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个性的事例故事现代
⑴ 求一些生活中具有个性的名人故事
自信
1.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错误,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还是不对。他觉得是乐谱有问题。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坚持说乐谱绝对没有问题,是他错了。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在发现乐谱错误并遭到权威人士"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前两位参加决赛的指挥家虽然也发现了错误,但终因随声附和权威们的意见而被淘汰。小泽征尔却因充满自信而摘取了世界指挥家大赛的桂冠。
2.故事《自信——照耀我们成才的明灯》
俄国著名戏剧家斯坦尼夫斯基,有一次在排演一出话剧的时候,女主角突然因故不能演出了,斯坦尼夫斯基实在找不到人,只好叫他的大姐担任这个角色。他的大姐以前只是一个服装道具管理员,现在突然出演主角,便产生了自卑胆怯的心理,演得极差,引起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烦躁和不满。
一次,他突然停下排练,说:“这场戏是全剧的关键;如果女主角仍然演得这样差劲儿,整个戏就不能再往下排了!”这时全场寂然,他的大姐久久没有说话。突然,她抬起头来说:“排练!”一扫以前的自卑、羞怯和拘谨,演得非常自信,非常真实。斯坦尼斯拉斯夫基高兴地说:“我们又拥有了一位新的表演艺术家。”
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为什么同一个人前后有天壤之别呢?这就是自卑与自信的差异。
自强
1.海伦-凯勒
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
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安妮·沙利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在沙利文帮助之下,进入大学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我生命的故事》,讲述她如何战胜病残,给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和正常人带来鼓舞。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又写了许多文字和几部自传性小说,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后来凯勒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聋哑人筹集资金。二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们崇敬。1964年被授于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请看海伦、凯勒生平:1880年6月27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塔斯喀姆比亚。
1882年1月因患猩红热致盲致聋。1887年3月安妮·沙利文成为凯勒的老师。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1902–1903撰写出版《我的一生》(有的译作《我生活的故事》)。
1904年6月以优等成绩大学毕业。
1908–1913;著《我的天地》(又译作《我生活中的世界》)、《石墙之歌》、《冲出黑暗》。
1916年遭受婚姻不幸。
1919年应邀去好莱坞主演电影。
1924年成为美国盲人基金会的主要领导人。
1929年著《我的后半生》(也译作《中流––––我以后的生活》)。
1930年旅游英国。
1931–1933年荣获坦普尔大学荣誉学位。访问法国、南斯拉夫、英国。
1936年10月20日老师安妮·沙利文去世。
1942–1952年出访欧、亚、非、澳各大洲十三国。
1953年美国上映凯勒生活和工作的记录片《不可征服的人》。
1955年著《老师:安妮·沙利文·梅西》 荣获哈佛大学荣誉学位
1959年联合国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
1960年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颁布“海伦·凯勒”奖金。
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
1968年6月1日与世长辞。
2.华裔电脑名人王安六岁时,有一天外出玩耍,路经一棵大树时,忽然有一样东西掉落在他头上。他伸手一摸,原来是个鸟巢,从里面滚落出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王安决定带回去喂养,走到门口,她忽然想起妈妈不允许他养小动物。他只好轻轻的把麻雀放在大门外,急步走进屋内,请求妈妈允许。妈妈破例答应了儿子的请求。王安兴奋的跑出门外,不料麻雀已经不见了,只见一只黑猫正在意犹未尽的擦拭着嘴巴。王安当断不断成悔恨,为此伤心了好久。从这件事,王安得到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教训:只要是自己认准了能做的事,不必依赖他人,不可优柔寡断,必须马上付诸行动。
自立
1.爱迪生出身低微、生活贫困,他的“学历”是一生只上过3个月的小学,老师因为总被他古怪的问题问得张口结舌,竟然当他母亲的面说他是个傻瓜、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 爱迪生虽未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但凭个人奋斗和非凡才智,自信,自强,自立获得巨大成功。他自学成才,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罕有的热情和精力从千万次的失败中站了起来,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成为美国发明家、企业家。他发明自动电报帮电机,留声机;实验并改进了电灯(白炽灯)和电话。在他的一生中,平均每15天就有一项新发明,他因此而被誉为“发明大王”。
2.孩子当自强
康熙年间,贵州巡抚刘荫枢告老回乡后,想用一生的积蓄为家乡建一座桥。但是子女却反对他:“您当了一辈子高官,我们却没沾到一点光,好容易盼到您回家,你却如此不顾我们。”刘荫枢很伤心,他觉得自己虽然一身清白,但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于是,他用尽积蓄,历时五年,修成大桥,取名“毓秀桥”。桥修好后,他对子女说:“我之所以用全部积蓄修桥,就想用事实告诉你们,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生活自己创,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为了彻底消除孩子们依赖父母的心理,他以十五两白银的价钱把桥卖给了官府。
