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企业家的故事

企业家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0-11-18 03:18:35

A. 有哪些白手起家打江山的企业家背后的故事又有什么故事

滴滴出行的老板程维,他从一个副总经理辞职创业,三年合并快的,现在滴滴越来越好。

B. 尊重别人的企业家讲的是什么故事

有一次查尔斯?史考勃经过他的钢铁厂。当时是中午休息时间,他看到几个人正在抽烟,而在他们的头上,正好有一块大招牌,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严禁吸烟”。如果史考勃指着那块牌子对他们说:“难道你们都是文盲吗?!”这样只会招致工人们对他的憎恨。然而,史考勃没有那么做。相反,他朝那些人走过去,友好地递给他们几根雪茄,说:“诸位,如果你们能到外面抽掉这些雪茄,那我真是感激不尽了。”吸烟的人这时会怎么想呢?他们立刻知道自己违犯了一项规则,于是,便一个个把烟头掐灭;同时对史考勃产生了好感和尊敬之情。因为史考勃没有简单地斥责他们,而是使用了充满人情味的方式,使别人乐于接受他的批评。这样的人,谁不乐于和他共事呢?
如果批评一个人的时候,无情地剥掉了别人的面子,伤害了他的自尊心,这样很容易抹杀了你与别人之间原有的也许是很深厚的感情,这样的话,你将得不偿失。

C. 写一个著名的企业家的创业故事。

故事:
一个著名的企业家,创业了!

D. 求企业家的创业经历,故事

大染坊中的陈寿亭,乱世奇商,很感人,我觉得你会感触颇深,无论是他的经商谋略,还是为人出事。 他的人生全面、精彩,他的故事很激烈人。

还有《阿信》,是日本一个创业经历的故事,也很不错!

希望能对你有益!

经商要看《大染坊》,做人要学陈寿亭

《大染坊》讲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创业历程,描写了中国民族工业在20世纪初发生、发展的艰难道路,从中展示了一代人强国梦的诞生与毁灭。[
在主人公陈六子(陈寿亭)身上,反映出了商界人生的多面性复杂性。他大字不识却又知书达理,性格豪爽却又老谋深算,知恩图报却又损人利己,为人朴实却善于伪装,思想开放却又观念保守,唯利是图却又深明大义。 《大染坊》最直观最抓人之处是作品非常生动到位地描写了陈寿亭的精明。他虽然是要饭出身,但深得“三国”之精髓,他与同行孙明祖、訾文海,与日本商人滕井的较量宕荡起伏,惊心动魄,老谋深算,出神入化。虽是一笔生意却是真正的斗智

还是看看故事中陈寿亭是个怎样的人吧。
——恕道。
陈寿亭屡次提到狠,但他是善良的,善是他做事的根本。陈寿亭应战青岛元亨孙明祖、上海六合林祥荣都是被动应战,虽然招招弹不虚发,但总是适可而止。而对那个和日本人勾结的模范染厂却是毫不含糊。陈寿亭说:“善和狠,得分对谁”。论语中提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信哉。
从小叫花子到行业巨擘,陈寿亭对他的恩人都铭记在心,以有情有谊的行动回馈他们的提携和爱心。
周家父女、卢家父子、赵家父子、林家父子、苗老前辈,陈寿亭屡屡碰上“明白人”,也把自己锻造成了“明白人”。如果说,配方扰了孙明祖的好梦、暗度陈仓取得滕井一船货、微服巧取林家八千件布匹,乔装搅了訾文海的局是一种文学作品营造的戏剧性的话,遇到“明白人”却是陈寿亭的必然,因为“明白人”就在每个人的身边。
——仁爱。
陈寿亭的染厂是不打卡的,他的厂子里也没有什么打手,没有“特务组织”,不用防“奸臣乱党”。他把大华转给日本人后,工人又陆续跑回到他的麾下。陈寿亭靠的就是那分仁爱、理解和同情。
穷苦出身的陈寿亭爱给员工发肘子,过年过节发“喜面儿”也很大方。他承认人力资本的价值,在薪酬上领风气之先,从而取得产品开发和市场的主动。在厂子里,公私分明、身先士卒的陈寿亭不用说教,就很容易赢得员工发自内心的尊重。
在上海六合,企业做那么大,林总经理身边的人还要经常偷偷向林老太爷报道情况。可是,在天津,陈寿亭盘下开埠后对聘请的职业经理——周和丁,却大胆放手,真正是“垂拱而治”。盖洛普公司《由此,踏上成功之路》前言中说:“你的企业能否成功,并不取决于你对经济学、组织发展学或营销学的造诣。毋宁说,成功取决于你对心理学的理解。换一种说法,你必须释放人性的威力。”用此观点印证陈寿亭的实践丝毫不差。
他与竞争对手孙明祖等人在战场上不含糊,但总抱宽容与爱护的心态,老孙赋闲,他请老孙做自己的区域总代理。他甚至觉得,自己杀进人家的领地有点不好意思,把自己的坐车送给老孙。老孙关于“吵吵闹闹,但互相壮胆”的表白至情至性,决非妄言。“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现实中的竞争对手,想来也有同感。
——胆识。
陈寿亭没看过什么经商秘笈,他的学问来源于生活,所谓“读书少顾虑就少”,与比寿亭年长得多的商界同行相较,陈寿亭胜在胆上。有学者提出“胆商”理论很有道理,而愚以为有的人惮于创业惮于决策惮于行动并不是把钱看轻,却恰恰是把钱看重了,患得患失总在钱上却非在事上,没有像陈寿亭面对金钱表现出的潇洒:“这钱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要是看得过重了,干起买卖来就顾虑重重,买卖也就干不好。”中秋节那天,某在北京,与《中国企业家》杂志社孔君聊天,他也说到:“胆识胆识,胆是在前面的,识在后面。没有胆,一切免谈。”陈寿亭的故事可为印证。
陈寿亭不识字却不是莽夫,他听了许多历史故事,耳熟能详,活学活用。而且他没断了看报纸,东初就这样评价:“六哥虽然不识字,但绝对不是没文化。他专门雇着人天天念报纸,什么西他拉(希特勒)上台啦,西班牙打仗啦,六哥全知道。”(如此看来,看报很必要。在此,捎带给本报做个广告,《财富时报》,邮发代号:23-192,年定价50元,欢迎到邮局订阅。)胆固然是首要条件,识也是很必要的,如果因为一个不识字的人成功了,就跟着人家一起不学习了,那果真是糊涂大了。
一首歌中唱到:“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陈寿亭,这个升华于前辈民族商业家集体,经作家精心塑造的创业人物典型真实展现了前辈企业家的风采。商战激烈,沧海桑田,传奇故事生活中未必全有,但前辈走过的路也一定没有小说中说的那么顺畅。我们有理由对那些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前辈工业家、商业家表示由衷的敬意。
研究陈寿亭,笔者脑海中常常浮现的是他在车间里辛苦劳作的身影。说一千道一万,关键是干不是看。

