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我和灯的故事600

我和灯的故事600

发布时间: 2020-12-02 17:16:06

A. 母亲的故事是一盏灯的小学作文600字左右

我的父母长期以来在使用现代技术方面举步维艰———其实,他们所需要的只是一个恰当的教员。

几年前的一天,父亲腼腆地对我说他想学会使用家里的一台电脑。我那时刚从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的一所中学毕业,准备前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所小型文科学院,克莱门特迈肯纳学院上学。老爸知道如果打常规的越洋电话会很费钱,所以想采用替代的方法,包括使用skype和yahoo messenger(雅虎通)。

我对此感到十分惊诧。我的父母以前总是把信息技术领域的东西视为魔法和神奇之作。说句公平的话,当他们尝试接触现代技术时,事情似乎变得很不顺利:我一度说服老爸使用借记卡,那机器却将它吞了进去。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他总是拉着我到atm机前为他取现金。电脑对他来说更是异类之物。老爸常常口述文字,而我则用电脑为他打出要发的商务e-mail(电子邮件)和打印工作文件。

现在老爸打算自己学会使用电脑。他希望我帮助他和老妈掌握这方面的使用技能。在我家的临时“电脑学校”开张的第一天,老爸问了我一个简单的问题:“键盘上的字母键为什么不是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呢?”我一时不知怎么回答。正当我试图找出一个有说服力的答案来回复他这个提问时,他已开始用一只手在键盘上一个键一个键地敲打起来。

我告诉他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用双手操作键盘,他却回答说用一只手指敲击更快一些。“我很快就会敲击得比谁都快。”老爸宣称。

我出生于1988年,这意味着我使用电脑已有多年的历史,基本的键盘操作似乎出于一种本能。我按“esc”键退出各种困难的局面,按“ctrl”键和“z”键应对操作错误……可是培训我的父母使我认识到,对一个初学者来说,哪怕掌握一个简单的功能都是那么困难。

下面是我在教老妈时的一段对话:

“按‘退出’。”当屏幕上跳出不必要窗口时,我对她指示。

“哪一个是‘退出’?”老妈问道。眼睛盯着开关按钮。

“它是键盘上的第一个键,”我说。

“你指的是左边第一个键还是右边的第一个键?”

这种情景持续了几个星期。我试图找到创新的方法来解释电脑的基本功能。我画出一些示意图,写了一些指导要点。有一段时间,我差点失去耐心。不过最后,我还是教会了父母怎么发e-mail,怎样下载图片,怎样新建文件,怎样进行文字处理和保存。

然而,老爸、老妈仍对一些简单的现象表现出不安的神情。由于我常在他们身边,他们面对显现在屏幕上的新要求和选择常常表现出不愿做出决定的样子。老爸会向我询问该怎么做,而老妈在对屏幕上显示的“yes”或者“no”之间犹豫不决时,会用眼角观察我的反应。看来我需要增强他们的自信。

还是在我5岁时,爸爸曾卸下我的自行车上的辅助轮,然后把我带到外面,鼓励我在没有他的扶持下快点骑。一天,在预先没有告诫的情况下,他脱了手。于是我在自由骑行了短短一段距离后,便冲入了一个花园。虽然摔得有点痛,但我品尝到了自由行的快乐。第二天,我就开始独自骑车了。

于是,我尝试着采用一点老爸以前的“药方”来应对他们的依赖性。当他在摆弄键盘和鼠标时,我便开始悄悄走得离他远一点。“出事了,”老爸在我想离得更远一点时叫道。“我操作得很正确,可又不对了,屏幕上又乱七八糟了。”于是,我只得返回来解决问题;也有一些天,我会趁老爸不注意,溜之大吉。

真正的模范学生是老妈。她学习得很用功,不仅喜欢利用google(谷歌)的搜索功能,而且也喜欢用绘图功能画出抽象艺术的图画。不久,她已能够轻松自如地应用e-mail,结果老爸开始求助她给一个朋友发e-mail。后来,老妈有时会帮助老爸一次,有时则会“教训”老爸:“我学会了,你也该学会!”

