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童话故事 » 有关平庸与精彩的小故事

有关平庸与精彩的小故事

发布时间: 2020-12-06 05:05:44

A. 高分寻求有关求真务实的哲理小故事

1、心态

父子二人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

2、情况不同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小猪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小猪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

3、靠自己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毛虫姊姊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因为毛虫姊姊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 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4、鲨鱼与鱼

曾有人做过实验,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最初,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耐何这只是徒劳,它始终不能过到对面去,而实验人员每天都有放一些鲫鱼在池子里。

所以鲨鱼也没缺少猎物,只是它仍想到对面去,想尝试那美丽的滋味,每天仍是不断的冲撞那块玻璃,它试了每个角落,每次都是用尽全力,但每次也总是弄的伤痕累累,有好几次都浑身破裂出血,持续了好一些日子,每当玻璃一出现裂痕,实验人员马上加上一块更厚的玻璃。

后来,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对那些斑斓的热带鱼也不再在意,好像他们只是墙上会动的壁画,它开始等着每天固定会出现的鲫鱼,然后用他敏捷的本能进行狩猎,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凶狠霸气,但这一切只不过是假像罢了,实验到了最后的阶段,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

但鲨鱼却没有反应,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区域游着它不但对那些热带鱼视若无睹,甚至于当那些鲫鱼逃到那边去,他就立刻放弃追逐,说什么也不愿再过去,实验结束了,实验人员讥笑它是海里最懦弱的鱼。

5、神迹

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会出现神迹,可以医治各种疾病。有一天,一个拄着拐杖,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一跛一跛的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镇民带着同情的回吻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条腿吗??」

这一句话被退伍的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祈求?帮助我,叫我没有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

B. 有没有什么关于追求而快乐的小故事

人生旅途好比一段海上航程,有人选择与风浪搏斗,有人选择随波逐流,虽然与风浪搏斗者有可能被海浪吞没,被鲨鱼吃掉,但他为了他的人生目标而奋斗,而拼搏,体现了人生的价值;而选择随波逐流的人,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他的一生得过且过,甚至乎可谓之为苟且偷生,不知道这样的人生有什么快乐可言。
有人说:“追求为痛苦之源,平庸为快乐之本。”本人对此不敢苟同。最近中国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的节目《追逐太阳的航程》,令我对此观点的正确性愈发怀疑。该节目讲述了瑞典仿古帆船“哥德堡”号及其船员远航中国的故事。这班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船员,团结一致,穿越风暴角,跨过赤道,横穿印度洋,北上暗礁丛生的马来群岛,到达中国。其间不知经历了多少次暴风骤雨,狂风巨浪,严寒酷暑,晕船饥饿的威胁,无一人退却。我在想,是什么让这帮非专业水手有如此之大的勇气和毅力。原来,他们是在追逐“太阳”,正是因为有对“太阳”的追求与向往,才有那么一股气,那么一股劲来实现自己的梦想。由此说来,追求可以实现梦想,那么追求不也是快了之源吗?
海上有如此奋勇追求的勇士,空中也不会少勇士的身影。去年12月29日,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公开了歼-10战斗机的相关细节,让中国人看到了中国航空工业新的希望。殊不知,在这种先进战机试飞时曾经有过怎样感人的事迹。该机首席试飞员雷强是和平时期离死神最近的人之一,他发誓“就是缺胳膊断腿,也要把飞机飞回来!”结果,他与其他试飞员的共同努力,缔造了“世界上唯一一种在试飞时没有发生过机毁人亡等重大事故的第三代战斗机”的神话。追求是痛苦之源?不。去看看这些试飞员在成功之后的笑容吧。
平庸并不是如某些人所说的快乐之本,看看街上的流浪汉吧,他们平庸,可他们有快乐吗?还有那些平日只懂酗酒闹事、聚众斗殴、缺钱时偷鸡摸狗、抢劫杀人者,他们平庸,可他们有快乐吗?如果只将快乐等同于酒精、毒品、暴力等带来的快感,那这个人肯定是没有真正的快乐可言。
有目标有追求的人生是快乐的,漫无目的、随波逐流的人生是痛苦的。勇敢地去追求吧,朋友,因为“我追求,我快乐”。

C. 有关精彩的故事或描述 最好是带有中国梦的,

梦想是什么?