《大染坊》作者陈杰,1956年生,上过三年小学,16岁入济南市邮政局做工,后弃工从商,现为某大公司首席执行总监(CEO)。
《大染坊》第一次正面展示了齐鲁文化在20世纪初叶对中国民族工业在市场经济摇篮时期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和贡献。小说再现了一个民族工业者的奋斗历程,折射出齐鲁民间文化、民间智慧的奇光异彩,揭示了齐文化开放式的经济思想,刻画了鲁文化重礼仪的典型人格。
有论者指出,《大染坊》有“五个价值”:一、具体阐述了资本和工业这两个概念的东方化过程和民族化道路,书写了中国近百年来第一代民族资本家成长道路和人生命运。二、对当前的市场经济,具有强烈的启示性。三、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个性化弘扬。四、对齐鲁文化,尤其是对齐鲁工业文明和商业文明,是一次全方位宣传。五、对“个人-家庭-国家”三位一体的命运性思考,有利于让人们深思历史,把握当前.

E. 企业家的故事

只找到这个了!看见没有人回答!

比较长!看一看吧!

传奇英雄艾柯卡

世上没有哪位企业家像艾柯卡那样命运多舛,大起大落,几经沉浮。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推销员扶摇直上,登上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总经理的宝座,而后又从权力之巅被推落谷底;他雄心不泯,从灰烬中奋起,当上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总裁,把这家濒临倒闭的公司从危境中拯救过来,奇迹般地东山再起,使之成为全美第三大汽车公司。他那锲而不舍、转败为胜的奋斗精神使人们为之倾倒。一时间,他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记述他传奇经历的自传,以空前的速度风靡美国,风靡全世界。一股"艾柯卡狂热"席卷着全球。艾柯卡成了全世界闻名的超级企业家,他的传奇故事也被千千万万人所熟知。

李·艾柯卡是一个意大利移民的儿子,1924年10月15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埃伦敦。艾柯卡的父亲尼古拉12岁搭乘移民船来到新大陆,白手起家,先后经营过餐厅、电影院、出租车队和房地产等行业,逐渐成为较富有的人。父亲在大萧条的艰苦岁月中,始终持乐观态度和坚定信念,这给艾柯卡留下深刻的印象。每当艾柯卡遇到困难时,父亲总是深情地鼓励他:"太阳总是要出来的。要勇往直前,不要半途而废。"多年以后,艾柯卡在事业上遭受挫折时,他就以父亲的教诲激励自己,坚韧不拔地迎接挑战,从逆境中奋起,重振雄风。

父亲酷爱汽车,他拥有一辆最早期的福特T型车,是埃伦敦镇上少数几个会开车的人之一。他只要有空,就去摆弄车子,改进车子的性能。小艾柯卡耳濡目染,对汽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不准儿子骑自行车,但当艾柯卡年满16岁时,他却怂恿和支持艾柯卡去考汽车驾驶执照。结果,艾柯卡成为镇上第一个会开福特车的小伙子,并从此和汽车结下了不解之缘。