B. 灯为话题的作文儿六百字儿左右

一位盲人挑一盏灯笼在漆黑的街道行走,当不解的苦行僧问他时,他回答:既为别人照亮,也为别人不撞到自己。
请以“心中的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点亮心中那盏灯
哪怕用尽生命,都只能发出那么一瞬间、一丁点的光芒,也希望能照亮自己、照亮别人。
——题记
一位盲人挑一盏灯笼在漆黑的街道行走,当不解的苦行僧问他时,他回答:既为别人照亮,也为别人不撞到自己。读罢顿觉眼前一亮,又暗暗赞叹,此真乃智者也!
处在黑暗之中,方知光明之可贵。灯是爱与光明的化身,而此处灯更是智慧之显现。巴金曾深谙灯之妙而做文章,歌颂其博爱。冰心的《小橘灯》让我们领略到一颗童真的心灵。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医生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深夜接到一个求治电话。医生问:这样的夜晚,这样的天气,我如何才能找到你的家呢?那人便说:我会通知村里的人亮起他们的灯的。医生到那儿,果然如此,灯沿车道一直蜿蜒,美丽无比。当诊治完毕,要返回时,他有些担心了,心里暗想:灯不会亮了吧?这样的夜,如何开车回家。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灯仍在亮着,他的车经过一家,那家的灯才会熄灭。那医生由此感动不已。试想在漆黑的夜晚,那亮而又熄的灯会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
这灯,便显示出人与人之间那种关爱与和谐。其实,实实在在的灯尚且如此。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点亮一盏爱之灯,更会让人温暖。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在你心灵的天空中闪耀着各种各样的光芒。正是这种不灭的光,给你前进的动力,生活的勇气,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照耀。同时,我们还拥有更宝贵的财富,那便是盛满爱与善的爱之灯,这盏灯是那么的温馨美好,以至于每一次的提及,都会让人联想到阳光、鲜花、蓝天、白云,以及至纯至美的、远离尘俗的境界,让每一个人感动。
又想到曾经看过的一个故事:一个部落,在迁徙的途中经过一个茫茫的大森林,天色已黑,无月、无光、无火难以前进。身后的路与前方的路同样漆黑迷茫,大家在彷徨、在恐惧,深深地陷入了绝望之中,此时,一个其貌不扬的青年掏出自己的心,那心在他手中燃起烈火,他高举着明亮的心,带领族人走出了黑森林。后来,他成了这个部落的酋长。只要心里有盏灯,再平凡的人也会有美丽的人生。
那么,就让我们点亮这盏灯吧。正如那盲人所说,不仅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这样我们的爱心才会永在,我们才会更加热爱生活,享受生活赐予我们的一切。同时,也会给别人以光明,让他们体会到生活之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样,我们的世界将会变的更加美好,我们在这个孤单的星球上才不会孤独。爱的灯火是不会灭的——只要你心中有爱——在这个美的世界。
我们在沿着各自的轨迹走着,带着一盏灯,一盏放射出无限光芒的灯。与天空中的星星为伴、媲美。知道吗?多少动人的、美丽的故事,就发生在那“灯火阑珊处”呢!
哦,那么,就让那灯永远地亮着……