在卖火柴小女孩眼里,梦想是飘香的烤鹅,是奶奶温暖的双臂。在邓亚萍眼里,梦想是坚持心中永不服输的信念,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眼里,梦想是“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梦想是不停地突破和探索,是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创造。在“千手观音”邰丽华的眼里,梦想是聋人可以“听”得到、盲人可以“看”得到、肢残朋友可以“行走”,梦想是从不言弃、努力拼搏的精神支柱。

梦想,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梦想是美丽的,它是心底最美的期望,所以美梦成真也成了我们长久以来的信仰。梦想是阳光的,它使人们由浮躁走向踏实,由彷徨走向坚定,并走向成功。梦想是有力量的,它是人生前行的动力之源;高远的梦想可以激发一个人生命中所有的潜能。

上帝没有给我们翅膀,却给了我们一颗会飞的心,一个会梦想的大脑。于是让我们大家都拥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人生因梦想而高飞,人性因梦想而伟大。从小给自己一个梦想,一个人生的远大的目标,从而让梦想带着自己在人生辽阔的天空自由地飞翔。梦想就是生命的一双无形的翅膀,惟有梦想的力量才能激励和激发我们的生命,摆脱平庸和低俗,克服人性的弱点,走向优秀和杰出。

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有梦想的人生是充满希望的。愿每一个孩子在他们的童年都能够拥有自己的梦想,无论这个梦想是什么,这个梦想有多大。

在地球的课桌上已经翻开了崭新的篇章,下一个百年,我的梦。中国梦花开何方?来吧!同学们,请打开心中最美丽的翅膀。这一刻,让我们一起飞向北京-------在那万里长城之上,对话星空,和世界一起分享,我的梦,在长城上生长,这梦想的长城,正在延伸祖先的荣光。长城的脚下。是五千年文明的土壤,长城的天界,是一个名叫“未来”的地方。今夜,我们要在这里,集合起所有属于未来的梦想,也请关注它,也许哪一天,就能触发出新世界曙光,相信自己,同学们!长城就是我们的榜样,再壮观的形象,也是一块一块的砖石铺就辉煌,再挺拔的身姿,也同样经历过电闪雷击风吹雨狂,不放弃不彷徨,让梦想伴随我们成长比长城还要长!!

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国梦是我的梦!

D. 谁能提供几个关于灵感的小故事啊,越平凡越好

有一只小狗,它问妈妈:幸福在哪里?妈妈说: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于是小狗就围着尾巴打转转,想抓住幸福。可怎么也抓不住。妈妈笑了:傻孩子!如果你一直朝前走,幸福不就一直跟在你后面了吗?!