艾柯卡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不仅学业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而且兴趣广泛,对音乐、舞蹈、文学、体育都有狂热的爱好。1945年,他修完工程学和商业学以及心理学,从利哈伊大学毕业。在20家可供选择的公司中,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福特汽车公司。然后他又花了一年时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文科硕士学位。1946年8月,21岁的艾柯卡来到底特律,在福特公司当了一名见习工程师,从而开始了他在汽车业中的传奇生涯。

然而,实习尚未结束,艾柯卡对整天同无生命的机器打交道的工作已感到索然无味。他感兴趣的是到销售部门同人打交道。经过一番努力,福特公司宾夕法尼亚州的地区经理终于给了他一个机会,他当上一名推销员。

推销员工作充满了酸甜苦辣。艾柯卡虚心好学,竭尽全力去干,很快学会了推销的本领,不久,他被提拔为宾夕法尼亚州威尔克斯巴勒的地区经理。销售,是汽车业的关键。艾柯卡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想在汽车这一行获得成功,必须和销售商站在同一立场上。在以后的风风雨雨中,他始终牢记这一点,因此深得销售商的拥护。

1956年,艾柯卡被提为费城地区销售副经理。这时,福特公司推出了56型新车,公司发给艾柯卡一部介绍该车安全装置的广告影片,以放映给汽车商看。影片的解说词介绍说:这种防震的安全垫很有效,如果你从二楼把鸡蛋扔到安全垫上,鸡蛋会从垫子上弹起来而不会破碎。

艾柯卡过于相信解说词的真实性,为追求推销宣传工作的戏剧效果,他决定在有1100个汽车推销商参加的地区推销会上,搞一次实物表演。他把新型安全垫铺在地板上,然后带着一纸盒鸡蛋爬上高梯子,亲自作掷蛋表演。第一个鸡蛋落下来,落在地板上,鸡蛋碎了,引起一场哄堂大笑。第二个鸡蛋扔下来时,替他扶梯子的助手不巧晃了一下,结果鸡蛋掉在这位助手的肩膀上,又引起了一阵喝倒彩声。第三、第四个鸡蛋虽然落到垫子上,但不幸都碰破了。直到第五个鸡蛋才算成功,博得观众一片欢呼声。

艾柯卡从掷蛋表演失败中窥见了推销的窍门。在推销会上做实物演示必须要做到万无一失,一定要事先做好准备,把想讲和想做的事先演习一遍,这样才有利于推销产品。

福特公司这场安全装置的宣传攻势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福特汽车在各地销售反而变得疲软。艾柯卡所在的费城地区更糟,落在最后一名,艾柯卡面临被炒鱿鱼的危险。

艾柯卡急中生智,挖空心思想出一个名为"花56元钱买一辆56型福特汽车"的推销计划。按照这个计划,凡购买56型福特汽车的顾客,买时只需先付售价的20%,其余部分每月缴付56美元,3年付清。"花56元买56型新车"这个诱人的广告,使福特汽车在费城地区的销量像火箭般直线上升,仅仅3个月,就从原来的最末一名,一跃而居全国第一位。福特公司把这种分期付款的推销方法在全国各地推广后,公司的年销量猛增了7.5万辆。艾柯卡也因此名声大振。不久,公司晋升他为华盛顿特区经理。

几个月后,年仅32岁的艾柯卡又调到福特公司总部,担任卡车和小汽车两个销售部的经理。在人称"神童"的福特汽车公司副总裁、后来任国防部长的罗伯特·麦克纳马拉手下工作。在总部,他开始崭露非凡的管理才能,深得上司的赏识。4年后,即1960年11月10日,麦克纳马拉升任总裁,艾柯卡则接替了副总裁和福特分部的总经理职务,时年36岁。这比艾柯卡在大学时发誓"要在35岁担任福特公司副总裁"的时间,仅仅晚了一年。艾柯卡发迹速度之快在世界上实属罕见。

当上副总裁后,艾柯卡的才华得以全面发挥。他首先建立了季度检查制度,提高了经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接着,他又组织手下聪明而有创造性的年轻人每星期聚会一次,分析、预测消费者心理和市场。

艾柯卡敏锐地意识到,进入60年代后,美国出现了一股年轻化的社会变革浪潮。市场调查也证实,今后10年内汽车购买力的增长,至少一半是年轻人。因此,他极力主张,设计新型车时必须把青年的要求和愿望放在第一位。他亲自组织了新车设计班子,夜以继日地加紧研制。

1962年底,新车最后定型了。它的一切都是为年轻人着想的:白色车身,红色车轮,长长的引擎盖,短短的货仓,后保险杠构成一个小小的后尾,既漂亮又神气,酷似美国的赛车迷们崇尚的欧洲赛车。而且它可以一车多用,不单是跑车,星期五晚上可以挂上一个车厢去乡村俱乐部度假,星期天又可驱动它去教堂作礼拜。它的价格相当便宜,仅需2368美元,它的座位又可容纳一个4口之家,非常符合青年夫妇家庭的口味。艾柯卡对新车的命名更是煞费苦心,从命名专家提供的数千个车名中选择出"野马"这个令年轻人遐想的名字。在广阔原野上驰骋奔腾的野马,不正是美国青年人追求的自由奔放的形象吗?