刘荫枢的所作所为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子女。他的孩子日后都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材。
自尊
1.华罗庚中学毕业后,因交不起学费被迫失学。回到家乡,一面帮父亲干活,一面继续顽强地读书自学。不久,又身染伤寒,病势垂危。他在床上躺了半年,病痊愈后,却留下了终身的残疾———左腿的关节变形,瘸了。当时,他只有19岁,在那迷茫、困惑,近似绝望的日子里,他想起了双腿后著兵法的孙膑。“古人尚能身残志不残,我才只有19岁,更没理由自暴自弃,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青年华罗庚就是这样顽强地和命运抗争。白天,他拖着病腿,忍着关节剧烈的疼痛,拄着拐杖一颠一颠地干活,晚上,他油灯下自学到深夜。1930年,他的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篇论文惊动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以后,清华大学聘请华罗庚当了助理员。在名家云集的清华园,华罗庚一边做助理员的工作,一边在数学系旁听,还用四年时间自学了英文、德文、法文、发表了十篇论文。他25岁时,已是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了。
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自尊的人,能够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征服挫折和失败,在挫折与失败中获得成功。而丧失自尊的人,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自暴自弃.自轻自贱的人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不行了,从而放弃了努力奋斗。所以没有自尊的人,是不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
2. 20世纪初,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时,曾碰到一个洋人的寻衅。那个洋人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就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义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一年
之后,徐悲鸿的油画就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此后数次竞赛,他都得了第一,他的个人画展,轰动了整个巴黎美术界。这样令人惊叹的成就,是那个洋人远远不能及的。
3.被人们称颂为“力学之父”的牛顿,在二十几岁就创立了微积分,发现了光谱,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但他没有把功劳归于自己,而是谦虚地说:“如果我所见的比笛卡尔要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缘故”。“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在接受英国作家哈尔顿的采访时有一段对话:“您的专门成就?”“没有。”“您的主要缺点?”“不懂得数学和新的语言,缺乏观察力,不善于合乎逻辑地思维。”“您的治学态度?”“很用功,但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这两位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学家的自尊自信表现在哪里呢?“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是自尊自信的表现。
战胜挫折
1.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从那以后,妈妈只要一有空,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常常累得满头大汗。有一次妈妈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亲的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尽管发着高烧,她还是下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黄豆般的汗水从妈妈脸上淌下来,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紧牙,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后,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2.华罗庚。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学费而中途退学,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
此后,他开始顽强自学,他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1928年,他不幸染上伤寒病,靠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却落下左腿残疾。20岁时,他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
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先后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1936年夏,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两年中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引起国际数学界赞赏。1938年,华罗庚访英回国,在昆明郊外一间牛棚似的小阁楼里,他艰难地写出名著《堆垒素数论》。
⑵ 关于个性的小故事3则,100字左右
1
曹操小的时候他不肯像别人一样好好读书,于是就和别人一起玩耍。有一天被他的叔叔看到。这个叔叔应该是个很古板的人。看到自己的侄子不学习就把曹操告到了他的爸爸那里。曹操因此受了惩罚。第二次他决定要“报仇”,有一天他看到叔叔来了,就躺在地上口吐白沫装出生了重病的样子,他叔叔就把他爸爸叫来说你儿子生了重病。但是等到他爸爸来看的时候,曹操正襟危坐的在那里读书。他爸爸从此不再相信他叔叔的话。
2
一只小鸟正在飞往南方过冬的途中。
天气太冷了,小鸟冻僵了,从天上掉下来,跌在一大片农田里。
它躺在田里的时候,一只 母牛走了过来, 而且拉了一泡屎在它身上。
冻僵的小鸟躺在牛屎堆里,发掘牛粪真是太温暖了。
牛粪让它慢慢缓过劲儿来了!
