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讲桥的故事200字左右

讲桥的故事200字左右

发布时间: 2020-12-03 10:37:55

Ⅰ 关于桥的故事或传说200字

我愿化成一座做石桥,经受五百年的风吹,五百年的日晒,五百年的雨打,只求她从桥上走过! 阿难对佛祖说 :我喜欢上了一女子。 佛祖问阿难:你有多喜欢这女子? 阿难说:我愿化身石桥,受那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求她从桥上经过。 会有多喜欢? 可是一见钟情便倾心一世? 可是不问回报而付出等待? 阿难,某日等那女子从桥上经过,那也便只是经过了,此刻你已化身成了石桥,注定只与风雨厮守。 这一切你都明白,仍旧只为那场遇见而甘受造化之苦。 阿难,你究竟有多喜欢那从桥上经过的女子,令你舍身弃道,甘受情劫之苦? ------石桥禅那一日 垒起玛尼堆 不为修德 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天 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夜 我听了一宿梵唱 不为参悟 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刻 我升起风马 不为乞福 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啊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Ⅱ 急求!!关于桥的故事 200字 明天下午就上交作业了!!!!!

1 桥
桥是一种架空的人造通道。由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两部分组成。上部结构包括桥身和桥面;下部结构包括桥墩、桥台和基础。它们高悬低卧,形态万千,有的雄距山岙野岭,古朴雅致;有的跨越岩壑溪间,山川增辉;有的坐落闹市通衢,造型奇巧;有的一桥多用,巧夺天工。不管风吹雨淋,无论酷暑严冬,它们总是默默无闻地为广大的行人、车马跨江过河,飞津济渡。
2 卢沟桥
旧卢沟桥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丰台区永定河上,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永定河旧称卢沟河,桥亦以卢沟命名。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正统九年(1444年)重修。清康熙帝时毁于洪水,康熙帝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桥全长266.5米,宽7.5米,下分十一个涵孔。桥身两侧石雕护栏各有望柱140根,柱头上均雕有卧伏的大小石狮共501个(卢沟桥文物保护部门提供数据),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桥东的碑亭内立有清乾隆题“卢沟晓月”汉白玉碑,为燕京八景之一。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桥东为宛平县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建。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
3 西湖断桥传说
一个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发生在美丽的西湖断桥上,有三个人们熟悉的身影——许仙、白娘子、小青浮在眼前。白娘子与许仙在断桥上相遇、相知、相爱,却因法海的介入,一座雷峰塔让有情人,爱相隔,情难续。

4关于“桥 祭”风俗
祭桥习俗最早产生与中国,古代中国人很重视桥梁建设,夸一个人做善事多常说他:修桥补路。。桥梁落成必然要来一番隆重的游桥仪式,场面蔚为壮观。最先上楼的是当地有名望者,如官吏、乡绅、老年人等。重要的桥梁都有一年一度的“祭桥”日,十分地庄严。现在,我国还有许多地区有“祭桥”习俗,例如。台湾中南部至今仍流行“出行祭桥神”的习俗。即在新年开车出门的人,都会准备许多四方金及土地公金,每经过一个桥梁或隧道时,都要丢置一些在桥头或隧道口,以祈全年开车平安。

Ⅲ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200字左右)

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专120公里,终于在属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
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22位英雄拿着剥壳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枪林弹雨,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战士们,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当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
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