1964年4月,适逢纽约世界博览会开幕,"野马"正式上市了。其受欢迎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原先最乐观的估计。新闻界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几百家报刊在显著的位置刊登了"野马"车的照片和介绍文章,《时代》和《新闻周刊》这两家最著名的杂志同时以"野马"的照片作封面。对于一种新商品来说,这种宣传盛况是空前绝后的。第一年销售额竟高达41.9万辆,创下了全美汽车制造业的最高纪录。头2年"野马"型新车为公司创纯利11亿美元。

一时间,"野马"风行美国。"野马"二字成了发财致富的象征,各行各业争先恐后地抢用"野马"的标志。"野马"车推出不到一年,就出现了几百家"野马"俱乐部,还有"野马"太阳镜、"野马"钥匙链、"野马"帽及"野马"玩具等。艾柯卡这一巨大的成功,使他成了闻名遐迩的"野马之父"。

成功,使艾柯卡身上的担子更重。公司老板亨利·福特又把比较薄弱的林肯——墨丘利分部的计划、生产与经营交给了他。3年后,在他的领导下,一直不赚钱的林肯分部先后推出"侯爵"、"美洲豹"和"马克3型"高级轿车,形势大为改观。特别是"马克3型"给公司再一次带来巨额赢利。在最好的年景,光是林肯分部就创利10亿美元,这是艾柯卡生平又一次大成功。

1970年12月10日,艾柯卡趁"野马"和"马克"汽车大获成功之势,终于如愿以偿地登上福特汽车公司总裁的宝座,成了这家美国第二大汽车企业中地位仅次于福特老板的第二号人物。他上任伊始,就提出"降低费用"和"消灭亏损部门"两个计划,先后撤销了近20个亏损单位,大大压缩了管理费用。接着,他通过研究今后5年汽车业发展的主要趋势,预感到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发生石油危机,其时小型省油的汽车将会走俏,因此他极力主张把钱花在研制小型汽车上。但亨利·福特却认为小型车是死路一条。1973年中东战争引起石油危机,事实证明艾柯卡的预见十分正确。在艾柯卡的坚持下,福特公司研制的名为"菲斯特"的小型车及时间世,结果获得巨大成功,使公司在石油危机中仍赚取了巨额利润。

成功,使艾柯卡在人们的心目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并越来越受到董事会成员的赞赏。但是,树大招风。艾柯卡声望越高,也就越来越受到公司老板亨利·福特的猜忌与戒备。福特公司自创办以来,一直由福特家族把持大权。如今"将强于帅",亨利·福特认为这是对他的权力和地位的莫大威胁。1975年亨利·福特健康欠佳,使他更加担心身后大权会旁落。于是,除掉艾柯卡的活动便紧锣密鼓地开场了。

由于艾柯卡功勋卓著,福特不便明目张胆地赶他走,便暗地玩弄权术,羞辱艾柯卡,迫使他自动离职。开始,福特不惜花费200万美元,对艾柯卡及其朋友的业务活动和个人生活进行调查,结果一无所获。继而,福特以莫须有的罪名把艾柯卡的密友一个个解雇掉,试图孤立艾柯卡。接着又采用削权的办法,使艾柯卡在公司的地位从第二位降到第四位。这一次次打击,就像是切意大利蒜肠一样,一次切一刀。艾柯卡一直强忍着,因为他很清楚自己在公司的价值,还是以心爱的汽车事业为重。他总希望有一天亨利·福特会恢复理智,或董事会能挺直腰杆,情况也许会好转。但被嫉妒和猜忌缠身的福特并未迷途知返,他见一切间接的打击无效后,干脆亲自出马了。

1978年7月13日下午,亨利·福特把艾柯卡叫到他的办公室,通知他已被免去福特公司总裁的职务,从今以后不要再去总裁办公室办公了。艾柯卡早已有心理准备,但此刻依然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慷慨陈词地列举自己担任公司总裁8年来所做出的各项成就,然后提高嗓门对福特说:"你看着我!你的决定坏透了。过去2年我为公司赚了35亿多利润,而你以后也许再也见不到18亿的年利润了,因为你只会花钱而不懂得赚钱!"亨利·福特自知理亏,无言以对,始终不敢正视他一眼。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对艾柯卡来说无异于从珠穆朗玛峰坠入万丈深渊,几乎置他于死地。妻子气得心脏病发作,女儿埋怨他无能。他愤怒、仿惶、苦闷,甚至想到自杀。但他最终没有向命运屈服。

过了些天,他乘车来到他的"新办公室",这是离福特总部几英里外的一间灰暗的仓库。他的秘书在门口垂泪相迎。他推门一看,办公室只有卧室大小,地板上铺着有裂缝的油毡,仅有一张小桌子,上面放着两只塑料杯。这一切比起他原来使用的豪华的总裁办公室来,简直就像流放到西伯利亚一样。他怒火满腔,猛然转过身走了出去,暗暗发誓再也不回来了。为了雪此奇耻大辱,他决心振作起来,重整旗鼓,东山再起。