C. 在灯上发生的故事作文600字写人叙事

说到“灯”这个字眼,我们不由得会想到很多.每当夜幕降临时,大千世界,灯火通明.有霓虹灯,白炽灯,路灯……花样繁多,随处可见,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它无限度的释放着自己的能量,总是在黑暗中为我们引航,这便是我们生活中的灯.然而,有一种灯,超过了一切的凡物,在无形中为我们指路.这灯便是——美德.
记得从前看过晓玲叮铛写得《美德花园》,深有感触,里面描写了十个仙子,每个仙子都有一个让人垂泪的故事,这十个故事深深诠释了善良、诚实、勇敢、 谦逊、 勤劳、 尊重、 责任、 自律、 宽容 、毅力.仙子们因为它的美德,使仙子家族避免了很多灾难.可见,美德是多么重要.
即使你的长相沉鱼落雁,穿着一身时髦装,抹着厚厚的妆走在街头巷尾,引来的不过是少部分人短暂的注目而已;就算你相貌丑陋,穿着朴素,但是在大街上,扶一位老态龙钟的人过马路,帮助受伤的小弟弟,那么,这位老人、小弟弟心中一定会有很深刻的印象,老人一定在赞美我们新一代,而小弟弟或许因为你的帮助,也会学习你助人为乐.
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美德,那么他的灵魂也没有了价值,如同走兽般的行驶在人间,只是一副躯壳,内心已经空了.
纵使你有再多的物质财富,那也是徒然的,它终有被享用尽得那天.再者,财富也只是一时的,而美德是无止境的,它是超越空间的财富,拥有了美德,就拥有了一切.
一个国家失去美德,必将灭亡;一个人失去美德,必将堕落.
点亮你心中的美德灯,让自己亮起来,让世界充满光明,充满爱与和谐.

D. 作文《文学是灯》 600字

一。文学是灯
开头:有人问:文学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我说:文学是灯。
中间:1.文学是灯,是一盏指路明灯
理由:文学使人能看懂自己想要什么
2.文学是灯,是一盏温暖的灯
理由:文学中的真善美让人感动
3.文学是灯,是一盏驱赶黑暗的灯
理由:文学给我们勇气,能从容面对黑暗
结尾:文学啊!美丽的灯!祝你永不熄灭!

二。 文学,在我的认知里是以语言和文字为手段描写和塑造社会生活或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只要是艺术我总感觉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和文学有关的我接触最多的还是书和文字。

在我很小的时候听老哥总说“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读读,书中有女颜如玉”,那时童年的理解就是书里有好多好多钱财和美人,所以总感觉书里肯定有很多好玩的东西;家里老哥老姐比我大了好多,我可以不要做能做的家务事,父母对我约束又不多,所以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就拿了老哥老姐的书看。

我小学毕业已经看了多个版本的《三国演义》、《水浒》、《武松》还有《红楼梦》了,不过我最喜爱看的还是《山海经》杂志和《寓言故事》,而记忆优为深刻的有个寓言,叫做“愚公移山”。说的是古代有一位老人,住在华北,名叫北山愚公。他的家门南面有两座大山挡住他家的出路,一座叫做太行山,一座叫做王屋山。愚公下决心率领他的儿子们要用锄头挖去这两座大山。有个名叫河曲智叟的老头子看了发笑,说是你们这样干未免太愚蠢了,你们父子数人要挖掉这样两座大山是完全不可能的。愚公回答说: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虽然很高,却是不会再增高了,挖一点就会少一点,为什么挖不平呢?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这件事感动了上帝,他就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

故事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事情,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多读了也就悟出了一个道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努力。

其实我们读书的过程就如在黑暗中听人讲故事,悟的过程就如在擦拭火柴,悟出的“道”和“理”就如黑暗中点亮的一盏灯;灯点多了,我们前进的路上也就光亮了

三。文学是灯

文学是灯,照亮前行的路,文学是路,引领你的一生。从古到今,唯一保存完整的文化应该就是文学财富了吧!