它躺在那儿,又暖和又开心,不久就开始高兴地唱起歌来了。
一只路过的猫听到了小鸟的歌声,走过来查个究竟。
顺着声音,猫发现了躲在牛粪中的小鸟,
非常敏捷地将它刨了出来,并将它给吃了!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
1) 不是每个在你身上拉屎的都是你的敌人。
2) 不是每个把你从屎堆中拉出来的都是你的朋友。
3
一个心理学教授到疯人院参观,了解疯子的生活状态。一天下来,觉得这些人疯疯癫癫,行事出人意料,可算大开眼界。
想不到准备返回时,发现自己的车胎被人下掉了。“一定是哪个疯子干的!”教授这样愤愤地想道,动手拿备胎准备装上。
事情严重了。下车胎的人居然将螺丝也都下掉。没有螺丝有备胎也上不去啊!
教授一筹莫展。在他着急万分的时候,一个疯子蹦蹦跳跳地过来了,嘴里唱着不知名的欢乐歌曲。他发现了困境中的教授,停下来问发生了什么事。
教授懒得理他,但出于礼貌还是告诉了他。
疯子哈哈大笑说:“我有办法!”他从每个轮胎上面下了一个螺丝,这样就拿到三个螺丝将备胎装了上去。
教授惊奇感激之余,大为好奇:“请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疯子嘻嘻哈哈地笑道:“我是疯子,可我不是呆子啊!”
其实,世上有许多的人,由于他们发现了工作中的乐趣,总会表现出与常人不一样的狂热,让人难以理解。许多人在笑话他们是疯子的时候,别人说不定还在笑他呆子呢。
做人呆呆,处事聪明,在中国尤其不失为一种上佳做人姿态。
4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毛虫姊姊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虫姊姊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 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⑶ 讲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故事
《水浒传》林冲——风雪山神庙
林冲被发配沧州牢城后,凭借柴进的书信,被分配负责看守天王堂,几经周折后被分到看守草料场的工作。他在草料场看守时,又遭到陆谦、富安(高衙内亲信)放火暗算。因大雪压塌住处,无奈来到一个破旧的山神庙暂住一宿,林冲才幸免于难。
正因此才凑巧听见门外陆谦和富安、牢城管营的谈话,得知自己已被陷害的真相,而且差点被害死。恼怒中,林冲终于爆发,提枪戳死三人,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可以说,正是这次事件,才使得林冲对官场仅存的美好愿景化为泡影,走投无路,不得已只得投靠梁山。
(3)有关个性的事例故事现代扩展阅读
鲁迅先生“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显然林冲是恰恰相反,大多数时候他都保持着极大的善良,只有在万不得已走投无路的时候,天雄星才会显现出他的真面目,用暴力来对抗这世界的不公。
风雪山神庙这一回,情节并不复杂,之所以单独拿出来讲,因为抛开《水浒传》这部书,只把它当做短篇来看,也是众多小说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整体情节大概是这样:林冲到了沧州,但陆虞侯还想谋害他的性命以绝后患,打通沧州牢狱的关节,把林冲支配到荒芜的草料场,暗地里一把火烧了草料场。
哪知林冲因为住处被雪压塌而躲过一劫,并在山神庙听到陆虞侯和富安等人的对话,不由怒从心起,杀掉陆谦等人,从此亡命天涯,不久便上了梁山。
⑷ 名人追求个性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最具个性的名人名言
--------------------------------------------------------------------------------
曹操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堪称乱世英雄之本色
刘备 /“刘季玉与吾同宗,不忍取之”----足见其搀杂矛盾顾虑的枭雄本性
关羽 /“虎女安肯嫁犬子乎”---刚愎自用,目无余子 威武不屈的勇者之言