艾柯卡被解雇的消息在舆论界和企业界引起了轰动。许多大公司久仰艾柯卡的大名与才干,纷纷找上门来,争相聘请他,其中包括财大气粗的国际造纸公司、洛克希德飞机公司、无线电收发装置公司等,聘用条件相当优厚。有些大学还邀请他去出任学院院长。但他都一一婉言谢绝,因为对他来说,一生中唯一感兴趣的是汽车工业。

厄运也会给人带来机会。正当艾柯卡赋闲在家时,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的克莱斯勒公司由于经营不善正濒临倒闭,希望有位能人来挽救这一残局。这对艾柯卡而言,无疑是他人生道路上的重大转机。经朋友介绍,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董事长约翰·李嘉图会见了艾柯卡,并表示如果他愿意重新出山,欢迎他到克莱斯勒公司继承他的职位。

艾柯卡回家征求妻子的意见。妻子认为,他不应在54岁的壮年就退休,还可以在事业上大干一番,也算是向亨利·福特报一箭之仇。在妻子的鼓励下,他毅然迎接新的挑战,入主克莱斯勒公司任总裁。不到一年他又接替了李嘉图的职位,登上了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董事长的宝座。

艾柯卡一脚踏上总裁的位置,另一只脚却陷在烂摊子里,克莱斯勒公司的状况比他预料的还糟。由于前任的无能,公司几乎处于无政府状态,纪律松弛,35位副总裁各把一方,互不通气;财务混乱,现金枯竭;产品粗制滥造,积压严重。就在艾柯卡上任当天,该公司宣布连续3个季度的亏损达1.6亿美元。

针对公司的种种弊病,艾柯卡断然采取行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他采取的第一项措施,就是整顿队伍。他关闭了克莱斯勒公司20个工厂,3年中裁员7.4万人,35个副总裁先后辞退33个,高层部门的28名经理撤掉了24名。留用员工减薪12亿美元,其中最高管理层的各级人员减薪10%,而他自己的年薪则率先减至象征性的1美元。与此同时,他从福特公司管理人员中挖来一些干将,又发掘和提拔了一批优秀人才,从而建立了一个拥有一流管理能手和理财专家的指挥班子。

艾柯卡另一重大措施是,集中公司的人力物力财力,尽快拿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在他的多方奔走要求下,美国国会批准政府给予克莱斯勒汽车公司15亿美元的贷款保证。艾柯卡就用这笔巨款发展新型轿车。他根据80年代国际石油价格开始下降,国内汽油供应日趋缓和的新形势,预测市场上可容纳全家人的较大型汽车将走俏,便果断地拍板将公司原有的"纽约人"牌中型车加大产量。同时他又开发出早已绝迹的敞篷汽车和高速省油的K型车。1982年,"道奇400"新型敞篷车先声夺人,畅销市场,多年来第一次使克莱斯勒公司走在其它公司前面。K型车面市,也一下子占领小型车市场的20%以上。

1982年底,艾柯卡终于使克莱斯勒公司奇迹般地走出谷底,第一次出现赢利。1983年,公司出现了历史上最高的利润:9.25亿美元。经过短短的3年,公司就提前7年还清了全部贷款。1984年,公司更取得了23.8亿美元的纯利润,形成90.6亿美元的资产。克莱斯勒终于从灰烬中站立起来。

1985年,克莱斯勒公司在世界汽车制造公司的排名榜中跃居第5位。1986年,克莱斯勒公司的股票涨到每股47美元,6年来其股息增长860%,雄踞500家大公司的榜首。艾柯卡成了美国的英雄人物。他的照片频繁地出现在报刊杂志上,他的演讲受到热烈欢迎,他的自传成了世界畅销书。因为他大起大落的成功经历,给衰落的美国企业带来了复兴的希望。

美国盖洛普民意测验的结果显示,艾柯卡成了美国人最崇拜的人,其声望仅次于当时的总统里根和教皇保罗二世。他平均每天收到500封信,许多人都希望他竞选总统,对此,他说:"我没有这个愿望,也不想再去攀登一座山峰。"他仍然倾心于他的汽车事业,1987年初,他以巨资收购了另一家大汽车公司——美国汽车公司,并制定了新的奋斗目标:占领15%的轿车市场和25%的卡车市场。也许,他还在想着要报福特的一箭之仇呢!