Ⅳ 关于桥的作文 200字

迷人的九峰索桥
在那百合飘香、风景绮丽的延平湖上,凌空横架着一座雄伟的九峰索桥,它把繁华的延城和秀丽的九峰山连在了一起。
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我来到了九峰索桥,一眼就望到那高高的塔上镶着的由霓虹灯构成的“九峰索桥’四个彩色大字,正不断地变幻着绚丽的色彩。那高塔宛如一个炯娜多姿的少女,闪动着明媚的大眼睛,招揽着游人前来观赏她那优美的身姿。夜幕降临,华灯齐放,整座索桥,犹如彩虹卧波,蛟龙翻腾,气势十分雄伟壮观。
我登上了索桥,站在观望台上,只见那弧形的缆绳上点缀着无数的彩灯,像一串串流动的珍珠,滚滚而来,令人目不暇接。我低头一看,桥下更是一幅迷人的画卷——桥上的五光十色、岸边的火树银花,倒映在湖面上,红的似火,黄的如金,绿的像玉,白的若云,流光溢彩,满朝生辉。夭上的星星、月亮不甘示弱,也竟相把自己的倩影投在湖中。月光、星光、灯光,相互映衬,湖面上光点上下跳跃,给美丽的索桥增添了梦幻的色彩,使人觉得好像置身于奇妙的童话世界中。
索桥上人流如潮,观望台上站无空席,工作了一天的人们来到这里,让清风拂去一夭的疲劳,让迷人的夜色带来欢乐。九峰索桥造福于人民,她以神奇的魅力迎来了四方游客,满载着人们的欢声笑语。
真美啊,九峰索桥!你的雄姿是家乡的骄傲。愿你在通往21世纪的征途上,为繁荣家乡的旅游业再添色增辉。

篇二:迷人的浮桥
我的家乡在铅山,那里有历史悠久的鹅湖书院,风景优美的炮台山,宽阔平坦的九阳台。不过,我对浮桥情有独钟。
浮桥位于家乡北部的信江河上。它是由三十多条朱红色的铁船并排连接而成,上面铺上木板,两边用粗大的铁链固定,显得十分牢固。水面有时宽有时窄,浮桥也可以伸长,也可以收短。浮桥把信江河隔成了两半,又把两岸的居民连在了一起。河对岸的人们可以到县城来买菜,买生活用品;县城的人们也可以到炮台山游玩。走在浮桥上,摇摇晃晃地,像坐在摇篮里,又像在荡秋千,还会发出“吱吱”的声音,像是浮桥弹出来的妙曲。作文
站在炮台山顶俯视浮桥,浮桥成了一条窄小的“带子”,那支撑“带子”的一艘艘铁船,仿佛把桥分成一节节的,整座桥真像一条大蜈蚣呢!
早晨,浮桥从梦中醒来,河面上起着浓雾,好像披上了一层轻纱,给浮桥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河面上游着一只只小船,桥的尽头有一座巍峨的炮台山。啊!有山,有水,有桥,有船,真是一幅迷人的画!作文
夕阳下,信江河被染成了桔红色,给浮桥更增添了几分神秘。浮桥一半也被夕阳染红了,还有一半被炮台山的山影挡住了,呈现出黛青色,这就是一桥两色的奇观。
下雪了,浮桥上有着厚厚的雪,好像铺上一层雪白的绒毛毯。朱红色的船两头也卧着雪。碧波荡漾的江面上白帆点点,好一派迷人的景象。许多游人在桥上拍照,被这景致陶醉了。
啊,我爱迷人的浮桥,我更爱我的家乡!

篇三:迷人的彩虹桥
我的家在祖国的最西部,它是历史古城,那就是喀什,在喀什有天桥、七里桥、彩虹桥……其中,我最喜欢的桥就是彩红桥了。
远看桥,彩虹桥的水面上,像只小船。近看桥,它的柱子有四根,桥栏上还有弯弯彩色的管字,彩虹桥这个名字就有此而来的。站在桥的中间,晚上可以看见喷泉。清风吹来,是
我的家在祖国的最西部,它是历史古城,那就是喀什,在喀什有天桥、七里桥、彩虹桥……其中,我最喜欢的桥就是彩红桥了。
彩虹桥它在吐曼河上,彩红桥(又名下砍桥)建于2002年,人行道大约长35米,宽2米,马路上的正桥宽约24米,高约8米,全部由钢筋水泥砌成。
远看桥,彩虹桥的水面上,像只小船。近看桥,它的柱子有四根,桥栏上还有弯弯彩色的管字,彩虹桥这个名字就有此而来的。站在桥的中间,晚上可以看见喷泉。清风吹来,是那么的清爽。
它的用途有很多,白天有老人在散步,说说笑笑,晚上,有孩子在玩耍。
彩虹桥他是喀什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是喀什人民的骄傲!
那么的清爽。