张飞 /“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粗中有细(居然想起 三姓家奴
这个词!)简单明了 雄烈豪壮
夏侯敦/“父精母血,不可弃也”----------- 一派豪侠之风的忠孝威武将军
魏延 /“谁敢杀我”------------------------------长期压抑之后的呐喊
周瑜 /“既生瑜,何生亮”------自悲中蕴藏着无比的自信,只叹天道不公
吕布 /“缚太急,乞缓之!”----- 一世英雄到这句话说出后就无一可取了
诸葛亮/“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其人一生的写照
贾诩 /“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足智多谋,老奸巨滑,立身有术
刘禅 /“此间乐,不思蜀也”------------------亡国君王犹如赤子,可叹
姜维 /“克服中原,重兴汉室:以报陛下之恩,以终丞相之志”--其一生若此
严颜 /“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视死如归 持节忠烈 万古留芳
孙皓 /“臣于南方,亦设此座以待陛下”------------志大才疏,徒惹人笑
孙权 /“足下不死,孤不得安”--------------------------足见豪雄气派
孟获 / "南人不复反矣"---------蛮夷之主 犹有君子之风 爽直处不亚张飞
⑸ 关于性格有事例的成语故事
【正直无私copy】:为人做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作谓语、定语;指为人正直。
【聪明正直】:头脑聪明,行为正直无私。形容词人的品质优秀。作谓语、定语;指行为正直无私。
【正直无邪】:公正而无私心。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正直无阿】:阿:曲从,迎合。为人处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⑹ 求性格决定成败的故事
《三国演义》。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得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刘蝉,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耻笑的事情——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
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不瞑目。
再谈谈国家。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卧龙先生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先生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努力,终于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不过他太过于嫉妒,死时年仅二十六岁。
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当我们羡慕地看着别人成功时,往往忽略了他在成功的道路上付出的艰辛。就像冰心说的:“成功的花,人们只惊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⑺ 请帮我举一些例子 :人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如个性、人格、习惯