F. 励志名言或故事.优秀企业家故事

1.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2、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 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3、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4、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5、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6、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7、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8、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9、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10、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11、人生伟业的建立 ,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12、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13、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14、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15、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16、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17、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18、如果寒暄只是打个招呼就了事的话,那与猴子的呼叫声有什么不同呢?
事实上,正确的寒暄必须在短短一句话中明显地表露出你对他的关怀。
19、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
20、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21、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
22、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23、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24、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25、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26、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27、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28、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29、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30、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31、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32、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g.
· 天生我才必有用。
· Difficult circumstances serve as a textbook of life for people.
· 困难坎坷是人们的生活教科书。
·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 Thomas Paine
· 失败乃成功之母。
· For man is man and master of his fate.
· 人就是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 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 Socrates
· 混混噩噩的生活不值得过。 -- 苏格拉底
· None is of freedom or of life deserving unless he daily conquers it anew. -- Erasmus
· 只有每天再度战胜生活并夺取自由的人,才配享受生活的自由。
· Our destiny offers not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So let us seize it, not in fear, but in gladness. -- R.M. Nixon
·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因此,让我们毫无畏惧,满心愉悦地把握命运。-- 尼克松
· 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 -- John Ruskin
· 生活没有目标,犹如航海没有罗盘。-- 罗斯金
· What makes life dreary is the want of motive. -- George Eliot
· 没有了目的,生活便郁闷无光。 -- 乔治 · 埃略特
· Towering genius disdains a beaten path. It seeks regions hitherto unexplored. -- Lincoln
· 卓越的天才不屑走旁人走过的路。他寻找迄今未开拓的地区。
·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great talent without great will - power. -- Balzac
· 没有伟大的意志力,便没有雄才大略。 -- 巴尔扎克
· The good seaman is known in bad weather.
· 惊涛骇浪,方显英雄本色。
· Fear not that the life shall come to an end, but rather fear that it shall never have a beginning. --J.H. Newman
· 不要害怕你的生活将要结束,应该担心你的生活永远不会真正开始。 -- 纽曼
· Gods determine what you're going to be. -- Julius Erving
· 人生的奋斗目标决定你将成为怎样的人。 -- 欧文
· An aim in life is the only fortune worth finding. -- Robert Louis Stevenson
· 生活的目标,是唯一值得寻找的财富。-- 史蒂文森
· Whil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hope.
· 一息若存,希望不灭。 -- 英国谚语
· Try not to become a man of success but rather try to become a man of value. -- A. Einstein
· 不要为成功而努力,要为做一个有价值的人而努力。 -- 爱因斯坦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 Charles Chaplin
· 人必须有自信,这是成功的秘密。 -- 卓别林
· Pursue your object, be it what it will, steadily and indefatigably.
· 不管追求什么目标,都应坚持不懈。
· We must accept finite disappointment, but we must never lose infinite hope. -- Mattin Luther King
· 我们必须接受失望,因为它是有限的,但千万不可失去希望,因为它是无穷的。 -- 马丁 · 路德 · 金
· Energy and persistence conquer all things. -- Benjamin Franklin
· 能量加毅力可以征服一切。 -- 富兰克林
· Nothing seek, nothing find.
· 无所求则无所获。
· Cease to struggle and you cease to live. -- Thomas Carlyle
·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 卡莱尔
· A thousand-li journey is started by taking the first step.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Strength alone knows conflict, weakness is below even defeat, and is born vanquished. -- Swetchine
· 只有强者才懂得斗争;弱者甚至失败都不够资格,而是生来就是被征服的。 -- 斯威特切尼
· The people who get on in this world are the people who get up and look for circumstances they want, and if they cannot find them, make them. -- Bernara Shaw
· 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就的人,都努力去寻找他们想要的机会,如果找不到机会,他们便自己创造机会。 -- 萧伯纳
· A strong man will struggle with the storms of fate. -- Thomas Addison
· 强者能同命运的风暴抗争。 -- 爱迪生
· 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 -- Goethe
· 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 歌德
· Victory won't come to me unless I go to it. -- M.Moore
· 胜利是不会向我们走来的,我必须自己走向胜利。 -- 穆尔
· Man struggles upwards; water flows downwards.
·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 Man errs as long as he strives. -- Goethe
· 失误是进取的代价。 -- 歌德
· The failures and reverses which await men - and one after another sadden the brow of youth - add a dignity to the prospect of human life, which no Arcadian success would do. -- Henry David Thoreau
· 尽管失败和挫折等待着人们,一次次地夺走青春的容颜,但却给人生的前景增添了一份尊严,这是任何顺利的成功都不能做到的。 -- 梭罗
· A man can fail many times, but he isn't a failure until he begins to blame somebody else. -- J. Burroughs
· 一个人可以失败很多次,但是只要他没有开始责怪旁人,他还不是一个失败者。 -- 巴勒斯

G. 成功企业家的成功故事 !!

曹毅明:有“原则”地大胆授权
在固定的管理框架下让管理者发挥。对员工诚信以待,鼓励员工从事不同的工作。避免烦琐的管理层次,快速决策。

易科在中国很低调,在其总部所在地荷兰却是大名鼎鼎。这家专注于为中小企业提供管理软件的厂商已有20年历史,在上百个国家拥有近20万客户。2004年被IDC评选为欧洲"中小企业市场最大的ERP公司".在中国,1998年进入的易科也开始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02年和2003年客户数增长和营业额增长都连续超过100%.在易科亚太区总裁曹毅明的眼中,好的业绩是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的结果。他特别强调"大胆授权",因为他本身就是在被"授权"中成长起来的,他又用这种方法去培养了中国区总经理周晓玲,周晓玲又用这种方法来培养自己的下属。

但是在公司中实行"大胆授权"是要有基础的,那就是易科是一个有"原则"的公司,这个"原则"是:有明确的战略,充分鼓励员工,诚信对待员工,从而在员工当中培养出"主人翁"的精神。

听说在易科,做一个管理决策很快,并不需要层层上报?