文学精神的确造就了许多伟人。因为文学,才有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因为文学,才有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的爱国精神;更因为文学,才有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真挚友谊。

正是因为文学,我们才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曾经有一个小偷,在教授家里,意图偷窃。当他打开教授家里的一个抽屉时,发现了一本名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书。出于好奇,他打开了书的第一页,正是因为这跨越性的一翻,改变了他的余生。他被书中的主人公保尔的艰苦生活而感染。他决定——他要重新做人,做一个好人,即使要过着和保尔一样艰苦的生活。于是,他在教授家的抽屉里留下了一张字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改变了我的一生。

曾经有一本名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书,一出版,就被抢购一空,这书的作者是一名失明者,她用自己的生活述说着属于自己的传说。这本书给无数失明者带来了希望,带来了动力,使他们从新燃气希望之火。

可见,文学知识在我们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文学知识或教人立志,或教人坚强,或教人勇敢,或教人向前。

无论是小偷的事件,还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带给我们的影响,更或者是从古到今,那些名人佳作。都足以证明文学知识在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是文学知识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照亮了我们的明天。

曾经记得,自己很喜欢读书,到了痴迷的地步。

因为书中的人物是快乐的,他们的背影乐观坚强。

曾经以为自己是痴迷读书的,但是还没有达到那种真正痴迷的地步。

因为书中的人物是孤独的,他们的脚步铿锵却迷茫。

曾经爱书,因为痴迷于隋唐小说,经常会捧着一本《隋唐演义》,开着台灯,坐在被窝中,直到深夜。看着那错综纠葛的兄弟情义、儿女情长。古典武侠那荡气回肠的英雄往事,最忠诚可以为之赴汤蹈火的友情,以及那因为利益以及无奈的最蚀骨的背叛与放弃……

那是台灯那惨白的光照在书本上,摩挲着那已经略有一些陈旧的纸页,看着那抽象的插图,竟有一种心酸之感,好像那最脆弱的放弃与那黑暗的权利之争,自己好像近在咫尺,却无法改变。原来这就是历史的残酷,洪流之中,朝堂上的权力之争,只为了活下去,黑暗的朝堂之争。玄武门事变,逼迫退位,一切都像是铺设好的,有一种令人心惊的脆弱。

后来喜欢古典文学,宋词,是我最喜欢的。不过最喜欢的还是纳兰容若的饮水词。他的一首《虞美人》令我不禁落下泪来。拾得一只翠翘,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时间催人老,但是这只是一个年仅三十七岁便辞世之人对世事的感叹,让我心寒。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那时的月光是否如今日,如灯光般倾洒,荒诞而清冷。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着作,这一本书,点燃了文学的灯,它是文学的灯,它体现出了文学是灯的真挚,三天光明,她在书中想要做的那些最简单的事情另我有一中温暖的感觉,它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不像那一些高高在上的美文,只是为了观赏性的价值,但是这本书的书页却点燃了文学的灯。文学是灯,它溢出的零星灯火点燃了无数人的生命。同时它是指路的明灯,即使只施舍幽暗的灯火,也让人们有希望去寻找光明的大门。

是的,文学是灯,一盏拥有数万种甚至更多颜色的灯。一道黑暗,便能令它折射出光彩。它是灯,改变别人命运的灯。有一个小偷在偷东西之际,看到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好奇的一翻,竟然让他走上了光明的道路。也许就是这好奇的一翻,文学施舍了他零星的灯光,让他的生命燃烧起来。他发誓:要像保尔·柯察金一样生活,即使在困苦的生活,都不会低头。文学只是静静看着他,默默为他点亮了通往光明的路,将沿路的灯光洒在他的面前,供他前行。

是的,文学是灯,它从来不会过分的施舍,只是静静的看着那在蜿蜒的文学慢慢匍匐前行的人们,冷漠的看着,用那漆黑的眸子看着,适时的时候,在为那些飞升的灵魂送上暖暖的灯火,再离去,继续静静地看着人们前进。

是的,文学是灯,一盏照亮前行路的灯。

E. 读《红灯记的故事》有感作文600字

红灯记,发生在抗日战争中,是无数革命先烈为抗击日军侵略战争中的可歌可泣英勇事迹之一。地下党员李玉和面临着种种不利局面,王连举的判变,鸠山设下酒宴威胁利诱,企图攻破李玉和的心理防线,在这生死关头,李玉和表现了他的沉着、果断、机智,在与母亲与女儿道别时,用隐蔽的语言,交待并嘱咐她们一定要完成任务。文中这一段唱词,精彩地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风范,体现了为了共产主义信仰,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让我十分感动。也正是他们这种无私无畏、不惧牺牲的奉献精神,才造就了我们今天幸福生活。

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珍惜时光,为祖国的壮大发展而努力学习!