核心提示他有一个传奇般的经历:14岁被南开大学“数学基地班”免试录取,17岁因学习成绩不及格被劝退,可转年他又以宁安市第一的成绩再次考回南开。就在人们以期盼的目光盼望着他顺利完成学业时,2002年10月23日,他再次让人们震惊,原因还是被南开劝退!一个进入名牌大学易如反掌的考生却为什么不能顺利走出大学校园?张满意第二次被南开大学劝退后便去了南方打工,目前已经一年有余。今年2月,记者多次与其联系未果。据说,他走入社会后已经三次跳槽,别人说他是一个高智商低学历的另类打工者。日前,张满意的哥哥在家中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聪明少年免试进南开功课不及格被劝退学1981年,张满意出生在黑龙江省宁安市卧龙乡共和一村,其父母的文化均不高,他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在哥哥张建铎的调教下,张满意从两岁就开始了学习生涯,而且对知识接受得很快。5岁那年,村里来了一个卖鸡蛋的,他和买方正为算不准账而头痛时,张满意却在一旁准确地算出了账目。这件事引起了该村小学校长和教师的极大兴趣,经过一番考核,张满意直接进入小学二年级就读。在学校里,张满意的年龄最小、个头最矮,可他的成绩总是排在第一。五年级,校方让他跳级进入初中学习。中考时,因数理化成绩突出,被重点中学宁安一中破格录取。高中期间,张满意先后参加了全国数理化奥林匹克竞赛,奇迹般地为学校拿回了两个一等奖和一个二等奖。1995年高考前夕,他被国家教委确立为发展基础数学理论国家理科基地的南开大学“数学基地班”免试录取。这一年,他14岁。就在人们为张满意的人生传奇而惊叹羡慕时,他的另一面不足却被忽视了。大学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他有两科勉强及格,两科不及格。1998年10月,张满意因为累计7门功课补考,不及格的课程累计已达25学分,根据该校规定,报经主管校长同意,决定对他做退学处理。回到家乡后,张满意在其哥哥的再三鼓励下,于第二年春天又走进了宁安一中的课堂。当时有很多人劝他从高二读起,但被他拒绝了,倔强的他不肯给自己留退路。高分撞开南开大门重蹈覆辙再次被劝退张满意的聪明再次大放异彩,在1999年的高考中,他以667分的成绩一举夺得宁安市的理科状元,在牡丹江市他英语成绩是第一!他的总分成绩超过了当年清华和北大的录取分数线数十分!然而,张满意没有选择清华和北大,而是再次走进了南开大学数学学院。当时,这一新闻震动了全国,其效应比他1995年免试进南开还要强烈。全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央视的《实话实说》栏目还请其作为特邀嘉宾,让他讲述关于“神童的烦恼”……张满意为什么选择重回南开呢?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因为他退学时,学校曾有过保留他原有学分的承诺,这样他可以提前两年毕业,为家里减轻很大的经济负担;第二就是他要“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从南开堂堂正正地走出来。张满意重回南开的第一学期,获得了一等奖学金,但这种状况没能持续下去。2001年7月,张满意大学学业再度搁浅,他不仅没能在两年内修完剩下的60个学分,反而因不及格的课程累计又达20多学分,再次达到了被劝退的标准!2002年10月23日,张满意接到了南开大学数学学院的退学通知书。少年不自立荒废学业留惋惜一个很有天赋的大学生两次被著名学府劝退,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最了解张满意的莫过于他的哥哥张建铎了。尽管张建铎是一个农民,但他了解弟弟,而且对张满意的培养倾注了心血。“满意两岁的时候就特别聪明,”张建铎说。那时,张家的炕上、箱子上、桌子上都放了书,让他把书当玩具玩,以强化他对书的认知和兴趣。此外,张建铎还经常给满意讲寓言和童话故事,以撩拨他的求知欲望。满意那时虽然没有什么学习求知的意识,但他对书的兴趣被培养起来。一年后,张建铎开始教弟弟学习拼音汉字和加减乘除。看着课本上那些有趣的图案,听着哥哥寓教于乐的解说,张满意的学习兴趣很快就提升了上来,对知识接受得很快。张满意第一次被学校劝退是张建铎去学校接的。那天早上,他一进入张满意的寝室,就发现他的床上早已空无一人,只有一封他留下的信。他在信中说他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哥哥,也对不起关心和帮助过他的人,所以他无颜回乡,想外出闯荡闯荡。张满意的出走,张建铎没有着急上火,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自己是最了解张满意的人,他知道只要他在学校等,张满意就不会走得太远太久。因为张建铎最怕的是弟弟破罐子破摔,变得对什么都不在乎,那他可就无药可救了。