我们提倡扁平化的管理:一个管理决策的步骤越少越好,时间越快越好。一个决策只有被做出来并实施了你才知道它是正确还是错误的。所以管理者要充分相信在那个区域做决策的管理层的能力,不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强加于人。我们用最快速的方法做管理决策,避免很烦琐的管理层次。我们认为一个管理决策如果需要两个人做出已经是够多了,而不认为应当用规避风险的方式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决策。在易科,如果你是管理者,你就应当有那个责任。

很多公司都强调授权,但是在实践中真正能做到的并不多。易科真的能够做到大胆授权吗?

举我自己的例子吧。8年前,我大学毕业后在马来西亚加入易科,当时只是一个普通的技术人员。因为工作努力,很快我就被派到香港去参与组建新公司,从一个普通的技术人员到技术部门的负责人再到整个香港地区的负责人,这个过程都是在短短的两年之内发生的。紧接着1998年易科进入中国内地,我又开始负责这边的组建。在这个过程当中公司赋予了我足够的权利。

在这当中我也犯过错误,而且这个错误很"昂贵",给公司造成损失,但是让我感动的是当时我的上司只是问我:"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了解了情况后他说:"以后不要再犯了。"——-就完了。这让我非常感动。

对中国区总经理周晓玲的任命过程我也印象很深,我记得当时和荷兰的上司讨论,他只问了我一个问题:"你觉得她行吗?"我只简单地回答:"她行。"就这样,几乎没有什么管理背景的周晓玲最后成为了中国区的总经理。

周晓玲在易科首先是做财务的,两年后提出转做销售。我相信她能做好,就支持她去做,结果业绩非常好。我又发现她有管理才能,3个月之后就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她做销售经理,中国区所有需要签字的文件都由她来签。当时中国区还没有总经理。半年之后,我又让她代表中国区出席亚太区的各种会议。我们知道她不够强势,但并不给她派助手,也没有派另外的高层指导她,而是充分放手让她锻炼,所以她成长得很快。但是她还是一直不肯接受中国区总经理的位置,因为她怕自己做不好,后来我想了个方法,对她说:"你总赖在那个位置(销售经理)上,让其他想升职的人怎么办啊!"最后她接受了这个职位,事实证明,她做得很好。

授权存在着滥用权利的危险,有什么机制对权利进行约束呢?

我们并不是让一个管理者去自我发挥,我们的管理的框架是固定的,你不能有太多的越规。

但是在这个核心的骨架上,你可以加很多的血、肉、衣服,可以进行各种的化妆。这是管理者的权利。另外我们认为管理者不是绝对的君主,任何一个员工都有权利站出来说出某个功能区域中不该发生的事情,这是属于多方位管理。我们要造就"主人翁精神",如何达到主人翁意识呢?我们的方法是鼓励员工尝试不同的工作;提供机会给员工去体验更多的职业经历;充分信任他们,让他们成长。

在这样的气氛下,我们的员工都变得很有想象力,勇于去尝试不同的职位,发现自己的天赋。中国区有一个做市场的人员,忽然有一天提出要去做销售,照理说是很难的,但是周晓玲对他说:"不怕你丢了潜在客户、做砸了一个单子。给你三个月的时间,如果你觉得自信了,我给你正式调换工作。"这个人现在是业绩非常出色的销售。

其实最能够打动客户的是员工对自己公司和产品的诚心诚意的展示,你的真诚远远大于巧舌如簧。

还有哪些做法来造就"主人翁精神"?

最重要的是公司要有原则,不能今天干这个,明天干那个,让员工知道公司有一个很明确的战略。

我认为这方面,易科是一个很独特的公司。比如,易科有一个很强的理念:绝对不投资别的行业,只专注在ERP行业。其实有很多的投资点,很多赚钱的机会,包括在中国我们租这么贵的办公室,其实当时完全可以买下来。但公司要把全部精力放在产品上,这是一条很艰辛的路。这种策略的好处当时未必看得见,却一定会在未来显现出来,尤其越到行业遇到困难的时候表现得越明显。可以看到在两次IT的震荡当中,当其他公司大起大落时,易科的表现却是稳步上升。

也正是由于这种不为周围的诱惑所动的行为方式,我们在过去20年开的六十几家公司还从来没有关过。如果员工表现不好,我们可以解聘他,但是我们决不会使得正在为公司做着努力贡献的人突然间失去自己的方向。我们全球的所有公司都从来没有因为公司自己犯下错误而解聘过自己的员工。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公司一定要对员工守信。易科的政策是每年6月底开始考评员工决定是否给他加薪。但在中国区,有一年加薪的决定做出是在10月份。我们认为公司的政策应该是从7月加薪,由于我们的原因拖延到了10月份,所以我们决定补回从7月开始的所有的薪资增长。很多员工都很诧异,但接下来觉得感动。但这种对于承诺的严格兑现证明了公司是一个很有原则的公司,不会在事情的中间出现改变。在这种公司员工也会变得简单,如果他有能力的话,他什么也不用多想,只是往前冲就行了。更重要的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公司,他对他的员工守信,必定会对客户守信。

大胆授权以充分的信任做基础,以多方位的管理做约束。这也是你们拥有权利,却更多的把权利看作责任的原因吧?