F. 灯下的故事作文600字 m.xiaogushi.com

灯,我想大家都很熟悉吧,在人的一生中,有1/5的时间是在灯下度过的,而就在灯下,发生了许多千奇百怪、妙趣横生的故事。
我从出生的那天起,便注定要为了学习而折腰,从小时候起,我便趴在那张写字台上看书,看得累了,揉一揉眼睛,接着看;天暗了,拧亮电灯,趴在沙发上,还看。有时候,我觉得书是无私的,将它所知道的知识输入你的大脑,而有的时候,我认为书是自私的,如果一不小心失手,它便会闹起罢工,或吸收灰尘,或脱节少页,给读者带来一种激烈的抗争。可是,我觉得,灯 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字眼,却是一个永远的奉献者。
记得期末考试的前天晚上,我 一个没有把子弹上膛的士兵,坐在书桌前,临时抱佛脚,能补多少就算多少,我拧亮电灯,翻开语文笔记本与课本,相互对照着看,我一向认为语文是枯枝,数学是嫩叶,也许正是这样,使我产生了一种重数轻语的心理,这不,我才看了不到十分钟,便觉得头昏昏沉沉的,像注满了铅一般,不自觉地往下坠,而就在头快要枕到手臂时,我看到了,看到了我面前那一盏灯,它放射出在这黑夜里还算灿烂的光芒,照亮了我,也照亮了我的心,在那一刹那间,我突然感到一股巨大的力量从脚底喷涌而上,将大脑里的铅打扫得一干二净,于是,我振作起精神,在那盏灯的呵护下,在这有限的知识中寻求突破,甚至企图将它们一口吞没,而我没有,因为我只是一个知识的信奉者,而不是知识的创造者,就像那盏灯,将它所接受到的电力无私地释放为光芒,将它们洒向知识的海洋,为那些在知识的海洋中漂泊的人们指引方向,它们似乎是导航标,为人类引导迷途的出路;它们似乎是一条通向成功的路,没有这条路,就失去了成功,它们又似乎(祖国在我心中诗歌)

G. 变形记作文我变成了一盏路灯

我是一盏路灯,身边有许多伙伴陪着我,却不能相互聊天,要坚守自己的岗位,一刻也不能放松。
白天,太阳公公陪我度过,晚上月亮姐姐看着我,我才不显得孤单,人们走这条路时,我就会为人们照亮这条路,偶尔人们靠在我的身上,让我感到轻微的疼痛,弄得我很不舒服,但是我无法阻止人们对我进行破坏,只有眼睁睁的感受着人们给我带来的痛苦,就这样,每一天都是一样的生活,重复着,我不知道怎样改变他,如果能改变,这样每天无趣而又痛苦,生活,我一定会有一种快乐和美好,去面对生活,但这只是一个想象,而是想象是无法变成现实的,现实就是如此,只能听天由命了

H. 以台灯为故事线索写一篇600字作文

我有一盏亮闪闪的小台灯,那是爸爸给我买下的。

那天爸爸下班回来,高高兴兴的对我说:“儿子,快快把作业写完,老爸带你到街上去给你买盏台灯,任你挑选。”我听了一蹦三尺高,连抄带扔不到三分钟就把作业给搞掂了,乐得爸爸直夸我水平高,作业速度快。

我跟在爸爸身边,蹦蹦跳跳地来到刚刚开业的灯具专卖店。这里有各式各样的台灯:红的、蓝的、桔黄的:节能的、护眼的、看书的、计时的……正当我挑选得眼花缭乱的时候,一盏乳白色的高频节能计时护眼益智安神牌台灯映入了我的眼帘,当下把我的心就给勾住了。我果断地对爸爸说:“我选中了,非这盏不买。”爸爸看了看昂贵的价格,迟疑着说:“再看看吧?”我说:“不看了,这就叫一见钟情,既然给我买,就由我说了算,和说媳妇一样。”说完,我抱着台灯出门就走,爸爸也跟了出来,一分钱都没开就把灯抱回家了。

