故事。 王二小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王二小排行老二,哥哥叫石头,父亲王贵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给本村大地主刘文勤扛活谋生,母亲王张氏给人做针线活,全家四口挤住在本村奶奶庙中。王二小原名王禾,据说父亲起名原意是希望他像禾苗一样茁壮成长。 1939年夏天暴雨成灾,庄稼颗粒未收。第二年春天,正值抗日战争的第三个年头,天灾人祸,形成了“无村不戴孝,处处有哭声”的惨象。结果,王二小的父母和哥哥因病饿先后去世了。1940年春无依无靠的王二小开始了逃荒的生涯。这年5月的一天,经过长途流浪的二小因饥苦昏倒在了路边,被狼牙口村委会主任搭救,后来他被安排给一刘姓大户放牛谋生。 当时晋察冀军区一分区独立师老一团的骑兵连就驻扎在这一带。二小喜欢马,常到骑兵连去玩,和八路军战士混得很熟。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很内向,不爱说话,一年四季总是穿一件很破的小褂,骑兵连的吴连长非常喜欢这个孤儿,常常给他讲打仗的故事,到了开饭的时间就留他吃。后来,二小就加入了儿童团,一边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九月十六)早晨,13岁的王二小正在当地老乡称狼牙沟门的外崖山坡上放牛,忽然看见一队鬼子进山来扫荡,鬼子兵有好几十人,正从狼牙口向范庄旺村走来。那边的山沟里隐蔽着八路军的后方机关,还有不少乡亲们,万一鬼子摸进那条山沟,不仅八路军的后方机关受损失,乡亲们也将在劫难逃。可是这时候跑回去报告已经来不及了。 这时二小忽然想起来,为了粉碎鬼子这次进攻,涞源抗日政府已将20多名伤员和粮食转移了,为了保护后方机关和群众,骑兵连就埋伏在石湖旮旯的石岭子上。二小冷静地想了想,他要把鬼子引进埋伏圈,让八路军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打定主意之后,二小故意暴露了自己的目标,正在山谷里瞎撞的鬼子兵一见到二小,连忙把他从山坡上抓来问路。二小机智地和鬼子周旋,骗取了他们的信任在前边带路。从狼牙沟门往东走是范庄旺村,王二小带着鬼子从西北沟钻了进去,引向八路军埋伏的石湖旮旯。其实这是一条死路,翻过巨石就到了路的尽头,六十年前这两旁的坡顶上就埋伏着我们的部队,监视着脚下山谷里的动静。 二小带着鬼子走到了这里,四下里却出奇地安静,没有一点风吹草动,难道我们的人马没有发现?二小心中着急起来,眼看着鬼子全部进了山谷,再不打就来不及了! 鬼子一下傻了眼,直到此时才知道上了当。二小想趁敌人惊魂未定的时候向灌木林跑去,这时,鬼子军官朝他举起了洋刀,第一刀削去了王二小右手的五个手指,第二刀刺向了王二小的胸膛,把他摔在那块巨石上。与此同时,山头上的部队枪炮声四起,前后没有一袋烟的工夫,就全歼了这股敌人。 战斗刚结束,战士跑到巨石前抢救王二小。当时王二小还活着,还有两名八路军战士也受了重伤,部队将他们护送到刘家庄,终因伤势过重,三人先后与世长辞,永远长眠在了刘家庄的深山老峪里。 生平 王二小 1929-1942 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人。在敌人的一次扫荡中,年仅11岁的王二小为了掩护乡亲,将敌人带到八路军的埋伏地,自己却英勇牺牲。

5. 关于“人民英雄”的故事有哪些

黄继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20日),民族英雄。1931年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5师135团9连的通讯员。1952年10月20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牺牲,年仅21岁。

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英雄者,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肩扛正义,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的辩证道理,其本旨离不开“国”“民”两字。《载敬堂集·民说》:“国之兴,盗贼随英雄立功;国之败,官吏同无赖轻法。”文旨关涉着这种精神。

英雄者,拥有藐视一切之能力,傲视群雄之气势,世人对其不但敬畏,且难以捉摸。古今中外,英雄如天上星群,多不胜数。然最为特别者,皆寥寥可数,而终极完美者则放眼望去皆无,皆因没人达到上述之要求,即使宇宙再大,皆无长生不灭者。然若果有此人,皆生命之总和,方能达到长盛不衰。

在国家出现危难之时,总有一些人挺身而出,为国效力,这样的人,称为英雄。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