对!易科的领导者都很敬业,没有员工冲锋陷阵,领导者享乐的情形出现,可能也是因为这种充分的信任。以我为例,因为上级这么信任我,我必须要卖力地工作,自从我当领导以来,我几乎没有在晚上12点以前休息过。我的员工都已经习惯收到我半夜两三点钟发来的邮件。公司给我的权利实际上也是一种责任。

对于周晓玲也一样,我们让她做中国区的总经理,她觉得责任重大,不愿意接受,中国区总经理的位置有半年时间都空在那里。她后来对我说:"当时所有的文件都由我来签字,他们根本没有怀疑过我这个字签下去以后问题可能就大了,我的错误可能会导致中国区被关掉,他们给了我充分的信任和授权。"正是这种信任使得她觉得非要把工作干好不可。

H. 著名企业家创业故事

丝宝集团的梁亮胜;万科的冯仑 太多了

I. 善于利用机遇的企业家讲的是什么故事

一个有头脑的企业家,他会随时通过捕捉机遇到来的征兆,把握和充分利用机遇,进而取得成功。
1975年初春的一天,美国亚默尔肉食加工公司总裁菲力普?亚默尔在家里翻阅报纸,一条几十个字的短讯引起他的兴趣:墨西哥发现了疑似瘟疫的病例。他马上联想到,如果墨西哥真的发生了瘟疫,一定会从与墨西哥接壤的加利福尼亚州或得克萨斯州传染到美国来。而这两个州又是美国肉食供应的主要基地。这样,肉类供应肯定会紧张,肉价就必然猛涨。
当天,他就派人去墨西哥,几天后,他接到了“墨西哥确实有瘟疫,且很严重”的一份电报。亚默尔接到电报后,立即集中全部资金购买加利福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的牛肉和生猪,并及时运往美国东部几个大冷库贮存起来。
不出所料,瘟疫很快蔓延到美国西部的几个州。联邦政府下令:严禁一切食品从这几个州外运。于是,美国国内肉类奇缺,价格暴涨。这时,亚默尔把早先贮存在东部冷库中的牛肉和生猪抛出,获取了暴利。在短短的几个月里,亚默尔净赚九百万美元。

J. 关于诚信的故事,主要记事,要的是身边企业家的诚信故事,2000字

李嘉诚:母亲的1个故事让我学会诚信,这改变了我的命运
1957年岁尾,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公司总部由新莆岗搬到北角,李嘉诚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厂房分为两处,一处仍生产塑胶玩具,另一处生产塑胶花。李嘉诚把塑胶花作为重点产品。
李嘉诚把从意大利偷师学艺回来的塑料花生产技术应用上,一时间生意火爆。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出现了降低产品质量来应付订单的情况。结果许多客户对低质量的产品要求退货,银行追债,客户追款,塑胶厂顿时陷入困境,濒临破产。
这天,母亲庄碧琴叫李嘉诚:“儿啊,给妈妈泡一道工夫茶。” 李嘉诚用地道的凤凰茶给妈妈泡上一道潮州工夫茶。 庄碧琴吩咐李嘉诚坐下来,品了几口茶后,问:“你认识老家开元寺法号叫元寂那个住持么?” 未等李嘉诚回答,庄碧琴继续说道:“元寂年事已高,希望找个合适的接班人。候选人是他的两个徒弟,一个法号一寂,另一个法号二寂。” 李嘉诚静静地听着母亲说,并不插话,只是给母亲满上一杯工夫茶。 庄碧琴呷了一口工夫茶,又接着说:“元寂把这两个徒弟都叫到跟前,说:‘我现在给你俩每人一袋稻谷,明年秋天以谷为答卷,谁收获的谷子多,谁就是我的接班人。’第二年秋天到了,一寂挑来满满的一担谷子,二寂则两手空空。元寂却当众宣布二寂担当接班人。” 李嘉诚打断母亲的话:“不是说好谁收获的谷子多,就选谁当接班人么?” 庄碧琴笑了笑,说:“是的。一寂听了,不服气地说:‘分明我收获了一担谷子,二寂颗粒无收,怎么能够让他担任住持啊!’元寂微微一笑,高声地对众人说:‘我给一寂和二寂的谷子,都是用滚水煮熟的。显然,二寂是诚实的,理应由他来当住持。’于是,众人悦服。” 庄碧琴忽然话锋一转,“经商如同做人,诚信当头,则无危而不克了。” 李嘉诚听罢母亲的话,深有感悟。不久,李嘉诚的诚信打动了银行、供货商和员工,形势因之好转,危机成就了商机。李嘉诚从此在商界站稳了脚跟。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