这盏台灯制作工艺非常精巧,它全身乳白,弯弯的腰,柔柔的背,亮闪闪的灯罩下并排镶嵌着两根洁白的灯管。别看这灯管小,光度可好了,照在书上柔柔的,不晃动,不耀眼,使用起来比陈世美她妈妈还老美。另外,灯座上还有一台小闹钟,这样,你想看多长时间的书,你就预定多长时间,到时候它自动响玲提醒你。

I. 灯下的故事作文600字 m.xiaogushi.com

开起小灯,便认真学起copy古文;开起小灯,便执笔挥洒;开起小灯,便……灯下,曾有许多思想萦绕着我,曾有不少往事令我回味着,也曾有欢乐伴陪着我,难题困扰着我。一幕,一瞥,尽抒于灯下;一望,一瞧,尽勾勒于灯下。华丽的辞藻在灯下著作,悠美的文化在灯下诞生,生动的画幅在灯下描绘;它带给人想象,带给人灵感……
落叶飞卷,范仲淹在灯下一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冬风萧瑟且无情,李太白执笔挥舞:中夜忽惊觉,起立明灯前……
伟人因“灯下”一词而更具灵性,追向者因“灯下”一地而更具伟大。因灯下,欢乐更多;因灯下,胜利更强;因灯下,著作更美;因灯下,我们开辟了新的天地……

J. 一位科学家的故事,600字左右.怎么办

科学家故事
----电灯的发明
灯是人类征服黑夜的一大发明。19世纪前,人们用油灯、蜡烛等来照明,这虽已冲破黑夜,但仍未能把人类从黑夜的限制中彻底解放出来。只有发电机的诞生,才使人类能用各色各样的电灯使世界大放光明,把黑夜变为白昼,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赢得更多时间为社会创造财富。
真正发明电灯使之大放光明的是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他是铁路工人的孩子,小学未读完就辍学,在火车上卖报度日。爱迪生是个异常勤奋的人,喜欢做各种实验,制作出许多巧妙机械。他对电器特别感兴趣,自从法拉第发明电机后,爱迪生就决心制造电灯,为人类带来光明。
爱迪生在认真总结了前人制造电灯的失败经验后,制定发详细的试验计划,分别在两方面进行试验:一是分类试验1600多种不同耐热的材料;二是改进抽空设备,使灯泡有高真空度。他还对新型发电机和电路分路系统等进行了研究。
爱迪生将1600多种耐热发光材料逐一地试验下来,唯独白金丝性能量好,但白金价格贵得惊人,必须找到更合适的材料来代替。1879年,几经实验,爱迪生最后决定用炭丝来作灯丝。他把一截棉丝撒满炭粉,弯成马蹄形,装到坩锅中加热,做成灯丝,放到灯泡中,再用抽气机抽去灯泡内空气,电灯亮了,竟能连续使用45个小时。就这样,世界上第一批炭丝的白炽灯问世了。1879年除夕,爱迪生电灯公司所在地洛帕克街灯火通明。
为了研制电灯,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常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连续几天试验,发明炭丝作灯丝后,他又接连试验了6000多种植物纤维,最后又选用竹丝,通过高温密闭炉烧焦,再加工,得到炭化竹丝,装到灯泡里,再次提高了灯泡的真空度,电灯竟可连续点亮1200个小时。电灯的发明,曾使煤气股票3天内猛跌百分之十二。
继爱迪生之后,1909年,美国柯进而奇发明了用钨丝代替炭丝,使电灯效率猛增。从此,电灯跃上新台阶,日光灯、碘钨灯等形形色色的灯如雨后春笋般登上照明舞台。
灯使黑暗化为光明,使大千世界变得更光彩夺目,绚丽多姿.