E. 在平凡中起步的小故事

诺贝尔奖得主和不识字的母亲: 崔琦先生是继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之后,第6位华裔诺贝尔奖得主,在记者招待会上,他含泪回忆起难忘的童年时光和母亲对自己的深刻影响: “小时候在乡下耕田、割草、放牛,能从中学毕业已算幸运,但是母亲有远见,自己不识字,却坚持要我上学。” 崔琦的母亲王双贤是河南省丰县人,娘家是附近有名的富,然而由于家里固守着“女子无才使是德”的古习训,不让她接受教育。王双贤虽然不识多少字,但这并不影响她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广远见识和博大胸怀。 王双贤不管生活多艰难,都坚决要求自己的4个孩子跟着三舅读书。崔琦的3个姐姐正是在母亲的坚持下,先后从大学毕业,这在当时曾是轰动方圆数百里的特大新闻。 1949年,崔琦鬲小毕业,由于当地没有中学,崔琪只好辍学在家。一晃两年过去了,这可急坏了王双贤。1951年,王双贤毅然决定让崔琦去外地读书。这年秋天,崔琦在已移居澳门的三舅和已在香港定居的二姐帮助下抵达香港,进入香港培正中学读书。 崔琦在香港读书期间,因为语言交流不便及生活艰难等诸多原因,强烈思念在家乡的母亲,两次写信给母亲要求回者家。母亲收到信后,通过别人转告崔琦不要想家,好好读书求学才是对父母亲最大的安慰。就在崔琦刻苦攻读,靠全额奖学金完成中学学业,并于1958年获得美国全额资助,进入伊利诺斯州一所教会学校时,他的父亲已是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作为唯一的儿子,崔琦本应回国为父尽孝,但王双贤却始终对儿子隐瞒了这件事,直到1959年夏天父亲去世,王双贤都没对崔琦透露一点儿消息。 在这以后的9年间,王双贤年老体弱,但决不因自己而影响儿子的学业。 被父母骂出来的教授: 顾豪爽,1958年生于新洲县双柳镇孙胡村,1978年9月考入武汉师范学院,1993年至1995年在华中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现为湖北大学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院长,教授,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毫米级微型薄膜复压器的限制”项目,1997年、1999年两次入选省“跨世纪人才”。 那年秋天,顾豪爽接到了高中入学通知书。本来是一件高兴的事,可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母亲有病长年卧床,家中4个弟弟妹妹要读书,都靠父亲一个人劳动挣工分,我这个长子怎么忍心!”于是,他找到父亲,说自己想辍学帮助家里干农活。谁知父亲听后大骂:“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我和你妈都是睁眼瞎,一个字不识,在外面连钱都不敢用,买东西还要你们去买!好不容易供你读到高中,我们指望你多学点儿东西,你还敢说不读了,快点儿滚到学校去报名!”母亲也劝:“娃,你们兄妹几个就把我当船,我就是累死,也要把你们几个渡到河对岸。” 父母如此坚持,顾豪爽也不再说什么。五里路,每星期都要背米到学校搭伙。学校伙食极差,学生们一餐吃4两饭,外加一勺白水煮南瓜或是一勺腐乳水。缺少油水,同学们一个个饭量变得极大,到后来,4两饭三口就扒进嘴里。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顾豪爽的成绩每年都在班上名列前茅。因为他知道,自己在学校过得苦,但父母为供自己读书在家里过得更苦,如果不刻苦地读,就太对不起父母了。 1974年冬,顾豪爽高中毕业回家务农。1977年的一天,正在船上干活的顾豪爽突然从广播里听到一条消息——全国恢复高考了! 喜从天降!他赶紧到县里报名,又从阁楼上翻出旧课本,只复习了个把月,就参加了“文革”后第一次高考。由于书本丢的时间太长,准备也不充分,顾豪爽考试时作文都没写完,这年他落榜了。 顾豪爽落榜的消息传开,被村里人当做笑柄。有人对他说:“你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你这个人就是刨土的命,怎么样考也考不取!”顾豪爽气得火冒三丈,他没有反驳那人,转过头就走,边走边想:“我一定要考上大学!” 顾豪爽开始刻苦复习。买不到纸,他就在废报纸上打草稿,买不到复习资料,他就和正在读高三的妹妹共用一本书。每天夜里,他在马灯下学到第二天凌晨3时,就是在长江上跑船时也不例外。 1978年8月,顾豪爽第二次参加高考,被武汉师范学院物理系录取了。体检通知书送到他家时,他正在长江上跑船,老父亲决定到江上追他。他在江上走,父亲就沿着岸追,一直追到黄州附近,父亲才追上他。之后,两人又连夜从黄州返回新洲,夜里12时父子俩才回到家。 看到梦寐以求的入学通知书,顾豪爽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想:“我走了,家里怎么办?我在队里跑船,工分拿得比父亲还多;我一走,家里的事岂不是都要落到父亲头上?” 