篇四:迷人的天星桥
天星桥在我的家乡大进。那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地方。
天星桥的水是那么清,清得能看见水里的石头和游鱼。天星桥的水是那么静,静得像一面镜子,青山和白云都在水中留下了倒影。天星桥的水是那么绿,墨绿、碧绿、黛绿,绿得像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稀稀落落的野花,就像星星一般散布在小河旁,把这条小河点缀得格外美丽。
天星桥的山一座连着一座,一座有一座的特点,一座有一座的姿态:有的像手捧鲜花的绿衣少女,有的像长胡子老人,有的像一座宝塔,有的像捧着桃的猴子……这是一幅多么美的画卷,一首多么优美的诗文啊!
天星桥有许多娱乐设施:轮胎桥、秋千、台球、乒乓球……游客们尽情地玩耍着。玩累了还可以在亭台和阁楼里休息。大家的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
啊!迷人的天星桥,你是“人间仙境”,你是“人们的乐园”,我爱你,你是大家心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Ⅳ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简介100——200字要有过桥过程 快快快!!!急急急!!!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 今日的泸定桥国民党反动派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把我红军消灭在桥头上。我军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240里。敌人的两个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7点钟,离泸定桥还有110里。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都淋透了。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水继续前进。
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的方向奔去,分明是敌人的增援部队。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对岸的敌人赛跑。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嗓子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来宿营。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
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桥对岸的泸定城背靠着山,西门正对着桥头。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
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Ⅵ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不要超过200字)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120公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

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22位英雄拿着剥壳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枪林弹雨,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战士们,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当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

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

(6)讲桥的故事200字左右扩展阅读:

中国红军长征五大经典战役:

一、四渡赤水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根据上述情况,决定中央红军由遵义地区北上,在四川省泸州西南的蓝田坝、大渡口、江安一线北渡长江,进至川西北,同红四方面军一起实行总的反攻,争取赤化四川。黔军随即占领遵义、湄潭;

川军以一部兵力防守宜宾、泸州,以8个旅分路向松坎、温水、赤水、叙永等地推进。24日,红1军团击溃国民党军黔军的抵抗,攻占土城。

二、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

1935年4月28日,军委纵队从曲靖西屯、面店一带出发,经马龙的鸡头村、王家庄一线。红一军团、三军团均进驻寻甸境内。由于红军各路大军连日向滇中疾进,迫使滇军主力不敢离开昆明,而后面的追军又无法及时赶到。

这一情况表明,敌人已经无力阻止海军北渡金沙江,加之金沙江两岸空虚,军委抓住这样的时机,果断地决定各路红军立即向金沙江推进,准备抢渡金沙江。

三、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

25日晨,刘伯承、聂荣臻亲临前沿阵地指挥。红1团第1营营长孙继先从第2连挑选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连长熊尚林任队长,由帅士高等4名当地船工摆渡。7时强渡开始,岸上轻重武器同时开火,掩护突击队渡河,炮手赵章成两发迫击炮弹命中对岸碉堡。

随后,红1军团第1师和干部团由此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

四、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会见美国友好人士斯诺时,又一次谈到了红一军团夺取大渡河的战斗,他说:强渡大渡河是长征途中最关键的事件。如果在那里失败了,它就很可能被消灭。这种命运,在历史上早有先例。

红军之全部渡过泸定桥,确为红军的莫大成功。如红军不能过桥,则安顺场渡河至北岸之一师,势将孤军作战,而南岸之红军主力则必走西康。

五、扫清北上障碍,打开甘南通道。

此役是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的一个大胜仗,红军歼灭包座地区守敌及援敌49师的大部,共毙、伤、俘敌5000 余人,缴获轻重机枪50余挺,长短枪1500余支,还缴获了红军急需的牦牛、骡马、粮食、弹药等军用物资,使北上红军得到了基本补充。

包座战斗的胜利,扫清了红军北上的障碍,打开了向甘南进军的通道,使敌企图把红军困在草地的阴谋彻底破产。

Ⅶ 一篇关于桥的说明文,200字左右

家乡的桥
在我们村子的东边有一座非常普通的水泥桥,因为他在村子的南内边,所以人们习惯容称它为‘南河桥’。
桥的本身是由水泥,河沙,碎石等材料组成。桥下面各有两个桥洞,爸爸告诉我说:“它是用来夏天雨水多的时候排水的,防止冲坏桥梁。整座大桥由十六根柱子支撑着。桥长约五十米,桥宽约十五米,桥的两边是一堵水泥墙,高约半米左右。桥的表面刷的是白色的涂料。整座桥看起来非常结实。听老人们说,这座桥建有三十多年了。
有了这座桥,人们走起路来方便多了。也许没人会注意这座小桥,可他正默默的为人们做着自己的贡献。这座