他的出走,说明他还有屈辱感,还有自尊心,这就让张建铎看到了他重新站起来的希望。两天后,张满意被他的同学们找了回来。为了给张满意以心灵慰藉和让家人有一个接受过程,张建铎没有直接把他领回家,而是领他去了一趟老家山东,到孔府和孟府等名胜古迹去转了转,散散心。两个月后,张建铎才把张满意领回宁安。弟弟第二次重新叩开南开大学的大门,当时令张建铎欣喜不已,也令他放心不下。弟弟入学后,张建铎在家里安装了一部电话,目的是为了及时了解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第一学期,张满意的表现还真不错,不但克服了老毛病,还得了一等奖学金。可第二学期,他就有些放松自己了。有一天下午,张建铎打电话到他的寝室,他不在。当晚张建铎再打过去,问他下午干什么去了,他说去打牌了。张建铎当即就劈头盖脸地训了他一顿。2000年冬天,张满意告诉张建铎,他买了一辆旧自行车,每天去给一个高中生做家教。张建铎告诉他:“你不要去做家教,你现在的任务就是抓好学习,如果你缺钱可以跟我说。”而此时,张满意的学习成绩已经大不如前了。张建铎心里很焦虑,急于让他把成绩撵上去。可是,他的成绩再也没好起来。2002年6月份,满意打电话给哥哥,说他不能正常毕业了,因为又有4科差了24学分。2002年11月5日,满意再次打来电话,说:“哥哥,我实在不愿再读下去了,我想先退学找份工作,大学等以后有机会再读吧!”张建铎当时头嗡地一下子就大了:“满意,不管怎么样你也应先把毕业证拿到手,还剩半年你就坚持不下去了吗?”2002年末,满意南下打工去了。当他把这一决定告诉哥哥时,张建铎失望透了,只好说:“你好自为之吧,我再也管不了你了!”今年春天,张建铎意外听说,弟弟于去年10月末被劝退的原因是贪玩厌学导致各科不及格。流落他乡去打工人生遗憾令人深思有人把张满意比喻为现代版的《伤仲永》,对此张建铎不予认同。他认为,方仲永和张满意是两个不同时代的“神童”,二者在求学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有很大的不同。前者的学业和天赋、兴趣是一体的,可他“泯然众人”的原因是其父的贪婪,“不使学”,天天拉着他去赚钱;而张满意的学业并不是他的兴趣所在,他被劝退是因为他控制不住自己,总是由着自己的兴趣去玩,进而导致厌学,这也许和人为地让其超常发展而忽略其心智培育有关。所以,张满意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应比方仲永更为深刻。让张建铎改变最大的是他对满意退学打工的看法。他曾认为那是一种屈辱,而现在却觉得那也是一种进步。因为对张满意这个生活能力和社会能力都很差的人来说,能够摆脱由哥哥供养而变得自食其力,自愿去接受社会这所大学校的洗礼和磨炼,正好弥补了他自己最大的缺欠。张满意曾打电话告诉张建铎,他挣的薪水虽不多,却也能安身立命。张满意于2003年1月来到广州后,先是在一家公司做程序员,月薪1500元,后跳槽至珠海一家公司,月薪2000元。在整个通话过程中,张满意的心态很平和,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只是在谈及没有拿到毕业证时有点遗憾。哥哥在电话中真切地感到,他已走出了退学的阴影。2004年2月,记者与张建铎联系,试图与张满意通话未果,据说,张满意已再次跳槽,现在北京一家公司应聘。通过本报,张建铎深情地嘱咐弟弟:“你两次遭到退学处理的结局确实令人遗憾,但那只是你求学的失败,可你还年轻,你的人生道路还很长,机会还很多。如果你能改正自己的缺点,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准自己的方向,脚踏实地,奋发努力,我相信你还会有所作为。我希望在社会这所大学里你能毕业、及格!”
⑻ 中国古代个性张扬的名人的故事,急!!!!
世说新语有很多
比如阮籍有青白眼,对喜欢的人青眼,对不喜欢翻白眼
嵇康与山巨源绝回交书薄汤武答而非周孔
刘伶,他曾做过一篇《酒德颂》,谁都知道他是不承认世界上从前规定的道理的,曾经有这样的事,有一次有客见他,他不穿衣服。人责问他;他答人说,天地是我的房屋,房屋就是我的衣服,你们为什么钻进我的裤子中来?
⑼ 短篇的故事,有关于名人的性格决定命运
项羽.宁死也不逃跑抄,更不会降的人.乌江自刎。
杨基业杨令公,也是如此.被辽军围困,面对敌军劝降,坚决不降,自杀就义.
林冲.委曲求全.逆来顺受,最后被逼上梁山.
刘邦,完全不知道脸面为何物,最后打败项羽,杀尽功臣,成为汉高祖。