就像以前上高中那次一样,父母亲又把顾豪爽“骂”出了门。离家那天,顾豪爽背着一只自己打的小樟木箱,带了几件破衣服,一床烂铺盖出了门。他心情沉重,他想到的并不是浪漫的校园生活,而是一件事:家里一分钱也没有,我这4年怎么过? 哪知进了师范学院,学校不仅不收学费,每月还有13.5元的补助。顾豪爽掰着指头过日子,每天早上买个馒头,不买咸菜也不买稀饭,干啃下去;中午就买盘5分钱的小白菜,晚上再买盘萝卜;做作业用的草稿纸,是他找来的废卷子。 1982年,顾豪爽留校任教;1985年,他又考取研究生;1993年,他考入华中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永不沉沦的心——傅抱石教子的故事 傅抱石(1904—1965),江西省新余县人。青年时酷爱绘画、书法、篆刻。1933年得徐悲鸿资助留学日本,攻读东方美术史,毕业于东京帝国美术学校。回国后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建国后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擅画山水、人物。崇尚创新,建树良多,创造出用笔有直有根、有折有圆、粗细、轻重、虚实变化万千的山石鼓法——抱石鼓。他的画法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别出心裁,线条纵逸挺秀,设色沉浑质丽,善于把水、墨、色融为一体。意境深道,绘出神仙般画幅,令人陶醉,是国画界与刘海粟、吴作人等齐名的现代国画大师。有《傅抱石美术文集》等数十种著作行世,影响至为深远。 在人民大会堂中有一张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这幅高5.5米、宽9米的大画在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它的作者便是国画大师傅抱石先生。1959年8月,在周恩来总理推荐下,傅抱石来到了北京,和关山月一起为人民大会堂创作了这幅传世杰作。 傅抱石不仅在艺术上成就突出,而且在教育子女上也堪称楷模。他的儿子傅小石从小聪颖过人,上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时是高材生,然而校门未出,却横遭厄运:1957年被打成“右派”,蒙冤20多年,其间又遇车祸,造成跛足;1979年平反昭雪,却又乐极生悲,中风倒地,致使右半身偏瘫。面对厄运,傅抱石倾注全部的父爱,使傅小石能够面对命运的打击,不气馁,不屈服,坚持在艺术道路上摸爬滚打,终于成为艺术上的一个巨人。 傅小石是傅抱石的大儿子,自幼颖慧过人。3岁时,南昌举行儿童健康、智力比赛,他面对陌生大人的提问,对答如流,从容自若,居然荣获第二名。傅抱石分外喜欢小石,自小辅导他,教他握笔作画。有一次,傅抱石夫妇外出,有客来访。父母归来后,小石据情相告,父亲问他来客是谁,小石这才想起忘记请教客人的姓名,乃灵机一动,将一只空烟盒翻转过来,在上面画出来客的尊容。父亲看到画中人的面部特征,一下子便认出来了。 小石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后,勤奋学画,曾在全国专业杂志《版画》上多次发表版画作品。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被选为班长。著名版画家江丰欣喜地对傅抱石说:“你的儿子是个天才。”小石的外公说得更甚:“这孩子是块材料,要是将来没出息,你们到我坟头去给我三鞭子。” 人生的道路从来是坎坷不平的。1957年的一场政治风暴,将傅小石打入了“另册”。知子莫如父。父亲怎么也不相信儿子会反党反社会主义。他借着赴京为人民大会堂作画的机会,约来了在北京双桥农场劳动改造的小石,见小石骨瘦如柴,表情拘谨,傅抱石的心头不禁泛起一股酸楚。他对小石说:“以后,你可以常来,我已经同有关方面打过招呼,一则可以看我画画,二则可以跟我当当助手。记住,不管什么时候,画画是不能丢掉的。” 父亲的关怀,增强了小石继续作画的信心。他白天勤勤恳恳地劳动,晚上则通宵达旦地作画。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小石倾注7年的心血,完成了一部美术理论专著《图案设计新探》。著名画家黄永玉看了这部专著后说:“我认为这本书至少可以用五国文字出版。” 在父亲的教导下,傅小石还如饥似渴地阅读鲁迅、郭沫若和胡风的作品。小石还与画家司徒乔的女儿司徒圆合作,共同出版了一本图文并茂的《浪花集》。对傅小石的作品和为人,艺术大师刘海粟作出过这样的评价:“不能用寻常的尺子去量。这是一颗热情的、不甘沦为平庸而虚度岁月的心,对祖国、生命、青春、历史、爱情、土地,平凡与不平凡的人们唱出的赞歌,是生命和艺术战胜死亡、残疾的丰碑。”是的,当傅小石右半身偏瘫时,他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顽强地同命运抗争,锻炼用左手写字绘画。当傅小石的“左笔画”在首都和香港展出时,人们很难相信这一幅幅纵横不羁、峻丽飘逸的画作,竟出自一个残疾人之手。