Ⅷ 关于桥的说明文(200字以上)

桥的说明文一

我的家乡在河南南阳,那是一个四季如春、空气新鲜的好地方,那里有许许多多的风景如画的地方,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矗立在白河中央的仲景大桥了。它是以出自古代南阳的“医圣”张仲景而命名的。

那座桥从远处看上去非常漂亮。它从中间拱起,整体呈半圆形,走到桥上发现它的颜色是白色的,桥上的护栏外形也非常好看,是相互平行由垂直的花岗岩排列着,上面雕刻着动物和花草的图案栩栩如生,和桥面上川流不息的行人和车辆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给这座雄伟的大桥增添了很多的灵气。同时桥上两边那并列的一排排路灯,它们就像神圣的哨兵一样守卫着大桥和行人的安全。

桥下河水清澈,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简直就像一块晶莹剔透的水晶。桥的轮廓映在水面上和河里那五颜六色的鱼儿互相映衬,互相衬托,更有一种画中的感觉,让人心旷神怡。

啊!家乡的桥啊,你给了我们方便,也给我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我爱家乡的桥。

关于桥的说明文二

我的家乡灵宝是一座历史悠久、山明水秀的中原小城,坐落在黄河的“金三角”,它像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镶嵌在富饶的豫、陕、晋三省交界处。这里不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有函谷关、黄帝陵、亚武山等众多的名胜景点,还有享誉天下的苹果和大枣……但我却深深地迷恋着家乡的桥—桐沟大桥。

你看,那秀美的大桥像一轮宁静的弯月,又像一条美丽的绸带倒挂在金水湖上,显示着她婀娜多姿的身影,这座桥连着湖的东西两岸,因为有了这座桥,才显出金水湖湖光水色的迷人魅力。

春天,万物更生,桥旁边的柳树吐出了嫩芽,随着春风舞动着。这时你站在桥上,放眼眺望四方,顿时,会感觉到自己置身于湖水之中,沁人心脾。

夏天,花红柳绿,人们坐在桥边的凉亭乘凉,说说笑笑。有时全家人坐上船,缓缓划行,穿梭于桥下,还不时地泼水嬉戏,感觉无比愉悦。

秋天,落叶苍苍,桥旁边的柳叶变黄飘落,像一只只金色的小蝴蝶在桥上飞舞。远远望去像一位画家在桥上添加了几分金黄的笔墨。

冬天,白雪皑皑,一切事物都像大理石雕塑珠一般,淡装素裹,晶莹皎洁。大桥也披上了一件厚厚的银装,人们在滑冰,打雪仗,还在桥上的人行道上堆起了几个可爱的小雪人,快乐极了!

我爱家乡的桐沟桥。它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更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关于桥的说明文三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桥,从古至今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就从古代开始说起吧,独木桥是我国劳动人民最先发明的,它是所有桥中的“爷爷”。它是用木头制成的,一根木材架在河流或悬崖等的障碍物的上面。虽然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可是还有些危险,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石板桥等宽阔些的桥。其中石拱桥是桥梁史上的一大进步,它安全耐用又美观。要说独木桥是“爷爷”,那石拱桥等就是“孙子辈”了。就说石拱桥吧,它是由石头组成的,它比独木桥更加结实。桥上人行走,桥下船划过。晚上,石拱桥看上去很美,就像一轮弯弯的明月。但是,它虽然很美,也安全,但是比较窄,最多只能通过一辆车,又不能架在宽阔的大江上。

后来,为了方便交通,人们发明了各种形式的桥,比如高架索桥、斜拉索桥,汽车与火车两用的跨江大桥呀等等。就说我们的跨江大桥吧,它凝聚了设计师和建筑师的心血,把天堑变成了通途,远看起来它像一条巨龙卧在长江上,真乃是长龙卧波,雄伟壮观呀。现在,为了缓解城市交通问题,建筑师又把桥建在了公路上,一座座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使城市里的交通更流畅,他绝对是独木桥的曾孙子了!白天看它们的造型很美,夜晚的它们披上霓虹的彩妆,更是城市的一道道风景线!

