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童话故事作文120字
⑴ 五年级作文用歇后语编一个童话故事500字
歇后语故事
这几天我看了几个歇后语,突发奇想,把歇后语变成故事,于是我挑了几个,与大家分享。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猫和狗原来是好朋友,狗看家,猫捉耗子,平安无事。后来,猫看到主人出门都只带狗去,客人来了,狗钻进桌下,啃着骨头。猫认为主人偏心,就开始罢工,不捉老鼠了。狗很热心,看到老鼠很猖狂,于是就到处追。主人很喜欢狗,不喜欢猫。猫很生气,离家出走了,走之前说: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所以这句歇后语是从猫嘴里传出来。 老鼠掉进书箱里——咬文爵字。有一个书生家里穷,没什么吃的给老鼠,他家的老鼠非常饿。到处找食物,有一天老鼠找到一个箱子,它以为里面藏着好吃的,就花费九牛二虎之力,咬穿了一个洞钻进了箱子,可里面什么也没有,全是书。老鼠非常生气,于是说:破文章,破文字,不能吃我也要把你咬烂,好解气。于是就有了老鼠掉进书箱里——咬文爵字这个歇后语。 豆腐掉进灰堆——吹不得也拍不得。有一个人家里穷,每天就靠豆腐赚钱。可有一天,一不小心,豆腐掉进了灶前的灰堆了,他赶紧捡起来,先是吹,可越吹越脏,于是改用手拍,不小心一拍,豆腐碎了,于是他悲哀地说:豆腐掉进灰堆——吹不得也拍不得。
关羽门前耍大刀——自讨没趣。古时候有一个人,自己觉得自己武艺高强,大刀耍得很好,于是有一天,他来到关羽门前开始耍,把关羽惹火了,关羽把大刀舞得滴水不漏。那人从此再也不敢耍刀了。这才有了关羽门前耍大刀——自讨没趣的歇后语。
鸡蛋碰石头——自取灭亡。鸡蛋是个爱吹牛的人。一天,鸡蛋一边给大家讲他年轻时的英勇事迹,一边手舞足蹈。大家都听得乐呵呵的 “提起当年,我可英勇了,16岁的时候就打败了公鸡,17岁的时候又打败了老鹰,要说我18岁,我那头轻轻撞一下石头,那石头就裂了。”一旁的石头听了,不服气,说:“既然你那么厉害,我想和您比试比试,怎么样?”鸡蛋想:虽说我刚才是在吹牛,但要真和石头比一比,那还不一定谁输呢?如果我不比,别人肯定说我只会吹,没真本事,这次我要给他们看看。比赛三天后开始了,赛前,石头叫鸡蛋不要自不量力,可鸡蛋不听,赛场上鸡蛋向石头冲了过来,一撞,顿时鸡蛋头破血流,而石头依然平安无事,鸡蛋只好惭愧地跑了。这才有了鸡蛋碰石头——自取灭亡的歇后语。
中国的歇后语短小精辟,全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积累编造而成的,也算是国学的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⑵ 歇后语编故事,歇后语编故事作文600字
我要改编的是:鸡蛋碰石--自取灭亡。
有一天,一只鸡蛋在路上慢悠悠的走着,沐浴着太阳的光辉。他走着走着,突然,看见了一块石头,鸡蛋对这块石头说:“喂,你快让开,你当着我的路了,你要我怎么走。”石头默不做声。
“喂,你没有长耳朵吗,没听见我在跟你说话吗?”自大的鸡蛋说,“你小心点,你把我惹急了,后果可是不堪设想的。”石头终于开口说话了:“要我给你让路,我身躯这么大,挪动一次那么不容易,你就看着这个的份上,绕道走吧,鸡蛋大婶。”“什么,你叫我大婶,我有那么老吗?”鸡蛋生气地说。
“抱歉,我说错了,是大姐。”
“大姐也不行,应该叫小姐。”鸡蛋狂傲地说。
“什么,你也太欺负人了吧,大姐都不行,还让我叫小姐,门都没有。”石头被激怒了。
他们彻底吵起来了。这是,狐狸从旁边走过,狐狸见他们吵的那么厉害,眼珠一转,分别在石头和鸡蛋的耳边说了些什么,可怜的两位啊,千万别被狐狸的计谋骗了。
他们果然上当了,鸡蛋对石头说:“既然这样,那我们就决一死战好了。”
石头也失去了理智,平时善良的石头这时已被狐狸的计谋迷得晕头转向:“好啊,看谁厉害。”
结果可想而知,当然是鸡蛋被撞的粉身碎骨。狐狸在一旁笑得喘不过气来。
所以说,不管什么时候做事,都不能鲁莽行事,要平静的想一想这样做的后果。
⑶ 歇后语编故事作文800字
1、“张三爷的茶——半路回甘”。
典故:
张三爷的茶何以半路回甘?其故事是:有一富有者,人称张三爷。凡穷人来借贷,他皆泡粗劣茶相待,饮后便问:“我的茶好吗?”凡说“三爷的茶是上等好茶”者,皆可获借贷。反之,不管怎样苦求,皆不借不贷。有一穷人,不知三爷这一脾性,登门求借时,直说三爷之茶实为劣等粗茶,结果无论怎样哀求,都未获借贷,只好怏怏离开三爷家。他一路走一路想:“为什么他人去三爷处可获借贷,惟独自己不能?!”想来想去,忽悟自己可能因说他茶不好之故。因此决定复去三爷处弄个究竟。于是,当他重到三爷家门时,便大声呼叫:“三爷呀三爷,你快出来!”三爷闻声而出,问:“你又来何事?”穷人忙说:“三爷,我是穷人见识短,早先到你家饮了你一杯茶,不觉得怎样,所以错说是劣茶。哪知你的茶喝进肚里,特别不同,我从你家出来后,走一步肚里浓甘茶味就涌现一次,走到半路,你的茶回甘得不得了,使我提神醒脑,全身清爽啊!所以我特地回来,告诉你,三爷的茶是世间最好的上等茶啊!!”三爷一听飘飘然,终于答应借贷。 这一歇后语寓意两层:一喻三爷为人虚伪,被人一拍马屁,便飘飘然。二是喻凡办事碰上挫折时,宜多思,找出症结,改变策略,往往能把事情办成。
2、快刀斩乱麻--一刀两断。
典故:
在1482年7月23日,刚满24岁的小伙子吴东胜准备去街上买二斤白菜。突然,看见了一个人群拥挤的地方带故事的歇后语带故事的歇后语。他看见人群内部似乎有一个擂台。于是,他使用轻功飞过人们的头顶,落在了擂台的最前方。 原来,台上正站着一位美丽的少女正在与一个膀大腰粗的男子在比解死结。两个人各拿了一个复杂的用麻绳捆的结。粗一看去没什么奇怪,细一看就不得了了,这个大结上至少有90个小结。小姑娘和大汉开始比赛谁先解开结了。吴东胜明白了,这不是比武招亲,也不是比文招亲,而是比巧招亲呢! 没过5分钟,少女就已经把所有的结解开了。而那位中年汉子却才解30多个结。于是,那位少女对大汉说道:“对不起,失败了。”中年汉子只好垂头丧气地走出了擂场。接着,少女又对大家说道:“现在只剩两个结了,如果也失败的话,今天就到此结束了!” 吴东胜早就想好了:这位少女有着一对水灵灵的眼睛,五官端正,皮肤也嫩白,身材也很苗条。吴东胜又想到:我也要到结婚的时候了,老母亲也还没有看见过我的女朋友呢!于是,他飞上了擂台。 底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吴东胜上台就问:“有没有规则?”“有,谁先弄开谁就胜!”听了规则后,吴东胜和少女的比赛正式开始。吴东胜拿出匕首一刀就把结给砍断了。因此也赢了这场比赛。 后来,此事被传开了,就成了歇后语:快刀斩乱麻——一刀两断。
3、歇后语“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典故: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 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 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
⑷ 有没有一些好的歇后语童话故事
有很多歇后语的背后,都有或发人深省,或妙趣横生的小故事。如:周瑜打黄盖——一回个愿打,答一个愿挨(三国时,孙刘联合对抗曹操。为了让火烧赤壁的计策顺利实施,周瑜假意责罚黄盖,黄盖于是负气出走。这其实是“诈降”的一部分,是为了之后里应外合。)
⑸ 用歇后语编童话故事
土地女儿嫁玉皇—来—一步登天
玉皇自大帝听说土地神的女儿聪明贤惠,温柔文雅,知识渊博,而且长得绝不亚于嫦娥,便决定邀土地神和他的二女儿到天上来一趟。
土地神和她的二女儿腾云驾雾的来了。玉皇大帝定睛一看,顿时呆住了,土地神的二女儿比玉皇大帝想象中还要美十倍。她的两个眸子犹如玉杯中两黑牡丹的花瓣,冰肌玉肤,总挂着让人百看不厌的笑容。玉皇大帝眼睛都看直了,决定娶土地神的二女儿为妻。
等土地神和他的二女儿回家时,玉皇大帝立刻下了圣旨,叫人去传旨,那个人到土地神家,念道:
“奉天呈谕,皇帝召曰,宣土地神二女儿为玉帝之妻,封昭仪,接旨。”
“谢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土地神大喜,邀来各路神仙,大摆宴会,将女儿梳妆大扮一番,备好嫁妆,又飞往天上。
成亲之后,土地神女儿正式封为昭仪,由于得宠,后被封为淑妃。
就是这样,这个故事流芳百世,得了个歇后语“土地女儿嫁玉皇——一步登天。
⑹ 用歇后语编故事
听了这些,同学抄们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小芳祝玩玩“芝麻开花——节节高 ”;小强安慰玩玩“车到山前——必有路 ”;小宏却讽刺一向作恶的老王“猫哭耗子——假慈悲”......