F. 关于平凡的精彩语段

1. 千万记住: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了,即便给你整个世界,你也早晚毁掉一切!

2. 老天不给你困难,你又如何看透人心;老天不给你失败,你又如何发现身边的人是真是假;老天不给你孤独,你又如何反思自省;老天不给你生命中配上君子和小人,你又如何懂得提高智商!老天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有人让你哭了,一定会有人让你笑。

3. 强势的人未必是强者。一个真正聪明的人,是懂得如何让自己委曲求全的人。刚者易折,柔则长存。我们应该学会完善自己的个性,控制自己的情绪,莫过度任性而为。虽然这有点痛苦,但如果想要成功,就要记住:成熟的人做该做的事,而非只做喜欢的事。

4. 我们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把自己拥有的看得太轻,把得不到的看得太重。

5. 别把自己看得太高,这个世界离开谁都行;别把自己看得太低,这世上你独一无二。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自己的使命,不用和别人比,好好活自己。

6. 小事可以感性,大事必须理性。感性让我们更有人情味,理性让我们得以远离致命伤害。

7. 人活着脸皮就要厚点,这也不好意思,那也不好意思,那你怎么好意思活着?出错了出丑了一笑而过,有什么好怕的?当你对这个世界好意思的时候,成长才会与日俱增。

8. 你过得太闲,才有时间执着在无意义的事情上,才有时间无病呻吟所谓痛苦。你看那些忙碌的人,他们的时间都花在努力上。

9. 钱,能让人拥有不再强求的底气。东西没了有替代品,人走了我不会降低生活质量。这才是赚钱的意义所在。

10. 我们之所以活得累,是因为:放不下架子,撕不开面子,解不开心结,其实,想开了,世界上的一切问题,都能用“关你屁事”和“关我屁事”来回答。

11. 世人贪婪,总想寻找两全,但这世间难有什么两全之策。人生百年,不过是教人如何取舍。

12.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吸引力,不是你的容颜,不是你的财富,也不是你的才华,而是你传递给对方的信赖和真诚,还有正能量!

13. 人生需要四种人:名师指路,贵人相助;亲人支持,小人刺激。

14. 冲动时说的那些伤人的话,都是日后无可救药的后悔。所以心情不好的时候尽量少开口!

15. 有目标的人,走得再慢,也是进步;徘徊纠结的人,心里再急,也是徒劳枉然;方向错了,停下来,就是进步。

G. 关于平庸者成才的故事

爱因斯坦小时候,有一次上手工课,他决定制作一只小木凳。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都争先恐专后地属向那位漂亮又严厉的女教师交上自己的手工作品。只有爱因斯坦交不出来,他急得满头大汗,女教师宽厚地望着这个数学、几何方面都非常出色的男孩,相信他会交上一件好作品。
第二天,爱因斯坦交给老师的是一只制作得很粗陋的木板小凳,一条凳腿还钉偏了,“就这个呀!”满怀期望的女教师十分不满地对全班同学说,“你们有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同学们窃笑着纷纷摇头。老师又看了爱因斯坦一眼,生气地挖苦道:“我想,世界上不会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了。”教室里一阵哄笑。
爱因斯坦脸上红红的,但他却坚定地走到老师面前,肯定地对老师说:“有,老师,有的,还有比这更坏的凳子。”教室里一下子静起来,大家都迷惑不解地望着爱因斯坦,他走回自己的座位,从书桌下拿出两只更为粗陋的木板小凳,说:“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制作的,刚才交给老师的是第三只木板小凳。虽然它并不使人满意,可是比起前两只总要强一些。”这回大家都不笑了,女教师向爱因斯坦亲切又深思地点着头,同学们向他投来敬佩和赞许的目光