爱问为什么的孩子爱迪生

1847年2月11日,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个叫米兰的小镇上,一个长着圆脸蛋、蓝眼睛、淡色的头发的小男孩降生了。男孩长得很秀气,跟妈妈像极了。但男孩的身体却很单薄,一副弱不经风的样子,娇嫩得让人心疼,可他的脑袋出奇的大,让人担心长大了自己的脖子都顶不动。
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发明大王”托马斯·阿尔伐·爱迪生。爱迪生祖居荷兰,父亲山墨尔是个勤劳耕作的农民,母亲当过乡村教师。他在家中排行第七,是最小的一个孩子,因此备受妈妈的宠爱。
爱迪生从小体质比较弱,三岁以前的一千多个日子,他不知得过多少次病,不知哇哇大哭过多少回,妈妈又是担心,又是着急,整天坐立不安。后来在妈妈耐心周到的照料下,爱迪生的身体一天天壮实起来。
爱迪生体质虽弱,却爱动脑筋。他的好奇心特别强,老爱问为什么,看见想不明的事情就问,问了就转着眼珠想。
“为什么锅上冒蒸气?”“为什么凳子四条腿?”“金子是什么?”父亲常常被儿子的问题弄得张口结舌。
小爱迪生爱“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兴趣得到了妈妈的充分肯定。妈妈当过小学的教师,她知道,好奇是打开神秘知识宝库的一把万能钥匙,没有好奇心的孩子成不了大器。所以每当爱迪生问她为什么时,妈妈总是微笑着,细心地开导他,把其中的道理讲给他听。这个时候,爱迪生总是歪着大脑袋,睁大眼睛听着,听完后,还会有一大堆新的“为什么”从他的头脑中冒出来。
爱迪生不仅爱问为什么,而且什么事都想亲自试一试,也闹过不少笑话。
四岁的时候,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大树下玩儿,不知是谁发现了树杈上有一个马蜂窝。
“窝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大家都摇摇头。
“不如我们把它捅下来瞧一瞧,好不好?”爱迪生向小伙伴们建议说。
“大马蜂会蛰人的,要捅你去捅!”小伙伴们都躲得远远的。
爱迪生一心想弄清楚其中的奥秘,于是找来一很长树枝,硬是把马蜂窝给捅了下来。顿时,一群大马蜂都向爱迪生涌来。片刻之间,爱迪生已被马蜂蜇得满脸红肿,几乎连眼睛都睁不开了,即使这样,他还要把蜂巢的构造看清楚。
还有一次,那是六岁的时候。一天早饭后,妈妈正在做针线活儿,爱迪生“咚”一下撞开了门,连跳带蹦跑进来了,吓得妈妈把手都扎了。
爱迪生气喘吁吁地问:“妈妈,大母鸡趴在鸡蛋上做什么呀?”
妈妈笑着说:“在孵小鸡呀。鸡妈妈就是用自己的体温、用自己的身体一天天将鸡娃娃孵出来的。”
“噢,原来是这样,太有趣了。”爱迪生拍拍大脑袋,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推开门出去了。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也不见爱迪生的踪影。妈妈很着急,一家人四下寻找。一直到傍晚时分,大家才发现这个小家伙竟然在院鸡舍旁边做了个“窝”,里面放了几个鸡蛋,他正小心翼冀地趴在鸡蛋上,一动也不动。
妈妈看他专心致志的样子问:“孩子,你在做什么呢?”“我在孵小鸡呢!”他一本正经地回答。
一家人笑得前仰后台,想不到他居然饿着肚子,从早到晚趴在鸡蛋上,整整“孵”了一天。就是如此浓厚的兴趣以及超人的耐心,成了爱迪生一生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爱迪生得知母鸡在孵小鸡时,学着母鸡的样子蹲在草堆里孵小鸡。这个可笑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他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实践的优秀品质。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