从古至今,桥在变迁,社会在进步,说不定大家以后又发明了独木桥的“曾曾孙,曾曾曾孙”呢!同学们,我们努力学习吧,让我们设计的桥在将来的世界精彩亮相吧!

Ⅸ 关于写桥的高尚品质的一段话。(字数在200字左右)

1.当汹涌澎湃的怒涛拍打着礁岩,是谁让你踩着它的身躯过江?当呼啸奔腾的滔滔江水流过内江心,又是谁让容你站在它的脊背走到彼岸?是船吗?不,不是的,是一座座平凡而普通的桥。桥,它日夜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管寒冬腊月,不管盛夏酷暑。它都在履行着自己的义务。因为它身负神圣的使命,多少年来,桥走过了多少春夏秋冬;多少年来,桥历尽了多少风霜雨雪,可它没有半句怨言。

Ⅹ 描写一座桥(200字左右)

故乡河上桥
一座横跨我记忆河流的桥。
多少年来,我常常伫立桥头,痴痴俯看滚滚河水,呆呆仰望巍巍的山峰。草屋,田野,沙滩,水渠,岸柳,还有那朝霞中的鸣鸡,暮霭里的吠犬,乘着山风翻飞的鹰隼,踏着炊烟归栏的羊群。绘成桥边独有的一幅素描,挂在心屏上,也用以装饰我旷的脑际。
是普通的河,穿过小村与山蜂间的空地,切断了村庄跟山蜂的联系,彼此变得孤独落寞。
桥也是常见的桥,桥木是父辈们从南山顶砍下来的柞或柳,两根一对,大的一头担在河的中间石垛上,小的一头落在彼此对面的岸边。一般的桥有四根木头就足够了。小桥简约,朴拙,亦如妈妈缝在我对襟小挂上的纽袢。
小桥就这么地缝合了小村与山峰的翘盼。
路从村前的草滩神向南山,河道掐断了小路的进取心,对着河水叹息着。而小桥勇敢地趴在河水上,用自己的身躯,接通了断里路的神经和脉管。以他不变的姿势,担当起联接职责,无怨无悔的迎来送往。桥,三位一体。从山顶上看,桥,是山伸向小村的两条腿;从村里看,桥,是小村拥抱山峰的双臂。
而拥抱山蜂,就是拥抱丰衣足食日子。故乡的南山,东起二层砬子、老岳府,西致坟沟、杨家坎,总面积有五千多亩。山上林木葱郁,奇花异草、山货野果、飞禽走兽、应有尽有。
山坡上和山根儿,还有上千亩的肥田沃土。如果说南山是聚宝盆,那么小桥,就是乡亲们的发财路了。
鞑子香花谢了,卷莲花开了。山里的第一批草药成熟了。贝母、地龙骨、龙胆草、细辛,花枝招展等待采收。供销社收购站贴出收购通知后人们便陆陆续续地进山了。我们这帮孩子也夹在大人中间,扛把小镢头从桥上跑过去,爬上布满药香的山坡,猎取自然的收成。
傍晚,桥南桥北的人们,捆的捆、扎的扎,整理他们的战果。孩子们则尥蹶撒欢儿地跑回家领取大人们的奖赏。我使用的第一支自来水笔就是用三斤细辛换来的,那银亮的笔帽淡青色地笔管 ,至今还清楚的记得。
小桥还是时钟的指针,准确地记录着时序更替。桥的这头是春,那一头就是秋了。刚刚挑过种子的扁担,悠忽间变成了扛庄稼的背扦子;装过肥料的土篮,随即盛满了萝卜、白菜。在桥上鱼贯而归的还有金黄的谷穗、玲珑的豆荚、沉甸甸的红高粱。它们压弯小桥的腰肢。
小桥,托举起丰收的喜悦。
小桥也有它的闲情逸致。蒙蒙细雨中,约上几位钓友线凌碧波钩垂希望,挥洒悠然自得。深秋时节,桥上桥下的河面上,总有人挖上几眼鱼窖,间或捡起一排鱼晾子,勤劳的村民们和小桥一起捞取属于他们的河鲜鱼趣。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