H. 和父母有关的,感人的,比较平凡的小故事

读者文摘,微信公众号里这些找找。
听说过两个有关母亲的故事。
一个发生在一位游子与母亲之间。游子探亲期满离开故乡,母亲
送他去车站。在车站,儿子旅行包的拎带突然被挤断。眼看就要
到发车时间,母亲急忙从身上解下裤腰带时,由于心急又用力
她把脸都涨红了。儿子问母亲怎么回家呢?母亲说,不要紧,
慢走。
多少年来,儿子一直把母亲这根裤腰带珍藏在身边。多少年来,
儿子一直在想,他母亲没有裤腰带是怎样走回几里地外的家的。
另一个故事则发生在一个犯人同母亲之间。探监的日子,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老母亲,经过乘坐驴车、汽车和火车的辗转,探望服刑的儿子。在探监人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老母亲给儿子掏出用白布包着的葵花子。葵花子已经炒熟,老母亲全嗑好了。没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雀舌头。
服刑的儿子接过这堆葵花子肉,手开始抖。母亲亦无言语,撩起衣襟拭眼。她千里迢迢探望儿子,卖掉了鸡蛋和小猪崽,还要节省许多开支才凑足路费。来前,在白天的劳碌后,晚上在煤油灯下嗑瓜子。嗑好瓜子肉放在一起,看它们像小山一点点增多,没有一粒舍得自己吃。十多斤瓜子嗑亮了许多夜晚。
服刑的儿子垂着头。作为身强力壮的儿子,正是奉养母亲的时候,他却不能。在所有探监人当中,他母亲衣着是最褴褛的。母亲一口一口嗑的瓜子,包含着千言万语。儿子“扑通”给母亲跪下,他忏悔了。
人生智慧:不要跟不孝敬父母的人打交道,他对他父母都那个样子,对别人能怎样?不要忘记无言的母爱,沐浴其中的我们应该懂得孝心无价。
故事发生在奥地利。
罗莎琳是一个性格孤僻、胆小羞涩的13岁少女。很小的时候她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索非娅在一家清洁公司工作,靠微薄的薪金把罗莎琳一手抚养大。因为家境的贫困,罗莎琳常常受到别人的歧视和凄侮,这些都给她幼小的心灵投下了浓重的阴影。久而久之,她对母亲开始心生怨恨,认为正是母亲的卑微才使她遭受如此多的苦难。
2002年2月下旬的一天,索非娅由于工作出色而被允许休假一周。为了缓和母女之间的关系,索非娅决定带女儿去阿尔卑斯山滑雪。但不幸降临了,她们在雪地里迷了路,对雪地环境缺乏经验的母女俩惊慌失措。她们一边滑雪一边大声呼救,不想,呼喊声引起了一连串的雪崩,大雪把母女俩埋了起来。出于求生的本能,母女俩不停地刨着雪,历经艰辛终于爬出了厚厚的雪堆。母女俩挽着手在雪地里漫无目的地寻找着回归的路。
突然,索非娅看见了救援的直升机,但由于母女俩穿的都是与雪的颜色相近的银灰色羽绒服,救援人员并没有发现她们。
当罗莎琳醒来时,发现自己正躺在医院的床上,而母亲索非娅却不幸去世了。医生告诉罗莎琳,真正救她的是母亲。索非娅用岩石割断了自己的动脉,然后在血迹中爬出十几米的距离,目的是想让救援的直升机能从空中发现她们的位置,也正是雪地上那道鲜红的长长的血迹引起了救援人员的注意。
人生智慧:也许我们出生在普通家庭,也许我们的家境比别人要差,也许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多遭受了些苦难,但请相信:父母对我们的爱是天底下最纯洁伟大的爱。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