回答完毕! 悬赏分:10 拿来
⑺ 关于动物歇后语的童话故事作文
猫头鹰唱歌——怪声怪调
最近,森林里举行唱歌选拔赛,猫三(猫头鹰的名字)十分想参加,于是他开始练习。
第二天,猫三唱起了他最拿手的歌——《不潮不花钱》:“请你不要到处……”他十分认真地唱着,他认为自己唱得还可以了,便拿起他的棍子和帽子跳起舞来。他美滋滋地想:我一定会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
忽然,他听到一阵美妙的歌声,像是在唱《异想记》,这是谁呀?看来我遇上对手了!后来他才打听到,原来是百灵鸟灵灵让动物们来听她的排练,并提出意见。
猫三想去一探究竟。开始了,灵灵唱起了优美的歌:“水蜜桃爱上甜巧克力酱……”那声音十分动听,动物们直拍手。猫三看了,也开始唱起来,动物们一听:怎么会有噪音呢?于是到处看,终于看到他这了。猫三成了大家的焦点,更加有了自信,更大声地唱起来。动物们听了火冒三丈,用鸡蛋朝猫三扔去,用木棍打他,并叫他安静。猫三狼狈地跑了,动物们又开始听灵灵唱了起来,又开始陶醉在这动听的歌声中。猫三心想:为什么他们愿意听灵灵唱,却不愿听我唱呢?我就要去,哼!
这天,比赛正式开始了,森林里热闹非凡。到了猫三了,他自信十足地走上台,整理了一下服装就开始唱了起来,他一边唱一边跳,别提有多投入了!评委们塞住耳朵说:“别唱了,下一位,下一位!”台下的观众也向他扔鸡蛋,扔乱七八糟的东西,他想:肯定有鲜花的。可是他等了半天也没有,他又一次伤心了。
从此,猫三再也不敢唱歌了,他也开始听灵灵唱歌了,因为他知道,猫头鹰唱歌——怪声怪调。不过,值得高兴的是,他因为跳舞出众,被艺术团选中了,看来,他也不是一无是处嘛!
精彩点评:文晞的这篇习作林老师很喜欢,你笔下的“猫三”其实很可爱,晞晞为他塑造了鲜明的性格特色,他有着“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勇敢,他有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坚毅,就算失败也无怨无悔!小小歇后语被你写出了感情,写出了新意,不简单哦!
⑻ 用一个歇后语编故事500字左右
纸上谈兵——不知变通
纸上谈兵,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据记载: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就连他的父亲也争辩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并导致灭国的危险。”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以上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纸上谈兵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行为,虽然书中的知识也从实践中来,但是仍需要在现实生活和运用当中有所变通。就如老百姓常说“一样话,百样说”一样,说话做事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有时同样的事情就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因为赵括的行为违背了这一点,所以日后大家用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来形容不会变通的人或事,至此 也形成大家耳熟能详的歇后语:纸上谈兵——不知变通。
(因不知道你有什么样的具体要求,以上是为您简略写了一下,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增减)
提问者评价
多谢了~~~
评论(1)|370
⑼ 歇后语编故事作文
今天,翰林写作的董老师让我们在白板写了几个歇后语,然后表演了其中的一个。
在白板听的有屎壳郎擦粉——臭美,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等。我们表演的是黄鼠狼给鸡蛋拜年——没安好心这个歇后语。
我和何悦博同学还有金健伟同学一起表演了这个歇后语的故事,何悦博演的是黄鼠狼,金健伟演的是鸡大婶,我读旁白,我们说演就演。
黄鼠狼说:“饿死了——饿死了!”我读旁白:“黄鼠狼在大年初一的晚上饿的快不行了,因为它已经三天三夜没吃东西,它心想我给那只友老又笨的母鸡拜年,趁机把它吃了。黄鼠狼弄了点礼品,到鸡大婶家里去了。”“咚咚咚。”鸡大婶问:“谁呀?”“是我 ,黄鼠狼,我给你拜年啦!看,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收下吧!”鸡大婶一看黄鼠狼手上拎着花花绿绿的礼品,就连忙打开门说:“请进,请进。”黄鼠狼一进门就把礼品往桌子上一放就坐下来。鸡大婶指着桌伤的饭菜说:“你一定还没吃饭吧,吃吧,吃吧。”黄鼠狼也不客气,就大吃大喝起来,黄鼠狼看到酒瓶,心中便生一计,说:“熟话说的好,无酒不成席,我们来和点吧!”鸡大婶同意了。黄鼠狼趁鸡大婶不注意,把酒到掉了,等鸡大婶酩酊大醉的时候,黄鼠狼一把抓住鸡大婶的脖子,用可怕的声音说:“我要吃了你!”鸡大婶吓得酒都醒了连忙喊救命‘幸好警察及时赶到,不然她命都没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易相信别人,别像鸡大婶一样引狼入室、自找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